没想到这个回答有几百人点赞了,我重新整理了一下回答,思路和条理更清晰,更容易理解。之前是手机输入的,想到哪写到哪,条理比较混乱。
不是日本点错了科技树,是全球化之后日本点了的科技树不生长,怎么点都是错。不点还好,还有机会,一旦点了,无论点哪棵树,点了就死。为什么会这样呢?
首先要知道,民用科技,必须在市场广泛应用,发展起成熟的产业链,把成本降低,普惠大众,才有生命力。得不到市场发展起成熟的产业链,技术再先进,也是死路,最多在一些小众市场曲高和寡的存在。所以科技树对与不对,不是取决于技术路线本身好不好,而是是否发展起了成熟的产业链。有了成熟的产业链,不对也对;没有形成成熟的产业链,对的也是错。而要发展产业链,必须有足够大的市场。
在全球化之前,每个国家自己玩自己的。在自己国家玩得成熟了,再拿去落后国家推。这个时候国内市场大与不大,其实都无所谓。因为只有自己国家的企业竞争,首先政府不会轻易偏袒某一家企业,而且每家企业面临的准入条件也基本相同。所以大家公平竞争,就看哪家企业能先占领市场。但是现在是全球化了,情况就变了。为什么?我们可以从两种情况来分析:
第一种情况是需要大家坐下来谈一个国际通用的标准。这种情况就是谁的技术好、市场规模大,谁就有发言权。技术领先不用说,大家都希望技术先进。为啥市场规模大也有发言权呢?因为我的市场我说了算啊。我的市场容量一年几千亿,你的市场容量一年几十亿,你说听谁的。比如4G,中国就自己玩了一套TD-SCDMA标准,本国市场够大自己就可以玩起来一套。国际联盟还必须把TD-SCDMA放进国际标准里面,否则我不让你们任何技术进入中国。不想失去这么大一个市场,那就交换。虽然TD-SCDMA只是中国自己用,但是你把它放进国际标准,我就开放市场给另外2个4G标准进来。而日本、韩国这样的国家,就不可能这么玩了。为什么?因为当今世界能提供通讯设备的就4家企业,中国2家,欧洲2家。中国给通讯设备厂说我今年投入X千亿购买设备,日本说我今年投入X十亿(举例,具体差异是不是这么大我没查过,但是肯定是数量级的差异,因为面积有限容不下那么多通讯设备)购买设备。你猜有没有企业帮日本单独开发、生产通讯设备?有钱就任性,没钱就任命。那你说中东国家有钱,可以任性吗?中国投资几千亿是可以赚钱的,他们真拿几千亿出来是注定亏得毛都不剩,谁那么傻?所以凡是这种涉及全球统一标准的领域,肯定是技术实力够、国内市场也够大的国家的游戏。现在全球符合标准的有哪些?美国、欧盟和中国,没啦。日本要是在这些领域去点科技树,就是帮别人种树。为啥?你有专利,我不想一直缴专利费,所以不用。除非你把专利免费,但是你又肯定不干。
第二种情况是没有政府或者行业协会主导制定规则的领域,那就自由竞争。其实情况跟上面那个类似,一样是谁的技术先进而且本国市场够大,谁就能赢得竞争。技术先进,要么是用户体验更好,要么是成本更低,两个都有利。但更重要的还是谁能优先占领足够大的市场,发展起成熟的产业链并不断的升级迭代。就算技术落后一点,如果市场够大,能够通过销售获取足够的利润,就可以不断的投入进去快速迭代,然后逐渐的就领先了。而市场不够大,就没法收回投资,也就没钱持续投入,那不就慢慢熬死了。
对于全新的科技,为了获得足够大的市场规模,有两种办法:一是本国市场够大,二是开放专利免费用。第二种办法好理解,既然专利都免费了,肯定有人愿意一起干。特斯拉在电动汽车领域就是这么干的。所以不是马斯克大方,而是他害怕没人跟他一起玩,把自己吊死在一棵树上。有人可能说他都把专利免费了,就没法获得足够的利润啊。错了,他把专利免费,虽然在专利上收入少了,但是产业链发展起来,他的成本就可以降下去。同时也避免了被孤立的风险。相反他不公开专利,就可能出现被孤立的局面,产业链发展缓慢、成本高不说,还可能被彻底吊死。如果不想免费公开专利,就必须是本国市场够大。为什么一定是本国市场大呢?因为全球化之后的竞争对手来自全球。之前的竞争对手是本国的,大家面临的潜在市场一样大,拼谁先占领更多市场。现在的竞争对手来自全球,你在一个5千万人的市场里练兵,人家是在一个10亿人的市场练过才过来的。怎么可能有人家的技术成熟度和成本优势?有人说我也可以去10亿人的市场练兵啊。理论是上是可以,实际上操作起来可能性很小,通常只能先在本国练。因为在本国发展是没有太多限制的,可以快速发展产业链。一旦出国去其它国家,就面临很多障碍。因为其它国家如果有条件的话,肯定不希望技术被一个外来企业垄断,然后长期缴专利费,或者说把产业链的控制权交给外国——除非迫不得已。所以会有很多阻碍,为本国企业争取时间(美国压制中国,尤其是华为的5G技术,就是为美国企业争取时间)。作为外来者,首先要能绕开障碍(华为现在就绕不开美国的限制),还必须确保他的技术在成熟度、领先性和成本的综合体验上有足够大的优势,大到可以抵消障碍带来的负面影响,才能跟本国的企业站在一个起跑线上竞争。那如何去把综合体验优势做到那么大呢?只能先在本国发展,迭代。所以必须是本国市场足够大,大到自己就可以发展起成熟的产业链。凡是要依靠国外去发展产业链的国家,在今天这个全球化的局面下不太可能点燃一颗熊熊燃烧的科技树。因为点燃之后在本国烧不起来,其它国家又不让你过去烧。
举个例子。日本在混合动力和氢能源汽车技术上都很先进,而且实际上也是不错的技术,尤其氢能源。但是日本垄断了专利技术,中国肯定不想一直缴专利费,所以不出力帮它发展。中国可以允许你过来卖汽车甚至采购原材料。但是你没有足够的资金在全中国建立起氢能源加油站,使用不方便,谁买?所以事实上如果没有中国政府的支持,它根本不可能在中国把氢能源车跑顺畅。自己的市场又很小,没有规模就没法把成本降低。价格太高就卖不动,价格低了亏本。亏了就没钱继续投入,所以靠国内市场怎么都不可能整出一套完整的、良性循环的产业链。而中国推纯电动车,使用上没有混合动力和氢能源方便,但是技术不受人限制。为了让纯电动方便使用,迅速在全国建立了多少充电桩?并通过补贴迅速催生了完整的产业链不断的迭代发展技术,并且开始进行内部竞争优胜劣汰了。日本怎么竞争?难道日本政府拿钱来中国建氢能源加油站?
再比如高通曾经垄断3G通讯的专利,怎么都绕不开,高通很开心,其它国家和企业很伤心。本来高通也很积极的搞了一套先进的4G技术,信心满满的想再一次像3G那样躺着赚钱。可是欧洲和中国为了减少专利费不跟他玩,硬是自己另起炉灶,差点把高通玩死,幸好美国够强大硬撑住了。
遇到这种情况是无论你选择哪条路,都会点错科技树。不点还好,一点准错,除非像特斯拉免费公开专利。因为你不公开专利,人家就换赛道。无论你点哪边都等于告诉大家这条路你要收过路费了,然后其他人就换赛道了,就剩下你自己在风中凌乱。即使你的技术本来先进的,人家宁愿绕路也不愿意被你一辈子卡脖子。除非高通做3G那样,把所有的必要技术全部申请了专利。但是这样做的成本非常高,代价很大,因为一次之后其它国家就有经验了,就会提前准备。所以4G时代高通就被绕开了,5G差点没高通啥事。川建国为啥着急要让美国企业赶紧发展6G?因为5G上美国占不到便宜了。
日本问题的关键就是本国市场在全球市场的比重太小,形不成规模效应,在国内不能发展起成熟的产业链。但是又把技术垄断了,人家就不跟他们一起玩,不配合他们发展产业链。所以不是日本老点错科技树,而是全球化之后,凡是日本点了的科技树都不怎么生长。就好像你手里有种子,很优良,但是自己没地种,没法持续培养下一代。人家的种子虽然差点,但是在自己的地里能种,能不断的迭代发展和进化,很快你的种子的优势就丧失了。
可能有人说日本的电子科技领域不是非常发达吗?液晶显示屏不就是日本点燃的吗?这个问题我认为可以分几个方面看:
下面有评论说日本有1亿人口,市场不小。拜托,现在讨论的是影响全球科技发展方向的事,是全球市场。放这个层面去看,日本的购买力占全球多大比例?跟中国、美国和欧洲市场比,那真的没多大。日本在自己国内推氢能源车,一年能卖多少辆?中国在国内推纯电动车,一年卖多少辆?为啥欧洲要联合成欧盟?就是因为欧洲国家单打独斗市场规模太小,搞不过美国。必须把欧洲统一成一个市场,才能跟美国市场抗衡。日本其实也知道这个问题,多次想要跟中国和韩国联盟,甚至把东南亚一起拉进来。之前是日本想要牵头,中国兴趣不大(因为中国发展起来之后市场规模比日本大,但是那个时候还没有能力主导),加上美国阻挠。日本不敢惹美国,搞不成。现在反过来是中国在想办法牵头,当然美国一样在阻挠,否则东亚甚至包括东南亚已经形成类似欧盟那样的联合体了。
先给你更正几个例子:
1,CD的科技树没点错,一点都没错,因为你以为CD和mp3同时代,其实CD比mp3大规模推广早得多,即便是便携式CD播放器也要比mp3早,便携CD的上一代是超薄卡片磁带机,而你想说的被mp3干掉的其实不是CD而是MD,其实MD也不是被mp3干掉的,下面细说。
就是这个小家伙。超薄的CD播放器其实在市场上存在的时间并不长,他桥接磁带机和MD,并且存在时间还大量还与这二者共存。
干掉MD的也不是mp3,就当时mp3那个素质,基本就是一个廉价音乐播放器,提供一定质量的音乐随身播放功能,并且,其实因为储存空间限制当时大家用的主流音乐格式是WMA(不知道的可以百度)。
MD贵,非常昂贵,当时一台MD等于一个普通工作人员半年工资(可能某些地区还不止)。但是MD音质那是没得说,当时但凡有俩钱,谁听mp3啊。。。
干掉MD的是后来的音乐手机。。。3.5毫米耳机接口的正经音乐手机。。。
手机厂家花了心思把音乐芯片整合进了手机,这下音乐手机火了,因为价格合理,使用方便,所以一下就压垮了MD播放器,因为MD它不仅是贵啊,他还需要专门的软件写入歌曲,豁麻烦,加上当年百度的mp3搜索功能之尿性,MD所以一波就被音乐手机做掉了。。。所以CD/MD都谈不上爬错科技树,只不过是另一个时代来临了。况且日系手机在音乐手机方面表现的其实很不错,CD/MD大佬索尼也为音乐手机发展做出了了重大贡献,当年的索尼爱立信,是四强之一(诺基亚摩托罗拉三星索尼爱立信),整合的就是索尼的音乐解码芯片,如果单论音乐手机水平方面,索爱一直还要压着诺基亚三星。你不能说iPhone一来把功能机淘汰了所以三星的滑盖设计爬错科技树了吧?况且当年的mp3也跟MD一起被音乐手机给淘汰了,活下来到今天的还真就是索尼、苹果这些这个领域的大佬,这不是科技树问题,是个划时代的问题。
2,日系的不插电混动车也不是点错科技树,实际上日系强混车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都是压着弱混和纯电打,后两者都根本没有还手之力。因为强混使用方便,不需要额外的附属设施,不需要专门的场地。很长一段时间内虽然很多国家都嘴上说支持纯电之类的话也有很多政策,但是日系强混车一直坐怀不乱笑傲江湖。。。直到特斯拉出现了。。。虽然我这个人日常喷特斯拉,但是实质上我喷的是那些把特斯拉吹成未来火星科技无所不能的马粉。特斯拉的出现给了强混车严重的打击,因为特斯拉解决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充电效率。在特斯拉之前,电动车充电都。。。不怎么快。。。当时搞电动车的思路主要集中在如何提高续航,但是特斯拉的思路是维持主流续航,提高充电效率,所以特斯拉弄了个超充,一小时80%,其实这也不是最主要的,特斯拉之前不是没有厂家想过做豪华品牌电动车,比亚迪拉上奔驰搞了个腾势,但是特斯拉玩的比较高级,他把几大佬都有但是都不敢用的自动驾驶功能给解除封印了,给自己找了个非常高科技的卖点,马一龙聪明就聪明在,他非常熟悉市场逻辑:你有,但是你没用=你没有;我有,别管成熟不成熟但是我用了=我有。有大于没有,所以我比你高科技。
特斯拉之后就带火了纯电车,但是日系强混现在也没有混不下去,销量也还可以。
真正日本点错科技树的例子是:等离子电视、网络技术(包括移动支付)、手机等。
这些真正点错科技树的都赤裸裸的指向了日本的真正问题:
国内市场狭小,必须搞外向型出口销售才能维持市场规模和利润。而一旦对外输出受阻,利润无法保证,就没有办法完成现有技术的更新发展,更无法让你有足够的空间掉头,从而一步错 步步错,和对手差距越来越大。
等离子电视机有问题么?没问题,问题在于日本没有14亿人的国内消费市场,而外国同行只要用另一种哪怕不如你的技术捏住市场,你就赚不到钱,无法继续发展自己的技术。
网络技术为什么落后?因为网络技术更需要一个庞大的市场支持,否则企业连研发都不愿意去做。
所以日本死就死在了国内市场太小了,根本支撑不了他独特的技术体系发展,最后只能是被困死。
为啥索尼点错cd没有造mp3,因为CD事业部在索尼内部话语权非常大,索尼的磁事业部和光事业部阻止了这个想法。
为啥汽车研制氢能和增程式(这个目前还不错),因为丰田和日产有成熟的柴油机技术,这条路线可以发挥公司的优势。
为啥,微软公司无法研发出优秀的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因为操作系统开发组在公司内部话语权非常大。公司所有的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都必须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套一个壳。
与其马后炮,笑话日本点错科技树。还是低下头看看中国点过那些科技树吧。
抄袭爱立信和思科起家的华为??
开棋牌室和游戏厅的腾讯??
搞非法集资的阿里巴巴??
抄袭YouTube的哔哩哔哩??
从一开始就赚不到钱的共享单车??
还是打压出租车司机的滴滴。。。
还有到现在还在腆着大脸使用美国安卓的一众手机销售商。
不是日本点错了科技树,而是不论日本点什么都会成为错误的科技树。
原因和简单,日本国内市场太小,没有办法通过市场化的方法进一步拉投资提高生产技术。
但是日本人已经申请了专利,如果中国美国或者欧洲人做这个事情就会面临专利壁垒。所以必须绕过日本人已经点亮的科技树。但是日本的科技的确发达,值得我们学习。
实际上,并没有什么“未卜先知”的方法能够“提前预见到科技树”,但是由于题主身处中国这样一个大国,所以产生了错觉。
中美再科技树上并不是说“点对点错”,而是“我全都要”。因为人口和市场的广阔,中国可以完成“氢能汽车”和“电动汽车”两个技能“我全都要”,而日本受制于市场、人口和环境,应用场景(相比中美)要单一,而日本人“合群”的民族性也加剧了这个问题。
换言之,“应用场景不丰富”和“国家工业力量有限度”导致日本的选择相比中美要小,最终导致日本没有做到“我全都要”。再加上来自美国的限制和竞争(例如尔必达破产),导致日本多方面受挫。
但是相比其他国家在新经济上一无所获,日本至少还在氢能汽车上有所斩获。不仅如此,日本还广泛的在电子元器件和材料制造上有许多斩获,而且材料工艺上的技术壁垒相比商业模式的创新更加容易延续,二十年的专利保护期加上专利组合就可以在高科技材料上保持优势,同时避免和美国发生冲突。
未来的日本还会在材料和上游制造业持续的保持一定的优势,而且其中有一部分是中国所需要的。尽管中国有能力在这些领域实现突破,但一来是需要时间,二来是随着RCEP的签订相关的技术更加“安全可靠”,未来可能会有更多的领域是通过日本公司在中国设厂等方式达到“安全可控”。
而随着日本RCEP协议的推进,未来“点错技能树”或者“被迫点错的技能树”的情况将会得到改善,而中国也将能更好的利用日本的技术完善产业链。
也许随着RCEP的推进,日本也会有较大的变化。千年前唐帝国改变且深刻影响了日本的文化,新世纪我们是否能影响日本的社会结构和风气?拭目以待。
楼上说的都很清楚了。但是有人说日本没有点错我是反对的。
举个例子吧。
当初美国授权日本仿造F16的时候,就有这个问题。
先是日本搞了个什么技术(具体忘了),说的天花乱坠,结果一试,美国表示你还是老老实实按着我们来吧,成本上去了不说也没见技术怎么样啊。
同时日本仗着自己有基础,一通折腾,弄出来的F2,再看看弯弯的IDF,都不知道日本那个基础吃哪去了。
这不是技能树点错了?
然后就是著名光学隐身战机心神,美国,中国俄罗斯都论了无数遍,三挡板不行不行不行,日本是吃了秤砣非要用。
这不是点错了?
总有人觉得抄就简单,科技工业抄可不是考试抄答案,知道个答案就能解决问题。科技工业是系统大工程,有个答案能抄对抄好,就已经是相当厉害了,更何况很多都是要从头摸索,只是知道目标而已。
日本至少以其航空产业的几个例子告诉我们,日本确实点错过。
一说日本多厉害,很多人的印象就是日本有很多高科技,日本的科技强不强?如果细看看,就会发现问题,比如这次疫情吧,首先是中国,美国,德国在开发疫苗,随后英国,俄罗斯,连印度都搞了自己的疫苗,但是几乎没听说过日本有什么疫苗。
疫情的影响不可谓不大,这种生死关头对一个国家来说,是各种能力的全方位考验,为什么日本就没有疫苗呢?论经济发达程度,日本长期在发达国家里排第二,日本虽然面积小,但是也有一亿多人口,正是这一亿多的人口数量,恰恰也是发达国家里仅次于美国,排第二位的。
但是日本跟其他西方发达国家有两个区别,一个是欧洲那些国家联合起来搞了个欧盟,把市场准入标准这些统一了,他们在国际上的竞争是以欧盟形式出现的,这么一来他们人口就有4亿多,比美国还多一亿,而日本呢,北边是俄罗斯的远东地区,西边是韩国中国,南边是东盟国家,没一个是他能带得动的,这样日本不管搞啥高科技,能自主决定的市场空间就这么大,要再扩大,那是要有代价的。
在互联网新兴产业上,别说日本,连欧洲都不行,因为需要的市场空间太大,只有美国把西方市场全拢到一起才能搞起来,但我们一个国家人口比他们全加起来还多,这才有了两强的格局。
第二个是日本是个战败国,政治上矮一截,军事上被殖民,所以日本产业上不是说自己想干啥就能干啥的,你给美国配套,然后跟着美国去占领全世界的市场,那可以。你自己单搞一套,要另起炉灶,那就先封杀你,再另外扶持一个听话的。一次不行,两次你就老实了。
所以日本的高科技,都有特定的几个方向,首先在战略上就是不能给大国带来威胁,其次是在子领域总是下沉的特别深,深到超出实际需求。在战略新兴领域,就是跑上前了,也得候着,等大佬们跑到你前面去了,你再跟着跑,不然大佬要是换了赛道,你跑的再远那也只能自嗨。
日本搞机器人,几十年前就开始了,比谁都早,现在还是端盘子陪老人聊天解闷,搞电动汽车也是比谁都早,结果中美都开始搞了,市场才真正起来,方向还跟你不一样。为啥总是这结果,起个大早赶个晚集,没啥为什么,你祖上犯了错,拿到的门票只能做末班车。
很多人说日本高科技厉害,你再看看是不是几乎都是在跟美国配套的领域厉害,再要不就是传统产业需要沉淀的领域,依靠八十年代的老底子传承,保住了优势。其他的新兴产业,早已经没落了。
所以科技也是这样,一要有市场落地,还要有规模才有竞争力,第二要有硬实力保护住市场和成果,两者缺一不可。
点错科技树是常态,点对了永远是偶然。比如国内all in房地产,就什么都没点亮。只留下某几个完美错过风口的土木PhD如丧考批。
第一点:
国家不拿出足够的科研基金搞基础学科研究,让企业搞。
这是死路。
所有的企业,天生就有亏损恐惧症和专利自闭症。
唯有国家拿钱把所有路线全部趟一遍雷,然后给社会公用,才是正路。
第二点:
在国境外别得罪大国
你需要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摊销技术研发成本。
日本根本就没有点错科技树,只是日本的小市场及其技术无法撼动人口及政治大国的抉择。
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Toyota的油电混动技术,日本是首发国并且技术世界第一。既能省油,续航里程还远还能适应低温下的恶劣环境,电池衰减后还能靠烧油维持行驶。这是最贴近于应用的场景。结果中美都不采用直接搞纯电,Toyota损失惨重。
近的例子还有《日美半导体保证协定》协定的主要内容包括:日本扩大外国半导体加入日本市场的机会;为了事先防范倾销行为,日本政府要监控向美国以及第三国出口半导体的价格等情况;美国政府中断进行中的反垄断调查等条款。
因此一般认为,1986年《日美半导体保证协定》是左右日后日本半导体产业命运的重要因素。1980年代日本最擅长的存储行业,因为对美协定的制约,被中国台湾、韩国赶超上来,风光不再。
起初日本半导体优势企业有七家在top 10榜单里,由于政治上的妥协大半被扫地出门。
还有美日广场协议,打断了日本经济发展的进程。导致日本经济产生失去的10年。
日本作为政治和人口上的小国从来无法左右大国的选择而不是日本点错了科技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