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科学家发现「量子跃迁」有预警信号? 第1页

  

user avatar   hai-luo-bo-shi 网友的相关建议: 
      

20190613更:看了很多的评论,还有一些相关的知乎问题,好像很多人觉得这个工作证伪了量子力学的随机性(概率解释)or不连续性,甚至认为量子力学被推翻了。。。我觉得实在是有必要澄清一下。这个工作本身没有推翻任何现有的量子力学理论!实验的所有结论都与理论学家用现有的量子力学理论预测预相符!我不知道是哪家媒体的报道出现了偏差。。他们是要负责任的。。

解释一下量子力学的随机性和不连续性:比如我们考虑电子可以占据GD这两个分立的能级,能量分别是EG和ED,如果电子处在叠加态,那么如果我们测电子能量,单次测量的结果只可能是EG或者ED(不连续),单次实验测出来是哪个是随机的(随机性)。

量子跃迁是指,在光场中,原子的电子可以吸收或者放出一个光子能量在GD两个能级间跃迁(G->D或者D->G),这篇文章的结论是:量子跃迁这一过程发生的时间虽然是随机的,但是发生前有预兆,而且跃迁过程连续。这跟测量都没关系啊!咋就被理解成推翻了量子力学的随机性和不连续性。。。

文章第三幅图的Z_GD展示的就是测量到电子在G态或者D态的概率(Z越小测到G的概率越大),作者明确说了,单次实验只能测出来电子在G或者D,那条线是做了680万次实验平均下来的结果,所以才是连续的。为什么要画概率?因为每一次测得的结果是随机的啊!概率的变化是连续的,不代表每次实验的结果也是连续的啊!


20190611更:拖延症晚期的我终于把文章逆转量子跃迁那部分补上了。。。

评论区很多知友反应看不懂。。。确实写的有点太晦涩了。。简单的科普可以看题主引的那个报道,里面是用薛定谔的猫来讲这个事情,或许更生动形象好理解。不过那个报道对物理原理和实验方法说的不太多,希望这个回答可以帮助大家理解。


耶鲁大学两位超导量子计算大佬又搞了个大新闻啊!

这个工作是说,通过对量子态的测量可以预测量子跃迁的发生。由于这种预警信号的存在,他们还可以主动对体系进行操控,把进行到一半的量子跃迁拉回来。

在量子力学建立之前,波尔用他的三个假设解释了氢原子光谱,这就是著名的波尔模型,波尔模型现在还出现在很多量子力学或者原子物理的教科书里。波尔模型有三个基本假设:定态假设(原子中的电子可以在一系列轨道上稳定运动)、角动量量子化假设(这些轨道的角动量是普朗克常数的整数倍)和跃迁假设(原子可以通过吸收或者放出能量在这些轨道上跳来跳去)。

当人在不停地观测原子的状态时(强测量),这种跃迁发生的时间是随机的。但这并不代表我们不能预测量子跃迁的发生。这篇文章就是利用实时测量结果的一些特征预测跃迁,并且扭转跃迁。


下面讲讲这个实验具体怎么做的吧

他们用超导电路做出了有D, B, G三个能级的量子体系,也就是他们所谓的人工原子。其中D和G是量子跃迁发生的两个能级,B的引入是为了测量跃迁的发生。DG之间的耦合 产生量子跃迁,BG之间的耦合使得研究人员可以通过测量B得到原子G态的概率。

上图中蓝灰红分别代表原子处在BGD三个状态。当原子处在G态的时候,由于BG耦合的存在,可以看到原子在BG之间跃迁(这个虽然也叫跃迁,但我们感兴趣的是GD的跃迁,不是这个)。在0到~33us之间,原子一直处于G状态(蓝灰交替),但是在45us之后,原子处在D状态(红色),这说明在45us的时候发生了量子跃迁(G到D)。但是这中间的12us时间里(粉色阴影的区域),虽然原子仍处在G,但是我们看不到B(蓝色)了。这就是预警信号!

他们在预警期做了state tomography,可以看到在这12us内,量子态是从G连续变到D的(对应着Z_GD从-1连续变到+1),说明量子跃迁不是一个瞬时的过程!

从上图还可以看到在中间时刻 ,Z=0,也就是量子跃迁刚好进行到了一半,在这个时候,自旋是朝X方向的。所以大致来说,量子跃迁的过程自旋从-Z到X再到Z。知道了这个轨迹,研究人员就可以在中间时刻 把X再转回到-Z,人为逆转这个进行到一半的跃迁过程。


最后以我粗浅的认识谈一下如何看待吧。。。

这个结果之前是被理论预言的。所以这篇文章的主要结论:量子跃迁是连续、相干、可预测的,这三点从理论的角度上并没有什么意外的。这个理解上也很自然,因为量子跃迁说的是一个开放系统,比如在光场中的原子,只看原子的话会发现有跃迁。但是如果把光考虑进来,整个系统就是封闭系统,所有的演化都是连续、相干、可预测的,原子作为其子系统也应该具有这样的性质。

当然实验验证也非常重要,毕竟对于物理学来说,算出来的永远没有看到的靠谱。这个实验的control也比较复杂,能做出来也很厉害。


user avatar   mol-le-kel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邀。

高中离我已经很遥远了,我女儿还没到高中,所以具体的方法不好说,只想从你的描述中指出一些大的原则性问题:

1、“数学课大部分都没听过”,所以你的数学不可能好。关键是,你为何不听课?你是真的着急还是假着急呢?如果真着急,先把这一点改掉。否则没人能救得了你。

2、“本人理科思维几乎没有”,请不要给自己贴标签。别人给你贴标签就已经够烦的了,你自己为何还要雪上加霜?相信我,理科思维人人都有。并且,信不信由你,数学是理科中最不需要“理科思维”或者所谓的“理解”的科目。数学是要在你脑袋里建立一种思维模式,而不是要你去理解什么东西,这和物理不同。庞加莱说过,“在数学中我们并不是去理解什么,而是去习惯什么”。很多概念,你一开始觉得抽象得很,只要你不停地用,一般在一个月之内就会长在你的身上,想摆脱也摆脱不掉了。所以说,数学的根本在与练习

3、练习有高效的,也有低效的。有各种高效的练习方法,这些具体的方法我不敢多说以免误人子弟。但是我想说的是,即使是低效的练习,也是有效的。所以,最坏的情况是,你多花了一些时间,但是你花的这些时间肯定不会白花。收益有大小,仅此而已。你现在刚刚高一,还有时间。


user avatar   fu-tie-qi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邀。

高中离我已经很遥远了,我女儿还没到高中,所以具体的方法不好说,只想从你的描述中指出一些大的原则性问题:

1、“数学课大部分都没听过”,所以你的数学不可能好。关键是,你为何不听课?你是真的着急还是假着急呢?如果真着急,先把这一点改掉。否则没人能救得了你。

2、“本人理科思维几乎没有”,请不要给自己贴标签。别人给你贴标签就已经够烦的了,你自己为何还要雪上加霜?相信我,理科思维人人都有。并且,信不信由你,数学是理科中最不需要“理科思维”或者所谓的“理解”的科目。数学是要在你脑袋里建立一种思维模式,而不是要你去理解什么东西,这和物理不同。庞加莱说过,“在数学中我们并不是去理解什么,而是去习惯什么”。很多概念,你一开始觉得抽象得很,只要你不停地用,一般在一个月之内就会长在你的身上,想摆脱也摆脱不掉了。所以说,数学的根本在与练习

3、练习有高效的,也有低效的。有各种高效的练习方法,这些具体的方法我不敢多说以免误人子弟。但是我想说的是,即使是低效的练习,也是有效的。所以,最坏的情况是,你多花了一些时间,但是你花的这些时间肯定不会白花。收益有大小,仅此而已。你现在刚刚高一,还有时间。




  

相关话题

  为什么光的真空速度是 299,792,458 米/秒?是什么决定了这个速度? 
  看完李子丰教授的表演,我不禁陷入了沉思中,如果一个物理巨佬发表了同样的论文,你的第一反应会是怎样? 
  汉族人的基因有何较为特殊的地方吗? 
  如何看待韩启德、饶毅、王立铭发起的科学和医学公共传播基石奖?有哪些亮点? 
  吃饭快的人较易发胖,这个论断有科学根据和认可吗?如果有的话,根据是什么呢?吃得快不是应该有碍事物的消化吸收吗? 
  人类既然已经可以造出纳米级的芯片,为何还无法探明大脑的工作机制? 
  如何看待Nature发文:大量证据表明无症状感染者或导致了COVID-19的大流行? 
  氮气占空气含量78%,但为什么生物进化到今天是呼吸氧气而不是氮气? 
  以唐代技术条件而言,老妇铁杵成针可能吗?如果可以,要磨多久? 
  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哪个更重要? 

前一个讨论
什么物质能阻挡核辐射穿透,为什么?
下一个讨论
在上海大学读应用物理学专业是一种什么体验?





© 2024-12-2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2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