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能意识到「第一代大学生」这个问题,很可贵,但希望配套措施能跟上来。
纪录片中提到一个数据: 2011-18 年,有70% 的大学新生是家里的第一位大学生。对他们来说,进入大学的每一步,可能都更加孤独。
「第一代大学生」对于国人来说,是一个比较新的概念,毕竟恢复高考也就三十来年时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大家基本都是家里的第一位大学生,都在摸着石头过河。但现在,上一代教育水平的差异,正在逐渐发挥作用。
对此,我们可以看一看一些高等教育发展时间比较长的国家。美国关于第一代大学生的统计数据表明,第一代大学生和大学同学相比,从事蓝领工作的概率要高 3%,在私人营利性机构从业的概率要低 4%(在美国,非营利机构和政府机构平均收入要低于私人营利性机构)。对于第一代大学生来说,靠教育改变命运,要难于靠教育来维持家庭的社会地位。(来源:https://www.studyinternational.com/news/first-generation-college-students-career-salary/)
作为家里的第二代大学生,我感觉还是挺不错的,说这种话有种得了便宜还卖乖的意味。家里有两位 PhD,对我在大学期间的学习和发展起到了「开挂」一般的作用。这并不是说直接的物质和其他社会资源优势,而是说在熟悉高等教育方面能扮演领路人的角色。比如说,家人会鼓励我从大二大三开始就尝试做研究助理、接触学术活动,在我申请国外研究生的时候,他们能用自己检索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提供建议。这样的支持能力,虽然我一直抗拒使用,但有时还是感觉,真香。
招生视频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是好事,但正所谓「行胜于言」,期待能看到更多的行动。有句话说,清华人与人的智商差距,可能会比人和狗还大,这一点在其他方面也有所体现。表面上,大家都是高考的优胜者,但在试卷之外还有更多的东西。有的人,已经习惯了电视镜头,体验过出国游学,接触过学术研究,电脑中有一份双语简历。而有的人,比如一位几年前通过自强计划进入清华的同学,之前从来不知道什么是「面试」。
就是这样一群人,很快投身于同一场竞赛:大一就开始申请外企和大厂们的实习、大二的时候在竞争出国交换名额,大三开始准备出国和就业,大四的时候大局已定。这场竞赛的规则和技巧,高中课本上不会教,高考不会考,但却是未来人生所必需。
要填补这样的差距,课堂教育是不够的。大学固然要传授知识,但也要帮助学生理解这个社会的规则。如果大学做不到,那么,但上一代趟过路的人们,难免会更容易摸索到那几块重要的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