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量子力学不确定性是否被推翻?如果是真的,这意味着什么? 第1页

  

user avatar   li-chang-hao-2 网友的相关建议: 
      

果然这种涉及到一些量子力学基础的工作就会被媒体拿来大书特书,这篇文章最近热度很高啊,我来做(ceng)个话(re)题(du)终结者吧,民科可以休矣。

结论:量子力学不确定性没有被推翻,虽然量子跃迁的发生是不确定的,但是是可以通过它发生前的一些证据预测它的发生。

举个容易理解的栗子,如果你不看天气预报,未来哪天下雨你是不确定的(uncertainty),但是在下雨前会有征兆比如阴天大风空气湿度增加之类的,当你感觉到这些征兆时候你可以预测(predictable),马上要下雨了。

这个工作的主要内容其实就是这个预测的过程,而且不仅可以预测“下雨”(量子跃迁),他们还可以逆天改命,本来说是有雨(量子跃迁),结果他们一操作,天气晴朗(不跃迁了)。

简单来说文章做的事情是,是用一个三能级系统(超导比特)通过加一些driving控制,并用dispersive readout来获取各个量子态的概率,进而可以发现量子跃迁前的信号。具体实验内容 @Quantum Engineer 大佬已经在另一个回答里写的很明白了我就不重复了。关键就是下面这张图:

每次跃迁(全是红色的那些,系统处于D态)发生之前有一段粉色阴影区域( ),系统处于G态,我们可以用这个过程来预测即将发生的量子跃迁。这个工作的结论是:量子跃迁是连续的,相干的,deterministic的。这里为了不引起歧义我没有翻译deterministic,它其实是说,就整个演化过程而言,前面的状态决定了后面的状态,即这里的粉色区域决定了后面的跃迁。我想许多人把它直接翻译成“确定性的”,所以让人误以为量子力学的不确定性被否定了呢。

文章里最后还着重强调了这一点,生怕会被外行误读:

我理解的是这个工作更多的是证明了quantum trajectory theory而不是发现了什么新东西,当然本身这个证明也是非常有难度非常了不起的。这个实验的难度在于对各个量子态的测量,怎么样从有限的光子高效读取到量子态的occupation. 用cavity对transmon的QND measurement已经比成熟了,在把B的态读取到cavity以后后面还要用waveguide和amplifier chain来放大信号,然后再做heterodyne measurement. 这种high collection efficiency是超导系统在这方面相比原子系统的一大优势。


user avatar   mol-le-kel 网友的相关建议: 
      

虽然专业记(jie)者(shuo)要敢于下判断,但是我们也不要跟着“见风……”。实际上,论文原文没有任何这个意思。这些无中生有的解读,是有些(自)媒体报道时出了偏差。物理学界有句话叫,“一个体系的量子态的演化,当然要靠它自己的哈密顿,但是也要考虑到环境的随机耦合”。然后呢,对这个演化之后的量子态进行经典测量的结果,还是要按照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按照波恩诠释所决定的概率,去(随机)产生。

也就是说,generally speaking,量子力学的确定性体现在量子态的相干演化中。给定一个纯的初态,哈密顿量已知,无耗散的量子态的演化是可以被精确预测出来的,但是:

  1. 环境乃至真空的量子涨落与体系的耦合可能导致特定初态出现的时间不可精确预测,尽管他们与体系的耦合可能很弱,在随后的演化过程中可以忽略。比如激发态分子自发辐射过程的初态就是如此。
  2. 对量子态进行经典测量会导致量子态的“坍缩”。如果原来的量子态不是测量的本征态,测量结果不可完全确定。
  3. 只有对于本征态的测量结果是完全确定的。

结合以上的基本原理,这次的量子跃迁实验和“确定性/不确定性”的关系,可以总结如下:

  1. 本实验的量子跃迁是纯态的相干演化,跃迁开始之后的量子态可以精确预测。
  2. 但是,本实验中量子跃迁的起始时间不可预测,是不确定的。

如果再深入一点,还有:

  1. 如果对演化后的量子态在某一时刻直接进行经典测量,测量结果一般仍然具有不确定性,但是只要测量时刻恒定,则每种结果的出现概率恒定。(他们在不同时刻测量了这个概率并得到了演化动力学。当然这个“不同时刻”不是一次演化的不同时刻,而是很多次完全相同演化的不同时刻,也就是所谓的 tomographic reconstruction ,因为每次测量完之后原量子态就被破坏了。就……好比要观察小鼠生长过程中的大脑发育情况,需要对大脑切片染色,那么你肯定不能对同一只小鼠进行多次切片,你得把好多小鼠分别养到不同的日龄、周龄,然后分别固定取样、切片、观察)
  2. 对演化后的量子态不测量而直接进行“盲”操作,可以改变演化路径。如果使其演化到一个经典测量的本征态,此时再测量,则测量结果确定。(本次实验可以逆转演化到初态,这正是一个本征态)

以上是跟本题目有关的一些普遍结论。如果想要理解这个实验的过程,首先是要理解量子力学的跃迁也是一种量子态的演化,它从来就不是瞬间完成的(参看:电子跃迁是瞬间移动吗?是不是超光速移动?以及 如何看待科学家发现「量子跃迁」有预警信号?),而跃迁的起始阶段是可以观测到的。在外场扰动已知的情况下跃迁一旦开始,随后的量子态都可以被精确预测,然后在适当时机反转驱动电场就可以逆转量子跃迁过程。至于什么时候开始跃迁,之前已经提过,由于环境甚至真空扰动等等导致跃迁的开始时刻是无法预测的,只能通过观测知道。但是开始之后的量子态的演化就完全确定了。这就有点类似地震预警——地震的开始时刻是无法预测的,但是一旦地震开始,地震预警系统可以迅速通知地震波尚未波及到的地区立刻采取措施避免较大损失。

上述过程听起来很简单,但难点在于整个过程要保持全程相干。之前说过了,通常的测量会导致迅速去相干,或者说量子态的“坍缩”,对于二能级体系,结果就是跃迁过程中的基态和激发态的叠加态就消失了,测量之后会(按照波恩诠释的概率)随机落到基态或者激发态。所以,必须要设计一个耦合非常弱的测量方式才能保证测量本身不会影响基态和激发态的相干叠加。这篇文章通过引入一个(只与基态耦合的)第三能级解决了这个问题(当然这种测量方式不是这篇文章第一次提出的):不直接测量基态和激发态的状态而是监测这个第三能级的状态。由于这个第三能级并不与激发态耦合,对它的测量也不会影响到基态和激发态之间的跃迁。而这个跃迁的“预警”就是由这个第三能级的状态做出的:根据实验的布置(第三能级和基态之间有很强的驱动电场,或者说很强的耦合),第三能级(“亮态”)与基态之间的跃迁很快,每次从第三能级跃迁回基态时,就会发出一个光子(荧光),而后又迅速被激发到这个第三能级上。那么,只要我们不停地观测到荧光光子,就意味着这个体系仍然在基态和第三能级之间来回跃迁。

好了,现在就是关键的地方:假如我们一段时间内没有观测到荧光光子,这意味什么呢?由于这个体系只有三个能级,不是处于基态、第三能级,就是处于(不可观测)的激发态(或者称之为“暗态”——因为我们看不到或者“不去看”它退激发发出的光子),或者他们之间的叠加态。而所谓的“叠加态”在这个实验布置中也就是“处于跃迁中”。前面已经说了,这个第三能级并不与激发态耦合,所以不存在激发态到第三能级的跃迁,只有基态到第三能级(“亮态”)、基态到“暗态”这两种跃迁。同时,由于基态和第三能级之间的耦合很强,这个体系也不可能长时间处于基态。事实上,一旦这个体系回到基态,它就面临两种选择:要么向暗态跃迁,要么向亮态跃迁。这两种跃迁的次数的比例是知道的,但是具体到每一次回到基态,到底发生哪种跃迁则是随机的。排除了所有可能之后,剩下的就是真相:我们在一段时间没有观测到荧光光子,就意味着发生了基态到暗态的跃迁。而这个跃迁的开始时间我们是知道的,于是可以通过改变驱动频率来逆转从基态到到激发态(“暗态”)的跃迁。自始至终实验者都没有去直接测量基态和激发态之间的“跃迁”,所有的操作都是基于间接测量和量子力学计算的“推断”。而操作的结果也精确符合量子力学的预测。

所以,你看,这个实验之所能够进行,完全是因为它充分利用了现有的量子原理。而且实验结果也精确验证了现有的量子原理而不是相反:(基态到“暗态”的)跃迁开始的时间是随机的,但是之后的演化是确定的,从而可以进行“预警”以及更复杂的操作。


user avatar   nan-shen-37-85 网友的相关建议: 
      

对于传染病防控,疫苗的研发虽因为时间长而无法在早期使用,却能成为后期避免长期传播的有力武器,

快速发展的疫苗技术,可能是今后我们应对传染病的一个关键科技。

疫苗是通过将病原体的特征物质(抗原)暴露在机体免疫系统中,但减去了其有害或者致病的部分,从而使得机体在不患病的情况下产生强烈的免疫反应。

因此,如何鉴别并研发病原体的特征性物质,是疫苗研发的关键。

那么,我们都有哪些疫苗技术了呢?

  1. 减毒或灭活疫苗

这一类疫苗的远离很粗暴简单,就是把病原体杀死(灭活),或者杀死一部分(减毒),使得其致病力显著下降甚至消失,但其抗原却能被身体很好的识别,因此是使用非常广泛的一类技术。

但这一种技术的缺点在于,产生的免疫原性较弱(特别是灭活疫苗),因此常常需要加强免疫(也就是打好几针),通过多次激发身体的免疫反应来建立长时程的免疫力。

在此次新冠病毒疫苗的研制中,基于vero细胞的灭火病毒疫苗就是用的这个原理,所以也是需要加强免疫的(目前是两针)。

2. 类毒素疫苗

这一类疫苗主要针对致病原因是病原体产生的毒素物质。比如破伤风、白喉等,主要致病原因是破伤风毒素和白喉毒素。机体对这一类毒素也会有免疫反应,产生对应的“抗毒素”,从而中和毒素的破坏作用。

类毒素疫苗就是分离获得细菌产生的类毒素,或者采用生物方法,把类毒素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造(例如白喉毒素的第52位氨基酸改造后,毒力降低,但仍具有诱发抗毒素产生的能力),降低其毒力,诱发免疫反应,从而建立免疫力。

3. 亚单位疫苗

这一类疫苗就是典型的基因工程的产物。其原理就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直接合成抗原,注射到体内,诱发免疫反应。因为抗原纯度高,所以极小的量就能引起剧烈的免疫反应,同时又避免了其他的疫苗副作用等。

比如乙肝的治疗型疫苗,就是通过基因工程在真核细胞中表达重组HBsAg,获得高纯度的乙肝病毒抗原分子,注射到体内从而建立针对乙肝病毒的特异性免疫。

4. 载体疫苗

之前提到的疫苗技术,都是通过各种手段把抗原从体外注射到体内。而载体疫苗,则是直接在体内产生抗原,诱发免疫反应。

这一类疫苗是采用已知的病毒载体(例如腺病毒),通过基因工程,在病毒载体中加入病原体的特征性抗原物质的基因序列。注射到体内以后,这个载体(腺病毒)会感染身体的细胞,然后在细胞中表达插入的病原体的抗原序列,从而产生大量的病原体抗原,激发免疫。

这一类疫苗的优势在于,能够模拟病原体感染的自然过程,即感染-识别-建立免疫这样一个过程,能够诱发较好的细胞免疫,这是之前的积累疫苗很难做到的。

腺病毒等载体是人类常用的病毒载体,对身体本身是无害的。我们利用它能感染细胞并表达自身基因组的特点,通过改造,把它的基因组放入我们的“抗原包裹”。它侵入了细胞之后,会自动把这些包裹表达出来,从而合成抗原物质,激发免疫力。

在新冠疫情中,军科院的陈薇院士就是采用腺病毒载体技术研发的新冠疫苗,目前已进入了三期临床评价。

5. 核酸疫苗

核酸疫苗的远离和载体疫苗类似,但更加直接。是直接通过将含有病原体抗原信息的DNA或RNA序列,注射到细胞中,使其在机体细胞中表达,最后抗原被识别而产生免疫力。

目前,较为成熟的是以脂质体等膜结构,包裹含有抗原信息的DNA或mRNA,注射到肌肉等位置后,使其与细胞膜结构,倒入DNA或mRNA。这些DNA和mRNA是经过特定修饰的,能够直接在细胞中表达,从而产生抗原,诱发免疫。

想较于载体疫苗,理论上核酸疫苗的效率更高,同时能够避免载体疫苗中载体引起的潜在反应,同时生产更加便捷。

在这次新冠疫情中,欧美有些国家采用的就是mRNA疫苗的方法,也获得了不错的效果。


疫苗的研发技术,不仅仅针对传染病领域,也针对恶性肿瘤、遗传病等领域。疫苗技术的发展,依赖于全面丰富的基础医学和生物医药技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基础科研”。

传染病始终伴随着人类的进化和演变。但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已经逐步认识到传染病的关键所在,早期的“传染病三要素”的控制,和后期基于疫苗的防控技术,都是我们的有力武器。

回顾新冠疫情期间我们国家的成就,和国外持续蔓延的现状,

尊重并相信科学,才是现代传染病防控的关键技术加成。




  

相关话题

  有一电话亭大小的装置,人在里面每待两个月外面的时间只过去一分钟,每次仅允许三人进入,其能起什么作用? 
  在哪个瞬间你感觉到没有白学量子力学? 
  如何分析能带结构图、态密度图,及相关的性质的基础分析? 
  相对论有什么用吗? 
  我是学数学的,每次看物理书总有种不严谨的感觉怎么办? 
  如何用最通俗易懂的话语解释《量子力学》这门学科? 
  整个宇宙的哈密顿量能写出来吗? 
  为何电子不会坠入原子核? 
  液态天线是否可以用于脑机接口? 
  为什么以接近光速旅行感觉不到时间流逝?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我这么讨厌《哆啦A梦》里的大雄?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epic个别游戏的支持语言分别有Taiwanese和Chinese?





© 2024-12-24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24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