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与《哪吒魔童降世》相比,制作同样精良的《白蛇缘起》为什么票房差这么多? 第1页

  

user avatar   mu-rong-chen-xi 网友的相关建议: 
      

别说和《魔童降世》相比,甚至和任何一部成功电影的宣发相比,《白蛇缘起》的先期宣发都差劲到废渣,毕竟是能把一部本身质量至少值4亿的《闪光少女》,折腾到只有6000万票房的魔鬼团队,除了“卖惨营销”外基本什么也不会。

《白蛇》能拿到4.5亿票房,让8000万投资不至于血本无归,反而颇有盈余,全靠后期全网“自来水”的竭力推荐,否则很可能就和同年暑期档的《风语咒》一样,票房勉强过亿就草草夭折了。

《大圣归来》后,国产动漫片已经沉寂了三四年,特别是同样画面出色、制作精良的《风语咒》,在暑期档折戟沉沙,更让《白蛇》出品方信心严重不足:

该片原定上映日期是12月21日,然而,面对着《武林怪兽》、《天气预爆》、《张天志》、《中国合伙人2》……以及次周的《来电狂响》《断片之险途夺宝》《云南虫谷》这样一群菜鸡互啄,堪称“史上最弱贺岁档”的对手,《白蛇缘起》出品方居然“天才之极”地选择了逃档

结果,在一群院线三日游,票房千万口碑扑街的电影助攻下,已经上映2周的《海王》从14亿冲到了20亿,《来电狂响》这样一部室内小成本翻拍片,质量勉强及格,也轻松拿下6亿票房。

《白蛇缘起》的新档期定在了1月11日,显而易见,是为了避开1月4日的《变形金刚外传·大黄蜂》首映,同期只有一部王千源+包贝尔的翻拍韩片《大人物》。毕竟是圣诞节元旦节和春节档之间的公认全年最冷档期,也只有这时上映,出品方才有信心靠没人争抢的一定排片量,保证起码的票房。

最冷档期的12%排片量,废渣团队的死亡宣发,让《白蛇缘起》首日票房定格在975万+预售507万=1482万,首日票房比8.3%,起点完全就类同于一部三日游的扑街电影

之后完全是靠了影片本身制作实在精良,质量实在令人惊喜,引发了一大群“自来水”网友,在各个网络平台自发疯狂安利,口碑持续发酵,《白蛇》的票房才走出了一条连续四周逆跌的奇迹曲线:

并在影片上映第21天时,艰难登顶了单日票房冠军,然而,该日票房才不到2000万,此时总票房也只有3.5亿。

对同时上映的《“大”人物》而言,这样的票房相对于其质量已经非常理想,可以满意下线,《大黄蜂》更因为独占早上映一周的档期,一部套路化的《变形金刚》单人外传电影,居然拿到了比此前所有漫威超英单人电影更高的11亿票房。

还没等《白蛇》口碑继续发酵,短短4天之后,2019年春节档的大鳄厮杀已经开启,此时4.3亿票房《白蛇》的排片直接被砍到等于没有,就靠着长达2个月的零星排片,又慢慢磨了2千万,以4.5亿收关。

相比之下,《哪吒魔童降世》的档期挑选,可说是时来天地皆同力,天时地利人和皆备了。首先是春节档票房大战后,从清明档到五一档,再到暑假档前期,整整4个月时间,市场上居然没有一部可称得上优秀的国产电影,市场实在太饥渴了:

以至于《反贪风暴4》《扫毒2》这样质量及格的套路化的流水线港片,居然都能拿下8亿和13亿票房,让刘德华和古天乐都创下从影三十余年来的职业生涯最佳纪录,而《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这种狗血之极的台湾翻拍韩片,也拿下了极具嘲讽意义的9.5亿票房。

因为档期实在太空,因为大盘比去年同期下降太大,所以“国产保护月”形同被取消,《小蜘蛛侠2》《狮子王》两部全球10亿美刀体量的好莱坞大片都被放进了暑期档,邓超自导自演的一部中等投资的剧情片《银河补习班》,更一度被院线寄予复制去年《药神》奇迹的厚望……

所以,当这些希望纷纷破灭后,《哪吒魔童降世》的横空出世,给整个电影市场都打了一针强心剂。光线的宣发更是神来之笔,首先小范围点映,获得一片好评反馈后,于7月19日~21日的三天提前大规模点映,上映前就累积了6000万票房,(超过《白蛇缘起》正式上映的首周票房),猫眼9.7分,豆瓣8.7分,口碑迅速发酵,直接引爆了各大院线,是以众望所归的救世主架势,来拯救今年的中国院线和华语市场,一直能保持30%以上的高排片:

正式上映后,1.4亿+2.3亿+2.87亿+1.88亿+1.93亿+1.96亿+1.76亿+2亿+3.38亿+3.4亿……

工作日连续1.9亿票房,第二周周末,已经是上映第十天,票房连续破3.4亿……一部动画片走出了“准战狼”的真人大爆影片走势,前一周的《银河》走势被直接腰斩,后一周的《烈火英雄》也完全被碾压,注定一个单日冠军都拿不到,两部十亿体量的对手就这样被轻松击败,40亿级别票房直指影史前三名,剑指《复联4》甚至挑战《流浪地球》,成为又一部全民爆款的现象级电影。

对比《哪吒》的奇迹,不得不说《白蛇》本身定档错误、宣发弱势,而且口碑扩散也太慢了。当然,也因为影片本身确实两大缺陷,先天不足就制约了票房扩张。

(1)《白蛇》本质是一部“成年非子供”动画片,不但主线是男女爱情,还有许多成人向片段和画面,从频繁出现的裸足、裸腿、裸臂,到那个“外表十岁”衣着暴露的宝青坊狐妖,很明显的“媚宅”倾向,殊不知二次元“废萌宅”们虽然在网络话语权不小,但从来都不会是国产动画电影的真正观影主力。——生平都不知看过多少部免费的经典日漫,凭什么还要花钱去看国漫?

国产动画电影的真正观影主力,首先还就是那些8岁以下小朋友,他们可以带动父母双亲甚至一家三代人都去一起观影。

所以年年雷打不动的《熊出没》大电影,票房能轻松碾压除《大圣归来》这部现象级外的一切国产动画;所以4年前的《捉妖记1》,就靠一个卖萌的白萝卜精“胡巴”就一度创造了24亿票房的国产电影记录;所以迪士尼全cg炫技大作《狮子王》,只因被做成真狮版《动物世界》而票房遇冷,20年前的情怀现在的孩子根本不懂;

而这些本该是动画电影观影主力的小孩子,直接就被《白蛇》排斥了,他们对成年人的爱情无感,绝大多数家长也根本不会考虑带他们去看画面过于成人化的《白蛇》。而如果不是为了带着孩子去一起看,动画电影肯定不会是绝大多数成年人的观影首选,《大圣》《哪吒》这种话题流量现象级,引爆全网络的只是例外。

相比之下,哪吒是一部全年龄段合家欢的动画电影,真正做到了老少咸宜

小哪吒刻意做成三岁大头娃娃的造型,无法无天到处闹事,人挡杀人佛挡灭佛,将《喜羊羊》到《熊出没》等子供向国漫的优势,彻底发扬光大,很符合这个年龄段的口味;

如同《大圣归来》一样,主打“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自己说了才算”的个人奋斗精神,作为“热血高燃少年漫”,先天就比《白蛇》这种“爱情少女漫”,更受到9岁以上的未成年少年人欢迎,也更能得到广大成年观众认可;

影片另一主题是李靖夫妇作为父母对孩子的“亲子之情”,饺子导演坚决而大胆剔除了传统故事里剔骨还父、割肉还母的剧情,将李靖塑造成一个大爱无疆的父亲,顶天立地的英雄,让一家老小看了都倍感温馨,因此是继《捉妖记》系列和《熊出没》系列后,又一部可以一家三代带着小朋友们一起观看的电影。

(2)《白蛇崛起》的剧情,说实话即使作为爱情片,也实在是太套路了,甚至可以说是平庸,除了小白,其余每个角色都很平面,纸片人化,如果不是美奂美轮的山水背景,好莱坞水准的特效和剪辑,精确细腻的细节处理,精美悦耳的视觉效果和配乐,试想如果真变成是真人影片,这片子还能看么?可以被25年前的《青蛇》来回吊打……

当然,这也可能和白蛇的经典故事实在被改编过太多次,已经难以想出多少新意,或者说制作方的剧情设置也倾向于保守,不敢和《哪吒魔童降世》一样,做完全颠覆经典故事的天马行空式的改变。

反观《哪吒魔童降世》,短短110分钟的影片,多少次出人意料的剧情转折?随着剧情铺展,片中每个主要角色都是立体的,寥寥数语就将每个人物各自不同的立场追求,让观众能迅速感同身受,节奏把控上更是国产商业电影的第一流水准,即使《红海》《流浪地球》都稍逊一筹,唯《战狼2》《药神》可与之相比。

因此,如果说一部优秀动画电影的“表”,制作精良和画面特效上,《白蛇》和《哪吒》可算是不相上下,各有千秋;但论其“里”,也就是一部商业影片的核心:说故事的能力,两者差距可说根本不是一档次;加上目标受众的群体差距甚大,档期宣发能力也差距明显,最终票房数据天壤之别,几乎可能是8倍甚至10倍差距,也就是必然了。

当然,《白蛇缘起》的意义还是重大的,它至少已经破除了相当一部分人心中固有的成见,证明了一部专供成年人的动画,一样也可以获得票房成功:8000万成本,4.5亿票房,片方分账1.55亿,已经是接近200%的巨大收益了。

当然,和6000万成本,最终票房剑指45亿,片方可能获得15亿以上分账票房,收益超过25倍的《魔童降世》,则完全不具备可比性……


user avatar   xuebeijun 网友的相关建议: 
      

别扯什么制作差别!就一个原因:哪吒运气太好,同期上映的影片都是沙雕!所以,运气实在太好!试想,如果同期上的是《战狼2》,他票房想过亿都难!所以说,光有实力不行,还得有运气


user avatar   benrenyangjiando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8.4更新————

稍微补充几句,作为一名小说作者和参与过广播剧、动态漫画以及电影剧本制作的作者,写过《最后一个狐狸精》和《上帝们的那些事儿》《我当上帝那些事》《神兽战争》、《我的萝莉养成计划》《三体4新宇宙》(同人)《美女世界》等作品。我看完《白蛇缘起》之后的想法是:就这剧本,这台词水平,换我来写我也能写,完全没有问题,甚至我可以写的更好。

但是看完《哪吒》后的想法是,里面的一些剧情和台词,我还真不一定能够写得这么有趣。

《哪吒》做的最出色的地方就是四点:节奏感、情感把握、台词的简洁性、细节伏笔上的前后对应。

1、先说台词的简洁性吧。你如果不信,可以自己去推敲《哪吒》里的台词,就会发现,里面居然没有一句台词是废话,每一句台词都是有用的或者是别有用心的,要么是伏笔,要么承接着剧情的转折和发展,要么起到了搞笑搞活气氛的作用,多一句少一句感觉都会完全不同。

我要说一句可能会打击人的话,那就是:

导演兼编剧的饺子,智商很高。

给我的感觉,就是比白蛇编剧的智商要高。当然,智商这个词太有争议,咱们换个词,说是才华。让我们看看饺子的才华体现在哪里吧:

比如说申公豹的“不、不错”“不成、不成功便成仁”,哪吒的“关在府里无事干,翻墙倒瓦摔瓶罐”“我是小妖怪,逍遥又自在”“让我一个人安静地死去,生活你全是泪,没死就得活受罪。越是折腾越倒霉,越是努力越悲催,垂死挣扎累不累,不如躺在床上睡”,这些个性化台词,我可以想象出导演花费了很多心思才想出这样的笑点,当时他写剧本的时候绝对不会轻松,而且这些台词,都可以体现出编剧的才华,而白蛇的编剧,可没有这种才华。开头哪吒一句“难不成看人裸奔啊?”“哪有空哄小孩啊?”简简单单两句话,就刻画出了一个人小鬼大、内心成熟的小孩形象,简直无比惊艳。这些,都是饺子“高智商”有所表现的地方,白蛇看下来,让我稍微有点感觉的台词,也无非是那句“人间多的是长着两只脚的恶人,长了条尾巴又怎么样”除此之外就没有任何有闪光点的台词了。

当初《万万没想到》电影失败的时候,我就说过,古代其实有趣的东西不多,i因为古代科技发明的物品少,玩具和娱乐活动少,梗也少,能够制造的笑点很容易就偏向于屎尿屁这一类(比如捉妖记、万万没想到),完全不可能像开心麻花或者一些小品一样利用现代社会的一些现象来制造笑点段子,所以想要在古代社会展现出像现代文化这样丰富多彩的笑点是一件很难的事,但是饺子却做到了,真的是厉害。

还有就是哪吒出城大闹村民的那一段剧情,尤其是对付伏魔棒的那一幕,连续多重机关,环环相扣,这真的是要有脑子要有智商才能想出来的,你换白蛇的编剧,我估计是真的写不出来,让我们看看伏魔棒那一幕哪吒有几重机关吧:

1、吊桥上的陷阱

2、掉落的兵器

3、滚石

4、跷跷板

5、毒蛇

6、断裂的爬梯

7、马蜂窝

8、泥坑

整整八道布局。

简直堪比诸葛亮司马懿了。

你不要以为这个简简单单的恶作剧是那么容易写的剧情,这一幕,是真正体现了饺子作为编剧高智商的地方,整整八个布局!虽然有些地方是小孩子的强行,但是我可以打包票,编剧绝对是死了不少脑细胞的!

而对比起来,《大圣归来》里的猪八戒和白龙的戏份,就是完全多余的。《白蛇》里白蛇和许仙去山上游玩的剧情,也是多余的。而哪吒里在山河社稷图里的那一幕,虽然也有着炫技的作用,但是更多的,却是太乙真人为了欺骗哪吒让他对修炼感兴趣,在炫技之余是承担着推动剧情的作用的。


白蛇里让我感到不舒服的有这么几幕:

一是白蛇刚在捕蛇村里醒来,许仙回来的时候撞到了白蛇怀里,典型的宅臭情节,我看不出这个设计有什么用处,导演是想要通过这种看似偶然实则刻意的碰撞加深他们的感情?推动他们的感情?反正我只觉得这一幕让我很不舒服,导演的意图透露的太明显了,而且对剧情毫无作用。

二是在宝青坊里给了大段的狐狸精的美腿和小妖亲近她的画面,这一幕我也是完全看不出对剧情有什么作用,完全就是迎合宅男的宅臭画面。带着小孩子的家长看了只会感到尴尬,情侣却看也不会感到多舒服,纯粹是暴露导演自己意图,夹藏私货的举动。

三就是白蛇和许仙那一段莫名其妙的亲热了,我不反对动画里有亲热画面,但是我认为这种亲热,应该在生离死别之前,在大战前夜之时,应该放在最终决战前的时刻,这种时候如果男女发生什么,突兀感就会少很多,不信可以参考《寄生兽》。


2、情感的起伏波折拿捏实在是太好了。在我看来,《白蛇》整部电影下来情感渲染水平都比不上哪吒和敖丙在海边踢毽子的那一幕几十秒的画面,那一幕虽然没有台词,但是几十秒的画面,却完完全全做到了将两人的友谊刻画,这就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啊,饺子太懂了。

同样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点,还有最后村民们向哪吒下跪的那一幕。

那一幕,村民们没有一句台词,可是,效果却比有台词要好多了。

这说明了饺子导演擅长做减法,他明白什么叫【感情拿捏恰到好处】,从而不会过分煽情。

你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最后村民们下跪的时候,来一句台词,哪怕是【对不起】或者【过去我们误会了你】,像这样的台词,最后的震撼效果、情感铺垫的流畅感,都会被打破,最后的感动渲染力度会大打折扣。

过分煽情的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同期上映的【烈火英雄】,如果有人看过烈火英雄,大概就会知道我说的意思了,烈火英雄的导演,不懂得做减法,他恨不得死一个消防员就来一段回忆来一段煽情,这种强行煽情的效果,最后只会适得其反。烈火英雄里杨紫奔向丈夫的那一幕,如果来一个定格,画面其实就会很感动,但是杨紫在丈夫尸体面前哭,说一句【你大爷的】,直接就把之前积累的感动打散了,反而产生了想哭却哭不出来的憋窒感、突兀感。

3、哪吒的节奏感很强。节奏感好体现在哪些地方呢?就是前一秒让你惊恐,下一秒让你感动或者搞笑的巨大反差。我再来举几个例子吧:

1、一开场的时候,太乙真人叫混元珠小娃儿,然后混元珠就变成了巨人形象

2、太乙真人让哪吒降生这一段特别明显,情绪调动极佳:

喝酒(让观众感觉要误事)——结果申公豹解不开密码,还是要唤醒太乙真人(观众缓一口气)——用打把太乙真人打醒(观众开始笑)——太乙真人忘记密码(观众紧张)——指纹解锁(观众开始笑)——管家说酒厂打折要偷珠子(观众开始紧张)——李靖出手阻止(观众松一口气)——接生婆偷走珠子(观众再次紧张)

你看看,你会发现,编剧一直都在操控着观众的情绪,一波紧张,一波放松,让你的心永远停不下来,处在波浪式推进的一松一紧的状态。

同样的一些点还有:哪吒本来要逃出府邸(观众以为他又要逃了),却碰到了山河社稷图。

在山河社稷图里修炼的时候,哪吒杀了很多村民,观众自然会开始皱眉头,觉得价值观有问题,但是下一秒,导演告诉你那都是幻觉,观众顿时松一口气。

还有几次对战的时候,始终让你感到这一秒紧张,下一秒乐呵,比如说和海夜叉对战那一段剧情,前一秒敖丙石化了,下一秒哪吒拿起敖丙的石像砸人。

还有海夜叉走后,哪吒本想再次跟敖丙打一回,敖丙却道谢,观众的期待和心情再一次被编剧操控了。

之后则是大决战,这个想必不用说了吧,最终的高潮始终是层层推进的,层次感很鲜明:

先是哪吒魔化险杀父母——之后是敖丙申公豹暴露身份,开始和李靖夫妇对打——之后是哪吒找回自我,回来战场,开始山河社稷图的打斗——之后是哪吒魔化和敖丙的两人命运对决——最后是一起对抗天劫

一共五个层次,每个层次的情感都是不一样的

哪吒魔化的时候,观众感觉是,啊,药丸,绝望

敖丙暴露身份的时候,观众感觉是,哈,转折来了,希望

哪吒回来的时候,观众感觉是,被父子情感动到

山河社稷图里打斗的时候,观众感觉是,搞笑

敖丙和哪吒命运对决的时候,观众感受是,燃

两人对抗天劫的时候,观众感受是,被友情感动到

你看,观众的心始终是被吊着的,导演显然很懂观众的感受。

除此之外制造观众情绪反差的地方还有很多,比如申公豹的【不错】,比如说李靖欺骗哪吒身份,还有哪吒得知自己生日宴会村民们会来等等桥段。我不知道编剧是死了多少脑细胞,才做到了【前一秒你还惊心动魄,下一秒却开怀大笑】的。但是可以想象编剧写这剧本的时候肯定很痛苦,这难度可不亚于穿针线。


4、伏笔前后对应。如果你去二刷,就可以发现哪吒电影里很多伏笔都是前后对应的,比如:

(1)混元珠可以吞噬天地灵气,这在一开始就提到了,对应了最终对抗天劫。

(2)混元珠一开始有六条手臂,这在一开始也表现了,对了哪吒的三对手臂。

(3)哪吒接生的时候,申公豹丢出了两张傀儡符,这是个伏笔细节。

(4)海夜叉那一幕,李靖碰到哪吒的手时,给了一个看手上唾液的定格镜头

(5)换命符那一幕,在生日宴会上李靖以平安符为理由给了哪吒。

(6)在海底时,敖丙对龙王说了自己学了冰河飞泉,这为最后的冰淹陈塘关埋下了伏笔。

(7)万龙甲保护哪吒。这在海底也有了伏笔,万龙甲是龙身上嘴硬的鳞片组成的。

诸如此类的伏笔和细节还有很多,在这一点上,编剧真的做的很好,对比起大圣归来莫名其妙出现猪八戒和降服白龙,可要好多了。

再对比起来,白蛇里的伏笔和转折可以说是非常的生硬和莫名其妙,比如说最后国师的爆发,蛇母莫名其妙变成反派,就是毫无铺垫非常生硬的转折,看的我真的是非常的不舒服。包括最后的轮回再次相遇,我也是觉得毫无铺垫,讲得不清不楚。


看了我上面的这些分析之后,我真不知道那些吹白蛇的,拿什么来吹。在我一个写过剧本的人看来,白蛇的水平真的、真的是离哪吒差远了。

想要认识白蛇和哪吒的真实水平,你们不妨把白蛇和哪吒都变成真人电影看看。

如果变成真人电影,白蛇充其量也不过是画皮那个水平的常见的言情魔幻烂片而已,但是哪吒,却依然可以算是非常成功优秀的剧本。只是我们对国漫的宠爱抬高了对白蛇的容忍度而已。

当然,我也不觉得哪吒做到了完美,其实哪吒里有很多地方还是有瑕疵,可以继续改进,下面说说我个人觉得可以改进的地方:

1、我命由我不由天这句台词可以改改。有点突兀了,因为哪吒的电影主题主要是改变成见,而不是对抗天命,后面那句【是魔是仙,我自己说了才算】是点题的,但是我命由我不由天,就跑到了孙悟空那儿去了,有些离题了,要么这台词索性不要,要么索性就改改,想句更切题的,比如【没有人能决定我是谁】之类的。

2、敖丙变成反派那一段,很多人说有点突兀。其实我觉得那个镜头可以来个回忆闪回的画面,或者给敖丙眼角加上一滴泪水滑落的镜头,效果就会好很多。

3、哪吒为什么比敖丙厉害?原因没有说清楚,为什么哪吒会有三对手臂而敖丙没有?这些点电影里没有伏笔铺垫,有些可惜。

4、七色宝莲的能力有些突兀,为什么七色宝莲可以保住灵魂?感觉这个设定是临时跳出来强行把悲剧结局变成喜剧的。这一点电影前面如果来一点对七色宝莲能力的展现片段,效果就会好很多,比如说哪吒曾经有一天偷玩七色宝莲,结果灵魂出窍了啥的。

5、最终决战的时候,让敖丙死去会更好,增加电影的悲壮感,然后可以在彩蛋里让敖丙灵魂复活,这样效果好很多。如果这部电影是以敖丙死去作为结尾的话,评价还会略高一点,最后两个人一起对抗天劫然后莫名其妙存活,殷夫人喜极而泣的画面配上一句【吓死老娘了】,实在是有点过于喜剧化处理,冲淡了之前铺垫的悲壮感,情绪缺少了一个像大圣归来结尾那样的抒发。如果让敖丙在彩蛋里复活,效果就好很多了。

6、李靖发现敖丙身份这一段应该来点伏笔或者改一改,目前的情况显得有些突兀。比如敖丙在打斗的时候斗篷被烧坏了,或者不小心露出了额头,现在李靖莫名其妙去揭敖丙斗篷的设定,还是稍显生硬,有点强行转折的意味。

最后再回答大家一个疑问:为什么元始天尊选择了太乙真人做金仙而不是申公豹?

真的是因为成见么?

其实不是。

电影一开始就给出了答案了。

当太乙真人和申公豹一起去捉拿混元珠的时候,申公豹是一见面就直接拿起剑去攻击,而太乙真人则是采取了相对温和的方式,说了一句话【别吓到娃咯】

太乙真人捉拿混元珠的时候,用的是拂尘捆绑约束的方式,而申公豹用的武器是长满了利刺的黑剑。

包括后面的作战,太乙真人用的武器也始终是拂尘和山河社稷图这些偏向于控制、约束的柔和攻击手段,而申公豹用的则是宝剑和鞭子,两个人的性子,从武器使用上可见一斑。

其实,真正导致申公豹失去金仙资格的原因,在他自己身上啊。

太乙真人更懂得用温和的方式去为人处世完成任务,他明白战斗只是迫不得已时候的手段,能够通过其他方式搞定的就尽量不发起战斗,而申公豹,他的性子太过粗暴急烈了。

或许很多人都没有发现饺子导演的这个伏笔吧。





——————

谢邀。

很简单,

1、哪吒的导演和剧本水平综合来说,的确就是目前国产动画电影第一,比白蛇好,这是硬实力上的差距。

听说哪吒的剧本改了66次,不论是剧本的打磨、人物的成长弧度、人物塑造的立体性、故事讲述的张弛有力、打斗的节奏感和流畅感,场面特效、情感的释放和紧绷以及故事内核,基本各个方面,哪吒都做到了最好。白蛇稍有优势的大概也就是独特的美术风格了。哪吒的剧本能够做到让观众的心始终在一绷一松之间变换,紧张的时候下一秒来点幽默笑话舒缓气氛,搞笑之后来点感动和紧凑热血的打斗……整个观影过程是非常舒服的。白蛇这方面可比哪吒差远了,甚至前期都有让人看得想打瞌睡的地方,节奏莫名其妙缓慢下来。

同时,白蛇的剧本还存在着很大的短板。

白蛇剧本最大的几个短板在于:

1、节奏上忽快忽慢,没有做到全程紧凑或者张弛有度。

2、白蛇和许仙的爱情故事实在是不能说服人。这个是最大最大的问题。

白蛇的剧本给我的感觉就是导演是在写命题作文,先确定了要写的结局,然后再想办法凑字数。

白蛇男女主角给我的感觉就是导演是这么对制作组说的:

因为原著故事里白蛇和许仙是在一起的,所以咱们的电影里也必须在一起,一定要让他们产生爱情,懂了吗?不管怎么样都要往那个方向去刻画,一定要让他们爱的死去活来知道吗?所以我们观众看到的是:许仙和白蛇去山上玩了一圈,唱了两首歌,然后就有感觉了?额……这实在是太过搞笑。这样的爱情,也配成为千古经典?

至少在我眼里,白蛇和许仙的情感关系建立太过轻浮草率,完全配不上经典的古代爱情传奇故事。给人的感觉就是许仙爱上白蛇纯粹就是因为人家姑娘长得漂亮……

当然现实生活中,长得漂亮的确是一个姑娘让人喜欢的理由,可是电影里你不能这么演啊。

否则,既然今天许仙遇上个漂亮的白蛇可以喜欢上她,明天要是再遇上个更漂亮的狐狸精,难道也继续爱上吗?

白蛇是漂亮,这不错,可是,难道青蛇不漂亮吗?难道狐狸精不漂亮吗?漂亮这一特性适用于太多的女性角色,无法体现出白蛇自己的特质。你找出1000个角色来,都可以建模做的很漂亮,但是究竟是什么样的闪光点,才是白蛇特有的,才是白蛇之所以是白蛇而不是其他美人的原因呢?这才是导演应该刻画的方向,但可惜的是,电影导演完全不知道往这个方向去刻画。

泰坦尼克号里的萝丝漂亮吗?漂亮,但是除了漂亮之外,她还追求自由,有反抗叛逆精神,喜欢毕加索的画,这些都是萝丝身上会让观众记住的闪光点!但是白蛇呢?除了漂亮,整天顶着一张愁眉苦脸的林黛玉表情,还有什么让人记得的特质吗?她自己有什么追求?有什么向往?有什么理想?她喜欢什么?不好意思,我们读者全都不知道!

如果让成熟的好莱坞编剧来写白蛇的剧本,我想结果肯定不是这样的。事实上,白蛇的剧本完全可以变得更有趣,如果让我来尝试,我会让白蛇的剧本更全年龄向,同时也更能够促进两人的情感发展:

1、故事的一开始是白蛇去刺杀国师,这一点依然不变。但是白蛇落水之后,除了失去记忆之外,还应该【打回原形】,变成了一条小蛇。

没错,就是参考中国传统故事【农夫与蛇】的故事,故事一开始,应该是许宣在路边捡到了一条奄奄一息的白色小蛇带回家里偷偷养育的故事。而许宣是捕蛇村的人,于是许宣保护小蛇和村民们有着猎杀蛇类的使命就可以构成一对很好的矛盾。此外,让白蛇一开始是一条蛇,也对于喜欢看动画的小孩子来说是一个卖点。

2、回到故事许宣的部分,可以是许宣在山上采药的时候,遭到了蛇群的袭击,这时候,一条白色小蛇从瀑布里掉了下来,于是原本要袭击许宣的蛇群们改为袭击了白蛇(因为白蛇身上有吸引其他蛇族来吃自己肉的特质),白蛇和蛇群们奋力一战,最终靠着残存的灵力打退了其他毒蛇,但是自己也奄奄一息。

许宣为了报白蛇救了自己的恩情,就把白蛇捡回了家,对其医治、照顾,同时在隐藏白蛇存在的过程中,可以闹出不少笑话。(动画电影的搞笑情节可以在这里体现而出)

同时,许宣也会带着白蛇一起去山上捕蛇打猎采药啥的,白蛇的作用相当于一条大黄狗(这里也可以故意把白蛇变成萌宠或者狗狗化,让白蛇卖萌,增加笑点)

之后,要对许宣的人物进行一定程度的刻画,白蛇缘起电影里对许宣自身的刻画太少了,许宣是个怎样的人?他有过怎样的过去?他有什么样的闪光点和缺点?这些都没有体现出来。观众除了知道许宣内心热情善良莫名其妙会帮助别人之外找不到对他更深刻的记忆点。

所以可以设定为许宣的父母亲在许宣年幼的时候被山妖(比如说老虎精、豹子精啥的)给杀死了,许宣自己也受了伤,变成了一个瘸子(类似于捉妖记男主),所以许宣被村里的人当瘸子看不起,甚至被人丢石头,也因此许宣只好学习奇门遁甲来给自己制作拐杖等辅助自己的道具弥补自己的生理不足。这样许宣之所以会奇门遁甲的原因在逻辑上就完全顺畅了。

同时,在许宣采药期间,白蛇还可以缠绕在许宣略跛的腿上,固定住他的骨骼,帮助他走路顺畅

许宣的目的是为了杀山妖给自己的父母报仇。最后在白蛇的帮助之下,许宣成功杀死了山妖报了仇,也得到了村民们的肯定,那些笑话许宣是瘸子、怪人的村民们也对许宣有了态度上的改观。

至此,前半部分的剧情完结。

——

3。在许宣照顾白蛇的过程中,白蛇的记忆也在慢慢恢复,晚上的时候,白蛇已经趁着许宣睡觉的时候偷偷变成人形,而许宣虽然杀死了山妖,但是自己也中了山妖的诅咒或者毒素,发起了高烧,奄奄一息、命悬一线。

白蛇想起了自己祖先流传下来的救人秘方:通过将自己最宝贵的朱砂献出,可以让濒临死亡的人复活。于是在一个暴雨之夜,白蛇为了救许宣,献上了自己的初次。

而等到许宣醒来时,发现自己身边躺了个片衣不遮的美少女,大吃一惊。而白蛇则是害羞地把自己的身份告诉了许宣。许宣一开始很震惊,无法把白蛇和自己捡到的小蛇联想在一起,但是最后,许宣还是接受了白蛇,两个人就在一起了,并且建立起了深刻的感情。

同时,白蛇还靠着自己恢复了的法力,治好了许宣受伤的腿,让许宣变成了一个完人,许宣顿时喜极而泣。

在这之后,白蛇和许宣的故事大方向就可以按照目前已有的电影的大纲来走,国师和小青的故事线,基本不需要大改,最后的结局也基本不需要改动。我所做的改动,主要是为了让两人的感情建立更自然且顺理成章。

让白蛇一开始是小蛇形态,是为了体现白蛇吸引许宣的内在品质,暂时摒弃掉白蛇的美貌因素。让白蛇和许宣一开始相依为命,是为了增进两人的感情,毕竟经历了风雨和磨练的感情才更牢固,同时也可以让许宣的角色形象更立体。之后的很多情节发展,有了前面的情感铺垫之后,自然可以更让人触动了。


上面我分析了那么多,还是属于第一点的,再来说说第二点:

2、白蛇在受众上犯了大错。哪吒是全年龄向的,而白蛇是一个成人向的爱情故事,受众群体很窄。

这一点最大的问题,白蛇的导演和制作方压根就没有搞清楚动画的观众之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孩子,哪怕是美国好莱坞也是如此,因为动画电影想要最大限度收割票房,必须要做到全年龄向,也就是孩子能够从里面看到自己喜欢的场面、打斗和人物,而成年人则能够体会里面的情感、矛盾和主体内核。最好的例子就是疯狂动物城和寻梦环游记,以动物城为例,小孩子可以看狐狸尼克和兔子,而成年人则会为里面的种族问题、兔子到城市里孤身闯荡、被人看不起、在大城市里住不足10平米的小房间等情节产生共鸣。至于寻梦环游记,所有失去过亲人的成年人,基本没有不被其所感动的。

有人说白蛇就是故意拍给成年人看的动画电影

那么我就觉得导演更不明智了

在国内动画电影没有多少收回成本的情况下,冒险拍摄非子供向动画电影而是纯成年人的动画电影,风险是非常大的。


3、客观的市场因素。白蛇上映期间是春节档之前,白蛇的票房才刚到上涨顶峰,就被拦腰截断了,否则总票房到8——9亿还是没有问题的。


个人最喜欢白蛇的地方是一开头那十多秒的水墨画镜头,给了我很少在国产动画电影里感受到的国产水墨画美感,这一点的确值得称道,可惜少了点。

4.缺乏高光时刻来推动剧情的高潮燃点。对比大圣和哪吒,白蛇的这个问题很突出。什么是人物高光时刻呢?看过妇联4的朋友们想必还记得美国队长一人面对千军万马的场景吧?没错,那一刻就是美国队长的高光时刻。而大圣和哪吒最终变身爆发的瞬间,就是人物成长孤完成的高光时刻,但是比起来,白蛇的剧情过于平淡,缺乏一个让主角展现高光时刻把剧情推向高潮的高光时刻,看完电影之后,大家或许对小青和白蛇还有狐狸精有印象,可是大家对主角有什么印象么?我想大多数人印象都不深刻吧?

事实上,就拿主角的人设造型和设定来说,许仙的塑造也是失败的,太缺乏观众的记忆点了。为什么田晓鹏要把大圣塑造成中年大叔?为什么饺子不惜把哪吒丑化也要把他塑造成一个小魔头?因为只有这样这个角色才与众不同,才有特色,不流于平庸,观众才会对这个角色有所期待,而白蛇的许宣,在我看来基本就是个充当工具人和人形自走摄像头的作用了。

5、作品主题的差距。

很多人都说哪吒很成熟。那么到底成熟在哪里呢?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哪吒的主题出色。哪吒的故事并不复杂,但是自始至终,这部作品却都是牢牢地围绕着【偏见】这个主题来讲述故事的,魔丸哪吒受到村民的偏见,龙族的敖丙受到世人的偏见,妖族的申公豹受到元始天尊偏见,不管是主角还是反派,都始终在和【偏见】做斗争,只是正反双方的选择不同而已。

此外,最让我感慨的,其实就是风火轮的设定了。

甚至,我觉得风火轮其实是这部电影最出彩的设定之一,也是一个隐晦的符号:

电影里有一句看似玩笑话的提问:

“为什么风火轮在哪吒那里是风火轮,在你那里就是一头猪呢?”

没错,风火轮一开始在太乙真人那里是一头猪,到了哪吒那里就变成了风火轮。乍一看,似乎只是一个导演无意间设定的玩笑。

但是细细分析,你就会发现,这个设定是暗合了整部作品【偏见】的主题的。

你希望自己为什么样的人,你就会什么样的人。决定你的外在和环境的,是你的内在,是你自己。

风火轮的这个变形设定,成功地暗合了【是魔是仙,我说了算】这个主题。

我觉得是最出彩的设定之一。

同时看大圣归来,大圣归来有主题么?其实是有的,就是一个英雄找回自我的故事,但是比起哪吒的一波三折,大圣的做法却并不高明,纯粹只是用死人刺激的方法来刺激大圣的觉醒。而哪吒则是采用了对比法,身为魔丸却有着人身的哪吒和身为灵珠却背负妖族使命的敖丙,形成了非常工整的对称模型,在故事主题的结构上,简直可以说是非常的【对称】。

这样的对比,也贯穿了整部电影。冰与火的能力、瘦长的申公豹和肥胖的太乙真人,活泼的殷夫人和沉稳的李靖,甚至连结界兽的性格和外貌都有着对称性。【对称】是哪吒这部电影我看完之后的第一感受,这部电影,太对称了,简直就像是精心绘制的几何对称图形,或者说是DNA的双螺旋结构。导演绝对是用理科生思维去进行大纲编写的。

而对比起来,白蛇和大圣的故事结构完全没有这种设定的对称上的美感,显得就要粗糙多了。

6、反派刻画的差距。

这一点,想必大家都可以感受得到。对比白蛇的国师和蛇女王,还有大圣归来的混沌,哪吒的反派实在是出色,申公豹的一句【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可以成为流行一时的网络名句,以及【申公公】这样的口吃梗,让申公豹也人气不低。而敖丙更是在很多平台上的投票人气都超过哪吒,吸了一大堆迷妹。可以说,反派的人气甚至比主角哪吒都还要高。一部好的作品,往往有一个出色的反派,一个出色的反派,往往可以提高整部电影的水平。为什么老版蜘蛛侠2、蝙蝠侠黑暗骑士一直被人津津乐道奉为经典?就是因为这两部电影中的反派都刻画得很经典,其人气甚至不亚于主角。

一个好的反派,很多时候就是成功的一半了。而且反派越是复杂的电影,一半口碑也就越高,有些电影甚至没有反派,比如说药神,真正的反派是这个社会的矛盾本身。

而大圣和白蛇呢?

两个反派目的和思想都很简单,无非是想要长生不老,想要权力,想要地位等等,他们的行为目的并不能够体现人类人性之中的复杂性和矛盾性,所以在反派刻画上,哪吒这部电影,可以说是冠绝了当下的国产动画电影。

你看大圣归来,会觉得混沌很讨厌,看白蛇,会讨厌蛇女王和国师。但是看哪吒呢?你基本不会讨厌这部电影的每一个角色,不管是申公豹,还是殷夫人还是李靖还是敖丙,你都讨厌不起来,因为你理解他们,甚至同情可怜他们,他们的理念也在你的心里让你产生了些许共鸣和赞许,这就是哪吒成功的原因之一。对比好莱坞和日漫成功的动画,一些好的动画,也往往没有一个让人讨厌的角色,哪怕是反派,比如说《钢之炼金术师》《鲁路修》《进击的巨人》等,往往是双方都有着各自的价值观和信念,哪一方都是有自己的立场和无奈的,正反双方的对立是一系列无奈和复杂的矛盾缠绕后的结果。

————

另一方面,再说下我个人对未来国漫的期待吧

目前来说,国漫还是没有真正让我这个成年人感到喜欢的精美动画人设,不管是白蛇缘起里的小白,还是大圣归来里的大圣或者魔童里的哪吒等,都还是没有让我真正在电影屏幕上看到比较符合真正的古典仙侠审美的国漫作品,这些年来的国产动画的风格,除了大鱼海棠之外,始终没有完全走出一条像是当年上海美术制片厂那样独树一帜的美术画风来。

要知道,当年咱们国产动画兴盛的时候,日本大师宫崎骏都是跑来学习的,咱们中国的动画可比日本动画都要发展早多了,只是人家后来弯道超车了而已……

不管是大圣归来,还是哪吒,还是白蛇,还是小门神,人物的建模,依然多多少少带着一些好莱坞皮克斯的风格,特点就是人物比较像【橡皮泥】或者显得比较【q弹】,人物的脸蛋肢体都比较圆润,表情也比较西方化,这也是没有办法的

毕竟咱们很多的美术制作软件都是国外引进的,很多人才都是去国外学习得来的经验,包括很多的硬件设备以及美术理念都是受到了西方的影响,一时间想要转变,也没有那么简单。

我真的希望有朝一日像《凡人修仙传》这样人物画风的作品能够在电影屏幕上大放异彩,并且获得不错的票房

这才是咱们国漫电影真正该有的审美和画风啊

希望凡人能够成功,带来真正的成人风国漫电影吧~~

凡人这部电影,只要能上映,就是一次成功

当然,除此之外,玄机还要做《仙剑奇侠传》的电影了,我也是非常期待的

这样的画风,请务必多来点~~


user avatar   zhang-rui-82-67-46 网友的相关建议: 
      

很可能会。

在日本,对大部分普通人来说看动漫也是小孩子的事,只不过沉迷动漫的人比较多动漫产业庞大,所以很多情况下我们只能听到支持动漫产业的声音。证据就是很多日本动画里反映出有隐宅的普遍现象。(害怕被人认为幼稚/恶心而隐藏自己的宅属性)

在美国,我不太清楚,但是日本动画一类貌似都非常小众,不成气候。


user avatar   nuo-nuo-93-80 网友的相关建议: 
      

很可能会。

在日本,对大部分普通人来说看动漫也是小孩子的事,只不过沉迷动漫的人比较多动漫产业庞大,所以很多情况下我们只能听到支持动漫产业的声音。证据就是很多日本动画里反映出有隐宅的普遍现象。(害怕被人认为幼稚/恶心而隐藏自己的宅属性)

在美国,我不太清楚,但是日本动画一类貌似都非常小众,不成气候。


user avatar   suan-rong-fen-si-zheng-shan-bei-17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理解里,因为中国发展太快了。

这说起来你们可能觉得离谱,但是事实就是这样。大量引入外资和外来技术开始后经济发展太快,在这种高速发展下做技术导向企业就是不可能的,你做技术带来的增长率远远赶不上加了外资杠杆的竞争对手的增长率。

哪怕企业真的技术强壁垒高能活过竞争,企业里的员工也必然要被大量挖角,因为员工在这种环境下理性选择也是赚快钱。2000年赚了1000万的和2000-2020每年100万收入的在2021比资产时前者几乎无悬念完胜的背景下,没人会有心思在一家公司搞什么技术的,必然都是想着快,抄,上,做出影响力,跳槽,收入翻几倍,下一轮。

等中国也一年增长两三个点,利率接近0,普通搞技术的可以30混到60的时候,这种公司反而会更容易生成。


user avatar   qing-qing-77-34-55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理解里,因为中国发展太快了。

这说起来你们可能觉得离谱,但是事实就是这样。大量引入外资和外来技术开始后经济发展太快,在这种高速发展下做技术导向企业就是不可能的,你做技术带来的增长率远远赶不上加了外资杠杆的竞争对手的增长率。

哪怕企业真的技术强壁垒高能活过竞争,企业里的员工也必然要被大量挖角,因为员工在这种环境下理性选择也是赚快钱。2000年赚了1000万的和2000-2020每年100万收入的在2021比资产时前者几乎无悬念完胜的背景下,没人会有心思在一家公司搞什么技术的,必然都是想着快,抄,上,做出影响力,跳槽,收入翻几倍,下一轮。

等中国也一年增长两三个点,利率接近0,普通搞技术的可以30混到60的时候,这种公司反而会更容易生成。




  

相关话题

  《哪吒之魔童降世》有哪些彩蛋? 
  如何评价2021年国产动画短片 毕业设计《冲破黑暗 Out of Darkness》? 
  如何看待《大护法》自我分级成为国内首部限制级动画电影? 
  国漫为什么没人做异世界番? 
  《罗小黑战记》动画电影与《哪吒魔童降世》的差距在哪里?票房差距悬殊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如何评价《哪吒之魔童降世》里的敖丙? 
  为什么有那么多动漫爱好者讨厌《喜羊羊》和《熊出没》? 
  龙王成天盘在柱子上,敖丙是哪儿来的? 
  如何看待b站没有争取到以大理寺日志第二季为代表的国创动漫? 
  日漫和国漫的差距在哪里? 

前一个讨论
《魔兽世界》你记忆最深刻的饰品是哪个?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在文明5游戏里航母并不厉害呢?





© 2024-06-2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