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大脑是如何辨别真实记忆和想象的呢? 第1页

  

user avatar   patchouli-exarch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谢邀请

先上结论,个人认为主要是靠两个东西——时间刺激的强度

在我看来题主还是有些乐观了,因为实际上人类并不能很好地、完全地分辨出想象和真实记忆。

在任何人身上都会出现一种叫想象与现实互渗的现象。这种现象在儿童时期,也就是人类认知的萌芽期尤为突出。比如

平时表现得胆大活泼的孩子会突然害怕一只布老虎;

孩子总是委屈的跑来对家长说某某打她了,而事实是这个孩子今天并没来;

有很多孩子明知道厨房里的玩具是假的还是会放到嘴里真的吃起来;

A同学刚从另一个班转入中三班,一天,她回家后非常肯定的对妈妈说:赵姐姐(赵老师)把我关厕所里面。并在后来的对质中很肯定的指着厕所门说,就是把她关这里的。而事实上赵老师没有这么做。在后来的几天里,A熟悉赵老师后,赵老师再一次问及此事,A说,我怕你把我关在厕所里。

这些都是孩子想象与现实的互渗作用导致的,互渗即相互作用和影响。

我们知道让一个人形成记忆的方法有两种,持续弱刺激和短暂强刺激。同时,人既可以被外界事物刺激(通过神经递质),也可以被自己的想象刺激。

我们经常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说得就是这种利用内外同时刺激加强记忆的方法,很明显,在大多数正常人那里神经递质的刺激要比想象的刺激大得多,至少不是对等的刺激。而儿童由于处于认知形成时期,不完全的认知模块往往会将想象刺激和外在刺激划为对等刺激,将所有的刺激都划为真实记忆,由此产生了想象与现实互渗的情况。

上图是儿童互渗现象的过程解析。

我们可以看到,从想象回归现实中有两种方法,一个是自我调节,还有一个是他人干预。在两种方法中,自我调节是最靠谱的,对精神伤害小。教育学家对儿童和心理学家对患者就是用一种引导其做出自我调节的方法,避免留下童年阴影和心理创伤。然而在生活中绝大多数情况是被他人干预的了,比如小孩子乱吃东西的时候,家长会很粗暴地从其手中抢夺过来;比如孩子由于这种互渗会特别偏执于某些物体导致和家长的意愿不符然后被家长暴打等等。

毫无疑问,这种被强行抢夺和被暴力殴打会产生极强的刺激,给儿童产生极为深刻的记忆,甚至留下心理阴影,从而忽视其他刺激,将想象产生的刺激置于靠后的位置。这样的情况越多,此类在现实中产生的刺激的优先级就越高,最后我们就会将事实界与想象界分开,事实界发生的事情都被记忆在了靠前的位置,而想象界的东西则被埋藏在记忆的深处。

但是我们也说了,让一个东西成为记忆的方法有两种,持续弱刺激和短暂强刺激。尽管想象的刺激变得很弱,但是我们还是可以通过长时间的弱刺激将这个东西化作记忆。也就是说,如果你执着于某个东西一直想象一直想象,就可以将这个东西划分为等同于事实的记忆。当然,我们有时候称这种人为妄想狂。

说完了刺激的强弱,接下来再说说主观认知形式对于想象与现实的分辨作用。

这种主观认知形式就是时间

我曾经在别的答案里(懒得找了)说过,人的梦是大脑在睡眠时为了确认生命体征而周期唤醒时对大脑中的对象进行的随机抽调。而大多数人所谓的梦都是在快醒的浅睡眠时对这些对象进行随机组合脑补出的一个故事,而之所以绝大多数的梦都荒诞不经是因为这种对象的组合是没有时间观念的,既没有时间的继起,也没有时间的交互。只是生硬地将对象拼凑在一起,是想象力的随意发挥,如果你有兴趣的话可以在刚醒的时候,迷迷糊糊中迅速把梦境在纸上记录下来,然后上午再记一次,中午再记一次,只要你不去刻意做实第一次结果,这三次的故事肯定是不一样的。

正如康德所言,想象力是一种盲目而又不可缺少的心灵机能,是在经验材料基础上构形的一种能动的主体综合能力和感性创造能力,它虽然不符合认识论和逻辑思维,也不依循概念,,但可凭内在直观代替逻辑表达以超越经验界限。

而这种机能在认知上发挥作用必须要按照一种叫做图式(schema)的东西。

所谓图式,是先验直观地存在于人的头脑中的,既与知性相联系又与感性相联系的先验想象力的产物,类似于模型、略图或示意图之类的纯粹形式。这个理论的基础来源于“ 先验统觉” 说,“ 先验统觉” 是人的理性能力先天具有的一种能动的综合统一的功能,它要求通过“ 自我” 把感觉提供的杂多现象统一为知识并进而统一为一个系统,并利用两个“ 图式” 联结感性直观与知性范畴,一个是知性的图式———时间,一个是理性的图式——— 理念。

理性的图式不在本题的讨论,故暂且不提。从康德的理论我们看出,将想象与认识联(连)结在一起的是人类的直观形式,也就是时间。没有了时间这种内外直观形式,任何想象都不能达到认知的效果,产生的仅是随意的结果,是不能把握的结果。

由此我们便可以分辨随意的想象与事实了。

并且在现实中绝大多数人都完全不知道想象力的科学用法,所以这些人产生的都是随意的想象,是没有时间这种直观形式的想象。通俗一点地说,就是现实中的事都是遵循时间的继起交互诸原则,至少有一个发生的具体时间,哪年哪月哪日哪时。而想象中的事大多数没有具体的时间,也不一定继起交互,失去了参考系便不容易被记忆。同时大脑也可以判定:“啊,这部分内容乱七八糟的,没有时间做限定,把他划归为想象吧。”

大概就这些,漏洞百出,望轻喷。

以上

————————————————————————————————

参考文献:

  1. 儿童想象与现实互渗的现象研究 _马波
  2. 实用人类学_康德



  

相关话题

  大脑的「行为性」成瘾与毒品、药物类成瘾有什么区别?心理上有什么区别? 
  如何看待那些坚持要投诉服务人员的人? 
  大学室友检测出了 HIV 却不说,我们感染的几率有多大? 
  难道真的是知道的越多越痛苦? 
  如何治疗既偏执又暴力又有妄想症的人? 
  曹操杀张允蔡瑁,马上意识到中计了;坐上飞机的一瞬间,猛然意识到重要资料忘在家里;如何解释这种现象? 
  鲁迅的哪些话,即使在今天也是有现实意义的? 
  假如你能主动献祭自己的阳寿以换取游戏里变欧,你会做吗?假如代价是一年,一月,甚至只是一天一个小时呢? 
  生活在晚清你会是哪一派? 
  深夜与女性同处一室,对方有所暗示,自己无动于衷。女方会怎么想? 

前一个讨论
我国食品安全方面问题严重,国家是否下了大力气解决?
下一个讨论
怎样设计迷宫?





© 2024-05-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