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我觉得知乎应该把相似的问题合并一下。
最近我回答过了一个关于司马懿和诸葛亮的军事能力的问题:
这个上面争议不大,双方众寡悬殊而攻守异体,诸葛亮在能力上是要强一筹的。但是我感兴趣的是有另外一位答主提出的关于李世民对司马懿评价的问题,其实我读这篇制的时候,也有同样的疑惑,觉得逻辑不太通顺,尤其是这两段:
观其雄略内断,英猷外决,殄公孙于百日,擒孟达于盈旬,自以兵动若神,谋无再计矣。既而拥众西举,与诸葛相持。抑其甲兵,本无斗志,遗其巾帼,方发愤心。杖节当门,雄图顿屈,请战千里,诈欲示威。且秦蜀之人,勇懦非敌,夷险之路,劳逸不同,以此争功,其利可见。而返闭军固垒,莫敢争锋,生怯实而未前,死疑虚而犹遁,良将之道,失在斯乎!
文帝之世,辅翼权重,许昌同萧何之委,崇华甚霍光之寄。当谓竭诚尽节,伊傅可齐。及明帝将终,栋梁是属,受遗二主,佐命三朝,既承忍死之托,曾无殉生之报。天子在外,内起甲兵,陵土未乾,遽相诛戮,贞臣之体,宁若此乎!
良将之道,对贞臣之体,说司马懿良将之道失之于西拒诸葛,贞臣之体失之于屠杀曹爽。不解的地方在于李世民描述了一圈蜀人的无用:
且秦蜀之人,勇懦非敌,夷险之路,劳逸不同,以此争功,其利可见。
这在说:蜀之人这么没用,又劳师远袭,宣皇居然『生怯实而未前,死疑虚而犹遁』。这里牵扯到一个阅读理解问题,这是在说司马懿没用,不算是真正的良将呢,还是在说司马懿故意放水,所以不是良将呢?这里看不出来,都有可能,但是下面很明显:
夫征讨之策,岂东智而西愚?辅佐之心,何前忠而后乱?故晋明掩面,耻欺伪以成功;石勒肆言,笑奸回以定业。
这里李世民是在反问:征伐之谋,为什么在东边八面威风,在西边处处受制?辅佐之心,为什么前期忠心耿耿,后期开始当乱臣贼子了?所以啊,宣皇奸诈啊。
辅佐之心的奸诈这个这个很好理解,但是征伐之谋的奸诈,李世民的意思似乎是司马懿故意的。但是司马懿为什么故意这么搞?这一点上我是不同意那位答主说的养寇自重说,因为曹叡年轻,春秋鼎盛,又是雄才大略之主,还看上去可以活很久,司马懿按说是没有什么动机养寇自重的,那么司马懿到底怎么奸诈法了?
首先我不同意说是司马懿明明能打过诸葛亮,然而故意不打——因为事实证明司马懿对能打得过的从来不留情,放着公孙渊这样的二三流货色不养,去养诸葛亮,这心也太大了。
我提出一个自己的想法,李世民应该是认为司马懿诈在不愿意冒该冒的险,也就是李世民说的“和光同尘,与时舒卷,戢鳞潜翼,思属风云”。
具体体现在西拒诸葛的最后一伐中,不求有功,但求无过,避免和诸葛亮的战略对决。因为一旦对决了就两种结果,如果自己胜了,可能有功高不赏之忧,一旦败了,又有覆军杀将之祸。所以体现在场面上,就是东智而西愚了。
附上李世民为宣帝记写的制的全文:
制曰:夫天地之大,黎元为本。邦国之贵,元首为先。治乱无常,兴亡有运。是故五帝之上,居万乘以为忧;三王已来,处其忧而为乐。竞智力,争利害,大小相吞,强弱相袭。逮乎魏室,三方鼎峙,干戈不息,氛雾交飞。宣皇以天挺之姿,应期佐命,文以缵治,武以棱威。用人如在己,求贤若不及;情深阻而莫测,性宽绰而能容,和光同尘,与时舒卷,戢鳞潜翼,思属风云。饰忠于已诈之心,延安于将危之命。观其雄略内断,英猷外决,殄公孙于百日,擒孟达于盈旬,自以兵动若神,谋无再计矣。既而拥众西举,与诸葛相持。抑其甲兵,本无斗志,遗其巾帼,方发愤心。杖节当门,雄图顿屈,请战千里,诈欲示威。且秦蜀之人,勇懦非敌,夷险之路,劳逸不同,以此争功,其利可见。而返闭军固垒,莫敢争锋,生怯实而未前,死疑虚而犹遁,良将之道,失在斯乎!文帝之世,辅翼权重,许昌同萧何之委,崇华甚霍光之寄。当谓竭诚尽节,伊傅可齐。及明帝将终,栋梁是属,受遗二主,佐命三朝,既承忍死之托,曾无殉生之报。天子在外,内起甲兵,陵土未乾,遽相诛戮,贞臣之体,宁若此乎!尽善之方,以斯为惑。夫征讨之策,岂东智而西愚?辅佐之心,何前忠而后乱?故晋明掩面,耻欺伪以成功;石勒肆言,笑奸回以定业。古人有云:“积善三年,知之者少,为恶一日,闻于天下。”可不谓然乎!虽自隐过当年,而终见嗤后代。亦犹窃钟掩耳,以众人为不闻;锐意盗金,谓市中为莫睹。故知贪于近者则遗远,溺于利者则伤名;若不损己以益人,则当祸人而福己。顺理而举易为力,背时而动难为功。况以未成之晋基,逼有余之魏祚?虽复道格区宇,德被苍生,而天未启时,宝位犹阻,非可以智竞,不可以力争,虽则庆流后昆,而身终于北面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