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暴力催收在当前法律实务中是如何定性的,有可能作为黑恶势力被予以制裁吗? 第1页

  

user avatar   yiyan-45 网友的相关建议: 
      

老王的这个问题实际上太大了,想到哪儿说到哪儿吧。

互金圈有句话:全国互金看杭州,杭州互金看西湖。而坐落于西湖区的51信用卡应该算是其中的佼佼者。51信用卡事件的背后是国家这两年对于金融领域的监管在不断加强了,过去野蛮生长的互金创业早就在不断敲响警钟了。

说是互金,高大上名称的背后本质上还是放贷,或者说就是信用贷,没有抵押,没有尽调,有的借贷者连工作都没有,开门做生意的放贷者普遍信仰一句话“风险越大、利润越大”。既然这些借贷者在银行借不到钱,那么在我这里借贷当然利润要高了,高到什么地步,能守住36%的借款平台应该寥寥无几,之前流行的“714高炮”,也就是借款期限为七天或者十四天,同时利率为七出十三归。啥意思,借10000,扣了保证金、手续费、砍头息、催收保证金等等,实际到手7000,一周或者半个月之后要还13000。这个利润,连贩毒都比不上。不是有句老话吗,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百分之一百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这话用在互金行业再恰当不过了,因为借款对象往往都是在银行借不到款的次级客户,没有抵押,没有保证,甚至连征信记录都未必有,能够掌握的就只有客户的个人信息,什么家庭住址、朋友电话、辅导员电话、学信网信息、寝室号码之类的,再加上干这行的人员更是鱼龙混杂,有些从业人员,前脚从监狱出来,后脚就进入借贷公司做催收员了。所以一旦发生坏账,催收手段自然也五花八门,电话轰炸、短信轰炸、上门催收、24小时跟随要账、以物抵账,这些还都算好的,有些没有底线的那就狠了,非法拘禁、泼油漆、打一顿、拉去陪酒陪睡,对了,还有经常使用的甩单,你没钱还了,没有问题,哥给你介绍一个人你找他借钱还我就好了,利息嘛当然更高一点(这样滚一年,基本这辈子就还不起了)。一句话,只要能要来钱,手段可以多种多样,可以混合使用。

说到这里先回答老王的第一问题,暴力催收本身不是一个法律概念,很难说如何定性,如果一定要说,那就是看手段,手段符合什么犯罪构成,就构成什么罪名。可能涉及的罪名:1、非法拘禁罪,不还钱不让你走,给我在宾馆待着借钱,借来钱了你再走。2、故意毁坏财物罪,不还钱是吧,先把你的奔驰车玻璃给砸了,给你长点记性。3、强迫交易罪,不还钱是吧,你不是有公司吗,打个折卖给我,不卖,你问问我手里面的铁棒答应不。4、寻衅滋事罪,不还钱是吧,天天去你公司堵你,让你公司没法办公,不行见到你给你一耳光。5、强迫卖淫罪,不还钱是把,去KTV当小姐,挣够了钱就有钱还了。6、强奸罪,不还钱是吧,先陪着哥哥睡一觉,抵个利息。7、抢劫罪。8、绑架罪。9、敲诈勒索罪。等等等等。

再回答老王的第二个问题,有组织的暴力催收行为可能作为黑恶势力予以制裁吗?实际上现在的司法现状是经常被当做黑恶势力予以制裁。《关于办理黑恶势力犯罪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规定,恶势力是指经常纠集在一起,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手段,在一定区域或者行业内多次实施违法犯罪活动,为非作恶,欺压百姓,扰乱经济、社会生活秩序,造成较为恶劣的社会影响,但尚未形成黑社会性质组织的违法犯罪组织。对比这个概念你就会发现,有组织的暴力催收简直就是在量体裁衣。而在实务中,部分地区的校园贷案件中,只要认定是套路贷就是恶势力。即便暴力催收不明显,照样给你定。怎么说哪,有人觉得是矫枉过正,有人觉得是对待这种情况必须重拳出击才能解决问题。

回到51信用卡案件,这个案子很有意思的地方是“51信用卡”委托外包催收。要说51信用卡不知情,鬼信,你放的款,你收不回来了,委托外包去收,外包一去就能收回来,难道是外包魅力大。更不要说在这个催收的过程中,借款人必定会多次联系公司协商。回过头来看,51应该是知情的,同时外包公司也明白,事可以做但是不能过分,这也是现在公安机关以寻衅滋事罪立案,而不是更严重罪名的原因。当然,随着侦查的进行,不知道会不会有新的情况报道出来。




  

相关话题

  美媒称美司法部正与孟晚舟讨论,允许她返回中国以换其承认部分控罪,如何评价这一新闻? 
  如何看待电视剧女主睡在我家床案一审判决:电视剧出品方赔业主 40 余万? 
  四川富顺男子杀害前女友一家五口,死者含两对双胞胎,面对情感纠纷该如何防范,避免走极端? 
  净空法师的净宗是邪教吗? 
  媒体曝人乳交易问题,卖家利用社交平台出售冷冻人乳,这合法吗?私下售卖有哪些卫生隐患? 
  局长出资 20 万买原料在空办公楼制毒,3 人被执行死刑,背后涉及哪些制毒产业链? 
  被抢劫的时候应该怎样留证据,没留下证据会有什么后果? 
  警方通报哈尔滨一防疫志愿者被捅身亡,目前案情进展如何? 
  如何看待女子因来自河南求职遭拒事件,是否属于侵权? 
  造谣祖孙照为「老夫少妻」的网民被刑拘,如何从法律角度解读?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陈同佳决定赴台「自首」以及台湾的态度?将产生哪些影响?
下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西安某高校要求为减少宿舍垃圾,取快递不能带走盒子,违反罚 3 万?





© 2025-02-2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2-2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