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二战前在经济拮据的情况下英国是怎么平衡战舰的造价和性能的? 第1页

  

user avatar   yi-yidi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毫无疑问一切问题都能归结于没钱:有钱压根就不需要华盛顿条约:100条郡级美滋滋,谁需要城级。

但是严格意义上,平衡“造价”这件事并没有真正在间战中发生。感谢美国表亲的樱桃树条约,最终让帝国烧干最后一枚硬币的新一轮军备竞赛没有发生。条约时期的第一大困难事实上是“吨位”和“性能”,而非“造价”。具体而言,所谓“吨位”和“性能”的比较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如何在有限的条约吨位限制和舰艇数量限制下,尽可能满足帝国防务需求的无底洞;第二部分,如何在有限的舰队规模里,同时满足多个不同战区的需求;第三部分,如何用时间跨度较大的有限订单,尽可能多的保住大战中获得的宝贵的军事造船工业。

应该说,财政问题确实存在,但是发生在一些奇怪的地方,在下面提及时具体解释。

第一部分的问题在之前利安德级与阿瑞托沙级的对比中我曾经解释过:如果总吨位一定,舰艇数量越少,单舰的保护往往越好,总火力也往往越凶猛:在长宽比没有本质差异的情况下,较少的舰艇意味着同样厚度的装甲可以获得最大长度;而同样在单位武器重量相同的情况下,较少的舰艇意味着更少的配套装备。一方面,欲戴王冠,必承其重;保卫殖民主义征服的土地如今是帝国的责任,战线特别宽阔,兵力缺口特别庞大。另一方面,如果单舰战斗力过低,则无法和主要海军国在大洋上交锋。第二部分则相对好理解一些:德日意这三个目视可见的“敌人”以及美法这两个隐性的“竞争者”有截然不同的技术风格和战斗环境。一艘适合在爱琴海平静的海况下和意大利作战的舰艇可能需要抗穿能力良好的装甲;但是如果只注重抗穿能力而无视了垂直防御的纵深长度,在波涛汹涌的北海和德国作战可能就会出现意外。一艘战斗加速能力一流的舰艇可能能够在东印度洋和日本作战,但是只有低航速下操纵性一流的舰艇才能够在大西洋上与潜艇对抗。第三部分应该是最容易理解的:相比起美日,英国有着最丰富的大战战斗经验和海军工业,自然也最关注这一问题。


而让设计师在图纸上翩翩起舞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巡洋舰,具体来说是郡级(和约克级):一款不能更加“英式”的战舰。标致干净的高干舷,传统的前二后二双联装主炮,以及几乎就是只为了美学而出现的尤其性感的三烟囱,让郡级看起来简直就是活脱脱从蒸汽朋克插画里走出来的一样。

因为早期的德制万吨装甲舰并非被归类于巡洋舰的栏目下,更多的将与战列巡洋舰队对比;而日本和意大利更晚竣工的新式巡洋舰在当时又很难以获得技术细节。实际上在重巡洋舰上沆瀣一气的是英美法三国。郡级在三国重巡洋舰中有非常明显的一些设计特点。

三国在设计中并没有进行技术交流,一切技术分享都发生在舰艇竣工之后。而在闭门造车的过程中,郡级有着所有三国舰艇中最低的轮机重量。如果统一到英式标准,法国的迪肯那或者叫杜肯级轮机重量高达2290吨(全舰9668吨左右的标排),达到了120000shp(89000kW,对比郡级的60000kW。而美日之间的对比还要差距更大,高雄达到了98000左右,最上还要更高。而美国条约重巡长期在80000kW以下),33.7(一说33.9)节的航速。而美国的南安普顿级1945吨的轮机重量,达到了107000shp,32.4(32.5)节的航速。郡级的轮机重量只有1826吨左右,最大的也不过1830(一说1850,疑似笔误)吨左右,战斗航速32节上下(郡级实际测试航速最高为32.91节,由诺福克完成,但是有老兵宣称多塞特郡可以轻松超过34节··· ···)。郡级不但是轮机性能最低的条约重巡,低于日本意大利的二级主力舰性质的决战重巡,也低于法国意大利高速轻甲的高速重巡,甚至远低于己方大型轻巡也略低于同样保守的美国条约重巡——而直接原因就是在选型之初,郡级就直接给机组分配了最少的吨位。

应该说,刨除法舰近乎于大力出奇迹的高航速要求(法舰用于防护的吨位只有328吨,即便是在30年代大规模增加装甲前的肯特也有960吨的装甲防御),英美舰艇技术细节更能够反映彼此之间的取舍的:首先,DNC在轻量化轮机和更重型可靠性更高的机器之间选择后者,其次,设计师(里里卡普)本人更倾向于用更大的长宽比来弥补轮机输出的不足。整体上来说,里里卡普对机器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如弹药仓,他一方面认为,“不像驱逐舰,在万吨巡洋舰上轮机重量带来的差异很小”(所以可以用更重,单位效率更低但是更可靠的引擎);另一方面又认为“有限的装甲应当优先被用于弹药库而不是轮机”而“轮机保护大于轮机性能”。在郡级开始设计之初的时候,整个条约巡洋舰应当如何建造没有人清楚,而郡级的选择非常有建设性。

*莉莉卡普不是哈利波特他妈,也不是路飞他爷爷。

机械可靠性显然是英(美)舰极为重视的一点:事实上在整个42年间,即便是反复考量的可靠性的英式巡洋舰,在直布罗陀也始终有一到两艘受制于引擎问题无法保持最大航速(包括比尔维克)——而这直接影响了巡洋舰队缩短与意大利8寸炮巡洋舰之间交火距离的能力。虽然美国有强大的造修能力,但是在海外分部活动的英舰很难时刻依靠新英格兰地区发达的造船业。在整体机械技术不及美国的环境下,英舰甚至可以允许进一步放弃机械性能来换取可靠性的结果。

而与之相对的是船型。虽然船型设计没能帮助郡级完全达到32节的设计航速,但是抗风浪性能极佳。虽然很多人认为郡级代表了英舰的“良好的居住性能和内部空间”——但是实际上内部空间和生活条件极其宽裕是这一时期及以后美国海军的特点,远洋自持力则是英美海军的共同特点;郡级只是在英军中居住性能格外良好。而其一反先前E级和霍金斯级的高干舷事实上第一点提供的是恶劣海况下的稳定性。1928年在南美,康沃尔郡(一译康威郡)在恶劣海况下平均摇动只有10-12度,最大单次摇动幅度不过18度。这对于巡洋舰,尤其是英式巡洋舰大长宽比下的舰艇来说是非常难得的。较小的摇动外加较高的干舷意味着即便是在大浪中,甲板上的设备和人员也能保持干燥和安全。郡级一方面相对于巡洋舰的舰体来说摇动幅度相对较小,另外一方面摇动之后回归水平位置的速度非常迅速;这样就让其成为了很好的射击武器平台。而这一点极为关键:即便是一万六千吨级装备了飞剪舰首的希佩尔级,在恶劣海况下也难逃横摇的问题:巴伦支海英军取得的仅有的3发6寸命中中的2发全部绕过了大德意志倾斜主装-穹甲黑科技,在船只摇动的大角度下一发横向贯穿了整个舰体,一发造成了锅炉进水。这些都是德三斗兽棋无法预计海上意外。郡级可能最大的批评是无法阻止舰艇受损后船只稳定性下降的问题,但是这是条约环境下不可能提供的。

防护方面,虽然无法和特伦托级或者几乎所有的后期日本重巡相比,但是在30年代后,郡级仍然用相对较快的速度重新补上了一些中规中矩的防御能力。有人认为郡级改造的“不太规整”是因为财政问题,这是不对的——与其说是财政问题,实际上仍然是条约问题和时间问题。因为不同舰艇的实际完工排水是不同的(虽然同一批次的设计排水是相同的),比如肯特是最糟糕的,按照10000吨上限的实际富裕量只有150吨,而坎伯兰则有大约250吨。和美日一样,绞尽脑汁试图绕过条约限制的英国人发明了一些红茶特色的诡异办法:比如保留弹射器或者弹射器底座却不安装飞机,在舰尾4号炮塔之后拆除一部分舰体,拆除鱼雷发射器,或者干脆宣称“该舰在下水时确实保持在10000吨内(只是经过服役和改造超过了限制)。”这些举措大概提供了300吨略多的条约内调整空间,当然无视条约还可以进一步放大。肯特级的大多数在水线增加了4.5-4-1寸的装甲,而弹药仓的防御按照里里卡普的想法有最大4寸(在两侧)的装甲仓。伦敦的水线装甲增加的更少,换装了类似于皇家殖民地级的舰桥和双烟囱。大多数舰艇的水侦被替换成了雷达——两者抢占中轴线上的最佳位置。30年代后期开始,防空火力尤其是单舰防空火力也逐渐增加,这些都是战时的常见操作了,非常中规中矩。

火力则是郡级饱受诟病的一点。具体来说,就是因为郡级一级主炮的火力低于同期的其他国家的巡洋舰。这里体现在两点上,一方面是单门火炮和单发弹药的性能并没有做到最顶级,另一方面是数量不足。前者问题实际上较小,英式8寸炮最为诟病的两大问题实际上是管身寿命相对较小,半穿弹爆炸威力不足和整体重量较大。管身寿命550左右基本上是可以接受的水平,单门火炮120-150的弹药储备也是给后世的标排先河。弹药问题虽然难称最佳但是也绝对不是末座,而且足够使用。斯佩被埃克塞特击穿的主装就是通行证。而至于火炮问题,虽然后期较好的跑位射击没能够大规模给郡级换装,但是整体上也满足时代水平:几次被摧毁主炮中,埃克塞特遭到了11寸炮直接命中;达文郡是炮身殉爆,比尔维克则是被4发8寸和4寸的直接命中贯穿,造成了舰尾少量进水,炮塔无法运作,诺福克是炮座被贯穿;伦敦在紫石英事件中则证明抵近距离的小口径(75-105mm)炮击同样可以威胁炮塔允许,虽然陆军难以对其造成有效伤亡。总的来说,火力方面的问题,火炮数量更大。

一般来说,现代化重巡洋舰级别的火力布置,无非是双联装和三联装两种。如果是双联装,可以是2-2-2(约克);2-2-2-2(肯特);2-2-2-2-2(妙高);2-3-3-2(彭萨科拉)或者3-3-3(波特兰)。而这里才是财政问题加入讨论的窗口。

第一批郡级A-E五个设计计划中,实际上是在按照船只的“大小”和续航能力排列的。这里是财政问题最明显的插入舰船设计的档口。因为此时尚且不涉及巡洋舰的具体“作战细节”,而是庞德的续航力要求vs内阁的拨款能力。其中A计划是10000吨,31节,4座双联装;B则是8500吨,32节,5座单联装;C,D,E计划均为7500吨,分别为35节,32节和25节,均装备4座单联装8寸炮。在确认过庞德对对日作战的大续航力要求以及内阁的财政能够负担后,A计划的所谓“大巡洋舰”被提上日程。

而之后的8寸炮双联装则是可以讨论的细节。其中并非没有10炮8寸的提议。双联装是一个不太可能改变的技术细节,因为三联装不但会增加技术复杂性(双联装巡洋舰主炮已经在E级进取号上进行过测试),而且可能会减小长宽比,进一步又会需要更强劲的轮机,然后增加轮机重量——循环往复。而像彭萨科拉一样在超越发射的上层结构上使用三联装,在下层使用双联装,则被实践证明出其不意,必自闭··· ···讨论无非集中在是否要采用。

初期设计之后,23年DNC事实上已经敲定了非常接近于郡级和约克级的X计划和Y计划,分别为2-2-2-2和2-2-2。但是10门火炮的计划也有探讨,其中DNC提出按照N3和G3计划或者说纳尔逊级一样,将主炮全部布置在舰艇中部;这一点日后被美日巡洋舰大规模采用,但是在20年代看起来在巡洋舰上吸引力有限:巡洋舰的大长宽比意味着即便是主炮前置也无法有效节约重量,而8炮8寸在此时看起来已经足以。另一种计划是按照虎,狮或者玛丽女王一样将一个炮塔放在舰艇中部,但是这样会增加轮机和弹药仓的复杂性,海军早就被日德兰灾难性的大爆炸后铺天盖地的键盘侠喷的烦不胜烦。最终的结果是抛弃了纳尔逊级或者日后布鲁克林,妙高之流的炮位,选择了传统的QE式的前二后二。

当然,郡级后期的英式双联4寸炮的副炮则是一个亮眼明星。虽然精确度和身管寿命有限,但是射速非常高,短时间内倾斜大量火力的能力在包括比斯开湾之战和多次马耳他护航中都证明是次级高平炮中的佼佼者。

这里一个最关键的因素是,英军不认为有特别强调火炮数量优势的必要性。2-2-2-2-2和2-2-2-2的差距只是前者五分之一的火力;而3-3-3和2-2-2-2的差距只是1门火炮。3-3-3-3和2-2-2-2-2之间只差了2门火炮。而3-3-3-3-3和3-3-3-3只差了3门火炮。在舰队冲突的时候,实际上这种差距完全比不上舰队调度能力能够带来的火力差距。所以舰艇的“性能”和“造价”冲突,本质是一个面多加水水多加面的问题。而庞德麾下的海军并不欣赏大量加面的选择。比较著名的是庞德是“新加坡计算”,如何用少数巡洋舰在南海之后是印度洋迟滞IJN的攻势:“只要我军巡洋舰足够强大,那么敌军即便更强也有可能因为风险而放弃进攻(直到帝国和联邦完成海陆空军的集结)。”当然,之前提及过,这个天才计划的唯一漏洞是:如果德日意同时开战而美(俄)尚未参战法国投降要如何是好?庞德倾向于“假装这种情况不会发生。”而现实假装庞德在做梦。

总的来说,郡级是一种什么样的舰艇呢?可靠性极佳(包括之后的利安德和阿瑞托沙级,可靠性进入令人发指的级别),适航性近乎完美(相对于巡洋舰的好稳定性,相对于驱护舰的好航程和大空间),技术并不特别先进(但是也并不特别落后),设计非常保守(并且跑偏,比如“改进后通风良好的舰桥不会满是汗味”和“性感的三烟囱”)的舰艇。应该说,一方面,其他海军强国的条约巡洋舰下水更晚;但是,英军也完全预计到了美日会紧贴条约的上限建造设计精良,武装精致的大型巡洋舰。而海军压根就不在乎这些巡洋舰在单舰技术性能上微弱的落后:宁要差些,也要多些。宁要差些,也要皮实耐操些——这一部分是因为帝国承诺带来的数量需求,一方面则是因为RN对自己战术水平的盲信。


巡洋舰实际上进一步说明了RN整体上在间战中的造舰思路:首先是原教旨护卫舰们:在Sloops-of-war这类的小型舰艇上,应有尽有,予取予求,既不差钱,也不差吨位。在战争中更是疯狂暴出了数量比美国更多的轻护舰,护卫舰,护航驱逐舰等护航舰和小型驱逐舰。这一点也体现在MTB和MGB上:这些小型舰艇在和德意鱼雷艇反复较量表现非常优异。驱逐舰上,尽量先弥补数量缺口,比如坚守间战标准驱逐舰迟迟不跨入大吨位的范畴。被热爱有加的部族级被证明是个巨大的错误,且不说部族级的4号炮塔在进攻中几乎无法进入射界,4发鱼雷则是在侮辱驱逐舰的名号。J级之后以更小的舰体继承了百分之七十五的火力,鱼雷则提升到了10发,这才是重回正道。而超过一百艘的战时紧急计划驱逐舰则是德日意加和也无法企及的庞大舰队驱逐舰队。小型巡洋舰一方面继承了部族级的一部分衣钵,黛朵级作为最小的小型巡洋舰提供了一线的火力支援。而大型巡洋舰则以技战术不过于落后为底线,尽可能满足帝国承诺。而英军对中间口径巡洋舰(6寸轻巡)的热爱则用于填补两者的缺口。黛朵和最小的六寸巡洋舰阿瑞托沙之间的区别实际上有限,而最大的六寸巡洋舰城级事实上被当做大型巡洋舰运作。

主力舰上,RN的战前计划和其他主要海军国一道与次级海军国拉开了差距。5艘KGV+4艘光荣级是非常典型的英美日才能提供的对航母的大力度倾斜。而之后两种具有英国特色的航母:商船航母和小型舰队航母则是绞肉机策略的一大例证。后者尤其成功,远超一次性用品的设计需求:我们都知道真正的一次性用品是RN的潜艇部队。


如果我们要总结,RN是如何平衡需求与现实的——事实上归根结底仍然可以回到郡级身上发现的那几点:

1,维持庞大的帝国体量意味着在少量战区爆发战斗后,即便是单舰技术性能存在落后,也可以威吓敌军,迟滞其行动——但是舰艇必须持续性对敌军提供威慑。之后快速从海外分部和苏伊士运河进行兵力调动,最终形成局部优势。

2,对帝国造血能力有足够信心,相信RN的造修能力和补员能力超过德日意的任意两者甚至三者总和,而RAF fighter command不会被德空过快的决定性击败。不能吝惜护卫/巡洋舰的数量投入。

3,对海军游艇战术素养和精神原子弹有信仰,相信在自己的BGM里就是纳尔逊罗德尼本鲍豪威转世。

4,确保日美冲突和法意冲突牵制日本和意大利的行动,用强大的美国舰队迟滞日本南下的速度,用强大的法国舰队控制地中海威胁。

5,逃避无法解决的困局,幻想不会出现失去盟友后与德日意孤军奋战的情况。


怎么可能出现法国投降,美苏被打蒙,德军在加勒比,意军在中地中海,日军在西印度洋同时对我军进行打击的情况呢?




  

相关话题

  二战苏德战争中,德军为什么对列宁格勒围而不攻呢? 
  山本五十六对中国犯下了哪些罪行? 
  马里亚纳海战为何IJN战绩如此惨淡? 
  二战单兵作战素质最强的是哪个国家 ? 
  在二战的技术背景下,侧射炮艇机是否有生存力? 
  当年的黄埔军校很难考吗? 
  谁能详细介绍一下希腊在二战时抵抗侵略的战绩? 
  如何评价二战英国海军的防空能力? 
  如果美国不介入二战,苏联能否打败纳粹德国? 
  如何评价苏德战争? 

前一个讨论
公路车架子买小了如何调整呢?本人178买了个捷安特adv2pp xs。这个车尺码偏大。求各位大哥指点?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国内游戏网站报道游戏评分时都是IGN而不提Gamespot?





© 2024-11-2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