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现在还要去香港求学吗? 第1页

  

user avatar   awliu-xue-jiao-yu-zhong-xin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作者:留学君
链接:zhihu.com/question/2844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前言


留学香港的学生相较海外比例并不高,选择赴港留学更多是选择香港的高等教育,主要是法定大学。法定大学是指经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会和行政会议同意及通过,再经立法会三读通过相关法例,成立的受独立法例规管的法定大学。


直至现时为止,香港有十所法定大学,分别是:


香港大学
香港中文大学
香港科技大学
香港浸会大学
香港理工大学
香港城市大学
岭南大学
香港教育学院
香港公开大学
香港树仁大学


综合来看,如果对于留学费用和与大陆距离比较看重,那么香港的确是众多英语教学目的地中的最佳选择,基本是无可替代。

如果家里只能够负担较低的费用,或者希望离家近一些,那么香港的性价比确是最好的。香港的高等教育质量在世界上也是受到认可的,很多学校也会使用北美学校教材,英语教学,有很好的国际化氛围,而费用也只有欧美的一半左右。

(***香港学费具体见下文附录)



虽然近年赴港留学和工作的人不在少数, 但其实他们的流动性是很强的,大陆经济经历近年的腾飞,尤其是一线城市,为专业人士提供了大量的发展机遇,所以绝大多数在港的大陆人还只是打算短期在香港发展和生活,而未必会长期留在香港。


香港的比较优势在减弱,那么对于留学的吸引力也在同步减弱。


因此,如果钱的问题不是特别紧张(这个是客观条件),同学也能够接受离家的锻炼和挑战(其实五十步和一百步没有本质差别),那么选择留学海外的优势可能更多一些。


首先,专业的选择会更加广泛,不局限于港岛的几所学校和几个专业,即使是金融和传媒,北美和欧洲都是香港的祖辈,研究能力更强,应用场景更广。


其次,从语言文化来看,香港虽是英文教学,但生活仍以广东话为主,其次是普通话,最后才是英语。香港的国际化程度高,是相较大陆而言,但学生组成主要还是拥有相似文化背景的华人。留学香港,生活环境的改变并不大,心理上更有安全感,但缺少了远离家人锻炼自己的适应能力,和处理问题的应变能力的机会。


最后,当下的香港和大陆,不宜多谈,每个人有自己的判断和看法。


对于留学香港,本身具有无用质疑的优势,但由于每个人关注的方向不尽相同,也很难用一句话做出结论是选择出国还是选择香港留学,一事一议才是对自己最负责的决策。


结论讲完,接下来为了进一步辅助考虑香港留学的朋友们做出恰当的决策,通过与在香港留学、工作的朋友深入访谈,了解他们选择去香港读书的原因、在港读书和工作及生活经历、毕业后往何处发展及其原因、如何看淡目前的“陆港矛盾”、对香港及个人竞争力的评价等等之后,我写下此文,希望能对各位有所帮助。

(一)学习方面:总体比较满意香港的学习环境,乐于接受学习上的压力和挑战


大部分同学考虑将香港作为留学的目的地,主要考虑三方面的因素, 依次为:


“香港与大陆距离近,更方便与家人团聚”
“香港的教学质量高,科研水平优良”
“香港学校在内地知名度高,在世界上受到认可”


相较而言,“毕业后可以比较容易地留在香港工作”并不是绝大多数人起初考虑香港留学的主要因素。


留学香港的过来人表示,和出国留学相比,虽然香港的环境相对比较熟悉,但在学习过程中还是会遇到不小的困难和挑战。


现在不少香港的自费硕士课程,大陆留学生的占比比较高,据调查统计,大陆留学生与香港本地学生的比例少则3:1,而多则达30:1。


对大陆留学生来说,尽管同学大多是背景、习惯相同的同胞,但香港的学习环境还是和内地有很大差别的,主要因为两地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不同,仍需要时间适应和调节。


最明显的差异在于,大陆的学习方式是比较单一的,老师在考试前给同学们画重点,学生则是努力背书应试;而香港的学习模式却比较多样化,除了同时要上Lecture和Tutorial,独立完成考试和论文之外,还要和其他同学合作完成小组作业、辩论、演讲等等,甚至走出校园进行社会实践。


大部分留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都可以慢慢适应这种学习方法,并发掘多样化的模式对学习能力的锻炼。


对于大陆留学生赴港学习,语言问题也是同学们要面对的一大挑战,如果难以适应全英文教学,也会对学习构成一定压力,完成原创的课程论文也将比较困难。


最后是专业方面的选择,留学香港专业选择集中度非常高,主要集中在金融(无论是传统金融,还是香港政府重点扶持的金融科技)、会计,其次是传媒,这也刚好对标了香港的就业结构。


根据《2018年的香港行业薪资报告》,银行/金融(8.0%)无悬念夺魁,成了香港最吃香行业;资讯科技(7.0%)屈居亚军;市场推广/公共关系(6.4%)位列排行榜第三名。

(二) 工作方面:专业集中度高,语言习惯成工作挑战


以往从大陆到香港工作的人群中,主要以赚钱、工作前途为主。但是,现在的香港,或者未来的香港的环境,与内地的一线城市相比,行业发展、薪资水平是不是仍具有优势呢?


从薪资报告中可以看到,香港最热门的银行、金融行业的薪资不再让人觉得眼前一亮,2018年他们的薪资水平在15.4K-53.1k之间,因此对于刚入行的小白来说,15.4k港币的起薪还是比较低的,与2017年相比,涨薪幅度也仅有6.2%。


逐渐,香港主要以其相对自由、民主、公平的社会环境,多元的文化和生活环境成为吸引大家赴港工作。


另外,有时候在大陆不靠关系而找到一份好工作不是很容易,但香港相对透明,以及市场化,可以靠实力争取获聘和晋升的机会。


其实无论去海外或者香港留学,毕业后留学生都渴望在一个国际化的环境之中工作。对于留学生,香港的就业环境和政策相较海外更加友好,于是,香港也就成了的毕业生理想的工作城市之一。


在香港可以积累国际化经历,对将来在任何地方发展都有帮助。很多毕业生在香港工作几年,回大陆之后身价会有很大的提升,尤其是在香港比较知名的大公司工作,可以说是非常值钱的经历。

(三)生活方面:倾向与内地人扎堆,居住环境不甚理想


内地和香港拥有不同的社会、文化、政治和经济背景,所以留学生赴港求学和工作,在生活上必然会面对一定程度的冲击。


大多内地同学在留学期间很自然地形成了自己的小团体,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大学提供宿舍非常有限,无法满足所有学生的住宿需求,所以很多大陆留学生会结伴一起合租宿舍,加之很多硕士班级的学生本就以大陆的留学生为主,所以客观上与当地同学接触机会就少了很多。


另外,文化差异也是交友的重要障碍,就算是在广东地区土生土长、能说流利粤语的同学,其实也很难融入香港人的圈子,有人形容香港的同学“只是同学”,也有人感慨,和香港人做朋友很累。


不过,当大陆留学生毕业后留港工作,似乎能增加很多与香港本地人的接触机会,那时候也会比较容易结实当地的朋友。


当然,无论是在香港生活或是学习,香港本地人对大陆人的歧视和另类眼光感依旧是不可避免的。其实也不用太在意,世界各地都存在着不同人群的融合问题,香港出现这种现象也算是正常。

#附录#


不同港校的不同专业所需费用不等,以下以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的2019年各专业总费用为例(以下费用针对于非香港本地授课型硕士),仅供参考。

  • 香港中文大学
文学院:HKD $110,000—$129,600
工商管理学院:HKD $210,000—$560,000
工程学院:HKD $139,920—$250,000
法律学院:HKD $134,400—$428,000
理学院:HKD $105,000—$139,600
社会科学院:HKD $84,200—$320,000


总的来说,港中文大学的教育学院MA in Professional Educational Psychology 学费最便宜;商科的MBA学费较贵,2年的学费为港币560,000元。

  • 香港科技大学
理学院:HKD $110,000—$300,000
工程学院:HKD $139,920—$250,000
工商管理学院:HKD $255,000—$585,000
社会科学院:HKD $100,000—$240,000


总的来说,香港科技大学最便宜的学费为港币100,000;商科的MBA学费最贵,一年半的学费为港币585,000元。

  • 香港理工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HKD $213,000—$255,600
文学院:HKD $4,670/学分—$5,000/学分
应用科学及纺织学院:HKD $4,670/学分—$5,300/学分
社会科学院:HKD $140,100—$540,000
工程学院:HKD $4,670/学分—$16,000/学分


总的来说,香港理工大学最便宜的学费为港币140,100; 医学院的学费最贵,Occupational Therapy - MSc 的2年学费为港币540,000元。


导师背景
复合型专业的典型,EE(Electronic Engineering)北京联合大学电子信息本科+Finance英国Loughborough University金融硕士 +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全日制MBA。
2006年DIY完成研究生申请,方向Computer Science, Finance, Financial mathematics;
毕业留英工作一年后回国,金融资产管理行业从业近十年(2009年至今),创业公司HighUnion联合创始人兼CFO(2014年至今);
2016年DIY完成MBA申请,主要方向北美S16学校、Insead和中欧商学院,由于职业发展规划,没有再次出国,选择中欧并获Fellow Scholarship奖学金。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数据不可信,还有个原因,有关调查是什么调查?是哪个专业机构还是部门发布的?

数据来源有什么论文支持不?

—————————————————————————

评论设置了已关注才能评论。

我自己确诊过,所以不相信这个数据。

作为一个十大几年的老病号,来回复发,我已经过了有人为我发声就高兴的年代了。

因为他的目的未必是帮我,结果更是未必对我有益。

很多人说好多没去看过,那这9000万数据是咋来的。如果按照某个比例,这个数字岂不是应该更大?

我认识我们好几个医院的心理科大夫,门庭冷落,如果像这数据统计的,岂不是每天应该门庭若市?

我从来没有那种自己抑郁,全世界都有问题的观点。

有抑郁症治疗就好了。没必要总是呼吁和夸大。

————————————————————————

觉得数据有问题,我们单位大概有一千多人,我几乎都认识的。加上社会交往,加入了几个心理咨询的圈子,我身边确诊的人数不足五人。

我所在的四线城市,大概有四百多万人。但身边接触到的抑郁症患者很少。在心理学圈子里已经包含了很多有点问题,有的确诊,有的没有确诊的人。所以不知道这个数据是怎么来的。

按照统计,十几分之一的抑郁症。。。这个就很神奇。。。感觉有点哗众取宠。。。。这个周刊,你是认真的么?

因为这个数据感觉明显失真,所以也不知道该说啥。

不过抑郁症的诊断总觉得还是比较随意的,国内的心理学圈子也比较杂乱。之前有一次坐网约车,司机正好是我们这医院心理科的大夫,聊了一会儿,嗯,挺不专业的,开车的过程中,和媳妇吵了一路。。。。

倒不是因为他的斜杠职业,而是确实感觉不对路。

总体几年求医的经历,感觉除了精神病院没去过,其他的感觉都就那么回事。当然这方面和我所在的地区医疗水平有关。。




  

相关话题

  中国香港是个什么样的城市? 
  工業黨人怎樣看待殖民主義? 
  香港的医疗水平和大陆相比如何? 
  移民香港有哪些利与弊? 
  如何看待人代会将审议完善香港选举制度议案? 
  你如何对比上海和香港? 
  当年大逃港事件真相是怎样的? 
  英国人后悔把香港还给中国吗? 
  有什么事情是你留学之后才知道的? 
  如何看待特朗普建议推迟美国大选后,白宫谴责香港立法会选举延期? 






© 2024-05-17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7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