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可以比 @艺屿Eyesvot 君的回答更开放一些。
这里说的艺术性主要是审美意义上的,商业性主要是盈利意义上的;不断使用或怀念是产品设计、制造、营销、使用和围观者,能够兼顾审美追求与盈利目的的现实基础和历史回顾;产品当然包括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被经常使用或怀念与人数或者销量无关,比如艺术品拍卖。
以下略稍作说明。
人们之所以经常强调其中一项或忽略另外一项,可能与大众潜意识中对「艺术性」的高看和对「商业性」的揶揄不无关系。
艺术性和商业性都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的小字辈——艺术性为兄,大约始于祖先皮草遮羞;商业性为弟,农耕时代正式成人吧——其共同前辈都出自裸猿时代的「实用性」。不过人们在撰写艺术史和商业史的时候,还是喜欢把自己往祖先那里尽量靠,例如裸猿前期的石块被赋予各种艺术趣味和设计感,甚至真的有人从中搜寻当代艺术创意和设计灵泉;而裸猿前辈求偶或果腹时的肢体动作与信物呈示也被认为不无交换意义和商务动机,显然更是行为艺术起源。
但是这样寻根追祖的学术风气,也彻底带偏了人们对产品(人造物)艺术性和商业性的更高追求,完全人为地制造了设计者、制造者、营销者、使用者和围观者的巨大矛盾冲突。例如,「中看不中用」可能是对过度追求艺术性的一种常见批评,「俗不可耐」会不会是对迎合广大消费者的合理偏见?
但事实上,实用性是一切产品(人造物)的唯一共同特征。有些产品当然可以不艺术,有些产品不妨一件卖不掉,但不存在没有用处的人造物。
产品(人造物)的概念不限于人类直接使用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也包括人类间接使用或非人类使用的物品乃至精神用品,例如各民族的祭典仪式和用品、宠物商品、机械零件、电子元器件、生物标本、各种人类用品的中间产品、零配件和升级包等等。
任何产品(人造物)有别于自然物的最大特征就是具有明确的实用性,稍微高级一点也可以叫功能性,无论是否人类直接使用。而很多关于产品艺术性、商业性和实用性的争论、分歧、偏见,大约皆源于人们对实用性的理解过于主观或后现代。
准确说起来,能够满足人类五感(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需要就是满足人类全部精神与肉体需要,一切艺术思想和商业企图也都骨子里生发于五感。只是人类智力发展越来越复杂,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特别是近代科学的越来越专门化,人们一直在不断创造新的、解构旧的专业词汇和术语,擅长词语游戏的人也越来越多,反而忽略了自己原本还是动物界一种,忽略了动物本能是艺术创新和商业获益的永久源泉和动力。
有的东西会被反复发明、反复使用、反复追忆,有的仅仅昙花一现。只有前者可能兼备艺术性和商业性。
孤芳自赏的历史很可能比商业和艺术的起源还要久远,为艺术而艺术的追求永亘古不变,而完全不考虑审美的商品终究很难大卖。非商品社会的许多人类生活必须品,也会被后人不断回忆,却常常既不是因为其艺术性,更与商业性无关。毕竟历朝各代的人类生活,还有很多很多艺术和商业以外的消遣和快乐,创造与幻想。
围观者始终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组成部分,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基本运动惯量。对艺术性和商业性的独自发展和协同前进,亦具有类似重要作用。智能手机时代,围观几乎就是生产力本身。
这个是题外话,暂不展开,只是照应一下前面的结论。产品使用者大多基于对其艺术性和商业性两者或其一的认可,从众消费与个性消费;而围观者则据此加入设计、制造、营销或使用的一伙,或者身兼数职,或者继续围观。
综上所述,考虑到目前还有一部分人类生活在非商品经济社会,前面的结论可以进一步扩展并简化为更一般的表达形式:
艺术性和商业性的视界都无限博大精深,不必斤斤于个别产品。这是艺术从业者的幸运,也是商业从业者的幸运,二者在这个意义上相互成全。但显然,这种兼顾既不是艺术的全部,也不是商业的全部。
最后补充一点,本回答的两个结论皆不需要实例说明,文字、图片、视频都不需要。只需要找个无人打扰的地方,仔细看、认真听、轻轻闻、细细摸、慢慢品(看摸品三个行为须遵守当地规矩),就不难发现身边兼具艺术性和商业性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