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现在许多人给予冉闵过于高度崇拜体现了一个什么样的社会现象? 第1页

  

user avatar   jiang-yong-chen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还是先说说冉闵是个什么人吧,如果对他的身份定位出现了失误,那么自然会产生许多无谓的争吵。

开宗明义,石闵(冉闵)最为主要的身份是后赵宗室,是一个缺乏正统性、但有军功有权力的宗室,他本为汉人,但出生后已经是石虎的养孙,成长经历决定了他的文化色彩必然是偏向石氏的(古代社会的民族文化归属要以家族为基本单位)。历史上的石虎在石勒死后废杀世子石弘掌握后赵大权,这使得石瞻石闵父子得到了后赵神器的入场券。

先介绍一下后赵政权的结构,石勒出身是一个庄园主的家奴,在八王之乱中以成都王颖的附庸身份崛起,他的军队胡汉混杂,皆为西晋国民。但由于石氏的胡人色彩,石勒在建立封建制国家时把这些人定义为“国人”,设单于台管辖,作为政权的基本盘,在此基础上通过政治招抚、军事征服等措施得到坞堡势力、乞活军的臣服。后赵政权中央政体和西晋、十六国差不多,也是宗室成员掌握国家大权,属于“家国”,后赵的“国人”由石家核心成员掌握、各地坞堡势力也有不少归石家宗室管理。

好了,现在可以说说冉闵了。石虎死后,弱势皇帝石世无法掌控局势,政权被有力宗室石遵夺取(击败了刘太后、张豺),冉闵就是在这个时候进入了后赵决策层,紧接着新班子就爆发内讧,冉闵、石鉴诛杀石遵。后面石鉴想要摆脱冉闵、夺回实权,石鉴作为核心宗室可以调动邺城的国人武装,而冉闵这种疏远宗室所依靠的是李农这样的乞活军势力。在石鉴和冉闵的权力斗争中,后赵单于台所领的“国人”就成了冉闵的障碍,所谓的“杀胡令”就是在此背景下发布的,目的是打击后赵的核心宗室。

在后赵中央的政治动荡期间,出镇地方的后赵宗室不乏起兵者,杀胡之后,后赵“国人”团结在了宗室成员襄国石祇周围以求保护,姚弋仲、符洪也蠢蠢欲动,而冉闵在掌控邺城中央后正式称帝建国,不再寄希望于石氏。为了削弱襄国石祇,冉闵加封儿子为大单于招抚胡人,同时也不忘与东晋合作。最后,在战场上,冉魏和后赵(襄国)反复交手,几乎同归于尽,前燕慕容氏成为最后胜出者,前秦也成功建国,冉闵本人死于和前燕的战场上。

总结,冉闵作为石虎的养孙、后赵的疏远宗室,因内政动荡而掌权,但也因缺乏正统性,和后赵核心宗室矛盾激化,最终国家在统治阶级内战中分崩离析。以上故事和西晋的八王之乱又何其相似,这也是政权基本盘小、宗室成员掌握国家实权的国家必然面临的问题。而冉闵此人,无外乎就是后赵版的东海王司马越,不能算特别重要的人物。还有一点,前燕给冉闵的谥号为“武悼天王”,不算恶谥,说明他还是有基本盘的,不是绝对的独夫民贼,但重点在于“天王”,这是一个胡人色彩的称号,足以说明当时人们对冉闵的身份定位是“后赵宗室、权臣”,冉魏政权也被史学家归并入后赵,所以也就不要凭一个“杀胡令”把他当成民族英雄或者独夫民贼,纷乱政治下的产物罢了。

回到本问题,为何现代人对冉闵有崇拜?因为他们不知道石勒的兵胡汉混杂、不知道后赵的“国人”是一股政治力量、不知道“胡人”在当时的含义,把“杀胡令”误解为了近代意义上的种族清洗。因为持有极端民族主义立场,自然就夸赞冉闵了。


讨论一下后赵政体 @比尔海特十四世

没错,后赵政权的制度继承魏晋,读到“领中书、录尚书事、都督中外军事”这类话时就能感觉到。不过后赵作为一个匈奴色彩的政权,单于称号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在石勒称帝前,单于属于石虎。石虎不算石勒的臣子,而是创业合伙人,这算是常识了。

但是在石勒称帝之后,大单于、都督中外军事的任务属于太子,这很难说不引起石虎不满(石虎曾扬言灭石勒门),此时石虎的实力取决于他的威望,而不是来源于制度。石勒在称赵王后把胡人定义为“国人”,很难说没有“认同”方面的考虑,希望他们把对石虎的认同转向对政权的认同。这些缺乏史料依据,但后来的事实也说明了石虎的权势,那么单于庭绝不是“理藩院”这类纯政务机构可以类比的。

再说说冉闵,前文说他是后赵版八王之乱的东海王越,这场乱局最初的起源就是石虎废立太子带来的,希望选一个弱势些的石世来保证自己的安全,和司马炎的做法没啥区别,石虎死后有力宗室搞内乱也是必然。冉闵的特殊性在于他的身份问题,无法作为一个权臣在“后赵这口大锅内吃饭”,所以贸然打击石氏的基本盘,瞬间激化矛盾,把局面搞的不可收拾。后赵灭亡时的内乱,不像西晋八王之乱那样钝刀子割肉,反而是干柴烈火直接爆炸,结合彼时的民族矛盾,冉闵也就成为了争议极大、评价两极分化的人物了。


和西晋一样,后赵一堆宗室内斗,最后得利的慕容氏不也是“外人”么。


user avatar   bi-de-ke-lu-pao-te-jin-78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体现了民族主义对历史的极端化改编曲解,以及用当代民族主义观套用历史。崇拜冉闵(石闵)和崇拜汉武帝是类似的。

“冉闵杀光了羯族,拯救了汉族”?

此事若为真,侯景和他带领的军队都是亡灵。羯人大多融入了汉人,并且即便没有冉闵,前凉、东晋就没有汉人了?中原就没有了?东晋的体量级别比起冉魏这个败多胜少的政权大多了。

此外,看冉闵其人,经常被描绘为“汉民族主义”。但冉闵是石氏(后赵王室)养子、宗亲,自幼是在羯人上层中成长,文化背景中几乎都是羯族,对汉文化没什么认同(只是血缘上的亲生父亲有联系)。类似后来的“鲜卑化汉人”。本质上,冉闵(石闵)是后赵王室、贵族诸侯之一。是养子但曾经被许诺过继承。

冉闵“杀胡”之目的。冉闵所利用的是李农等汉人军事集团,屠杀羯族主要是针对后赵宗室贵族——此先石闵试着笼络他们来应得支持,但他们怀疑其继承的正统性因而不支持他,于是冉闵以“屠胡令”号召,借汉人军队力量清洗他们。之后,在石闵利用汉军上位后,又反过来笼络一批羯人军队屠杀威胁他的汉军力量,李农等也被杀。石闵的头衔,则有“大单于”(有人劝他去掉“大单于”头衔,被冉闵拒绝)。之后与胡人政权的战争中,又不得不再次笼络汉人为之作战。

当时胡汉杂居的北方,区分并非泾渭分明,区别体现主要是在军事集团上。“屠胡”时候杀的汉人也不少,目的是破坏后赵其他宗室的基本势力。石闵的基本盘是其下属的“国人”,而不是“汉人”“胡人”。

冉闵不过是个擅长权术的君主而已,人品也不太好,这种做法在世界各地历史上都常见。现在崇拜他的那些人借冉闵夹杂表达的是屠杀邻居、反人类以及对强权的崇拜及幻想




  

相关话题

  为什么宋武帝刘裕在北伐中表现得这么强(以及刘裕北伐惨烈到何种地步)? 
  特别想了解下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门阀对当时政局的影响? 
  感觉两晋以后,以华夏为主体的文明自信已经变成纯属符号化的自欺欺人,那么可以这么说:两晋之后无华夏吗? 
  为什么中国秦汉之后的割据政权有叫秦、齐、魏、赵、燕、楚、梁、宋的,但就是没有一个叫韩的,为什么没有韩? 
  李自成如果不死在九宫山有没有可能迅速打下南明与满清形成南北朝的格局? 
  为何魏晋风骨感觉是士大夫阶层精神气节的巅峰? 
  如何看待在研究民族史时引入基因分析的方法? 
  羯族人在史书中,留下过羯语音译的名字吗? 
  魏晋南北朝时期民间的的弥勒信仰是怎么回事? 
  如何评价石勒? 

前一个讨论
最伟大的哲学家是谁?为什么?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B站删除稚嫩的魔法师钢铁雄心系列的部分视频?





© 2024-06-2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