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结论:可以。甚至可以在不和系统发生作用的前提下,改变系统的状态。
但个人觉得这个问题修改的不好。
我举一个比较经典的例子来说,就是单电子双缝干涉实验。
众所周知:
单电子双缝干涉实验,会使呈现出干涉图像。
而如果观测电子通过的情况,则会导致干涉图像消失。
这个现象,观察者效应,引起了极为广泛的讨论。应该说也是量子物理里极为重要的问题。
原问题 的tag、以及问法,应该是指向观察者效应的。
那么我做一个假设:
现在有一个实验装置,会对双缝中的任一一个缝进行“观察”,以获知是否有电子通过。
那么,假设对缝A进行观察。如果结果是“没有电子通过”,那么
①这种观察,是否【和电子发生作用】?(现问题)
②这种观察,是否【造成了电子的改变】?(原问题)
对于①,我个人觉得,这种观测,并没有和电子发生作用。因为电子根本就没有通过缝A,也没和观察装置产生交互。
对于②,则【造成了电子的改变】
解释:这种观察导致电子的概率云坍缩。使其“值域”发生改变。
即:原先电子云位置的“值域”是包含缝A的,但是观测后。因为观测并且没有观测到东西,因而这个“值域”里,缝A的区域被排除了。
进而,做一个思想实验。
假设这个观测装置在缝A或缝B之中随机激活。
并且进行了一次“有观测的单电子双缝实验”
并且,恰好每一次激活都没有探测到电子通过(即电子在另一个缝通过)
那么结果会怎样,会出现干涉图像吗?
至少从哥本哈根诠释来说,是不会出现干涉图像的。
因为这种情况下,每次发射电子的概率波,都无法自我干涉。那么就不会产生干涉图像。
然而在这个过程里,我不认为这种观测行为和电子发生了作用。
也就是说
新老问题是不等价的。
一次“观察”并不需要和系统发生作用,但是依旧可以改变系统状态。
而对于新的,当前的问题。我的回答是可以有限的获取系统的信息、甚至改变系统状态。
即,虽然我的观察没有和电子发生作用。但是我得到了“电子不在缝A”这个信息。
对于旧问题,我只能说,以我半桶水的学识,我想不到“观测事物并不改变其状态”的办法。但我不确定是否真的没有。
这个问题透着一股邪乎味儿,怎么看怎么危险啊……
建议专业机构给予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