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冷兵器并不是越长越强!任何武器,无论长短,都有适合自己的战术、战士和战场,也有不适合自己的战术、战士和战场。
那么,罗马人放弃方阵改成剑盾+标枪的原因?
1.罗马人最早的军团就是八排长矛的多里亚方阵,但在意大利山地、河流地形屡次被高卢人击败直接打到罗马城,之后才改成了中队制的军团体系。
2.方阵完全靠密集的行列来增加冲击力,每人占据的空间是3尺见方,只有一条战线(罗马在方阵时期不像马其顿人有轻盾兵,所以方阵背后没有任何预备力量),各单位之间的空当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虽然在秩序严整的情况下方阵正面的冲击力几乎无敌,但遭遇压力后因为个体动弹不得,方阵对地形和战术的容错率非常低,只是对士兵素质的容错率比较高,因为除了前几排和最后一排的士兵以外,其余人往前推着走即可。(具体而言,16排的马其顿方阵是前五排和最后一排,兵员不足时中间10排可以用半训练人员凑合)
3.罗马自有的国情是,罗马不缺优秀的公民兵,但是很缺懂战争艺术的将才(布匿战争之前),意大利也很缺开阔地形。所以在改革之后,队形被拉到了每人空间5尺见方,各中队空当相当于自己的正面宽度,背后两线预备队,对地形和战术的容错率大幅提高。但是因为队形疏散了,在中队内继续采用只在密集序列下有用的长矛已经没有意义(疏开序列下长矛反而是劣势),所以前两线换成了标枪+剑盾。马略改革后三线统一全都是标枪+剑盾。
4.军团自从马改之后,因为战场从意大利已经演变到了整个地中海,队形一直在变得越来越密集,越来越像方阵。
5.到了帝国中后期,情况又变了,战场不缺开阔地形,但是罗马已经找不到足够的优秀士兵,所以在步兵方面,方阵序列回来了,长矛也跟着回来了。
6.罗马在意大利以外作战时,除少数例外,从来不缺同盟军,在希腊或者小亚细亚的早期战争中,军团旁边经常就是盟军的方阵。后来的辅助部队里,也同样有很多用长矛的步兵。
7.有人提到马其顿的方阵,说伙伴骑兵才是主要打击力量。这是没错的。但是更不能忽略的是,马其顿除了使用萨里沙超长枪的方阵步兵以外,还有大量使用标枪+剑盾的轻盾兵(理论数量相当于方阵步兵一半)以及大批同盟轻装部队。亚历山大在山地作战时,常用的主力是弓箭手+阿吉利亚标枪+轻盾兵,最多再加上老式希腊重步兵体系的持盾兵,超长枪方阵只用来打会战,而且人数只占全军一少半。
8.参见彼得纳会战,军团和方阵的优缺点体现的淋漓尽致。简单说了:罗马人营地在山头上,和马其顿人隔着一条小河。两军因为取水时的意外从对峙演变成了会战。马其顿人占了先手,靠方阵在河边比较平整的地面上把罗马人推了回去,但是紧接着方阵迈上了山坡,开始自行分崩离析,军团的各中队从裂缝里冲进去把方阵步兵砍散了。
这场会战同时体现了方阵对地形和将道的容错率差。方阵上山肯定会出问题,所以马其顿国王佩尔修斯此时必须要把方阵按住不让他们继续前进,然后让轻盾兵去继续攻击罗马人,但是他没做到,所以就直接输了没有挽回余地。相反,军团对地形和将道的高容错率也体现出来了,除了在山地上反败为胜以外,罗马人的指挥官保卢斯实际上也是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保卢斯不是个庸才,但这一次他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也是事实),但是因为军团架构能比较从容的后退,而且也有真正的预备队,所以不会崩溃,也有力量反败为胜。
9.关于希腊地形一样复杂却还在用方阵:希腊的战争形式和意大利不一样,城邦之间,哪怕是伯罗奔尼撒战争时期也几乎没有以灭国或者彻底毁灭为目的的战争。所以会战数量非常少,目的和性质也属于有限战争的层面,这就导致双方的战场几乎都是公认的那几个平原,不是曼丁尼亚就是喀罗尼亚要么就是温泉关,马其顿得势之前甚至连色雷斯都出不去。这和罗马人在面对凯尔特人时不得不挺身死斗的情况完全不一样。
而且希腊人并不是没改革,从增加轻步兵数量、发明轻盾兵开始就已经在变了。马其顿人因为拥有大量的轻装部队和骑兵兵员,不需要以削弱重步兵冲击力为代价解决复杂地形作战的问题。罗马人在很长时间以内必须靠重步兵解决一切,所以才对重步兵改革更彻底而已。后期罗马人其他兵源越来越多之后,军团也变得越来越像方阵,原因也是一样。
10.关于回复中,方阵笨重是因为规模越来越大以及战争形式变化:
希腊的战争形式并没有因为规模扩大而发生过重大改变。无论是伯罗奔尼撒战争还是后来伊巴密浓达打的战争,甚至直到马其顿人入侵,希腊的战争形式和战场都没有什么变化。
方阵在任何时代、任何规模下,优缺点都是一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期间,布拉西达斯只带了几百人北上,并没有改变他们只能在平原作战(当然,这平原的面积自然要比大军所需的小一点),面对伊利里亚轻步兵时极为脆弱的情况。如果你真的认真读过希腊史料,就会发现修昔底德在这一段的描述和几十年后色诺芬对万人大撤退的叙述没什么两样。两支军队面临的问题也没有什么本质区别。
我在回答的开头就已经说了,方阵对将道的容错率非常低,而且方阵规模越小,面对机动性更强的敌军就越脆弱(因为正面更窄,也更不可能加强两翼的兵力)
伯罗奔尼撒战争时期一个斯巴达方阵步兵团直接被轻步兵逼的走投无路,这在大规模作战时几乎不可想象。
事实上,军团无论是中队体系还是后来的大队体系,在中小规模作战时优势反而更大。因为基础小战术和士兵的密集程度就已经决定了方阵无论规模多小,在复杂地形上都很难不发生混乱。唯一能稍微中和这一问题的是士兵素质(而且不能彻底消除)。
嘉靖? 嘉靖这也太惨了,本来俩爹他都快搞不清楚认哪个了,你这来了第三个。
朱祐樘、朱祐杬还不算,这还来个十全老狗,嘉靖表示很淦。
嘉靖肯定不担心他爹再把位置抢回去,因为他爹只是兴献王,没办法跟他抢皇帝,而且他爹嗝屁了,他叔朱祐樘也嗝屁了,他哥朱厚照也嗝屁了,他啥都不担心。
而且他真的很孝顺,为了他爹一个死鬼跟三朝老臣整个文官系统为敌,排除他的心机,至少他表面上真的孝顺。
还有,你问问十全老狗手底下能不能容得下公子章和田不礼有如此大的权利,你再问问信期、李兑能不能在老狗手里掌握如此大的兵权,虽然都是奴隶制朝代,通古斯王朝好歹领先了周王朝2000多年,要是这点儿皇权经验都没有,那通古斯人早就滚回通古斯老林里了。
把问题问对了我再来答,要不你问问他 @大明世宗嘉靖帝 有什么感想,反正我没什么感想。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