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swl,前有hw打爆switch,后有小米打爆intel,问题你用来打爆intel的还特么是高通的玩意儿,这个宣传绝逼和中关村在线合体了,我得好好的喷一阵。
认真聊一聊。新机营销,可以理解,昨天865的讲解就很不错,可是今天呢?大家又不是没有用过电脑,你能忽悠的了谁呢?
卢伟冰这边在教育用户:做鸡要公开透明,别让别人把你忽悠了,我们做鸡就很公开透明。
然而事实呢?hw的确在普通版减料,宣传的时候用pro版这没错,可是小米真的就那么公开透明?
这次这个漏了马脚的宣传,看起来实打实的视频,看起来实打实的cpu,看起来实打实的米10比笔记本算力强,看起来都是公开透明的。所有公开透明的东西做出来了一个正常逻辑无法成立的结果,对一般消费者来说引爆眼球,对很多死较真的米粉用户来说,这反而让我们意识到警惕到卢总教育用户的“公开透明”里面到底有多少猫腻。
营销可以,请不要学荣耀老熊那个货色一样毁掉了标杆的名声,毁掉了理工男的名声一样,毁掉了信息透明的名声,做高端机不是靠信息透明做出来的。(虽然也从来没什么机真正透明过)
AGM+FFT类似Super Pi的算法,4Ghz的Skylake计算100万位大概10来秒,1000万位100来秒,http://www.apfloat.org/apfloat/ 这里有AGM计算圆周率的一个例子,我不清楚具体代码的实现,不知道是否没有任何高级别优化导致使用了最基础的X86浮点指令X87浮点,导致计算速度过低,不过目前最大的问题是AGM不被推荐使用,BBP公式更好一些,而目前计算圆周率世界纪录是使用y-cruncher的,支持最高AVX512的实现,使用的是Chudnovsky(楚德诺夫斯基算法),他的速度可以让8565U在54秒完成5亿位,而1065G7只需要30多秒即可完成
至于解压缩10GB,笔记本用了107秒,相当于每秒100MB/S,很简单,普遍机械硬盘就是这个速度,而UFS3.0 400MB/S问题不大,当然也有评论表示是使用的SSD,那可能是Windows本身的解压缩软件效率所致,大家可以用Windows本身的解压缩与主流解压缩软件对比看看,简而言之,我认为一些所谓的测评,既不理论,也不实际,但就喜欢跑出来侮辱用户智商,你说他测的是“理论”性能,却毫无优化,你说他测得实际体验,实际内容又和实际使用没有关系,既不专业也不实用,带节奏倒不错,简而言之,就是一个优化极差得程序对比,对性能的探究毫无价值
最后补充一下,A77不是说完全不能和X86比,圆周率这种本身算密集计算程序,理论上浮点算力借助SIMD,A77大约是Skylake普通版的1/2,考虑实际计算占比,理论上差距应该在同核心同频率A77比SKL是1比2以内,考虑SKL频率更高,2倍多速率差距应该就是优化极限
小米(包括红米)在新机预热的时候,总会搞一些类似“黑暗料理”的东西,这不是第一次了。
卢伟冰的微博真是欢乐多,我经常没事就去看看,之前别的手机预热的时候,例如redmi note 8Pro,就搞过类似奇奇怪怪的预热。
比如好像是给新机开个小运动会?运动员把新机当成铅球去扔,来证明新机质量好。
有时候这样的预热让人感觉耳目一新,但有时候就给大众一种奇奇怪怪的感觉,说不上好也说不上坏,只是感觉这样的搭配很神奇。
这应该是宣传部门想出来的,比较无厘头的测试。要说小米10和电脑比π运算的时间来比较算力还不算太奇怪,那么用魔方高手和小米10来比较还原魔方的时间...这可就太秀了,我内心想:“这也可以?”
有什么意义?
我觉得只能图一乐吧,不用太较真,本身的比试就很无厘头,看着热闹也就行了,小米应该也是想要把热度炒上去。
至于大众有人非得说小米10比电脑算力高?第一不现实,第二小米也没说小米10比电脑算力高,只是单纯测试了一下算到1000万位用的时间,严格意义上来说不算欺骗(甭管用的什么算法)。
大家乐一乐就可以了
对于此事不予评价,我就拿数字说话。评测所用的电脑是8650U,与官宣的CPU大致相同。
首先想到计算圆周率,第一个想到的就是SuperPI,于是我上官网下了个SuperPi跑跑看
有点慢啊。不过考虑到SuperPI已经是上个世纪的软件了,慢也正常。在群友的帮助下找到了官方使用的项目
代码跟小米展示的部分完全一致。但是不巧的是,这个项目貌似包含多种计算方法,根据视频可以得出小米使用的是pi_ca.exe,但是官方并没有提供这货的预编译版本,于是我们自己动手编译。
在观察他的编译文件的时候,我注意到官方其实提供了两种版本,一种是单线程,一种是多线程。多线程的程序后面有_thread的后缀,也就是说小米用的是单线程版。
随后我就按照官方的编译指令,使用VS编译了一份Win32版
不过多线程也没好到哪去,CPU占用很低(毕竟是2001年的代码了)
考虑到古董代码的优化,我又去下了个看起来现代化一点的程序PiFast,同样计算小数点后1000w位
emmmm 21秒 vs 101秒
结论:没有结论,你们看着锤吧(
Update:
经评论区 @大书 大佬提醒,加上编译优化参数 /O2 会快很多,于是我加上编译优化再测了一次:
单线程 101s → 40s
多线程 70s → 32s
所以你们小米跑分的时候不仅没用多线程,还没加代码优化的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