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 2015 年 11 月 13 日在法国巴黎发生的恐怖袭击事件? 第1页

  

user avatar   yan-shui-qing-yun 网友的相关建议: 
      

对在巴黎发生的种族冲突感到遗憾,法国政府应该通过对话的方式与穆斯林群体进行沟通,而不应对穆斯林维权人士的和平抗争进行打压!

我们谴责所有发生的暴力行为,但这与法国政府一直有系统的迫害少数民族有关,粗暴压制他们的宗教信仰和生活方式,才造成今天的局面。

法国应该认真检讨他们对待少数族裔的政策。人民在不能通过正常渠道表达诉求时,有时不得不求诸暴力。

不应将一起简单的刑事案件歪曲为恐怖袭击!

警察为何要将枪手一枪击毙而不打手打脚?他一个精神病人能威胁的了谁?

请死磕律师为被法国警察野蛮杀害的穆斯林上访者维权!

穆斯林为什么杀人?还不都是因为穷造成的吗?法国政府为什么不给他们牛羊肉补贴?为什么不给他们高考加分?为什么不实行两少一宽?

哪个民族都有好人有坏人的,个别人的行为代表不了整个穆斯林群体!

伊斯兰是热爱和平的宗教!

国内的人真是被洗脑洗晕了。我这么说吧,要是在欧美某国发生这么大的惨案,第一件事,就是首相会出来向国民道歉,国家安保部门向全国人民道歉,然后会是各大媒体铺天盖地地控诉杀人犯和控诉执政党的昏庸无能,执政不当,才会导致如此伤亡。然后最多一两个月之后,首相就会在舆论压力下下台。

当然我们最不希望看到的是,某国利用这些伤亡继续给民众洗脑,把本国的经济衰退危机导向内部争斗和混乱,然后成为新世纪的纳粹民粹强国。

我暂且不说民族政策了,赶紧先救人吧。自己的公民在自己的国家,因为某些政策而导致的恶性报复袭击在公众场合受伤,难道医药费还不应该由政府买单吗?

微博上一片对巴黎杀人暴徒的喊杀之声,我很悲哀。这些人为什么要砍人?原因你们知道吗?个人觉得,强力维稳以暴制暴不是好办法,找到他们产生仇恨的根源,化解矛盾才是正路。

我还是为那么被击毙的歹徒们祷告!但愿我们将来在天堂里相见不用彼此仇恨,希望我们的后人能超越信仰、民族、历史,生活在相互尊重,平等博爱的大家庭里。记住,千万不要为击毙歹徒的同胞叫好,否则他们暴行也一样的合法。

从来不告诉你到底发生了什么,只让你盲目地仇恨,莫名地恐惧,稀里糊涂地活,不明不白地死!

难过的无以言表,恶之花绽放的土地,愿真相早日到来,告慰无辜的亡灵!

这一定是体制出了问题!

法兰西恐成最大输家!

法兰西该反思了!


user avatar   zhang-jia-wei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邀。

先谢谢私信问我平安的诸位。鞠躬。

巴黎今晚有几处爆炸案,我在其中一个现场——法兰西体育场——也听到爆炸声了,但没事。

至少现在,没事。


昨晚巴黎时间七点一刻,我和若经14号线转13号线,到圣丹尼斯站,法兰西体育场Stade de France。进场时,安检三重。其中一重,要求我把饮料瓶盖给扔了。

比赛九点钟开始。

上半场后半段,第一声爆炸。地表都震动。全场球迷面面相觑。球员们继续踢。洛里斯和诺伊尔各自不为所动。

稍倾,又一声巨响。这次球迷们有些骚动了:声响过于吓人了。后排有球迷涌动。


但之后似乎没事了。比赛于是继续。大部分人没意识到发生了什么。

只主席台一带的观众,中场休息时走了一些。

马夏尔在左翼突击凶猛,埃弗拉的插上、马图伊迪的穿插都很到位,德国那边很依赖德拉克斯勒的左翼穿插。上半场补时阶段吉鲁进球,法国队1比0领先,大家一高兴,就忘了爆炸声了。

下半场博格巴基本控场,还有几次漂亮的后插上。等吉尼亚克头球得分2比0后,全场球迷在喊3比0。


哦对了比赛就不多提了。……

这时我朋友圈有人告诉我:

出事了。



比赛结束后,我们预备退场时,大屏幕打布告。说巴黎出了案子。希望大家按顺序退场。建议走南门西门北门,然后3号停车场似乎也不要去什么的。

大家开始有点紧张。也通过手机之类得到了一些消息。

有球迷就留在了内场,觉得比较安全。

其他球迷往外走。我拉着若,捏着球场附送的两杆国旗。

中间有两波球迷紧张地跑来跑去,引发了一点骚动。可能因为是,某几个门没有完全排查爆炸危险,禁用,大家没方向感,有点紧张。

我和若回内场呆了一会儿,决定还是回家。

走路尽量沿边,因为担心人群骚乱动荡;我们彼此叮嘱:遇到歹人尽量走之字形,我前她后,遇到任何问题,她先走,因为她法语好,可以叫人,我殿后,国旗杆儿握着,真逼急了还能扔过去当个暗器什么的……

好在没问题。退场的人群很镇定。按照顺序,平缓地走,没有踩踏,没有骚乱。

大家打电话报平安。比平时,就是少了“今天赢得好爽啊咩哈哈”的欢乐感。

下圣丹尼斯站时,警力、狼犬和军人到场弹压。13号线,每一站基本都有警力控场。



地铁上听了一些事。

大概能确定的细节:

共和国广场(我平时学水彩画的地方)发生枪击,AK47扫射。起码三四十人死亡。

(实际上我回家时,死亡人数确认上百,不久就超过了120。网上朋友圈的传闻更有说接近二百死伤者的)
据说剧院里有人质被劫持了。(几小时后确认人质被杀害)

我所在的法兰西体育场,因为奥朗德总统在里面,有爆炸声。据说有人企图进入球场引发爆炸,未遂,自己炸成碎尸了。我很谢谢安检大叔。

地铁上大家基本都很平静,只是忙于刷社交软件报平安。偶尔有人骂Bouygues信号差,消息都发不出去——嗯,我也跟着骂了。

到圣拉扎尔站,大家都小步跑着换乘。我上了14号线就比较踏实了。然后顺利到家。

朋友圈乱成一片。大家争相报平安。

有朋友因为家一带被封了,没法回去了,正在发愁。我们在联系比较近的地方让她去住。

我个人的推想:

共和国广场一带经常是各类演出所在地,又路况复杂,极端分子在那里开枪,其意不善。

法国和德国正在踢友谊赛,奥朗德总统也在现场。恐怖分子是冲着把事儿闹大来的。

法国进入国家警备状态,国境线似乎封了。

令人痛心的是在这其中死难的诸位,以及正被劫持的人质。巴塔克兰剧院,据说有人质正在罹难。


需要致敬与感谢的,是事后从球场用身体结成人墙,保护、引导我们顺利退场的那些安保大叔、警力和军人。

法国人比我想象中镇定许多。大家算是紧张又利落地各回各家,至少我走过的地方,没有骚乱,没有踩踏,算井然有序。

最了不起的,是德国国家队和法国国家队的队员们。他们就真的很镇定地踢完了比赛。爆炸就在咫尺之遥。

体育万岁。和平万岁。

(身为德国队球迷输了球心情有点复杂,但马夏尔和博格巴真的好棒啊!!!!!)



虽说如此,但鉴于巴黎这个事,

在巴黎的诸位千万小心。

在其他大城市的诸位,也请千万小心。

这几天,类似的大体育比赛、大演出,请格外小心。极端分子爱朝着这种事下手。


最后,从来没有说过粗口的若,在回来的地铁上,骂了一句:

操他们极端分子祖宗十八代!

我也想借这句表达一下对这事的看法:

操他们极端分子祖宗十八代!


user avatar   zheng-zhong-15 网友的相关建议: 
      

防止误会,我这是转发自微博.不要问我和图片有关问题 原博已删,原因未知.

同样的11月13日,黑色星期五,法国巴黎遭遇史上最严重的恐怖袭击,数百人死伤。地球另一边,中国新疆警方,历经五十六天追击,对暴恐分子发动总攻,取得重大战果!!!

Sina Visitor System

转自微博

有朋友提醒马赛克没用,就把几张肖像照片删掉.


user avatar   xiao-wu-zhu-bu-xia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邀。

知乎环境变差,段子式的、煽情的、追新闻屁的答案太多,一段时间内应该不会再在这上面答专业性问题了。

最后一个专业答案,贡献给不止希望观世界,还希望有世界观的人,如何看待今天的世界和伊斯兰问题。

1)伊斯兰问题首先是中东世界在全球框架下长期“塌陷”的结果。

我们都生活在2015年,不代表我们都生活在21世纪。

我们今天生活的世界,本质上是由欧洲人自17世纪以来开创的一个世界。

这个世界中,国际体系最主要的单位就是国家,而且不是一般的国家,是“现代国家”,这个今天已为很多人熟视无睹的事情,其实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

查尔斯·蒂利在《强制、资本和欧洲国家》一书中说,1500年左右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现代国家与很多其它政治组织共存,但是到了19世纪,现代国家成了欧洲主流,到20世纪,现代国家又成为世界主流了。这里面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现代国家是最成功的暴力垄断组织。

马克斯·韦伯讲国家是合法垄断最高暴力使用权的组织,这里面“暴力”是其次的,“合法”和“垄断”才是最重要的。现代国家为什么跟城邦(城邦共和国)、帝国、王国、公国侯国乃至教皇国不一样?因为它能够在相当大的范围内垄断暴力。它靠什么垄断暴力?靠官僚制,靠受过现代化训练的军队,靠理性化管理的税收。现代国家又靠什么来使得暴力“合法化”?靠宪政许诺,通过宪政主义,它承诺保障你作为本国公民享有人应当享有的普世权利。

欧洲现代国家在本国内部垄断暴力的努力是相当成功的,有数据统计说,相较于18世纪,19世纪各国内部暴力下降了约70-90%(出处待查),然而与之相对应的是国家间战争的数量虽然下降,但死亡人数上升了好几倍。这是因为国家成功垄断暴力后,战争的烈度也上升了。这是一个侧面。

另一个侧面是:欧洲的现代国家同时又是世界范围内的殖民帝国。19世纪的英国女王可以在议会中倾听本国人民的声音,然而对殖民地来说,她是不折不扣的女皇。这背后隐藏着的是这样一个真相:现代国家是一种高成本的制度,它只有在资本主义得到全面发展之后,创造出大量的剩余价值来供养议员、官员、警察、军队、法律从业者(法官、律师、法学者)乃至公共卫生和公共教育服务的提供者,才有可能建成。欧洲的剩余价值直接来自殖民地,换句话说,欧洲人是以世界的相对缺乏为代价,换来了本土的相对剩余。

中学教科书总是写,世界上很多地区在殖民大潮中被“卷入”了全球资本主义。什么叫做“卷入”?资本能在全球流动,是要发动战争逼迫当地政权修改本国法律服务于资本流动的,也是要对外输出剥削和贫困的。前者我们对列强在中国搞租界那一套见得多了,不用说明;后者举个例子:中国人平均工资100元的时候,英国老板来到中国以每个人500元的价格雇100个技术工人组装汽车零部件,这100个人挣钱多了,会带动消费水平的提高,然而这100个人之外的那些中国人既得不到这份组装零部件的工作,又要忍受变高了的物价。那么谁来解决剥削和贫困?归根结底是要靠当地政权,然而当地政权解决这方面问题的能力已经在西方国家的殖民战争中被摧毁了。

因此,19世纪以来,除了崛起的欧洲和美洲,我们不要忘记还有塌陷了的全世界。而20世纪的欧洲塌陷了,崛起的却是那些有强大国家传统的地方,比如亚洲。很不幸的是,中东地区作为历史上欧亚大陆光辉灿烂的文明区之一,作为东西方文明交汇的地方,作为中世纪最富强和最先进的地区之一,从19世纪起就成为列强(英、法、俄)争霸的大战场(参见

19世纪德国崛起的那些年,英国在干什么? - 小屋住不下的回答

),而20世纪后半叶又成为美苏冷战时争夺的战场(参见

2010 年开始的阿拉伯之春,到 2015 年,北非以及中东地区的格局有何变化或发展趋势? - 小屋住不下的回答

)。这些脆弱的国家一般是对外依赖型经济,欧洲国家打个喷嚏,它们就要感冒。拿突尼斯来说,这个曾被誉为北非民主典范的国家是法国的后花园,光法国人来旅游买苹果,突尼斯人就赚得盆满钵满,搞得大学生毕业后都去当小贩。然而欧债危机后,法国人不来旅游了,卖苹果的大学生们忍受不了军警们的粗暴待遇,直接自焚了,随后政府就被推翻,“民主典范”又有毛用。

2)伊斯兰问题又与伊斯兰世界自身的特点有关。

伊斯兰教是一个没有完成现代化改革的宗教(详细参见

伊斯兰化及伊斯兰国问题是否在重演野蛮征服文明的过程? - 小屋住不下的回答

我之前讲过的现代国家,它的构成有几件要素:你必须有理性的法律体系(所谓理性的法律体系,就是不依赖于个人情绪运作的、有普遍标准的法律体系。你在山东偷东西判3年,不能说跑到河南就变10年,或者你被A法官审了是有期徒刑,不能换B法官来就给你无罪释放),有基于平等人权的宪政框架(哪怕有个幌子也总比没有强),有运作良好的资本主义制度(认钱认法不认人)。

而这些因素,很不巧,都跟伊斯兰教冲突。

伊斯兰教声称一切法都来自经文和圣训,圣训之外没有其它法。所以历史上伊斯兰政权的法律运作,主要只能靠伊斯兰学者们对圣训的解释。圣训说放高利贷是不好的,学者们可以解释成一切放高利贷的人都该处死,也可以解释成放1000倍的高利贷是不好的。就这条件,您搞个《民商法》出来我看看?

基督教也挫过,但人家宗教改革都是500年前的事儿了。今天的西方国家政教分离原则依然深入人心,然而伊斯兰民众心目中,政教合一的政权才是合法性最高的政权(所以阿拉伯之春后,沙特和伊朗两个国家受冲击力最小)。

一战后伊斯兰世界想要改革本土宗教的有识之士主要来自军方,因为奥斯曼帝国的军队是跟西方人真刀真枪干的,知道人家有多牛逼,西方哪个国家都去过,世俗化的愿望也最强烈。然而这些人上台,一般都会留下相当强大的军政府传统。凯末尔、纳赛尔都是这样。第一代军政府一般是民族英雄,威望比较高,但后代威权政府一般都不太受老百姓欢迎。可是,这些人往往还是世俗化的坚定推行者。你说要民主,反独裁,好,问题是这些地区大部分民众依然是虔诚的信徒,民主化一般只能意味着伊斯兰化。

埃及茉莉花革命一开始的推动者是受过西式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和中产阶级。然而在伊斯兰世界,西式教育只在大城市里很少的大学中存在,除了这几个文明的孤岛以外,广大地区依然是阿訇和清真寺们在孜孜不倦地教经文、教识字、教做人。

后果就是,西式思维的文人发动推翻军政府的民主革命,换来穆斯林兄弟会的上台,通过了一个基本等于政教合一的宪法,军方一看不行,马上出手废掉,又换了一个新的军政府。

要世俗化,就是独裁;要民主,就是伊斯兰化。

绝望的伊斯兰人民扭头看到了第三条道路——ISIS。

3)为什么是ISIS?ISIS是互联网+政教合一政权+恐怖主义

ISIS到底是什么?是宗教极端主义还是恐怖主义?它与“基地”到底有什么不同?

从发动袭击的方式来说,ISIS是恐怖主义。恐怖主义的特点就是不对称战争。之前我们讲,现代国家最重要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它成功垄断了暴力。而恐怖主义组织根本不可能赢得与现代国家打正面战争的胜利,因此它只有靠不对称战争:你不是想给你的人民提供一种安居乐业、稳定生活的预期吗?我不求在战场上打败你,我只求破坏这点。反正我不怕死,我就看你的人民怕不怕。

但ISIS与“基地”最大的不同,在于它同时是一个有理念的政教合一政权。它是一个12世纪的教会国,它用教法统治,用宗教学说给自己发动恐怖袭击找理由,用经文给圣战和自杀袭击找借口。所有“温和穆斯林”领袖写给ISIS的公开信都不是给ISIS看的,而是给非穆斯林看的,这些温和表态的用意是保护那些生活在非穆斯林国家的穆斯林。

我这里直接引用一篇文章:

【翻译】What ISIS Really Wants? ISIS到底要什么? (1)

举例来说,9月份,伊斯兰国的首席发言人阿布·穆罕默德·阿德纳尼酋长号召法国加拿大等西方国家的穆斯林找到不信道者,并把他们“用石头砸碎脑袋”、毒死、用车撞死、或者“毁坏他们的庄稼”。在西方人听来,这些犹如圣经中的古老惩罚方式,比如石刑和毁坏庄稼,与更现代的汽车谋杀并列在一起,十分奇怪。(阿德纳尼还把国务卿约翰·克里称为“没切包皮的老头”,好像他仅仅通过形象比喻就能吓唬人一样。)

……

实际状况是,伊斯兰国是伊斯兰,是地地道道的伊斯兰。是的,它吸引了一些疯子,也吸引了一些机会主义者,他们大都来自中东和欧洲未受波及的地区。但它最忠实的追随者所宣扬的教义,源自对伊斯兰最直接甚至是最深刻的解读。

……

十月份的伊斯兰国杂志《大比丘》发表了一篇文章,名为《立即恢复奴隶制》,其中提出的问题是,雅兹迪人(一支古老的库尔德教派,曾借用一些伊斯兰的元素,在伊拉克北部遭受伊斯兰国的攻击)是犯了错的穆斯林,因而应该被处死,还是仅仅是异教徒,因而应该合理地被充作奴隶。
……
一个可以和伊斯兰国相提并论的政权是红色高棉,它屠杀了柬埔寨大约三分之一的人口。但红色高棉在联合国占有一席之地。“这是不允许的,”阿布·巴拉阿说。“向联合国派驻大使就是认同真主之外的权威。”他指出,这种外交形式是偶像崇拜,或信仰多神,会立刻使巴格达迪成为异端并被替换。即使用民主的方式加速哈里发国的降临,比如投票选举支持哈里发国的政治候选人,也是偶像崇拜。

最后落脚到此次对法国的袭击:这次袭击与上次《查理周刊》袭击对比,可以看到模式是有不同的。上次袭击还有6个人没抓到,但已经确定身份的3个人都是基地组织在法国的成员(ISIS由基地脱离出来,但目前很可能已经重新把基地吸纳为自己的一部分了),是本土作案。而这次ISIS的袭击,则是有成员持叙利亚护照伪装成难民进入法国,跟当地法国人结合起来,内外作案。

这就是我为什么要强调ISIS的“互联网+”属性:本质上,你可以把它理解成一次QQ群的线下聚会:你加了一个QQ群,大家都在讨论一个你很感兴趣的话题,你们越聊越开心,于是你想去群主家,或者群主跟朋友来你家找你,大家搞一个线下聚会。你对你的城市比较熟,线下聚会选在哪儿狂欢你来定,狂欢形式他们定。

为什么欧美年轻人会加入ISIS极端组织? - 小屋住不下的回答

欧洲年轻人跑到中东参加ISIS,就是你跑到群主家。这次法国袭击,就是群主来到你家。只不过,线下聚会的方式是爆炸和自杀式袭击。

我不知道这样类比能不能说明白ISIS的可怕之处:它运用互联网+的手段,把所有有可能接受它极端思想的地方,都变成了它潜在的线下网点,所有这些网点对本国人来说都是不安全的。更要命的是,就算你知道99%的穆斯林是爱好和平的穆斯林,即使有1%的网点是ISIS的线下会员,那也是不安全的。新媒体技术如果得不到控制,ISIS就可以利用它把每一个国家的每一个城市都变成恐怖袭击的前线。而如果你想控制它,你就得像美国人那样,允许国家机器对这个言论自由的场所进行全方位监控。

美国目前的政治制度,能否阻止希特勒的出现? - 小屋住不下的回答

4)为什么是法国?——小清新有什么错?

ISIS爱选择法国,原因很简单:法国穆斯林移民数众多,法国人安保工作做得非常差劲。

法国穆斯林移民多,主要是因为阿尔及利亚战争之后,法国对原殖民地的穆斯林敞开大门,这些移民的后裔不像他们的父辈对法国那么有感激之情,本身融入法国又不成功,再加上法国这几年经济疲弊,贫富差距加大,社会群体仇恨加深,导致族群冲突日益严重。

可参见

法国“共和模式”移民政策的困境

袭击事件发生后,很多人对圣母小清新开嘲讽,但是少有人嘲讽到点上。小清新的最大问题,其实看过第一节的人都会知道:现代国家许诺其国民享有的一切权利:自由、民主、生存、发展……都是需要付出成本的,而小清新们以为这些人权既然是天赋的,就应该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你要为专职民意代表(议员)付工资,你要为公共警察付工资,你要为公立教育和公立医院付工资,你要为律师付昂贵的工资。为什么西方国家法治环境比中国好?你去数一数这些国家平均每万人有多少法官、多少律师,它们的法学院每年拿多少科研经费,教授拿多少工资,你再对比中国,答案一目了然。不独法治,医疗、教育、安全都是如此。在公共服务方面,太多中国人习惯了支付社会主义的工资,却要求资本主义的服务。

你一方面在网上呼吁打倒恐怖主义,另一方面又反对国家安全部门对网络进行审查,一方面要推翻叙利亚的威权政府,另一方面又要打倒ISIS,一方面对难民展现人道主义精神,另一方面又希望自己的生活质量不会受到影响,哪有那么多好事。

所以我从不祈福,从不斥责恐怖分子。祈福不花我的钱,斥责恐怖分子不需要我扛枪,而我知道生活中一切美好事物都要付出努力才能得到。我的朋友如果在巴黎受难,我会给他打钱。如果我是思考问题的人,思考问题就是我战斗的方式,理性地分析来龙去脉然后提供认识框架和解决对策,就是我的职责。

最后引用我最喜欢的科幻小说(不是《三体》)中最后一句话作为结尾:

天底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叙利亚阿勒颇7岁女童发推文“求和平”? 
  澳大利亚“潜艇门”,为什么能撕开西方阵营?法国召回美澳大使,又释放了什么信号?莫里斯为何会突然反水? 
  五常为什么不清除掉 ISIS? 
  2 月 1 日法国杯巴黎点球遭尼斯淘汰,对此本场比赛都有那些精彩看点值得关注? 
  怎样解读默克尔总理暗示法国交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让欧盟集体获得这一席位? 
  马奇诺防线,人人都能想到德军会绕道后方,为何法国却没想到呢? 
  引起法国大革命的那笔债务最后到底是怎么解决的? 
  法国如何避免二战投降的命运,最晚从什么时候开始怎么做? 
  如何评价法国AMX30坦克? 
  法国人从大革命后一直这么激进吗?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美国大师黑板上画 6 行圈圈拍出 7053 万美元」?
下一个讨论
还有哪些像 Unix,C/C++ 一样经久耐用的软件技术?





© 2024-05-3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3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