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汪芳? 第2页

                    

user avatar   hun-yong-si-yan-li-chang-chun 网友的相关建议: 
      

混乱的逻辑,畸形的思想,扭曲的观点,低劣的文字以及下等的人品。

天天展示自己变态的价值观。

就像新冠病毒一样,一点点传染我们的社会,尤其他们好在官员们的鞍前马后活动,以最快速度传染给众多官员。那些病毒的感染者,反过来,成为他们的庇护人,助力他们一天天坐大。大到嚣张无比的程度,大到有如黑社会的架构,整个网络,可任由他们呼风唤雨,随意凌辱意见不合者。

相关回答

历史上有哪些曾经社会地位很高的职业由于科技的进步被淘汰?淘汰后的失业人员又是何去何从呢?


user avatar   wang-you-28 网友的相关建议: 
      

很多人问我对方方日记怎么看,我根本,都没看过。

我怀疑大多数人都没看过。

从网上接触到的只言片语,大概给我的印象是:

记录了武汉期间的见闻,有亲身体验也有道听途说,有不少不准确,以及,主要讲了苦难,没有讲正能量。

很多网友不喜欢的理由是:会被外面当刀子,你讲的很片面无法代表整个武汉不能叫武汉日记,等等吧。


这让我想起我大学时读过的另一本日记,也是庚子年,是记录1900年前后,作者在北京义和团运动期间的见闻,叫做《庚子记事》。


《庚子记事》的作者仲芳氏,是当时生活在北京有点闲钱闲功夫的知识分子。

亲历了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进京,自己家里也被洋人进来抢了三次。

写这些日记,是为了记录世事,也是想反思。

用笔很浅显,像是我认识的任何一个老北京,喜欢八卦,跟人闲聊,义和团大师兄来了,也愿意跟人攀谈几句,然后把见闻写到日记里。


他写那东西,对么?

当然有很多真实见闻,可更有道听途说的谬误,还掺杂着封建迷信。

在他的记录里,提到拳民信誓旦旦对他说:洋人的军舰开到天津,只需要大师兄做个法,军舰就沉了。

他记录拳民冲击洋人的洋枪,都带着妇女的姨妈秽物,因为那时候相信这玩意能让子弹打偏。

也写了拳民刚进京的时候,大师兄拿出钢刀给大家表演刀枪不入,精壮的汉子肌肉虬结,钢刀过处,只是留下白印子。他啧啧称奇。

这是不是瞎编,是不是造谣?


他也记录了苦难,记录了洋人的恶行。

也对洋人的行径做了区分:有的洋人进到屋子里,把家具都装车运走;有的则只是带着好奇,走进平民的家里,东看看西看看,不取财物。

当然也会记录到糟糕的中国人。

愚昧、迷信,但也有热血。有的敢于反抗,也有的欺凌同胞。


他写的东西,都是苦难,有的带着荒诞滑稽,但几无正能量。

他的角度也很局限,只写了小人物视角,当然不够全面。

朝堂之上如何斡旋,清军对使馆围而不打还送西瓜这些,一概不知。

庚子年间当然还有很多建设上的伟大成就,比如盛宣怀开始筹建电报,中国开始走向现代化,这些也没记录。

他写的东西可以叫《庚子记事》嘛?可以代表“庚子”嘛?

可能也不行。


他记录的事件,是在给外国人递刀子么?

可以是。

他记录了同时代的愚昧和错处,记录了民间对洋人的反抗,对洋人的误解。

洋人拿着这些,当然可以作为证据:“你看,他们根本不是文明人,你看,他们对我们充满仇恨。你看,我们不是入侵,而是文明拯救野蛮。”


《庚子记事》有着这么多的毛病,可我们今天看来,《庚子记事》是做清末历史研究时很难绕过的史料。

我们会尽信其中的记载么?

当然不会,早有学者对其中的记述进行辨析,哪些真的、哪些不实,都有定论。


我们会因此被他扭曲历史么?

也不会。

我当时读这本书,看的是中华书局版本。

后来再出版的《近代史资料专刊:庚子记事》里面就不光收了《庚子记事》,还把其他几家的资料也放了进去。

有杨典诰的《庚子大事记》、华学澜的《庚子日记》和佚名的《庸扰录》这些。这些资料也不都全面,但综合在一起,我们对那个时代的了解,就更客观。


所以,说《武汉日记》不客观,这很正常。

我们现在是缺更多其他的日记,从各自的角度来写自己喜欢的东西。

而不是让《庚子记事》的作者,把错误一一补正,再去查阅资料,口述历史,再把东南互保这些大事件也加进去。

有这么高要求,就不会有《庚子记事》,也不会有其他资料。

我们对自己民族过往的了解,就会越来越少。


user avatar   hua-deng-chu-shang-12-60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一个国家,需要有着不同的声音,我觉得您在看待问题的角度上就出了问题,方方在《武汉日记》该不该抵制,不该由她的人品去讨论,现在的网络暴力只是一种更下流的手段。她反应的只是一个较为真实的初期武汉城市,其中有很多失误的地方对党和国家造成了抹黑,但是方方本人也进行了道歉,这是应该的(其实这个道歉没有任何用)。我相信很多谩骂的人根本没有看过《武汉日记》。一个国家的影响力,不可能只由一本书去颠覆,一群英雄创作的努力,不可能凭着一个人的一张嘴去抹杀。(个人觉得方方事件的核心是“武汉日记”,她本人只是一个小小的棋子,同时对她被利用而感到悲哀)

问题是,很多人错在认错真正的敌人,我们的敌人不是一个“方方”,而是西方社会中的新闻美体和它背后的资本鉴于作家方方的《武汉日记》英文版已在亚马逊网站光速预售这本书的副标题是“来自疫情中心源头的报道”,书内容介绍:社会不公、腐败、滥用职权、系统性政治问题阻碍了对传染病的反应。

这个结论是准备作为向中国索赔的证据吗?


user avatar   exco 网友的相关建议: 
      


受到极左思潮影响的知乎网友,只有把自己的狂躁和攻击性收敛起来,开始反思自己的问题,才能客观的评价别人。

当你认为,不骂方方,就和你不是一路人;

当你认为,无论怎样,她就是在造谣;

当你认为,谁说也没用,她就是在搞特权;

当你认为,她不允许你在她的微博里友好的质疑她,侵犯了你宝贵的人权;

当你开始觉得她应该闭嘴,不要散播这些你不喜欢的负能量;

当你觉得她被美国媒体称赞,那就一定是民族败类;

当你觉得观察者网的文章,比新华社还要公正还要爱国;

当你觉得,这样的双标、撒谎成性、假装理客中的所谓文人,配不上一份伟大;

当你开始恨不能为民除害,让她跟随她的时代而去;

当你开始恨为她辩护的人,甚至开始恨没有和你一样恨她的人;

当你做了以上的事情,被批评为极左,你更加愤怒。

当你莫名其妙地就极其愤怒,血脉偾张

你就需要反思了。

你现在需要的不是客观评价别人,而是客观评价自己。


user avatar   fengyan-w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更新:

评论区诸位方粉,宁是感染了肖战粉的习气了嘛,怎么说话都跟肖战家一样一样的。

原答

反正她有一篇催着复工的日记(不讨论复工对不对)给的理由是她家没阿姨做卫生做家务,我就知道这位绝对没跟人民群众站一起。


图片来自评论区大佬

另外微信也可以搜的到,有一个叫啥啥的二十维空间好像转载了她所有的日记


user avatar   lu-sen-lin-lin 网友的相关建议: 
      

方方日记在境外的英文版和德文版已经开卖了:

德文版封面:红色底、黑色口罩

关于这本书的介绍:悲惨、禁锢、不公正、专制、腐败、滥用职权。。。。。光看这些介绍,方方简直是一名民主斗士,应该拿诺贝尔文学奖。西方本来就对中国的疫情有偏见,方方通过各种道听途说的消息递炮弹给对方。

这种出版和上架销售的速度、如此赤裸裸的介绍用词。没有里应外合?没有推手和策划?方方在武汉疫情封城期间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将道听途说当成事实,听这个说听那个说,就是没有自己所见所说。被拆穿打脸多次,她直接扣别人极左和文革余孽的帽子。这种所谓的日记有什么可信度?

方方接受泰晤士报的专访。把批判她的中国人与法西斯进行连接。她之前就大骂别人是极左和文革余孽。这下还怕外国人听不懂,直接用法西斯。

另外她做为一名女性作家,称呼湖北经济计划学院为“计院”。影射该校女学生从事特殊行业。这种素质真的让人很无语。评论里面有些人在替这个词开脱。请注意看她发言的上下文。

她和她现在的粉丝在网络上抢占道德高地,将谣言当做事实,将臆想当成依据。并且通过她的日记四处传播。这是非常具有破坏性的。

这次抗疫,医护人员在一线战斗。非常专业和辛苦。他们理应成为这次抗疫的主角。可是方方呢?通过“我的医生朋友”这一说法,传播了数次谣言。她从来不说那些话可能就是她自己真实的想法。一旦有人质疑,至少很多人不会直接质疑到她身上,而是会首先质疑她在武汉的医生朋友到底是什么样的医生群体?这无形当中就给医生群体抹黑泼脏水。消解了医护人员在抗疫中的奉献。

方方通过这些道听途说,把得来的好处全部自己捞在身上。她的粉丝称呼她是当代鲁迅。外媒称呼她是中国的良知。但一旦谣言被揭穿,她就甩锅、狡辩和反扣帽子。

她称呼湖北经济计划学院为“计院”。和她的日记如出一辙,也是借别人之口。从来都是我朋友说,我同学说,我的医生朋友说,附近老百姓说。这个人,捕风捉影是她的必备技能。道听途说是她的真实水平。她写的东西毫无公信力可言。

另外,方方认为美国节目杀光中国人的言论很好玩,不要当回事。要知道,这个节目当时播出后,不仅在中国引起轩然大波,在美国,也是被华人和亚裔团体严厉谴责。最后主持人出面道歉。风波才算平息。但是到了方方这里。是好玩,还加了一个大笑咧开嘴的表情。

这人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很可怕。


user avatar   xin-wen-ji-zhe-li-mou-ren 网友的相关建议: 
      

方方个人在1月30日的微博里说道,他们局(洪山区交管局)有不少我的读者,于是说你在还是在家写作吧……于是昨晚派了肖警官将我侄女送到机场。

在后来回复的文中,方方老师说侄女是凌晨3点新加坡撤侨的飞机。但是,我百度看了下,新加坡撤侨的飞机是7点22起飞的。

当然,对我后面所言而说,飞机的时间为题就不值一提了。

看起来一大串,简而言之,全民被禁足的情况下,方方借助人脉,让肖警官送了她的侄女去机场。这还不行,她还非得在微博上炫耀一波:hey,你们瞅见了么,就我能出来哎!

事实证明,想跟别人炫耀有力气的最后都成了搬起大石头砸自己的脚。开大奔进故宫撒欢的,接孩子回荆州的,送侄女去武汉的,派出所所长老婆开保时捷给人干仗的,当了北大博士后的,盖违章建筑获得美国什么奖的。不光得自己开心,还非得糊别人一脸才行。

其实,这件事儿,如果放在和平年代,确实是挺小的一件事。交管局的一小警官,顺水推舟给方方送了个人情而已。

但是现在是特殊时期,往大里说,你这就是特权,甚至是有可能危害到国家安全层面的特权行为。一道封城令,整座城里的人被画地为牢,禁足在家。如果这真的比喻成一场仗,她就是那个能让整座大坝溃塌的蚁穴。

方方之思维,很符合特定群体的立场——目前中国许多自诩为精英知识分子的人的立场。一方面常常批判中国人的麻木,特权,以及缺乏法治思维和权利意识,一方面又常常利用自己手中的资源通过特定的渠道,为自己打开方便之门。

不过,我看网上很多喷子把这帮人和追求人权自由的人给同标签化,这其实是两种病。一种是亘古不变的特权思想,一种是到现在学不来的尊严。方方之错,在于她使用了特权,而不是她骂着特权。

突然想起来垃圾车运肉那个事情。

垃圾车运的肉能吃吗?能吃。有味道吗?有味儿,甚至更香。抱着个塑料袋,怕啥。可有尊严吗?没有,但没有一个人敢说。这并不是人鹿鸣站着说话不腰疼,而是有的人跪的久了,不会站了。人家想把他扶着站起来,他还在地上打滚,边打滚边说:“我不起来,要不然别人扔在地上的肉我就捡不到了!”宁死不吃嗟来之食,这个故事大家都听过吧。

话题再回到方方这边,其实最可怕的,不是搞特权本身,而是有特权习以为常,甚至连搞特权的人自己,都忘了自己这是在搞特权。

估计,方方这个日记的出发点,是真的衷心的感激和赞颂当地交警、警察。真心觉得他们这是在“为人民服务”。但事实上,因为她习惯性享受特权太久了,却忘记了 这样的所谓“服务”本身就是在搞特权。

就跟网上屡见报端的官员的奇葩言行一样。这未必就是当事人真的脑子抽筋了,而是骨子里已经习惯了特权下的日常生活,潜意识里已经不把这个当成违法违纪了。


user avatar   zhong-dao-79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是毛泽东同志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期间对梁漱溟的批判的部分内容。这次会议于一九五三年九月十六日至十八日在北京举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在京委员列席了这次会议。

前面我讲了,梁漱溟没有一点功劳,没有一点好处。你说他有没有工商界那样的供给产品、纳所得税的好处呢?没有。他有没有发展生产、繁荣经济的好处呢?没有。他起过义没有呢?没有。他什么时候反过蒋介石,反过帝国主义呢?没有。他什么时候跟中共配合,打倒过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呢?没有。所以,他是没有功劳的。他这个人对抗美援朝这样的伟大斗争都不是点头,而是摇头。为什么他又能当上政协全国委员会的委员呢?中共为什么提他做这个委员呢?就是因为他还能欺骗一部分人,还有一点欺骗的作用。他就是凭这个骗人的资格,他就是有这个骗人的资格。

在梁漱溟看来,点头承认他是正确的,这就叫有“雅量”;不承认他是正确的,那就叫没有“雅量”。那样的“雅量”,我们大概不会有。但是,我们这一点“雅量”还是有的:你梁漱溟的政协委员还可以继续当下去。

关于孔夫子的缺点,我认为就是不民主,没有自我批评的精神,有点象梁先生。“吾自得子路而恶声不入于耳”,“三盈三虚”,“三月而诛少正卯”,很有些恶霸作风,法西斯气味。我愿朋友们,尤其是梁先生,不要学孔夫子这一套,则幸甚。

梁漱溟又攻击我们的农村工作“落后”,下级干部“违法乱纪”。现在乡村里面,所谓落后乡确是有的。有多少呢?只有百分之十。为什么落后呢?主要是因为反动分子、宪兵特务、会道门头子、流氓地痞、地主富农混进来当了干部,把持了乡村政权,有些人还钻到共产党里来了。在严重违法乱纪的干部当中,这些人占了百分之八十到九十,其他还有些是蜕化变质的干部。所以,在落后乡,主要是打击反革命分子的问题,对于蜕化变质的干部也要清理。在全国,好的和比较好的乡是多少呢?是百分之九十。对于这种情况,我们要心中有数:不要上梁漱溟的当。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本文转载观察者网所报道的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余亮先生原创

余亮老师本尊回答,大家可以转去看看啦!支持原创者哦!给作者点赞哦!

  • (不要给我点赞,支持原创!)



PS:本贴已经记录大家太多意见了,我就不删除了,还请余亮老师谅解。

.....................原4月2日看法...................

本人支持余亮先生的表达。

类似支持汪女士观点的人初心是好的,站在正义的角度,貌似不败。但他们的共情太片面,有更大部分群众的感受他们还没感受到,这可能取决于他们的认知差异吧。

如果让她们上抗疫一线去工作一段时间,我想肯定会增加他们的阅历,写出更让人信服的日记的。

..............2020年4月8日补充.............

鉴于作家方方的《武汉日记》英文版已在亚马逊网站光速预售

德文版也跟上了

这本书的副标题是“来自疫情中心源头的报道”,书内容介绍:社会不公、腐败、滥用职权、系统性政治问题阻碍了对传染病的反应。

这个结论是准备作为向中国索赔的证据吗?

言论自由也有底线的,也该顾及他人的利益。

方方光速出版从我的角度是不能理解的,对方方作家的评价也有了改变,她没有了作为中国人的底线,她侵害了我作为一个武汉人的情感!也侵害了我作为一个中国人的情感!

.............继续补充...........

我对方方日记在国内互联网上引起争议,可以作为旁观者客观看待;但如果方方日记不对事实的全貌进行补充修正,就在海外出版,恕我不能继续客观,我对此抱以最大的鄙视,因为我们都将成为一个受害者。

(应知乎小管家要求,删除了一张发生在我身边人的聊天记录照片,但原答案照片是他们公司面对海外客户恶意拖欠货款,要求中国支付赔偿金的邮件表述,我可以保证真实。鉴于不想把朋友牵涉到佐证中来,删除就删除吧!)

我只想说这种日记你要说她在海外传播对中国无害,想法真的挺牵强天真的,毕竟海外媒体不是从事实来看中国,而是从政治需求上来报道中国。

看看来自加拿大的视频博主对西方媒体报道中国字眼使用的介绍:

m.weibo.cn/3173633817/4

值此全球经济可能产生经济危机,国内经济仍艰难的时局,她如此快速的海外出版,求自己名利双收,抓紧时间给抹黑中国的国际舆论添砖加瓦,提供中国威权政府,隐瞒20多天疫情的素材,怕是不能坚持说她爱国吧?

至于方方老师说的海外封面和简介由于她不懂外语,所以造成了不良影响,且不说作家究竟会不会在封面及简介上进行审核。也可以看修改后封面的表述,相信第二次应该是方方老师认可过了的文字吧。看看专门就修改后的封面介绍还有没那味儿:

中国的外交部正在海外亲自下场推特辩解,却被迫就这些素材所引起的舆论抹黑进行解释。可是中国驻斯里兰卡大使馆的官方推特账户被封号,证明了民主自由亦不过是西方用来考核中国的工具。中国从来都不是只有一种声音,有时候可能是发不出声音,或被谬变成其他声音。而他们只是不想听中国官方的声音而已。


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

方方的一个字,落在国人头上可能就是一家老小的生计。

PS:湖北省现任作协主席。


图片信息量很大。

老话说的好,人比人真是气死人。


user avatar   hong-fei-pian-pi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看了她的日记看不下去,像个老红卫兵,上纲上线扣帽子,满嘴的极左极右什么的。

《万箭穿心》是她写的,写得挺好,可惜了。




                    

相关话题

  我国4个新冠疫苗进入临床三期,6万人接种无严重不良反应,年底年产能可达6.1亿剂,普及接种还将有多久? 
  1 月 20 日 0 时至 16 时北京新增 5 例本土确诊病例,2 地升级为中风险,目前情况如何? 
  2019年高考,湖北考生308分能在武汉上什么大学?女生,目前学什么专业比较好? 
  北京要求为防疫一线人员「合理安排轮休」,目前防疫一线人员的工作强度有多大?我们能为他们做些什么? 
  如何看待 7 月 20 日美国单日新增确诊超 6.2 万例,疫情感染总人数突破 376 万? 
  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建议暂时放弃新冠疫苗知识产权,有哪些利弊?应该放弃知识产权吗? 
  如何看待瑞德西韦在中国的两项临床试验相继停止,因为招募不到足够病人?会造成什么影响? 
  丹麦承认因新冠疫情已经错杀 880 万只貂,首相认错部长辞职,为什么能有这么大的乌龙? 
  国务院提出,不得随意限制货运车辆和司乘人员通行,将对疫情防控带来哪些帮助?还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1 月 6 日河北新增本土确诊病例 51 例,69 例无症状感染者,目前当地防控情况如何? 

前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 4 月 15 日苹果突然发布 3299 元的 iPhone SE?关于新机你有什么想说的?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印度、意大利(新增)的某些个人与组织想要中国赔偿巨资?对中国有影响吗?





© 2025-02-2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2-2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