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人民日报文章《美国发展史就是一部印第安人血泪史》? 第2页

     

user avatar   li-xiang-1-48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回答某回答提出的问题

1、在当时看来不对,否则人家一句“不能以现在标准要求前人”怼回来

答:以圣经,古兰经,四书五经,佛经中反对滥杀无辜,反对种族灭绝的内容回答即可。

2、在现在看来不对,否则别人看了没啥反应

答:(这点无争议)

3、自己没做过类似的事,否则人家一句“你也一样”怼回来

答:以本朝论,确实没做过。做过的前朝都已经亡了,付出了应有的代价。

4、对此事的道歉、赔偿、反思、教育不足,否则人家一句“还要怎么样”怼回来

答:归还得克萨斯,停止按照强行划定的边境把印第安人污名化为非法移民,允许墨西哥人回归北方领土生活。


user avatar   lao-yang-liao-gao-kao-zhi-yuan-tian-bao 网友的相关建议: 
      

地狱有个规矩,谁在人间害了人,被害人的血将淹此人。

一次上帝去地狱视察,发现血只浸到澳大利亚人的腿。上帝就很奇怪,问到:“你们杀了这么多塔斯马尼亚原住民,怎么血只及腿呢?”

澳大利亚人答道:“呵呵,因为我们站在美国人的肩膀上!”


user avatar   reseted1579091819694 网友的相关建议: 
      

揭露一名汉独极端分子两面人

中原王朝统治其他区域的历史和国内各民族之间的历战争史,国家已有明确的定义和定性,最近又专门颁布三本白皮书来说明。

@LeoLyu 竟然把欧洲白人屠杀和奴役压迫美国印第安人罪行跟我国中原汉民族同胞解放和援助我区汉唐明代族群的历史类比,试图破坏我国领土完整,污蔑国家官方史观和对历史事件的定性。


user avatar   shaung-zi-shi-zi-zuo 网友的相关建议: 
      

如果美帝反驳说“盎撒和印第安人自古以来就是美利坚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然后表示这是“盎撒民族西进”、“美利坚民族内战”和“促进了民族融合”,最后折腾出一个“版图美国论”。

那就有意思了。


user avatar   sui-kuang-feng-qu 网友的相关建议: 
      

美国这个国家,最喜欢在胸口挂块纸牌子,然后在牌子上明晃晃地写上“人权卫士”四个大字。

如此一来,它便真的以为自己是“人权警察”了,对世界指手画脚,无端干涉他国内政,殊不知它那块“人权卫士”牌子的底下,却满是数百万北美有色族裔的无尽鲜血和枪下亡魂。



在美国建国前,墨西哥以北的北美地区尚生活着超过300个印第安部落,人口250-300万人(《美国百科全书》15卷11页),也有历史学家认为是1000万人。

而到了1890年,有记录可查的印第安人便只剩下38万人,甚至由于数量太过稀少而成了被圈养的“保留人种”此时距离美国独立战争结束不过100余年

就这样一个种族屠杀堪比纳粹德国的国家,也配给自己涂脂抹粉奢谈“人权”

(本文采用数据和所述事实,均出自英美原生出版刊物)

第一、北美殖民地移民为什么要对原住民印第安人实施种族灭绝?

自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欧洲大陆上混不下去的大量人口开始成群结队地向美洲迁徙。



从英国出发到达马萨诸塞的移民船“五月花号“



一开始,这些外来者非常谦恭,因为此时印第安原住民们的力量还比较强大,这些外来者们也知道此处不是自家土地,双方虽然看对方长相比较稀奇,但相处还算比较和睦

随着时间流逝,外来移民们在北美生根发芽,逐步在此处站稳了脚跟

之后超过百年的时间里,新的移民们不断从欧洲到达北美,老移民的子子孙孙也不断繁衍,这些新增的人口,都需要大批的土地来过活。

北美虽大,但肥沃的土地也不是无限的,此时各处殖民地政府便将黑手伸向了原住民印第安人

很快移民们依托殖民地政府力量,开始抱团向外扩张,他们以暴力手段驱赶看中土地上的印第安人,又挑起印第安人部落之间的冲突,从中获取带血的财富。


印第安部落与殖民者的战斗


驱赶和霸占行动一直持续了近百年,1644年弗吉尼亚议会通过表决,正式宣布对印第安人展开“无限制战争”(《战争与美国思想》,1982)。

这是一个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决议由此为起点,北美各地殖民政府开始对印第安人逐步实施种族灭绝政策。此后大约20年,北美大西洋沿岸的印第安人几乎灭绝,大西洋沿岸大片土地从此被白人彻底抢占。

到18世纪初,北美东部各地殖民地政府力量已对印第安人形成压倒性优势,为从根本上削减印第安人的人口数量各殖民地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极为残酷和血腥的政策,其中最臭名昭著的,便是鼓励全民猎杀印第安人的“猎头令”

第二、残酷血腥的“猎头令”

1703年,新英格兰地区(包括今日美国东北部6个州在内)在立法会议上决定,只要殖民地民众能任意获取1块印第安人头盖皮,即给予40英镑的奖励


殖民者残酷对待印第安人


请注意,这不是倡议或某种引导,而是一项通过立法会议的法律,换句话说,新英格兰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对印第安人进行种族屠杀的政策

17年后,大概是殖民地政府觉得这些年杀人速度有些慢,1720年,此赏格直接翻了2.5倍,达到100英镑

我很好奇这个奖金标准究竟有多大吸引力,便去换算了一下这笔钱的购买力。1717年牛顿已经在英国皇家铸币局局长任上确定了金本位制度,因此这个计算不难。

换算结果,当时的100英镑购买力,大约值今日30万人民币

这就是说,只要移民们能拿着1块印第安人的头盖皮交给殖民地政府,就能获得等同于今日30万人民币的奖金。

由此可见,北美各地殖民政府对灭绝印第安人决心之大、投入之巨



印第安战士



如此巨额的赏格,令得移民们趋之若鹜,只要杀死一个印第安人,就能得到过往难以企望的巨额财富,可以想象有多少人参与到这场猎杀之中,也可以想象有多少印第安人惨死在这“猎头令”下。

由于赏金太高,当时甚至出现了专门以此为生的职业——“赏金猎人”,其工作只有一项:找到印第安人并杀死他

后来印第安人被杀得怕了,四处躲藏,移民们便拿其他人头盖皮充数冒领赏金,此举被殖民地政府发现,便严格规定剥下的头皮上必须带有头发,印第安人多为黑发且扎有传统发辫,头盖皮上带有头发便很难冒充,这是何其血腥和没有人性的政策。

18世纪中期,部分北美殖民地的猎杀法令再次升级和细化。例如1744年,马萨诸塞地区出台了一个新法令:每剥一个12岁以上印第安男子头皮奖励100镑,剥12岁以下孩子或妇女头盖皮,给50镑

这,就是美国历史上的“人权”



印第安妇女和儿童



第三、美国建国后是怎样对印第安人进行种族灭绝,一步步将其变成“保留人种”的?

1776年费城第二次大陆会议,乔治.华盛顿发表《独立宣言》,美利坚合众国正式成立,此后印第安人的境遇并没获得任何改善,而是更加悲惨

如果说美国建国前对印第安人的屠杀还是以各地殖民地政府单独政策为主,那么美国建国后,印第安人遭遇的的屠杀便是以美国的国家力量来进行

从18世纪末开始,北美十三州组成的美国联邦政府,开始统一对北美中西部的印第安人展开有组织、有计划、长达百年的种族灭绝

在美国首任总统乔治.华盛顿执政的8年期间,联邦政府80%的收入用来支持美军对印第安人的战争。之后继任的美国总统们,同样将消灭印第安人视为美国的基本国策之一,联邦政府每年花在“解决印第安人问题”方面的开支一直居高不下,这种情况一直持续了百年之久。


印第安人战斗


为什么建国初期的美国政府和美国社会如此敌视印第安人?为何他们不愿放印第安人一马,一定要赶尽杀绝?

问题的关键,便在于北美洲这块“天选之地”

北美洲的好,用10个字就可概括——东西两大洋,南北无强敌。除此之外,北美幅员辽阔,物产众多,如此好地,殖民者们早已垂涎欲滴。

但严格来说,北美洲原本是有主人的,这个主人便是印第安人。印第安人无论从肤色、文化、生活习惯等各个方面都与白人殖民者们完全不同,很明显美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很难对他们进行同化。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联邦政府选择了一个残酷血腥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发动战争彻底灭绝印第安人,抢占他们的土地



1784-1795年的11年间,建国初期的美国与印第安人前后展开了3次大战。

由于印第安人武器落后,以部落制为主的社会组织形式也极为松散,因此战争中途印第安人虽有短暂胜利,但最终结果依然以失败而告终

1795年8月3日,印第安人被迫与美国政府签订了《格尼维尔合约》,从纽约到密西西河之间的辽阔土地全部割让给了美国,而原本生活在这些土地上的印第安原住民,除逃走的外,其余人等全部遭到美军屠杀。

《格尼维尔合约》管用了大约20多年,从1820年开始,美国政府又开始对北美中西部地区进行大规模的领土扩张

在此阶段,美国政府在“西部开发”名义的掩盖下,鼓动大批新移民进入北美中西部印第安人的传统领地。这些人戴着毛毡帽,骑着骏马,左手拿套绳,右手擎左轮,成群结队地向政府给他们承诺的“新领地”冲去。

这些人,便是美国历史上著名的“西部牛仔”


西部牛仔追杀印第安人


我们在好莱坞大片中看到的“西部牛仔”个个热情似火、勇猛无畏,仿佛天生的冒险家,殊不知在这些光彩熠熠的“西部牛仔”背后,留下的却是印第安民族的无尽鲜血和如山白骨。

试想,这些“牛仔”们个个都堪称移动军火库,他们那些弹药难道真是用来对付野牛和野兽的么,不,这些枪支弹药,真正的目的是用来消灭印第安人

1824年,美国政府设立“印第安人事务局”,专门负责将印第安人强迫迁徙到指定的、狭小的“保留地”,这些地区通常是荒凉贫瘠的不毛之地,而肥沃的土地早已被白人庄园主们所占据。

由于没人在意印第安族群在此次“西部运动”中有多少人死去,因此印第安人在这场运动中的整体死亡人数一直是个谜,不过我倒是查到一个数据,由此可见冰山一角



1820年以前,密西西比河北部以东的区域大约还有12.5万印第安人生活,到25年后的1845年,这个区域内便只剩3个印第安人了(《美国军事史》,1989)。

从1820年到1861年美国南北战争爆发,无数印第安部落彻底消失,难以计数的印第安人在这时期内失去了生命,而随着这些世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印第安人的消失,是美国政府对这些抢占来的土地的彻底掌控,也成为将来美国称雄全球的制霸之基

如此残酷无情的种族灭绝,激起了印第安人的英勇反抗。战也是死,不战也是死,那还不如战死。

印第安民族中的切罗基人、克里克人、塞米诺人等族群先后与美军展开激战,令美军损失惨重,美国政府前后共耗资近6000万美元,换了8个司令,才勉强取胜(《不列颠百科全书》)。



19世纪的印第安人



接下来便到了南北战争时期,印第安部落大多站在南方“美利坚联盟国”一边,众多周知,最终南方失败,印第安人又一次押错宝,随后又迎来北方政府的血腥镇压

例如深受林肯信赖的北军将领格兰特就曾表示“为保卫移民,有必要灭绝全体印第安人部落”(《美国军事战略与政策史》,1986),1864年,北军在里昂要塞一次性便屠杀了600余名印第安人。

为了有效减少印第安人数量,美国政府可谓绞尽脑汁,议员们竟想出了一个匪夷所思的办法。1862年至1867年间,联邦政府专门拨款1亿美元捕杀大草原上的野牛,其原因是美国政府认为印第安人的主要食物来源是野牛肉,如果杀光了野牛,印第安部落大概也就任由他们摆布了。


黄石公园里的北美野牛


不可否认,1亿美元的威力确实巨大,到1880年,美国的野牛从1300万头硬是减少到不足1000头(《美国军事史》,1989),野牛这个北美的原生大种群,就这样被美国政府生生整成了濒危物种。而北美大地上原本多达数百万的印第安族群,也同野牛群一样,在美国政府持续百年的种族灭绝政策下,最终变成了“保留人种”,即使最后那些死里逃生的幸运儿们,也被驱赶到今日的218个指定居留地内。

希特勒曾多次对他的身边人讲过,他非常非常欣赏而且极为羡慕美国对印第安人高效的种族灭绝政策——“有效、饥饿、以多制少的战斗”,并将其作为纳粹德国灭绝犹太人的榜样。

第四、印第安人问题一直是美国政府的薄弱环节

印第安人的问题,是存在于美国社会内部一个根深蒂固的问题,也是以白人为主体的美国政府执政基础中的一个重要薄弱环节


身穿传统服饰的印第安女孩


应该说从美国建国伊始,美国政府处理印地安种族所采取的方式就是极端错误的,并导致了一系列影响至今的严重后果

1890年印第安苏族反抗联邦政府的战争“翁迪德尼之战”结束后,印第安人虽然停止了起义,但双方仇恨并未因此消除,甚至延续到今天。一方面是印第安人对联邦政府的“不服管”,另一方面便是美国白人社会对印第安人长久以来根深蒂固的“种族歧视”

事实上直到1924年,美国政府才承认印第安人美国公民的地位,而即使到了2007年,年收入低于2.5万美元的印第安人比例还占到印第安人总人口数量的41.7%,是美国平均贫困率的2倍。

当今美国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对有色族裔的“种族歧视”其根子便是从印第安人这里开始



贫困的印第安人口



这种歧视因子一直贯穿美国社会两百余年,后歧视范围又逐步扩大至非洲裔人群、亚裔人群等一切存在于美国国内的有色族群,并延续到今天。

就美国这等“人权”状况,也不知道它哪里来的勇气对其他国家说三道四,别以为现在阔了,我们就不知道你以前的黑历史。

第五、现代印第安人的反抗与争取

现在美国“保留地”内的很多印第安人都在积极争取自身族群应有的权利,他们并没有忘记北美这片土地原本就是他们的故土,更没忘记他们和殖民者们持续数百年的战斗和积累下的仇恨,个别印第安族群,甚至一直在寻求脱离美国联邦政府的管辖并独立

2007年12月20日,著名的印第安领袖拉塞尔.明斯在华盛顿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我们不再是美利坚合众国的公民......我们将会给所有愿意放弃美国国籍的人发放新护照和驾照”,在拉塞尔.明斯的设想中,将在美国的中部地区成立一个“达科他国”,以脱离美国联邦政府的管辖。



印第安人领袖拉塞尔.明斯



当然,从现状来说,拉塞尔.明斯的设想基本上是没有半点成功希望的,不过这些印第安人的举动充分表明,美国国内的“人权状况”着实堪忧。

由于历史上的种种遗留问题和上述印第安族群与联邦政府的矛盾,因此直到现在,美国国内的印第安人问题都是美国政府一块极大的心病,历届美国总统在处理印第安人有关的事务上都是慎之又慎,每一届美国总统都会反复强调“按政府与政府间的原则,处理与印第安部落之间的关系”,印第安人问题,着实是美国政府的一大痛点。

所以多谈点印第安人的问题,或许能让最近的美国稍微清醒清醒,它哪疼就使劲朝哪儿敲打,只有把它敲打痛了,才会真正给它涨涨记性!

PS: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梦醒锦官城”


user avatar   wang-long-run-50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今天不是愚人节,但胜似愚人节。

因为就在刚刚——戴森,发布了一款耳机

这款耳机,是「头戴式耳机 + 空气净化器」的结合。

不仅支持主动降噪,解决噪音污染;还支持空气净化,解决空气污染。

一箭双雕。


你没看错,戴森首款「空气净化耳机」真来了——

戴在头上的空气净化器

这款耳机名为「Dyson Zone」。

初看上去,它的造型充满金属感,就像耳机和口罩的结合体。

主角刚从 2032 年的空气污染重灾区穿越回来,告诉我们音乐和新鲜空气可以一起进入大脑。



戴在头上的空气净化器——第一次觉得戴森能有一个产品和它的名字如此契合。

净化空气

戴森在这款耳机上提出了「移动净化」的概念。

也就是说,让你不仅在家,走进各个城市的雾霾里也能呼吸到新鲜空气。



Dyson Zone 这里用到了两种净化系统。

首先是移动净化技术。

两侧的耳机腔体内,塞入了「双重净化系统」,内含马达,可以主动吸入外界空气,接着过滤污染和有害气体。



戴森研发出了一种「静电式过滤媒介」。

它能够主动吸引空气中的灰尘和颗粒物。



这样就能把摩托车头套一样的大滤网,变成小尺寸、纤细的滤网,放进耳罩里。



经由过滤之后,外界空气就会传递到前面的面罩里。

然后,就是创新呼吸气流技术。



戴森新创了一种无接触式的面罩。

空气将从耳机两侧进入口鼻中间,然后再从中间呼出,持续输送洁净的气流,整个过程都是无接触的。



等于直接在你的嘴部打造一个洁净空气的呼吸区。



净化噪音

耳机造型都来了,不能放歌说不过去了。

戴森把移动净化的概念,和声学系统结合,然后 Dyson Zone 就变成了一个能空气净化的耳机了。



这个耳机的耳罩能够完全包裹耳朵,还搭载了主动降噪技术,外部能捕捉外界噪音。



同时,内部配备了一种算法,在噪音接近耳机时进行降噪。



为了保持好的音频质量,戴森还设计了很大的音腔,扬声器驱动器,以及配合宽音域的频率响应。

但具体听感如何,等爱范儿后续来评测吧。

重新定义「耳机」

戴森没做过耳机,但空气净化戴森可是老行家了。

一直以来,戴森每一件产品都在持续创新和颠覆,产品也非常多元,比如无叶无噪音的吹风机、不伤发的卷发棒、能用一辈子的自然光照明灯……



但戴森的核心技术,依然是空气净化。

从一开始的无线无尘袋吸尘器,到能加湿空气、净化空气、取暖和凉风的各类无叶电风扇。

这款空气净化耳机,戴森也表示是经过了 30 年的过滤技术积累,研发了 6 年,进行了 500 多个模型的迭代。



2016 年,戴森内部提出了「移动净化」的概念,接着就开始了全球城市的空气调研。

两年后,他们开始测试产品,发现将过滤网放在耳机内,能达到最好的空间净化效果。

这大概也是为什么,耳机要和口罩连在一起。



2019 年开始,产品开始根据不同人脸设计不同模型,继续打造产品内部零件的适用性,还有净化技术和降噪技术的融合。

毕竟将一大堆复杂的净化系统,放进两个小小的耳机腔体里,的确不是什么简单事。



最后,才有了这款未来感满满的移动净化设备。

在全球空气污染一直都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这款空气净化耳机实现了便捷的户外空气净化,倒也是一个很符合当下的应景产品。



而且戴森首席执行官 Jim Rowan 之前就在采访中提过,(中国消费者) 喜欢拥抱新技术,对于颠覆性产品持相当开放的态度。

疫情当下,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重视呼吸这件事。



不过,它是个空气净化耳机,没有防护等级,不能当防疫口罩用。

无论如何,我们很高兴看到,可穿戴设备的未来,至此出现一个新的可能。


user avatar   xu-kong-92-87 网友的相关建议: 
      

无意间点开过曹人的直播,看到他剪了个短头发,戴着眼镜,说话很拘谨,脸白白的,呆呆的样子。特么这反差也太大了。


user avatar   masterrex 网友的相关建议: 
      

很直观…

灵玉看诸葛青的战斗,他懂,要想打,就必须占吉位,不然没得打,而诸葛青不会让他那么容易占上吉位,所以灵玉也挺头疼的,但灵玉也有北境苍潭,全图aoe,所以也有优势,灵玉和青是一个档次的…


而王也呢?直接告诉灵玉,你随便占,我即是吉凶,我即是天道,四盘随我拨…


王也》灵玉=青》楚岚

给罗天大醮分个档次…

王也独一档…

青和灵玉第二档…

楚岚贾正亮风沙燕第三挡…

唐文龙玲珑云第四挡…

挂马仙的咱不算,宝宝手动挡…


user avatar   jie-cuo-wu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大部分国家的法律都有,比如美国,这部分是属于控辩交易的一种。


user avatar   xu-zhao-yang-5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你迟疑着,慢慢睁开眼睛。

墙壁雪白的光刺得你双眼胀痛,不自觉流下泪来,你看着墙上John Winston lennon的唱片海报愣了好一阵子,才反应过来,这确实是那个你曾经无比熟悉的房间。

三年前,因为一场严重车祸,你们一家三口被送到医院,经过抢救,爸爸妈妈都平安无事,而你不幸失去了视力。

这三年,你挣扎过,绝望过,无数次在深夜里抽泣,沉浸在悲伤里无法自拔,甚至忿忿不平地想,为什么爸爸妈妈一点事都没有,受伤的偏偏是我?

但经过他们的悉心照料和陪伴,你还是熬了过来,甚至在专业老师的教诲下学会了盲文。不出门晒太阳的日子,就窝在小房间里用手指触摸文字,慢慢阅读。

那天读《瓦尔登湖》,读到梭罗写的一句“只有我们睁开眼睛醒过来的时候,黎明才会到来”,你突然鼻头一酸,因为联想到那么多的人们都可以看见黎明,而你不能。

现在,黎明终于到来了。

你想立刻打开房门告诉爸爸妈妈这个天大的好消息,可脑海里蹦出来的那个声音让你停顿了下来。

你想了想,尽量以不出声的方式把房门开了一条细缝,偷偷观察客厅里究竟发生了些什么。

让你微微有些失望的是,好像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

头发半白的爸爸坐在桌前读报纸,戴一副老旧的金边眼镜,两只手捉着报纸的两端,身体尽量往后仰,眼睛用力眯起来,这样才能缓解远视的疲劳。

妈妈在厨房里炒菜,家里每天都吃四菜一汤,今天做了番茄炒蛋、干煸四季豆、青菜豆腐汤,还有一个土豆红烧肉在锅里,锅铲翻转的轻轻撞击声,和空气中熟悉的饭菜香气,让人觉得心安。

你莫名松了一口气。

刚想彻底打开房门,突然瞥见妈妈左手臂的一小块皮肤亮了起来,仔细一看,竟然是一块液晶显示屏。

上面显示,

“肉类已处理完毕,请出锅。”

妈妈熟稔地用手指点了一下下方的“确认”按钮,把红烧肉盛在小盘子里,关火,端上桌。

这时,显示屏再次闪烁起来,

“饭菜准备完毕,请五分钟后到次卧提醒乐乐吃饭。”

妈妈再次点了“确认”,面无表情地换下厨房的围兜,用抹布把灶台的油渍清理后,走到客厅,端坐到爸爸旁边,一双眼睛直直看着墙壁,像个机器人。

不对......

看着她脚踝附近的充电器借口,你突然意识到,她......好像就是个机器人。

这时,爸爸左手臂的显示屏也亮了起来,

“时间已到,请打开电视,收看新闻联播,并按照知识库第1783条文字内容做出相关评论。”

不出意外,爸爸也默默点了“确认”。

你仿佛被雷击中一样,呆在原地。

他们是谁???

你的大脑飞快运转,像要烧坏掉一样地一阵眩晕。你把视线挪到天花板,再顺着往下看,熟悉的吊灯、熟悉的墙纸、熟悉的餐桌、熟悉的一摞摞旧报纸,熟悉的一切。

视线停留在左边的墙壁上。

那里挂着一张黑白照片,用木头相框裱起来,镶嵌着一朵黑色的布花。

照片的背景是每年夏天你们都会去避暑的那片湖泊,爸爸搂着妈妈,还很年轻的两个人对着镜头大笑着。

你突然回想起那场车祸以前,作为工程师的爸爸老是喜欢钻进小书房里摆弄他那些金属小物件,不知道捣鼓些什么,也不让你跟妈妈进去看一看。

你想起某次你实在好奇,问了一句,爸爸用大手捏捏你的脸,说,

“爸爸在制作一些可以一直一直陪着乐乐的好东西呀。”

原来是这些东西啊。

可是爸爸,你真的很粗心欸,都不知道给仿生机器人安装一个衰老的装置。现在,我都已经二十三岁了,你跟妈妈却还是三年前的样子,连一根白头发都没有多长出来。

就是跟妈妈合起伙来欺负我看不见,对吧。

还是......

车祸发生时,你还没来得及改良这些装置呢。

妈妈手臂上的显示屏亮了起来,

“时间已到,请到次卧提醒乐乐吃饭。”

你看见那个女性机器人起身,有些笨拙地模仿人类的脚步,走到你的房间门口,发出的却是往日妈妈的声音,

“田可乐!你是不是还在睡觉啊!太阳都快下山了!赶紧滚出来吃饭!”

你看着那张跟妈妈一模一样的脸,强忍住泪水,以再平常不过的口吻回答,

“哎呀知道了!多睡会儿怎么了!饿死我了!”




     

相关话题

  突然想到,美国是不是霸主国家有史以来最可怕的形态了? 
  为什么波士顿倾茶事件叫tea party? 
  美国因为疫情死亡了几十万人,为什么美国社会跟没事人一样? 
  为什么这么多人讨厌美国?美国究竟什么地方招人厌? 
  罗斯福新政(大萧条/经济危机)时期生产牛奶的工厂宁愿把牛奶倒掉也不给人民,为什么不让群众免费领取牛奶? 
  目前来看美国开始走向衰落了吗? 
  如何评价金发碧眼的印第安参议员放出自己的dna测试结果? 
  为什么西方国家明知道美国倒行逆施还要力挺美国? 
  美国照这样下去,10年内他会迅速灭亡吗? 
  美国有印第安男人娶白种女人的吗? 

前一个讨论
5 月 6 日零时起恢复全国收费公路收费,你有什么想说的?
下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俄罗斯在新冠疫情的表现?





© 2024-06-17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17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