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非医学生想要了解人体基本构造该通过哪些途径? 第1页

  

user avatar   fu-shi-bo 网友的相关建议: 
      

认真看了题主的问题描述,感觉题主的知识诉求不仅限于了解人体的基本构造,而且还想要了解

一些基本工作原理、对外界的反应

所以这就不仅限于人体解剖学的知识了,而且更多的涉及到人体机能的一些内容。所以,根据形态决定功能的原则,要从解剖学、组织学这两门形态学科目入手,然后通过生理学和病理学去了解人体正常与异常的工作状态。

而且题主限定了一个前提:

只有高中生物基础

我认为有一本书基本上可以满足题主——《人体图谱,解剖学、组织学、病理学》,这本书是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目前为第2版。

为什么推荐这本书呢?

这本书我最初是在影像科找同事玩的时候偶然看到的。随便翻看就被震惊了。当天下班回家我就货比三家在某宝买了一本(当时价格是四百多),直到现在也会时不时拿出来翻看。虽然对于专业医生而言,这本书的知识深度不太够。但是其直观的图片,和相对易于理解的语言描述给我的科普写作提供了很多灵感。

唯一遗憾的一点是这本书实在是太大、太重了。34厘米高,28厘米宽,厚度足有4.5厘米。重量差不多六七斤。对一些小仙女恐怕是非常不友好。

接下来我就用手机拍几张“买家秀”,结合图书内容总结我的推荐理由:

1,学科知识覆盖面广:无论是生物学还是医学,都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则,就是形态(结构)决定功能。那么这本书就以解剖学和组织学这两门重要的形态学入手,利用大量精美的手绘图片展现人体从宏观到微观的结构。同时,又有丰富的文字讲解,配合图片的直观展示,将各组织器官和系统的工作原理娓娓道来。另外,也有大量的图片展示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病机理和宏观、微观改变。

书太大了,只好放在地上拍

2,语言不算非常专业化: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介于专业的学术文本和泛泛的科普化语言之间。我相信,如果高中生物知识学得够扎实,看懂是没有问题的。

每个解剖结构都有文字描述,便于理解

3,直观易于理解:这本书的标题用了“图谱”二字。确实,这本书最大的卖点就是大量精美的手绘图片。这本书的手绘精美程度甚至对一些美术生也很有裨益(这是我一个学美术的朋友跟我说的)。这些图片周围有非常精到的文字详解,没有很长篇大论,都是在尽可能短的篇幅里把事情说明白。

皮肤和毛囊的立体解剖/组织学结构

4,跨越学科的藩篱:一般而言,医学生学习医学基础课程是要一门一门学习的。比如大一开始接触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大二开始学习生理学和生物化学。大三学习病理学,病理生理学。进而在大四学习临床课程。而这本书作为一本有科普意义的图书,很注重打破学科的藩篱,尝试给读者一个系统的把握。比如,在学习完每一个系统的解剖、组织学知识以后,会有专门的几页书,以表格总结的形式罗列这个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并且会罗列病因(概述)、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这对于感兴趣的非专业人士非常友好。

大量常见病多发病的讲解

最后,如果大家对这本书感兴趣,可以点击下方的购买链接。也欢迎买了这本书的朋友和我交流阅读体验。书是铜版纸全彩页的,价格略贵。




  

相关话题

  “年龄越大,越喜欢喝烈酒。”这句话有没有科学的依据? 
  专硕规培选择实力强、活很多、没有钱的医院,还是选择相对实力差、但是待遇好一点的医院呢? 
  都说学医就是背,那么医学生的水平究竟差别在哪? 
  一般短效避孕药是要长期服用避孕的,但比较好奇,像毓婷这种紧急避孕药在事后服用的原理是什么呢? 
  没能在山东大学5+3学医,在央财学财政 无法复读,请问是不是很不好? 
  医学生第一次上人体解剖课的感受是怎样的? 
  全国政协委员张俊廷:建议培养短期全科医生缓解村医短缺压力。对此,你怎么看? 
  人体短时间摄入巨量(比如 100 克)褪黑素会发生什么? 
  咬舌真的能自尽么?这是什么原理? 
  每次睡觉起来嘴里有黏黏的液体这是什么病? 

前一个讨论
哪些营养成分是宝宝成长必需,该如何补充?
下一个讨论
大一的我,把重点放在好好学习上还是处对象上?





© 2024-06-2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