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医生对中国来说是紧缺的,为什么医院对于学历的要求反而越来越高了? 第1页

  

user avatar   field654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先跑个题,美国最权威的医学数据库叫做UpToDate. 我听说这个数据库是七八年前了,之后一直在用。用来教育自己,用来帮助亲友。我本人生物医学工程博士,非医生。

这个网站有多厉害?人类常见的几千种病,随便搜,都能搜出几篇文章,讲这个病。比如我最近查看的一个病,寻麻疹,一篇文章的开头是这个风格的。

其实每篇都是这个风格的。有一到两位MD作为作者,一到两位作为编辑,还有副编辑。每个人都是专家。令人敬佩的是,每篇都会写,最后一次文献检索和最后一次更新。比如贴的那个,最后一次更新在18年10月,最后一次文献检索在上个月,19年三月。正因为所有这些医生作者的努力,这个文库才敢叫UpToDate。

那么我看了这些文献以后,对亲友能有什么帮助呢?

说起来可能难以置信,一些偏门病,我在阅读几个小时到一天以后, 对这个一个病的理解,可能超过一些三甲的主治医师。说的再客观一点,在这一个病上面,我会知道不少主治医师不知道的东西。

比如14年,我一个亲人患了低血钠症(Hyponatremia),北京某三甲医院基本属于治标不治本,直接让用胶囊装了食盐吃,而不去探究背后的原因。

然而这个病真正的诊断方法应该是这样的

根据血渗透压和尿渗透压的不同,这种病的病因可能有十多种,包括肾衰,内分泌失调,失水,高血糖,高血脂等,还有一些罕见病。每种的治法是肯定不一样的。

当我提出应该先查血渗透压和尿渗透压的时候,医生很从善如流,并没有听不进。然而,该医院没有这两种仪器设备。当时都是15年了,我们在北京问了四五家三甲医院才找到这两种设备。最后很不幸,还没排查出病因,他身体整体状况就恶化了。

以上只是一个例子,我为亲友阅读诊疗方法的时候,好几次能给医生提建设性意见。比如某肿瘤科的医生,可能并不知道每个肺癌靶向药都是针对哪种突变的,而是针对所有患者都是一个套路。再比如另外肿瘤科的医生,并不知道对于卵巢癌哪类药物取得了最好的疗效。

而我说的,都是北京三级甲医院的医生。(但是我还是很敬佩他们,因为他们的工作量不允许他们大量阅读文献,更别说撰写文献了。)

回到主题,题主似乎觉得本科硕士当医生就够用了,其实差的远呢。博士就敢说自己够用了吗?也不够。我这上面说的都是北京牛逼医院的医生的本事,除了东南沿海,其他大部分地区估计还不如。

我当然明白这是一个质和量的平衡。比如血渗透压的测量仪器,如果一年没有几百个病人用,那医院有理由去采买其他使用率更高的仪器。同理,教育资源不能都给最顶尖的学院和学历。我写这些,只是想说明,我们比较顶尖的一批医院和医生,距离真正的牛逼,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第一次更新。评论里面有好几个很酸的评论,很阴阳怪气那种。

无外乎说我自己查文献,感觉比医生牛逼,其实水平并不如。废话当然不如了,我查一天文献就能更牛逼,可能吗?

我搞癌症治疗的,我在讲我自己的领域的时候,医生也得认真听着。这就是术业有专攻。


那为啥我还要自己查呢?不是有病吗?实在是医生的水平太良莠不齐了(有的是水平到了,心黑)。 其实来酸我的都还算有追求的了。 你们真的有同行水平/医德不行的。

我说两个气人的。

一个是给我朋友查的荨麻疹。医生应该给病人寻找过敏原。 众所周知,过敏原的寻找方法是注射这种可能的过敏物,然后看看哪种导致肿胀。 某浙江医院医生开了一个方法,用电流的方法测。病人一个手拿着过敏原,另外一个手被测电流。结果发现没啥东西导致过敏。就是下面说的这个玩意。

我当时听着都快气死了。这TM是什么狗屁诊断方法? 要有效就见鬼了。 我不知道开这个诊断的大夫自己是不是真的信。


第二个,

肺癌的突变是多种多样的。 比如有的是EGFR突变。有的是ERBB2突变。 治一个的药不一定治另外一个。 明明病人基因诊断报告里,写的是ERBB2突变,而且每次做,丰度越来越高。 医生就是视而不见, 就给开针对EGFR的药。 那你让病人做基因检测有啥用啊?当然这个可气程度不如上一个,毕竟国内治ERBB2突变的药少。但是你给病人说清楚了也算你尽职了对不对。

有评论提出针对ERBB2 的药Trastuzumab在FDA审批没过肺癌。 我当时推荐的方案是去参加Poziotinib的临床试验。 这个在国内是有的。 毕竟EGFR抑制剂试过了很多都无效,还在一直试我觉得这个方案不走心。 评论说医生开药安全第一,我大部分同意,理解医生担的责任和法律义务。


第二次更新。 有不少评论里面问数据库获取方式,这个每年1500块人民币。

但是我不建议每个人都学我。答主虽然不是医生,但是对生理学病理学都自学过一些。 而且有比较强的文献阅读和知识检索能力。 对每篇文章提出的观点都会存在合理的质疑,不确定的东西回多方考证。 如果看答案的人,对医疗知识比较匮乏,很可能不是看一篇/几篇文章能让你水平飞跃。


user avatar   aizhi-ma-hu 网友的相关建议: 
      

对于传染病防控,疫苗的研发虽因为时间长而无法在早期使用,却能成为后期避免长期传播的有力武器,

快速发展的疫苗技术,可能是今后我们应对传染病的一个关键科技。

疫苗是通过将病原体的特征物质(抗原)暴露在机体免疫系统中,但减去了其有害或者致病的部分,从而使得机体在不患病的情况下产生强烈的免疫反应。

因此,如何鉴别并研发病原体的特征性物质,是疫苗研发的关键。

那么,我们都有哪些疫苗技术了呢?

  1. 减毒或灭活疫苗

这一类疫苗的远离很粗暴简单,就是把病原体杀死(灭活),或者杀死一部分(减毒),使得其致病力显著下降甚至消失,但其抗原却能被身体很好的识别,因此是使用非常广泛的一类技术。

但这一种技术的缺点在于,产生的免疫原性较弱(特别是灭活疫苗),因此常常需要加强免疫(也就是打好几针),通过多次激发身体的免疫反应来建立长时程的免疫力。

在此次新冠病毒疫苗的研制中,基于vero细胞的灭火病毒疫苗就是用的这个原理,所以也是需要加强免疫的(目前是两针)。

2. 类毒素疫苗

这一类疫苗主要针对致病原因是病原体产生的毒素物质。比如破伤风、白喉等,主要致病原因是破伤风毒素和白喉毒素。机体对这一类毒素也会有免疫反应,产生对应的“抗毒素”,从而中和毒素的破坏作用。

类毒素疫苗就是分离获得细菌产生的类毒素,或者采用生物方法,把类毒素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造(例如白喉毒素的第52位氨基酸改造后,毒力降低,但仍具有诱发抗毒素产生的能力),降低其毒力,诱发免疫反应,从而建立免疫力。

3. 亚单位疫苗

这一类疫苗就是典型的基因工程的产物。其原理就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直接合成抗原,注射到体内,诱发免疫反应。因为抗原纯度高,所以极小的量就能引起剧烈的免疫反应,同时又避免了其他的疫苗副作用等。

比如乙肝的治疗型疫苗,就是通过基因工程在真核细胞中表达重组HBsAg,获得高纯度的乙肝病毒抗原分子,注射到体内从而建立针对乙肝病毒的特异性免疫。

4. 载体疫苗

之前提到的疫苗技术,都是通过各种手段把抗原从体外注射到体内。而载体疫苗,则是直接在体内产生抗原,诱发免疫反应。

这一类疫苗是采用已知的病毒载体(例如腺病毒),通过基因工程,在病毒载体中加入病原体的特征性抗原物质的基因序列。注射到体内以后,这个载体(腺病毒)会感染身体的细胞,然后在细胞中表达插入的病原体的抗原序列,从而产生大量的病原体抗原,激发免疫。

这一类疫苗的优势在于,能够模拟病原体感染的自然过程,即感染-识别-建立免疫这样一个过程,能够诱发较好的细胞免疫,这是之前的积累疫苗很难做到的。

腺病毒等载体是人类常用的病毒载体,对身体本身是无害的。我们利用它能感染细胞并表达自身基因组的特点,通过改造,把它的基因组放入我们的“抗原包裹”。它侵入了细胞之后,会自动把这些包裹表达出来,从而合成抗原物质,激发免疫力。

在新冠疫情中,军科院的陈薇院士就是采用腺病毒载体技术研发的新冠疫苗,目前已进入了三期临床评价。

5. 核酸疫苗

核酸疫苗的远离和载体疫苗类似,但更加直接。是直接通过将含有病原体抗原信息的DNA或RNA序列,注射到细胞中,使其在机体细胞中表达,最后抗原被识别而产生免疫力。

目前,较为成熟的是以脂质体等膜结构,包裹含有抗原信息的DNA或mRNA,注射到肌肉等位置后,使其与细胞膜结构,倒入DNA或mRNA。这些DNA和mRNA是经过特定修饰的,能够直接在细胞中表达,从而产生抗原,诱发免疫。

想较于载体疫苗,理论上核酸疫苗的效率更高,同时能够避免载体疫苗中载体引起的潜在反应,同时生产更加便捷。

在这次新冠疫情中,欧美有些国家采用的就是mRNA疫苗的方法,也获得了不错的效果。


疫苗的研发技术,不仅仅针对传染病领域,也针对恶性肿瘤、遗传病等领域。疫苗技术的发展,依赖于全面丰富的基础医学和生物医药技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基础科研”。

传染病始终伴随着人类的进化和演变。但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已经逐步认识到传染病的关键所在,早期的“传染病三要素”的控制,和后期基于疫苗的防控技术,都是我们的有力武器。

回顾新冠疫情期间我们国家的成就,和国外持续蔓延的现状,

尊重并相信科学,才是现代传染病防控的关键技术加成。


user avatar   joyce-95-6 网友的相关建议: 
      

对于传染病防控,疫苗的研发虽因为时间长而无法在早期使用,却能成为后期避免长期传播的有力武器,

快速发展的疫苗技术,可能是今后我们应对传染病的一个关键科技。

疫苗是通过将病原体的特征物质(抗原)暴露在机体免疫系统中,但减去了其有害或者致病的部分,从而使得机体在不患病的情况下产生强烈的免疫反应。

因此,如何鉴别并研发病原体的特征性物质,是疫苗研发的关键。

那么,我们都有哪些疫苗技术了呢?

  1. 减毒或灭活疫苗

这一类疫苗的远离很粗暴简单,就是把病原体杀死(灭活),或者杀死一部分(减毒),使得其致病力显著下降甚至消失,但其抗原却能被身体很好的识别,因此是使用非常广泛的一类技术。

但这一种技术的缺点在于,产生的免疫原性较弱(特别是灭活疫苗),因此常常需要加强免疫(也就是打好几针),通过多次激发身体的免疫反应来建立长时程的免疫力。

在此次新冠病毒疫苗的研制中,基于vero细胞的灭火病毒疫苗就是用的这个原理,所以也是需要加强免疫的(目前是两针)。

2. 类毒素疫苗

这一类疫苗主要针对致病原因是病原体产生的毒素物质。比如破伤风、白喉等,主要致病原因是破伤风毒素和白喉毒素。机体对这一类毒素也会有免疫反应,产生对应的“抗毒素”,从而中和毒素的破坏作用。

类毒素疫苗就是分离获得细菌产生的类毒素,或者采用生物方法,把类毒素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造(例如白喉毒素的第52位氨基酸改造后,毒力降低,但仍具有诱发抗毒素产生的能力),降低其毒力,诱发免疫反应,从而建立免疫力。

3. 亚单位疫苗

这一类疫苗就是典型的基因工程的产物。其原理就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直接合成抗原,注射到体内,诱发免疫反应。因为抗原纯度高,所以极小的量就能引起剧烈的免疫反应,同时又避免了其他的疫苗副作用等。

比如乙肝的治疗型疫苗,就是通过基因工程在真核细胞中表达重组HBsAg,获得高纯度的乙肝病毒抗原分子,注射到体内从而建立针对乙肝病毒的特异性免疫。

4. 载体疫苗

之前提到的疫苗技术,都是通过各种手段把抗原从体外注射到体内。而载体疫苗,则是直接在体内产生抗原,诱发免疫反应。

这一类疫苗是采用已知的病毒载体(例如腺病毒),通过基因工程,在病毒载体中加入病原体的特征性抗原物质的基因序列。注射到体内以后,这个载体(腺病毒)会感染身体的细胞,然后在细胞中表达插入的病原体的抗原序列,从而产生大量的病原体抗原,激发免疫。

这一类疫苗的优势在于,能够模拟病原体感染的自然过程,即感染-识别-建立免疫这样一个过程,能够诱发较好的细胞免疫,这是之前的积累疫苗很难做到的。

腺病毒等载体是人类常用的病毒载体,对身体本身是无害的。我们利用它能感染细胞并表达自身基因组的特点,通过改造,把它的基因组放入我们的“抗原包裹”。它侵入了细胞之后,会自动把这些包裹表达出来,从而合成抗原物质,激发免疫力。

在新冠疫情中,军科院的陈薇院士就是采用腺病毒载体技术研发的新冠疫苗,目前已进入了三期临床评价。

5. 核酸疫苗

核酸疫苗的远离和载体疫苗类似,但更加直接。是直接通过将含有病原体抗原信息的DNA或RNA序列,注射到细胞中,使其在机体细胞中表达,最后抗原被识别而产生免疫力。

目前,较为成熟的是以脂质体等膜结构,包裹含有抗原信息的DNA或mRNA,注射到肌肉等位置后,使其与细胞膜结构,倒入DNA或mRNA。这些DNA和mRNA是经过特定修饰的,能够直接在细胞中表达,从而产生抗原,诱发免疫。

想较于载体疫苗,理论上核酸疫苗的效率更高,同时能够避免载体疫苗中载体引起的潜在反应,同时生产更加便捷。

在这次新冠疫情中,欧美有些国家采用的就是mRNA疫苗的方法,也获得了不错的效果。


疫苗的研发技术,不仅仅针对传染病领域,也针对恶性肿瘤、遗传病等领域。疫苗技术的发展,依赖于全面丰富的基础医学和生物医药技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基础科研”。

传染病始终伴随着人类的进化和演变。但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已经逐步认识到传染病的关键所在,早期的“传染病三要素”的控制,和后期基于疫苗的防控技术,都是我们的有力武器。

回顾新冠疫情期间我们国家的成就,和国外持续蔓延的现状,

尊重并相信科学,才是现代传染病防控的关键技术加成。


user avatar   chen-tong-xue-29 网友的相关建议: 
      

对于传染病防控,疫苗的研发虽因为时间长而无法在早期使用,却能成为后期避免长期传播的有力武器,

快速发展的疫苗技术,可能是今后我们应对传染病的一个关键科技。

疫苗是通过将病原体的特征物质(抗原)暴露在机体免疫系统中,但减去了其有害或者致病的部分,从而使得机体在不患病的情况下产生强烈的免疫反应。

因此,如何鉴别并研发病原体的特征性物质,是疫苗研发的关键。

那么,我们都有哪些疫苗技术了呢?

  1. 减毒或灭活疫苗

这一类疫苗的远离很粗暴简单,就是把病原体杀死(灭活),或者杀死一部分(减毒),使得其致病力显著下降甚至消失,但其抗原却能被身体很好的识别,因此是使用非常广泛的一类技术。

但这一种技术的缺点在于,产生的免疫原性较弱(特别是灭活疫苗),因此常常需要加强免疫(也就是打好几针),通过多次激发身体的免疫反应来建立长时程的免疫力。

在此次新冠病毒疫苗的研制中,基于vero细胞的灭火病毒疫苗就是用的这个原理,所以也是需要加强免疫的(目前是两针)。

2. 类毒素疫苗

这一类疫苗主要针对致病原因是病原体产生的毒素物质。比如破伤风、白喉等,主要致病原因是破伤风毒素和白喉毒素。机体对这一类毒素也会有免疫反应,产生对应的“抗毒素”,从而中和毒素的破坏作用。

类毒素疫苗就是分离获得细菌产生的类毒素,或者采用生物方法,把类毒素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造(例如白喉毒素的第52位氨基酸改造后,毒力降低,但仍具有诱发抗毒素产生的能力),降低其毒力,诱发免疫反应,从而建立免疫力。

3. 亚单位疫苗

这一类疫苗就是典型的基因工程的产物。其原理就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直接合成抗原,注射到体内,诱发免疫反应。因为抗原纯度高,所以极小的量就能引起剧烈的免疫反应,同时又避免了其他的疫苗副作用等。

比如乙肝的治疗型疫苗,就是通过基因工程在真核细胞中表达重组HBsAg,获得高纯度的乙肝病毒抗原分子,注射到体内从而建立针对乙肝病毒的特异性免疫。

4. 载体疫苗

之前提到的疫苗技术,都是通过各种手段把抗原从体外注射到体内。而载体疫苗,则是直接在体内产生抗原,诱发免疫反应。

这一类疫苗是采用已知的病毒载体(例如腺病毒),通过基因工程,在病毒载体中加入病原体的特征性抗原物质的基因序列。注射到体内以后,这个载体(腺病毒)会感染身体的细胞,然后在细胞中表达插入的病原体的抗原序列,从而产生大量的病原体抗原,激发免疫。

这一类疫苗的优势在于,能够模拟病原体感染的自然过程,即感染-识别-建立免疫这样一个过程,能够诱发较好的细胞免疫,这是之前的积累疫苗很难做到的。

腺病毒等载体是人类常用的病毒载体,对身体本身是无害的。我们利用它能感染细胞并表达自身基因组的特点,通过改造,把它的基因组放入我们的“抗原包裹”。它侵入了细胞之后,会自动把这些包裹表达出来,从而合成抗原物质,激发免疫力。

在新冠疫情中,军科院的陈薇院士就是采用腺病毒载体技术研发的新冠疫苗,目前已进入了三期临床评价。

5. 核酸疫苗

核酸疫苗的远离和载体疫苗类似,但更加直接。是直接通过将含有病原体抗原信息的DNA或RNA序列,注射到细胞中,使其在机体细胞中表达,最后抗原被识别而产生免疫力。

目前,较为成熟的是以脂质体等膜结构,包裹含有抗原信息的DNA或mRNA,注射到肌肉等位置后,使其与细胞膜结构,倒入DNA或mRNA。这些DNA和mRNA是经过特定修饰的,能够直接在细胞中表达,从而产生抗原,诱发免疫。

想较于载体疫苗,理论上核酸疫苗的效率更高,同时能够避免载体疫苗中载体引起的潜在反应,同时生产更加便捷。

在这次新冠疫情中,欧美有些国家采用的就是mRNA疫苗的方法,也获得了不错的效果。


疫苗的研发技术,不仅仅针对传染病领域,也针对恶性肿瘤、遗传病等领域。疫苗技术的发展,依赖于全面丰富的基础医学和生物医药技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基础科研”。

传染病始终伴随着人类的进化和演变。但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已经逐步认识到传染病的关键所在,早期的“传染病三要素”的控制,和后期基于疫苗的防控技术,都是我们的有力武器。

回顾新冠疫情期间我们国家的成就,和国外持续蔓延的现状,

尊重并相信科学,才是现代传染病防控的关键技术加成。




  

相关话题

  医生劝病人控制饮食反被家属打骨折,因先动手被拘 3 日,如何看待「伤医案」中医生的处境? 
  医院的医生会不会故意让病人在 ICU 多待一些日子啊? 
  为什么手术不可以由专门的技师来实行而需要医生呢? 
  中国现行医疗制度,谁是最大的受益者? 
  医院会停电么,要是停电那一瞬间手术室个怎么办? 
  如何看待理想「水银门」车主称「13日前往职业病专科医院,会按理想方要求去做」? 
  在一家医院做手术,恢复的不错,现在医院回访,要我录个视频,感觉他用我的恢复来做宣传。我可以不给他么? 
  怎么追普外会音乐的男医生啊啊啊? 
  如果医生给你动手术的时候发现其它毛病,他会给你顺便治好了吗? 
  如何看待成都医生回应“晒万元羽绒服”:每年买衣服花20万? 

前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 IDC 公布的 2019 年第一季度小米科技的手机出货量与小米公告数据相差 250 万?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不少人对《流浪地球》的内容合理性进行维护?(即使可能确实存在不合理桥段)?





© 2024-04-30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4-30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