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评价数码宝贝大冒险重启版? 第1页

  

user avatar   pai-da-wei-82 网友的相关建议: 
      

重制版TV已经播放完成了,今天就来综合的谈一谈对于这部作品的观感。

优点两颗星,缺点满天星

整篇作品看下来,缺点大于优点,整部戏最大的两个优点是:1.前期铺垫的伏笔都得到了较好的回收,2.大部分究极体数码兽的形象设计和战斗设计都很优秀,其中有几场战斗电影感十足。

但优点也仅仅止于以上两点,在剧本和人物两大重要维度的构造可谓是稀里糊涂。

首先来谈谈剧本方面的构造,整部动画的系列构成是富冈淳广,他在访谈中也曾提到大冒险是如何来构造剧本的,五人分担撰写,从不否定。

这个问题总是让我头疼(笑),不是电视剧世界的系统或许难以理解。剧本统筹就是听取各方意见,以文章设计系列整体故事的流向和角色的动向。当然我自己也写剧本,深化故事的热潮。《数码兽大冒险:》是放映一年的长系列,五人分担撰写。每个编剧都会提出主意「让这个角色有这个戏怎么样?」,就我的立场来说是不会否定的。然后由导演和制作人的意向进一步发展主意,这些也很重要。我的工作就是积极地让故事的发展变得有趣(笑)。

富冈这样的结果就是让整部戏变得极为分散,跳脱,联想到他一直以来是宝可梦系列的构成,可以看出,其实整部大冒号在叙事风格上确实很偏向宝可梦,一集或几集一个故事,故事之间又无强相关性和延续性,叙事风格更像游戏副本,到了一定集数大家觉得该收束主线了,才把故事收束回来,而不是通过一系列的铺垫来推动故事剧情的发展。

新版叙事脉络基本上就是围绕着三次奥米加兽出现的时间节点,由”黑暗“到发现”破灭“才是真正的幕后黑手,而里面主要反派人物的出现都是比较突兀,几乎没有任何的性格,全员工具人,上来就是哇哇哇的然后被消灭,阿尔戈兽,但丁恶魔兽,尼德霍格兽,终极千年兽,亚巴顿兽皆是如此。

奥米加兽在动画中的登场处理我认为相当失败的,因为它几乎斩断了后面所有敌人的威慑力,无论多强的敌人都有奥米加兽来收尾,这是不符合数码宝贝系列的内核的,因为数码宝贝系列最核心的主题其实是成长,一开始就开了满级外挂的一次冒险何谈成长?

相比之下,旧版的叙事脉络就很清晰,即使是边播边写剧本的故事,恶魔兽篇-沙拔大陆篇-吸血魔兽篇-黑暗四天王篇,每一个独立篇章的故事结构都十分的完整,单独拎出来都可以作为一部精彩的剧本,但是这些独立篇章又能作为一整条线穿起来,这才是旧版牛逼的地方。

除剧本上明显的硬伤外,人物上也莫名其妙,不知所云,尤其是诟病的《太一传》确实不知道是怎么想的,战斗暴龙兽的戏份多到逆天不说,在后期简直是为了让太一登场而登场,明明大家都已经各奔东西,可在每个人的独立篇章中,太一总会莫名其妙的出现,他变成了数码系列中的智爷,尤其在第60集中,故事都演完了,总以为太一不会再登场,而在结尾,编剧硬生生让太一出来打了个酱油,我当时内心的OS也是:你们怎么又**的来了。

角铜博之在访谈中多次提到,他创作帝姬梦的理念就是要群像戏,要所有的角色都有均等的机会,人物性格都丰富起来。

一个是因为8人全都是主人公,没必要把太一放在中心。
孩子们该定为几人吧。动画中主人公虽是八神太一,但我想让7个登场人物的戏份均等。

无论是大冒险系列,还是后续的驯兽师,无限地带,拯救者,都遵从了群像戏的特点,每个人物都有属于自己的表演舞台,都有属于自己的性格特质,矛盾冲突。

反观大冒号,直接把数码宝贝系列最为重要的”成长“和”群像戏“两个重要内核拿掉,只能说是披着数码宝贝的皮,讲了一个宝可梦的故事了。

屈指可数的优点

上面提到的两个优点,第一点是这部作品将前期所埋得伏笔全部都回收了,不像旧版一样,挖了很多坑还未填,在这一点上新版大冒险做的更加的完整,但也断绝了再出续作的可能(就这水平的话最好也不要再出了)。

第二点就是里面关于部分数码兽的设定和战斗场面确实很精彩。

战神暴龙兽当时是引起讨论度最大的点,30m左右的身高颠覆了所有人对于战斗暴龙兽的认知。

片中所有人型究极体的体型不再接近于人类的大小,而是提升了一个量级,符合究极体数据量更加庞大的设定。

除此之外,除花鸟鱼虫外,其他人都出现了双形态,战斗暴龙兽与电光暴龙兽,钢铁加鲁鲁兽与偃月加鲁鲁兽,圣龙兽与神圣天女兽,神龙兽与究极天使兽,确实也弥补了当年从未看到过在动画中看到亚种以及天女兽进化为粉色哈士奇,究极天使兽零胜率的怨念。

39集中,阿助借助神圣力量可以举起祖顿兽的雷神之锤也是很精彩的想法,让人还在想后续的战斗中人类会不会与数码宝贝并肩作战,可惜这个设定没有被贯彻到后续的故事中,有点可惜。

在战斗场面中,这部动画体现出来了电影感,这是十分难得的,制作组显然是龙珠和哥斯拉的狂热粉丝,机械邪龙兽简直就是机械哥斯拉。

第50集,神龙兽,圣龙兽与终极千年兽的一战可以说是所有TV动画版中(不包含剧场版)最优秀的两场战斗之一了,因为体型巨大,所以挥拳的动作看起来就很慢,但是在最终在击打感上又显得势大力沉,这部分我有理由怀疑是借鉴了航母上金刚打向哥斯拉的那一幕场景,因为实在太像了。

在终极千年兽的体型刻画的采用了三步走,先是30m大的战暴在千年兽面前如一只蚂蚁。

接着是与千年兽差不多大的神龙兽与圣龙兽。

最后是在终极千年兽面前连蚂蚁大小都比不上的神龙兽圣龙兽。

前后三次对比,让终极千年兽硕大的体型以最直观的画面展现在观众面前,这部分的刻画是尤其成功的,在数码宝贝系列中也前无古人,尤其是最终千年兽出现的一幕,前面热血的BGM瞬间切换为静谧而又压抑的BGM,让人感觉即将窒息,关于终千的体型,我也单独写过文章分析过,有兴趣可以看看。

最后战胜最终千年兽依然是战神暴龙兽,这里明显是借鉴了龙珠中元气弹的设定,就差把战斗暴龙兽叫成超级塞亚兽了。

另外最优秀的一场战斗正是结局中奥米加兽与亚巴顿兽的一场大战,这是第一次同样作为复合型战士形态出现的反派,同样的一剑一炮,宛如奥米加兽的镜像,实力强横,颇有奥米加兽黑化强三分的感觉。

这场战斗中奥米加兽的战斗形式也变得更加多样化,右肩右手加鲁鲁炮的使用,左肩勇气之盾的使用,双剑双炮,在正常形态与Alter-S形态的来回切换,都让这个形象变得更加立体,也避免了所有版本中奥米加兽的技能是相当单一的弊端,这才是真正的复合型战士。

奥米加兽本体战力与奥米加兽alter-s战力是一样强的,如果单纯用奥米加兽alter-s来战胜敌人就违背了设定,因此让奥米加兽在两个形态间切换战胜敌人确实是一个很出色的设计,不过最后确实也是奥米加兽alter-s收割了对方,算是新型态初次登场的buff加成吧。

奥米加兽战胜亚巴顿兽时的这个回眸,总让我想起卡卡罗特最后消灭魔人布欧这个回眸,与孙悟空对布欧的期许一样,奥米加兽也对亚巴顿兽有着同样的期许,希望他能重新转世重生,而事实亚巴顿兽确实重生,与转世的欧布一样。

奥米加兽挥出的那一剑,浮现出的字母对应的文字是オールリカバー,All recover,是全部恢复的意思,而暴龙剑上所刻的文字是オールデリート,All delete,是全部删除的意思,【全部删除】这个技能是奥米加兽X可以使用的,但是这一次奥米加兽直接使用了全部删除的反向能力全部恢复,再加上Alter-s,这次的奥叔是真的集所有形态技能之大成。

最后一集的战斗场面刻画应该是所有动画结局里最为精彩的一集了,所以大冒号在以上提到的亮点确实有属于它无法比拟的优点,这也是不可否认的。

结语

大冒号作为当年热门IP炒冷饭的内容,也就达到了勉强下咽的程度,关于为什么会是如此,我曾与 @锦曦日 探讨过这个问题,他提到了一点我觉得很有道理,以前的前辈们都怀着满腔热情来创作作品,即使是为了宣传游戏所开发的宣传动画,老一辈人也以120分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从来不降低自己的标准,而现在,只用付出80分的努力也能赚到不逊色于当年的钱甚至更多,自然就不用花那么多心思去打磨剧本了,想想确实也是这个道理,因为无论从哪个领域来看,好像都有这种现象的存在,虽然仍存在很多具有工匠精神的作品,可帝姬梦系列离这个标准渐行渐远,这才是让人惋惜的地方吧。


user avatar   lai-fei-50 网友的相关建议: 
      

看我派旧日支配者来,把你们一个个都送上天!

这么多年了,哪怕模仿克苏鲁搞一下,不求五六十集,二十多集我也能接受!

呵呵呵呵,最后做出个什么玩意?

就前面几集剧情还稳得住,后面就是散的。

豆瓣上目前评分还在8分以上,应该是很多人没有看完。




  

相关话题

  【数码宝贝】对于数码世界而言,哪个时代属于它的世界诞生? 
  为什么数码宝贝第二部中,第一部出现的主角数码宝贝没那么容易变为完全体或者究极体? 
  如何评价《数码宝贝》系列里的天使兽及其进化体? 
  你觉得动画《数码宝贝》存在哪些创作上的缺陷? 
  为什么数码宝贝里天使兽和天女兽不是一个等级? 
  如何评价SRPG《数码宝贝:生存》首曝截图,官方网站正式上线? 
  为何天使兽非要和别人合体进化? 
  《数码宝贝》里主角的数码兽为什么会退化,而反派的数码兽不会? 
  如何看待动画《数码宝贝 2020》除了太一、阿和之外,其他角色基本没戏份? 
  为什么数码宝贝里天使兽和天女兽不是一个等级? 

前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圣斗士星矢》北欧篇?
下一个讨论
被贝吉塔的气功波击中后拿帕的身体发生了什么?





© 2024-06-2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