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饿了么现在依然难以打败美团外卖? 第1页

  

user avatar   yu-ye-71-54 网友的相关建议: 
      

反正我不用美团,我只用饿了么。


user avatar   zhong-mo-y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邀 我作为前饿了么职工,看到这个问题,我不禁嘴角略微有些上扬。大部分别的回复都是从外部包括市场份额还有一些数据给到结论就是饿了么做的越来越差不如美团。这样的分析从事实就给出结论,毕竟市场为王。但是这样反倒让读者不知道具体是什么原因,为什么阿里在全面接手饿了么后,反倒市场急剧恶化了呢!

我作为一个内部人员真实的经历了阿里全面管理饿了么包括后面并购饿了么这期间的高层智招频出的时候,就知道饿了么是干不过美团的。

第一点,就是阿里巴巴的傲慢。全面入主饿了么后,引入所谓成熟的考核机制。HR不在一线 却拥有最高决策权,身处一线的人员所有决策权利回收至总部,对市场变化不敏锐。所有决策由高策制定,一线员工没有反馈没有质疑的权利,要做的只有执行。

开除掉很多有本地生活作战经验的伙伴,无视市场环境,空降很多阿里巴巴人员进入饿了么高层。运用电商思维来做本地生活平台。不重视以前饿了么扶助优秀本地品牌的项目及很多基础服务项目,只要亏损就全部砍掉。反倒去发各种红包优惠券。我打个比方,有一些店铺确实不是全国连锁,但是在当地确是非常的火热,饿了么通常会为了丰富平台优质商家的目的,从技术上 资金上给到扶植。通过深度合作来达成有口碑的优质商家在外卖上只选择饿了么,增加优质商家丰富饿了么用户的选择。但是现在砍掉了。还有就是蜂鸟专送,阿里巴巴从入主饿了么开始就对蜂鸟专送这个亏钱亏到姥姥家项目进行改革,首先是提高蜂鸟专送对商家的抽佣 其次是降低给到专送代理商的费用 最后就是神奇的学习了众包的模式,推出了蜂鸟众包。逼迫很多有经验的送餐人员选择从蜂鸟专送离职,投身众包。并且在16-17年大力推广到全国。本来饿了么app的主要目标人群就是白领上班族和中产阶级。这些人对价格不敏感,但是对商家的服务质量和配送服务要求比较高,饿了么之前一直都是这样把持住中高端外卖用户市场。结果阿里入主后,也不知道是因为对市场占有率变态的迷恋,不仅放弃饿了么的基本盘选择和美团进行贴身肉搏,而且没有保证好服务品质又无形中损失了基本盘中对能够给到饿了么众多利润的客户。后面又因为发现白领金领用户日活不够,脑袋一拍推出了饿了么星选APP,真的让吾等从业人员笑掉大牙

第二点 ,就是阿里巴巴的偏见。阿里巴巴从一开始就不是为了做市场而来的。就好像一个壮汉,手上拿着最趁手的锤子,什么问题都想用锤子去砸一下。不分析市场,一味的砸钱,通过短期的福利刺激销售和市场占有。对公司内部一些早期饿了么员工带着一种高傲的态度。偏见的认为是因为饿了么的制度和人才运营不行,导致饿了么与美团在外卖领域陷入下风。对于饿了么总结的经验教训不屑一顾。全盘阿里化,赶走原饿了么的运营团队,从上至下的接手饿了么。通过整合资源,将饿了么在本地的资源让位给到口碑这种万年扶不起来的阿斗。然后经过多重决策失败后,不仅不反思公司高层决策出现了大量问题。反倒将锅甩给一线运营团队,要求一线运营团队进行反思为什么决策不到位,并且HR大力作妖,逼迫中层基层干部优化学历不足的人员。喊着口号说背靠阿里,原来美团二楼打我们一楼,现在我们要三楼打二楼这种傻话(阿里除了资金、大数据及引流之外,还有别的技术吗?),没有意思到自己已经踏入到了不同的战场仍然拿着二战思维打一场现代的战役,让我觉得这帮阿里的人才就像是经历过古罗马横跨亚非欧伟大疆域,而现在困坐在君士坦丁堡,向周围无知的年轻人絮絮叨叨罗马过去的荣光一样!

先说到这里。

4.23更新

插个图。

我的中心点一直没有改变。影响饿了么做得不好的最核心的两个点,就是傲慢与偏见。

作为一个本地生活服务平台或者说一个外卖公司,最经常跟顾客接触的是什么人?最经常跟商家接触的是什么人。骑手和市场经理(BD)

自从阿里巴巴接手饿了么以后,就会经常从阿里巴巴空降来的人员嘴中听到图中画红圈的言论。大概意思是一个低P或者BD的意见,意见不重要 没有大局观 方向错误 徒增功耗。其实在我心中,对我这个被阿里巴巴集团定级为M岗的人来说。你们这帮P6-P7的意见不见得比他们高明在哪里!如果你们比他们高明,饿了么不会是现在的样子。

明明就是傲慢;明明就是偏见;明明就是觉得坐办公室这份工作比这帮需要在外面跑的人工资拿得轻松又高;却硬要说人家能力不行。非要说因为我是高P,所以我一定比你更厉害更牛逼。

BD直面商家 直面一线情况。他了解情况,也有实践。骑手送餐对接顾客,直面顾客。他们不了解一线情况。你坐办公室,你就了解情况?你职级高所以你无所不知无所不晓?

我从来都不理解,明明都是公司的员工 却不相信一线员工反馈的数据情势和判断。宁愿相信坐在办公室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职员;宁愿制定不符合一线情况的政策;宁愿消息迟缓反应缓慢应对孱弱,也不愿意放权给一线人员?这是什么心理在作祟啊!!!!

这不是傲慢与偏见这又是什么呢?

为什么这位同学会感觉我的回答是一线市场BD或者是低P呢!我想了一下,可能是我没有加上阿里味的词语吧!那我在这里补上哦!

颠覆、改变、相信、基础设施、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理想主义、技术、促进进口、野心、鲶鱼、DT战略、全球化、营业额、改变世界、团队精神、知识产权、打假、情怀、挣一块钱、脱贫、平台公益、利益共同体、生态化发展、引爆消费力、农村经济、把控能力、专业化人才、战略踩空、无人区、练兵场、倒逼

首先,我没有任何恶意。想要攻击任何人!

我只是想批判一下这种以职级论能力高低的思维是很错误的。

确实,我一直没有坐在总部。毕竟我是一毕业就从饿了么干起来的,我也不可能去杭州总部上班,但是阿里游学,我也去过杭州。我能理解马云和现在总裁逍遥子跟我们说的,阿里人就是土人,就是要讲土话。本质意义就是想要我们阿里人接地气。

当然可以说我的能力,观点,眼光不行或者垃圾我不否认。没错,我从来不讨论决策,是因为我的眼光,观点,能力。包括我了解的情况确实不足以去看清整个方案。但是这也是我们中层干部的优点,没有对情况绝对的了解。我们从来不轻易下判断!

也希望大家能够文明回复!

最后回应一下,我不是团长营长也不是区域经理。我更不是在阿里巴巴接手饿了么后才提升到这个职位的。大家不用担心我乱花阿里巴巴的钱。

4.27更新

前两天因为回答有些问题 被建议修改了。昨天恢复答案后,我看了一下大家的评论 。发现大家对我有点误解

请原谅我 ,我出来指出饿了么的一些失误是基于我自身的认知。和对过去老饿了么人的怀念。但是这不代表我觉得饿了么很不堪或者美团非常好。在我看来美团也是有一些问题的,只不过我并不是什么本地生活权威人士,所以我对于美团的经营策略并没有评论。同时我对饿了么有非常深厚的感情在其中,所谓爱之深责之切,回答中用词难免激烈了一点!

我很怀念过去,刚入职饿了么工作的时候。我当时的上级很乐于鼓励我们将我们脑海中一些不成熟不稳重的想法讲出来。没有批判没有贬低。而是引导我们。我犹记得他告诉我们。如果十年前(当时的谈话发生在15年)有人告诉你,未来,会有一个软件,可以在电脑或者手机上展现出来,能让你不用打电话不用记号码就可以在上面选到你想吃的东西,你们相信嘛?所以他告诉我们那期的新人,想法可以幼稚;可以不成熟;可以是好的想法可以是坏的想法;但是作为一个运营,一点想法也没有就是一个不合格的运营。有了想法就要尝试去落地。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成功了,我们总结成功的经验;失败了,我们减少损失,要明白失败在哪里。不要做一个稀里糊涂成功的人,也不要成为一个稀里糊涂失败的人。

他总是复述毛主席说过的一句话: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年轻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对我们这些小树苗不留余力的栽培。所以那个时期出来的老饿了么人都乐于分享 鼓励创新的想法。从来没有你的行为或者言语对我是一种冒犯。大家虽然没有很严苛的职级。但是只要有能力 新来的实习生都能作为方案的总担当。

而如今的饿了么人,我希望大家能够沉淀下来,丢掉傲慢与偏见。踏踏实实的做事,我相信我们肯定能够克敌制胜!


user avatar   yongming-78 网友的相关建议: 
      

原来只用饿了么,有一次点的水饺,送过来是半生不熟的,于是投诉,水饺店老板打电话给我,坚持说没问题。再投诉,还是水饺店老板打电话给我,说就是没有问题。

算了,不废话了。直接卸载吧。




  

相关话题

  为什么俄罗斯的外卖骑手们不能骑摩托或电瓶车,而只能步行公交滑板?这个效率不是太低了么? 
  如何评价百度外卖可能被出售? 
  如何看待廉价外卖速食包的生产过程?作为消费者可以通过哪些方式辨别外卖的质量? 
  如果会瞬间移动,选择送外卖,多久可以实现财富自由? 
  你会在恶劣天气下点外卖吗? 
  外卖可以有多脏? 
  如何看待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睡到自然醒,酒店吃外卖」这种旅行方式? 
  如何看待外卖员吐槽 1000 元订单配送费仅 5 元,美团称根据距离计算?配送费应该参考订单金额吗? 
  为什么送外卖的一直在逆行闯红灯? 
  中建八局工程点外卖欠两万负责人直呼「媒体算什么」,如何看待媒体在本次事件的监督作用?这笔欠款如何讨回?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没有舆论针对外卖平台?
下一个讨论
美团到底做了什么恶?为什么知乎上都在黑美团?





© 2024-06-2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