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活在中国,你感觉这个国家最让人不解的是什么? 第1页

              

user avatar   mao-ran-54-18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最让我不解的是正在看的“刘国梁”话题,看一半没了……没了……没了……

我是不是遇到鬼了,苍了天了,大白天闹鬼了……说好的建国后不许成精呢,都成了“鬼”。

是真的鬼还是谁再搞鬼,我好害怕。

再见了朋友们,我要回火星了


user avatar   jin-da-qu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已授权腾讯创业转载此答案。

大家都好急的样子,什么都急。上学急,考试急,进社会急,买房急,结婚急,生孩子急,上班急,下班急,赚钱急,花钱急,总之我觉得好多人除了死基本上什么都急,但又总觉得这样急死得反而更快,至少活着是肯定不消停。

其实我大概理解他们为什么急,但是我不喜欢。

首次千赞,纪念一下。

本来只是跟好基友随便逗一句,没想到一天下来这么多赞。感谢各位捧场,能够结识一些朋友很令人高兴,也有网友看到了好像有点不开心。我只想说,别急,你也打不着我,骂我我又不在意,讽刺我我就承认,何必呢。就当这是个小酒馆,咱们坐下来聊聊。
我重申一哈,我明白也理解大家急的原因,只是我不喜欢,绝大多数情况下也不会急。这一班车赶不上了我就再等一班,下一班车人还是太多我就再等,我讨厌沙丁鱼罐头一样的车厢。急的人们请先行,我只喜欢在自己节奏里悠哉的感觉。按照顺序排队,再让过几位插队的,下一趟车我是排头。

有网友说我“站着说话不腰疼”,这倒是真的。原因很简单,我不攀比,不随大溜。

其实我觉得,“急”除了什么资源、人口之类的原因之外,再有就是攀比心理。好多人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才开心。我没房子你有你就高兴,我的60平你的80平你就高兴,反之就不爽。这样的心理,喜怒基本都靠别人有意或无意施加的外力来获得,总是活在“别人家孩子”的阴影里,自然会急,自然会累。

但其实,什么人口基数、资源抢占不过是我们的借口而已吧?君不见路口的交通灯还红着,有人急着冲过马路,有些人看见别人不守规矩拿生命逗闷子了,就急着随大溜跟着闯。但也有人在淡定的等灯等灯。当你挤上了车,你就不愿多往里挪一步,不在乎后面的人是否能上得来了。

有些网友真的别太激动好么?我只是陈述我看到的状况,我没有要求所有人都跟我一样慢性子,但至少我提到的下班挤公交地铁还那么着急很无奈吧?而且多等一班车晚个3、5分钟到家有什么不妥我是真的很难理解。早高峰为了挤上车而险些被屏蔽门夹住的危险状况我见到N多,我自己硬顶住屏蔽门给这样的勇士拉出来都有两三次了,怕迟到咱早起半个小时也不用这么冒着生命危险去挤对吗。类似这种状况我真没办法用什么人均资源什么攀比心理去给解释。而且你好歹让人家要下车的先下来啊。

我也在帝都,交通的压力我也清楚,但是好像即使我不去推搡别人老老实实地排队等候,在我不想迟到的时候也很少会延迟预计抵达目的地的时间,大不了早出发嘛。同样的环境下我能上车你却说不玩命上不去,难道要用量子论来解释这个状况吗?

咱们能不能别总是妖魔化我们的人口问题,把所有问题都推给社会。

别聊外国如何如何,这个问题讨论的是在这片土地上的问题,国外有什么问题跟我们的问题之间没什么问题。不过说起和外国比,我记得父辈祖辈好像经历过整个国家急着跟外国比的事情,那叫大跃进。

诚然,有几位网友评论到,不急有不急的代价;也正如有网友说,清楚这个代价并能坦然承受这个代价才能不急。比如说我因为自己贪睡起晚了的时候可以坦然面对迟到罚款,而不是在路上狂奔然后到了单位去找各种借口。为什么像我这样懒散又崇尚自由的人反倒更明白秩序和规则更能保证效率。

我那个小学文化程度的老爸跟我说过一句话:你自己乐意干啥就干啥,别(去声)管别人说啥。跟但丁的名言很像,但是家父至今没学会发短信。而且其实他自己做不到这点,我也没能完全做好这点。

在此贴上我回复一位网友的话:

能想一想,就能让自己有所选择。只要那种方式适合你就好,如果那是你喜欢的方式就更好了。生活中不会有那么多的阳春白雪,柴米油盐自然要考虑。只是我个人不喜欢为了活着而生活,为了繁殖而结婚。清楚自己的目标就好,并且应该清楚自己为了达成目标会获得什么,会失去什么。可能获得的会否让你欣慰,可能失去的会否令你懊恼。清楚了这些再去选择,应该能够避免很多迷茫和悔恨。

为了某些责任而贡献整个人生的人固然值得钦佩,例如很多扛着家庭奔跑的人们。这也包括那些为了某些大义、某种追求,或是某种与人无害的事业而奋斗甚至牺牲的人们。

但那个不叫“急”,而是拼搏和奋斗。

个别网友啊,可真是,在大队伍中他们才有安全感,对异己充满恐惧感,木秀于林,我必干之,哪怕根本不秀只是长歪了都不行。一堆鸡蛋里出现一只猕猴桃,打丫挺的;森林里面多了颗仙人掌,打丫挺的。

哦,忘了说,我也有急的时候:中考前为了分数把一直没听课的代数捡起来自学了两个礼拜,中考终于做到三年来的第一次及格。

再比如现在,公司年会各种状况忙不过来,可急死我了。


user avatar   ningnansh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崇洋媚外啊

从老百姓,到明星,到公职人员,到白领,从东部到西部,从城市到农村,从一线城市到边远山区,从公职人员到记者,从小镇姑娘到都市女白领,集体的崇洋媚外。

我下面就举三个例子,明星,警察,物流物业公司,我不是说这三个职业崇洋媚外,要知道,警察,明星,物流物业公司的工作人员,下了班也是普通老百姓啊。


1:中国的明星

首先声明,下面这些明星我统统都不认识,请粉丝们不要跑来声讨。

2017年5月,我国某女明星首次获得国际影后,获得是美帝第50届休斯顿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国际影后,感觉很高大上,下面是颁奖典礼现场,背后为什么还有个穿牛仔裤的女人坐在那里呢?好奇怪。




下图是电影节的表演,感觉很不错啊,虽然步伐不整齐,但是感觉很努力的。



台下的女观众,从她的表情就看得出来,能来得现场这个机会非常难得。



一个世界大国的一线女明星,跑去参加这样一个野鸡电影节拿奖,想必是因为她的团队因为只要沾上了洋人的奖,哪怕是个野鸡奖,也会获得国人的肯定,从国人这里获取正收益吧?


不要以为只有一个明星这么做,2014年底我国还有明星跑到美国去拿全美音乐奖的,

全美音乐奖是正宗的美国知名音乐盛会,但是呢,美国人特意为该明星单独列了一个奖international artist award(国际艺人奖),除了他没人得过这个奖,而美国明星得的是international artist award of excellent(国际杰出艺人奖), 一字之差这真的让我想起了阿迪和阿迪王,

还把该明星上台领奖的环节安排在广告时间,不在电视上播出,赤裸裸的看不起你。


还有一个戛纳电影节,有电影作品入围,或者做评委,或者收到品牌赞助商邀请去还可以理解,但有的年份,例如2016年在我国既没有电影入围主竞赛单元,也没有人担任评委的情况下,仍然有大批华人演员跑去走红毯。

去了也很尴尬,别人并不怎么尊重你,我国一线女演员在戛纳走红毯被多次催促驱赶的事情不是一次两次了。这种视频网上就有,我就不贴在这里了,这可是中国的一线女星啊。

不要说一大堆不知名的女星跑去戛纳走红毯了。


连一个在海外票房可以忽略不计的某畅销书改编电影的剧组2016年也跑去戛纳宣传电影,去法国宣传啥呢?你的票房在国内啊,去了一次戛纳就高大上了?

更搞笑的是由于中介公司安排不得力,该剧组居然没有赶上走红毯,失去了搞新闻的机会,可以想象如果他们赶上了,第二天国内微博,纸媒等等就会出现该剧组亮相戛纳电影节的报道。

中国是世界第二强国,为啥第二强国的明星都是这样表现呢?别人看不起你,不尊重你,还是照样趋之若鹜,甚至宁肯自己花钱也要去?为什么不能凭借自己的作品赢得世界的尊重呢?


同样是AMA全美音乐大奖,我国的明星跑过去,人家把你安排在广告时间领奖,上去表演都不在电视上播出,对你的表演全场面无表情毫无反应,给你一个别人都不会拿的奖,甚至给你颁奖还不是在舞台上是在后台,恭维几秒钟颁奖人就走了,把你尴尬的留在后台。

看看2012年的全美音乐奖,韩国的艺人Psy表演是什么样的,主持人隆重介绍,全场美国嘉宾起立,表演全程台下观众手舞足蹈,粉丝在演唱会见到明星了,这才叫受人尊重。

youtube.com/watch?

这个是麦当娜在纽约麦迪逊广场花园演唱会psy担任演唱嘉宾的视频

youtube.com/watch?

2:中国的警察

啥也不说了,下图是2016年南京,做了就算了,而且还要宣传,看我帮黑人挽回了损失,得到了黑人夸奖,快看快看,黑人老外做起了老外的标准动作:竖起了大拇指!我好光荣,好幸福,你们快来表扬我啊……..

小编你出来,你是不是高级黑?



再看看西安的公安局,2016年老外坐地铁包拿错了,一小时找回,赞不赞?我很好奇,如果中国人在西安被小偷偷了去报警,警察能否一小时抓到小偷?


不要以为1小时速度是西安警察独有,我们厦门警察也可以做到,2017年,厦门警察同样创造了1小时记录。


同样高效的还是广西警察,老外放在车里的东西丢了,两小时破案!


山东警察也很棒,三小时找回手机,中间甚至还有时间找留学生!


北京警察,老外在麦当劳里面背包丢了,同样是一小时的高速度,不愧是首都。


江苏警察帮老外找电动车也很快嘛,三小时物归原主。


不过在我大深圳警察20分钟的超高效率面前,全国警察都是战斗力连5都不到的渣渣


其实上面的警察们,帮老外坐好事也就算了,警察帮助报警人理所应当嘛。

最让人生气的还是武汉的警察,

hb.ifeng.com/news/fygc/

7个黑人组团在超市偷东西,其中两个第二次去盗窃时都被店主报警带到派出所了,结果是什么呢?

当民警需要核查身份时,两名黑人居然拿不出护照。由于两名黑人在黄女士的超市内两次盗窃的总价值没有达到500元,所以民警称“无法对其进行处罚”,对他们进行了教育,便将他们释放了。

武汉晚报记者随后在周边走访了多家小型超市和沿街店铺。部分业主表示,都不同程度受到过外国人的骚扰。

没有护照,两次盗窃超市,居然释放了,释放了,释放了???


3:中国的物业管理和物流公司

路面上的钉子,物业一直拖着不清理,一个老外摔倒了,物业公司马上解决。


 遗留在路面未清理的粗钉子惹祸,将路过的芬兰人马瑞楠摔得嘴啃泥,膝盖、手肘等多处受伤。肇事的粗钉子位于五一路的榕城商贸中心门口,该中心的物管单位福建东安物业管理有限公司表示,将及时清除相关隐患。(2015年3月10日东南网)

钉子存在哪里那么久了,物业就是不管,一个芬兰人摔倒了,马上就解决了,中国的吃瓜群众,你们什么感想?


一个德国人,在中国通过物流公司寄东西寄丢了,物流公司老板亲自当面道歉,还赔偿5000元, 对洋人消费者就是好啊。

news.qingdaonews.com/qi

中国人集体性的崇洋媚外,其结果是负面性的,既让自己得不到同胞的公平对待,也得不到别人的尊重。国人要明白一个道理:平等的对待外国人,不卑不亢,才能让你的利益最大化

同时中国人也要有应该有的自信,中国人一见到老外,尤其是白人,总是就自惭形秽了,其实没有必要,中国人要逐渐学会平视外国人。


中国目前占社会主流的50后,60后,70后,80后,90后,基本都是在21世纪初之前度过了形成自己价值观的青少年时期,21世纪初之前的中国,和国外的差距是大到让人绝望的。再加上教科书里学习的近代史都是一部屈辱史,也因此目前主流中国人在从小成长过程中,形成了外国人有钱,外国人素质就是高,外国的东西就是好,外国和外国人高端的形象,中国人就是穷,就是土,就是落后,这个内心多年积累的印象在成年后也很难扭转过来。

我小时候曾经看到过一本杂志,是80年代出版的,作者是一个国内到西方访问的学者,他在文章里面用一种惊叹和赞叹的语气描写到了北欧去访问的感受,其中住旅馆的部分,他写道“打开宾馆的水龙头就有热水”,“拿起床头的电话,可以直接打到世界一百八十多个国家”,我当时看了,感觉好高端,好牛逼,随便一个宾馆的电话都可以打遍全球。

现在看来,这算什么呢,我完全可以用手里的国产手机,开通一个全球漫游就可以打遍世界任何一个角落,打开国产的微信可以和世界任何一个地方视频通话,而且还是免费。

说白了,还是当年太落后。


时间到了1995年,隔壁的日本达到了其二战后的巅峰,GDP超过了5万亿美元,而中国只有7000亿美元多点,只有日本的七分之一,人均只有日本的七十分之一不到。

1995年,世界500强只有2家中国企业,而日本有149家。

90年代的台湾,同样钱多的“淹脚目”,一个台湾派驻大陆的工程师,月薪起步就在1万人民币以上,而一个大陆的大学生,毕业月薪不过才100元人民币多点,差距竟然接近100倍。一个普通的台湾干部,在大陆不仅可以轻松的包二奶,还可以包三奶,四奶…..而完全不影响生活水平。


2000年以后中国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走向强大。

但是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在通过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积累资金之后,开始了波澜壮阔的产业大升级,尤其是在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之后,中国产业升级迎来了大爆炸。

从2001年—2011年,中国的出口平均每年增长超过20%,从2001年的2661亿美元,10年飙升7.1倍,2011年出口达到18983.8亿美元。

中国的经济总量,2000年超过意大利跃居世界第六;2005年超过法国达到世界第五;

2006年超过英国居世界第四;2007年超过德国居世界第三;2010年超日本居世界第二。

10年超过了西方五个强国。


尤其是以2008年的奥运会和金融危机为契机,中国一举奠定了世界强国地位,

2008年的奥运会开幕式,被全世界公认是有史以来最好的开幕式,无可超越;

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国力挽狂澜,人民币汇率坚持不贬值,直接出手购买美国债券,成为稳定世界经济的最主要力量;

2008年还有一件让人忽视的事情,就是中国的经济增量首次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这意味着中国在直奔世界第一的宝座而去。


2000-2017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我们主流的50后—90后,在人生成长的关键青少年时期,基本认知和价值观已经形成,对中国目前的富强程度缺乏认识,在心理成长时期形成的观念还比较顽强,因此本能的对外国人尤其是白人保持着崇拜心理。而这已经与现实脱节了。

这跟老头老太太一辈子穷惯了,晚年哪怕衣食无忧也还是要去排队几小时,就只是为了抢便宜十几块钱的食用油一样,心理习惯的惯性太强大了。


实际上,这个世界上的白人,他既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强,也没有你想象的那么有钱。

1:来中国的老外,美国人只有10%不到,也就是90%的老外的祖国,都没有你的祖国强大。

2:欧美发达国家的白人,一半以上年收入也就是十几万人民币,你年入20万,就比他们一半以上的人收入都高。尤其是跟失业率极高的南欧比较。

欧洲25岁以下青年人的失业率超过20%,像西班牙这种国家,青年失业率甚至一度超过50%。

不要想当然的以为白人就有钱,他们大部分人跟你一样,也要上班挤公交,坐地铁。一样要考虑下个月交多少房租。在意大利,西班牙这样的国家,一个月收入普遍也就是1000欧多点,七八千人民币,而物价却并不便宜。

像巴黎,伦敦这种大城市,房租更是贵的让人咂舌

2016年,推特上曾经发起了一个吐槽伦敦房租贵的活动,是当时热门话题,

英国人上传了大量的图片吐槽伦敦房租贵。按照今天(2017年5月17日)的汇率,一英镑大概等于8.9元人民币,因此你乘以9就是人民币。

这位网友吐槽,月租620磅,花掉他三分之二的薪水,也就是他一个月只剩下300磅,大约2700元人民币的生活费,在伦敦根本无法生存,肯定是个啃老族无疑。

这个眼镜男,月租650磅,房间没有阳光,潮湿而且还有味道。





下面这个帅哥,565英镑一个月的租金,只能住一个4平米的卧室…..


下面这个妹子,和男朋友住在一个10个人合住的公寓里面,他们820英镑月租一个房间,已经2个月没有冰箱可以用了。10个人合住,共用冰箱……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下面这个姑娘,2004年-2012年曾经和八个人一切合租,最惨的事整整一个冬天没有暖气用。跟我们有北漂,沪漂,深漂一样,英国也是一样有大批的“伦敦漂”,毕竟伦敦的房子不是你想买就能买得起。一个英国小地方的妹子,八年青春的时间在大城市伦敦和八个人合住。她和我们中国的年轻人一样,也在为未来打拼。


3:你如果年薪20万,跟一个同龄白人比,你并不比他差了,

因为他的祖国,除非是美国,否则都不会有你的国家强,他的收入,大部分情况下也不如你。

而且他还不一定有你见的世面多,什么是见世面呢?

大多数白人,从来没有坐过高铁,高铁这种东西,英国没有,澳洲没有,美国加拿大也没有,欧洲也只有法国,德国少数几个国家有,他们来到中国,高铁对他们来说是从来没有体会的新奇玩意儿。

大多数白人,来到中国,是第一次坐上如此先进的地铁轨道系统,你如果到了欧美,就会发现他们大多数城市的地铁系统,地铁车厢的老旧,只有少数几条新线才有现代化水平。更何况中国的地铁轨道系统,都是自主研发生产的。

大多数白人,来到中国才第一次体会到无现金社会的便利。

他们中很多人来到中国,才第一次体会到夜晚是如此的安全。

更重要的是什么呢,你比他们活的更有希望多了,在中国,每一个中国人的收入都是在不断上涨的,没有几个中国人的2017年的工资水平会比2010年低。

深圳2010年作为下一年社保缴费基数的平均工资为4205元,2015年作为下一年社保缴费基数的平均工资就达到了6753元,5年增长了60%。

你的收入水平在以极快的速度增长,在这点上,他们是无比羡慕我们的。

以前很多出国移民的,并没有经过理性的思考和规划移民是否适合自己,只是一昧的认为国外好,看不到中国的快速变化,从而彻底丧失了从国家走向富强过程中分享财富的机遇。

中国人,自信一点,平等的看待这个世界吧。

往期文章:

从工业品进口看中国和世界制造强国的差距 - 知乎专栏

大飞机是中国人开辟的新战场 - 知乎专栏

为什么中国的国际排名总是那么低? - 知乎专栏

从IMF2017年4月报告看过去7年世界各国经济实力变化趋势 - 知乎专栏

除了华为,还有哪些中国公司在争霸全球? - 知乎专栏

从下游到上游,中国显示面板行业国产化情况 - 知乎专栏

从2017年两篇文章看国人的崇拜美国日本心理 - 知乎专栏

盘点下中国2016年的业绩 - 知乎专栏

从2016年的智能手机产业看电子工业的中国升级和世界竞争情况 - 知乎专栏

user avatar   wei-jun-ni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是真的信仰共产主义才入的党,结果每次这理由说出来都被嘲笑。

到了美帝,坚定党员身份,放弃了申请绿卡,继续被嘲笑。

我读过万卷书,行过万里路,走过山河大海,也穿过人山人海。农村老家是我的童年,乡镇学校是我的青春,国际都市是我的旅程。经历过这么丰富的人生我有自己的世界观,有自己的前进方向。外国的月亮圆不圆,中国的道路对不对,终究是要看过才知道。

美国好不好?日本好不好?瑞士好不好?都很好,法制健全,人民富足,食物安全,环境优美。中国与发达国家的这些差距客观存在,社会内部问题多多,矛盾重重,也着实没必要洗地。

可是就这么移民一走了之?别的不说,海外华人的尊严,一部分靠个人努力,更大的其实取决于祖国强盛与否。一边享受着资本主义的腐朽生活,一边靠看不上眼的祖国为自己挣脸面,这么精致的利己主义选择我做不出来。

总不能因为自己家破了,就赖在土豪朋友家常住不回去了吧。难道等着家里穷苦兄弟姐妹们把老家装修好了再回去当大爷?

所以人总是要有点理想的,哪怕听上去,看上去,很天真。

为什么要嘲笑为了理想奋斗终生的人?当在他失败了,头破血流时给他安慰,这样会更显温暖。

//看到评论有人赞同,我感到很温暖,给各位讲两个小故事吧。我喜欢正能量,因为现实已经很冷酷了。还有,这真的是真实故事,没有改编。以我老爹和伯伯的文化功底,如有雷同,我只能说是大道万千,殊途同归吧。//

//分割线,故事1//

我大学期间没有入党,我父亲知道后,问我为什么,我随口回了一句:

“为什么要入党?党能给我什么?”

父亲极为生气,撂下一句话就回房休息,留下发愣的我。

“不要问党能给你什么,而要问你能给党什么,你能给这个国家什么。”

我的父亲是中专文化,上中农出身的孩子,在基层当办事员当了一辈子,尚有这样的觉悟,我还能说什么。

//分割线,亲身经历2//

我回老家看望奶奶,顺便和务农的二伯聊天,我问二伯,您佩服共产党吗?拥戴共产党吗?

只见我二伯咪了一口烟,笑着对我说:

“你二伯也没啥文化,我就知道原来年轻时,怎么干活都吃不饱,现在老了,做不动了,反而吃穿不愁还有余粮。种地纳粮那是几千年都不变的,天经地义的,结果现在也不用了,就冲这两点,我服共产党管。”

我二伯小学文化,一辈子务农,我觉得我在他身上看到了我为这个理想奋斗终生的可能。

//我原以为这么无聊的回答,一定会沉没在别人的答案中,没想到能有千赞和千评,更难得的是即便对我反对和不屑,措辞也很中肯,我很感谢。//

//几个评论区看到比较多的问题,在此统一回答。首先我坚持言论自由,不会删评论,请畅所欲言,但是请注意逻辑。

其次我就一普通理科留学生,所谓践行共产主义不过就是不入美国籍,会回国做好本职工作,尽量多参加公益项目,努力传递爱心和传播正能量,请勿认为我是中宣部,也不要觉得我是劝谁抛头颅,撒热血,我是一个很脚踏实地的人。只要能做到为人民服务,而不是为人民币服务,做人做事对得起自己良心,我觉得你就是共产主义的接班人,我敬你们。//

//我是纯粹的理科生,科研工作者,所以我不评论政策法规有多少不合理,因为这个领域我确实是外行。

作为科研人员,你可以选择为美国服务,也可以回来;可以选择骗经费,在热门领域混口饭,也可以选择坐冷板凳,苦心钻研真正有益于人民的硬骨头;可以把成果高价卖钱做垄断,也可以只收取廉价专利费,让全人类都享受科技的福利。

主义也好,信仰也罢,体现出来,不过就是如何抉择,怎么取舍,空谈并无意义。//

//关于绿卡和党员身份。美国延续了冷战时期政策,不接受共产党员移民申请。其实你不讲你是党员,也不會有人查,一样可以順利移民。但我不想欺骗党组织,所以到最后放弃了,很可惜,但我不后悔。反正最终我也是要回国的,对于不移民的人而言,没有绿卡只是手续上麻烦一些,无所谓。//


user avatar   ding-xu-yang-13 网友的相关建议: 
      

众多国人会发自内心的自豪于——

“我国人均工作时间长”

“我国人均储蓄率高”

我国民众吃得起苦,光脚不怕穿鞋的,打起贸易战来不像你美国少吃一块肉就要游行了”等等事实,而且一点悲悯情绪都没有,就是完完全全积极昂扬的态度。

然而,要是环境压力小点有得选,谁愿意标配996的工作?要是福利保障完善未来预期好,谁会整天省吃俭用存钱?吃苦和牺牲居然能成为夸耀的最好说辞,说难听点,这和国粉自豪于我们二战贡献了最多的士兵死亡数有什么区别?

当然,不是说先贤们不值得尊敬。没有其他路子,为了能获得好生活,只能咬牙拼,艰苦奋斗,这当然没错。就好像抗日战争只能小米加步枪,抗美援朝只能靠意志抗空袭。

但我们要清楚明白,这是迫不得已的选择,是艰辛屈辱的历史。我们基础那么差还取得了一系列成就,是成就本身值得自豪,而非牺牲这一作法值得自豪。如果把这个因果关系搞反了,就会出现诸如“我当年没空调那么热都过来了,现在学生也没必要有空调,为此抱怨的真矫情”的误区(当然,这个观点在知乎上是广受批判站不住脚的,但与此逻辑相同的不少事儿,只要沾上民族情绪的边,反而能广收赞同。)


user avatar   ding-da-wang-7 网友的相关建议: 
      

估计已经有很多人说过了,但我还是想说:

在中国,我最不理解的就是对好人的百般苛责,对坏人的万般容忍。在中国,当好人做好事是不够的,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只要你没实现一辈子,你就不是好人。

反过来,当一辈子坏人,只要一改悔,马上上天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当好人,不能有任何私心杂念,有心行善,虽善不赏

反过来,无心为恶,虽恶不罚

当好人,不能要求对方感恩:施恩图报非君子

当好人,得有各方面的美德,量小非君子,但是当坏人真自由,无毒不丈夫。也就是,做恶是大丈夫的必备条件。

做好人,得任劳任怨,就是你甚至不能期许社会对你说几句好话,否则你就是不任怨。

做坏人——没有任何要求。

而且客观上,法律和社会对好人没有任何保护与表扬,你勇斗歹徒身中几十刀,医药费是没人给付的。

反过来,对坏人也没有任何谴责,碰瓷讹诈的老人,都活得好好的。

一个奖恶罚善的社会,是多么可怕的社会,就是目前的中国。

一位网友(如果希望放名字告诉我)私信给我 :

这句话,概括了那你的那个答案,希望可以放到答案中 :《菜根谭》. “声妓晚景从良,半世之烟花无碍; 贞妇白头失守,一生之清苦俱非”


user avatar   yuan-lan-feng-8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邀。

一方面,明明白白地鼓励大家追求财富。甚至资本家赔本跑路,第一反应不是追究他们的法律责任,而是忙着减税、增加贷款。甚至连缺乏技能的大学生,都鼓励他们辍学创业。

另一方面,对真正为社会创造价值的专业人士百般刁难,死活不愿意给他们跟自己贡献相符的报酬。一宣传科学家和劳模,就是淡泊名利,安于清贫,生活俭朴,拿钱少,不顾家,积劳成疾,英年早逝……这都是什么导向!

举几个例子:

《大国工匠》第一集:38万公里,是“嫦娥三号”从地球到月球的距离;0.16毫米,是火箭发动机上一个焊点的宽度。0.1秒,是完成焊接允许的时间误差。在中国航天,53岁高凤林的工作没有几个人能做得了,他给火箭焊“心脏”,是发动机焊接的第一人。(

《大国工匠》第一集开播:揭秘中国火箭

)贡献这么大,待遇怎么样呢?“他的时间80%给工作,15%给学习,留给家庭的只有5%。”“很多企业试图用高薪聘请他,甚至有人开出几倍工资加两套北京住房的诱人条件。”这意思,为国家焊火箭就是要吃亏?给国家栋梁与市场平齐的待遇会死啊?整天喊着要提高劳动收入,为什么不从国家项目开始做起?是不是以为让好人吃亏很光荣啊?

《大国工匠》第三集:有了他,“蛟龙号”潜航员才放心。深海载人潜水器有十几万个零部件,组装起来最大的难度就是密封性,精密度要求达到了“丝”级。而在中国载人潜水器的组装中,能实现这个精密度的只有钳工顾秋亮。 (

《大国工匠》第三集“两丝”钳工顾秋亮 “蛟龙号”潜航员以生命相托

)“他原来所在的实验室一直希望他回去,收入能多一半,这对于他这个单职工、女儿上学急需用钱的家庭来说,能起不少作用。”“尤其是7000米海上试验,船刚刚启航,他就接到妻子打来的电话。当时妻子被查出怀疑恶性肿瘤,领导都来安慰他,后来查到不是恶性肿瘤,回来后他和妻子哭着抱成一团。”不把为国效力搞成最惨的事不罢休,没救了!

《大国工匠》第四集:中国商飞大飞机制造首席钳工胡双钱在35年里加工过数十万个飞机零件,没有一个次品。(

《大国工匠》第四集:国产大飞机的首席钳工胡双钱

)“私营企业的老板甚至为他开出了三倍工资的高薪,但是胡双钱拒绝了。”“现在,胡双钱一周有六天要泡在车间里,这张仅有的全家福还是2006年照的。一年多前,老胡一家从住了十几年的30平米老房子搬了出来,贷款买了上海宝山区的70平米新家。作为一个一线工人,老胡没有给家里挣来更多的钱,却带回了有一摞摞的奖状证书。”只给奖状不涨工资,不令人寒心?

有人总结得好:萱萱眼里,好工人停留在脏乱差穷不顾家,好干部停留在清廉绝症不要命,好受害者停留在原谅宽容倒贴钱,宣传效果停留在好人没好报祸害遗千年。

如何宣传劳动光荣?为萱萱提个建议。找一位技术工人,说他上学时如何勤奋,如何感谢师傅;在工作中解决了多少技术难题,多有成就感;工作条件多好,收入多高,房子多大;出去人人尊敬,个个敬酒;如何继续钻研,跟国外同行竞争。不是经常羡慕日本和德国的技工精神吗?那就好好学人家的宣传导向!

2016年4月5日增补:参见

关于我国知识分子待遇问题该如何正确看待? - 袁岚峰的回答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在整个国家的人均GDP只有美国的1/7的背景下,我相信绝大多数中国知识分子希望的并不是立即把待遇跟西方看齐,而是表现出在当前条件下的尊重。当然,我不是说现在过得很糟,跟文革时和八九十年代“搞导弹不如卖茶叶蛋”时相比自然好了太多。但是,杂七杂八窝心的事不少。管理者常常显得不是把知识分子看作知识的创造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而是看作潜在的腐败分子,最重要的不是帮助他们做出多少成果,而是盯着别让他们贪污了。于是乎,项目计划制定得钜细靡遗,一切经费的使用都要严格按照计划来,连哪年去哪里开多少会都提前几年定好了。问题是,科学发现的本质之一就是不可预测性,如果提前几年就能预测出来的,那还叫科研吗?种种刻舟求剑、胶柱鼓瑟的做法,就像第22条军规,充满黑色幽默。
当前条件下的尊重是什么样?要让专业人士凭自己的专业技能堂堂正正地拿到高收入,成为社会尊敬与羡慕的正面形象:科研工作者凭科研,教师凭教学,医生凭诊断,记者凭写稿……如果人为地压低专业技能的收入,把科研劳务费、课时费、挂号费、稿费定得很低,再八股式地宣传知识分子就应该“淡泊名利”、“安于清贫”(在物质匮乏、需要全民同甘共苦的时代,这种宣传是合理的、积极的;在物质丰裕、社会把富人视为英雄、成功学热销的时代,再这么宣传就充满了反讽效果,令人怀疑宣传部门是不是把脑子遗忘在了几十年前),就等于要么逼着他们跳槽,要么逼着他们从其他附加值渠道获取报酬:科研工作者凭材料费,教师凭补课,医生凭检查和卖药,记者凭有偿新闻……由此造成的弊端数不胜数:把需求引导到错误的方向上去,专业人士内部劣币驱逐良币,公众觉得专业人士道德败坏……唯一的效果只是维持了“专业技能就该廉价”的社会固定印象。这种贻害无穷的老观念不除,“科教兴国”、“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就是口不应心的空话。让专业技能体现出高价值,才是尊重人才,尊重知识,才能从根子上消除反智主义、读书无用论的土壤。

两个回答的综合见

袁岚峰:“国家的人”,就该少拿钱?

2016年4月13日增补:《人民日报》2016年4月8日发表记者吴月辉的文章《崔院士的三个烦恼》(

崔院士的三个烦恼(关注)[人民日报社

),如下。

【内容摘要】作为主持建设这艘“天文光谱航母”的首席科学家,中科院院士崔向群这些年来见证着LAMOST的每一步成长。她在为LAMOST不断取得好成绩高兴的同时,也有一些对我国大科学装置建设现状的担忧和烦恼。

中国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 LAMOST )全景。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供图

前不久,美国科学家发现引力波的消息,在中国引发科普热的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大科学装置的关注。

大科学装置是指通过较大规模投入和工程建设,建成后以长期的稳定运行和持续的科学技术活动,实现重要科学技术目标的大型设施。可以说,现代科学技术诸多领域取得突破都离不开它。引力波的发现就是借助于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这项大科学装置。

近些年来,我国也先后建成和在建一系列大科学装置,LAMOST便是其中的重要代表。

LAMOST全称“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是我国上世纪90年代提出并开始建设的世界上口径最大的大视场光学望远镜,被称为中国自主创新研制的“天文光谱航母”。

作为主持建设这艘“天文光谱航母”的首席科学家,中科院院士崔向群这些年来见证着LAMOST的每一步成长。她在为LAMOST不断取得好成绩高兴的同时,也有一些对我国大科学装置建设现状的担忧和烦恼。

烦恼一

买得起马,配不起鞍

“买得起马,配不起鞍”,这是崔向群院士的第一个烦恼:“为啥国家花了这么多钱建设大科学装置,却没有配套的人员管理、薪资发放机制?”

崔向群说:“LAMOST建成后至今,国家每年都会给一笔运行费,但是却没有相应的人员经费,我们只好借钱来发薪。2014年,我们就已经欠了2000多万元,到现在只会更多。”

曾经在国外大科学装置长期工作过的崔向群告诉记者,国外的大科学装置建设经费中包括10%-50%的人员经费,人员管理机制也相对灵活,有课题时就拿出人员经费聘用科学家入驻科研,课题完成了仅保留少量的人员维持运转。但是,国内的大科学装置往往是只管建,不管聘人。

“现在在LAMOST工作的科研人员有60多人,从事运行、观测、数据分析等工作,但是其中相当一部分人都没有编制。没有编制,也就意味着这部分人没有工资来源。”崔向群说,这样一来大家就必须腾出一部分精力到外面争取横向科研项目(企事业合作单位提供经费的科研项目)来发工资。“这不但影响科研人员正常的科研工作,同时对于基础研究人员来说,争取横向科研项目也较为困难。”

即使是体制内的那部分人,国家下拨的“人头费”也不足以全额发放工资。

目前,LAMOST每年从国家获得3000万元运行费,但是其使用范围受到严格限制,比如备件更新、消耗品、水电费等,用于人员的只能是出差、开会,不能发工资,甚至不能用于大科学装置所在地工作出差。

“不仅LAMOST有这样的情况,大科学装置基本上都存在这样的问题。”崔向群说,更让她担忧的是,由此造成科研队伍不稳定,高水平人才留不住。“科研工作的本质是高强度、高水平的人类脑力活动。即便再重大、再先进的科研装置,缺少了具体人员的设置、操作、维护乃至后续的数据采集和分析,就只是一具没有灵魂的‘躯壳’。”

“对大科学装置不仅要重建设,还要进一步完善、优化人员管理和经费投入机制。”这些年来,崔向群一直为此呼吁。今年两会上,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的她又再次提出这个问题。

“这次相关部门有了回应,说已经注意到这方面问题,去年出台了运行费可用于非在编人员的新规定,但对于在编人员不能全额发放工资的问题目前还是没有较好的办法。”崔向群说。

烦恼二

难以得到持续支持

LAMOST建成运行4年来,已经得到并发布了569万余条光谱数据,其中包括314万颗恒星光谱参数星表,相当于为浩瀚的太空做了一次普查,由此获悉天体的温度、密度、年龄和化学成分等。这些数据遥遥领先于国外同行。

尽管已经处于领先地位,但崔向群院士仍感到担忧,因为国外研究在步步紧追。“LAMOST做出来后在国际上有很大反响,欧美开始纷纷跟踪。目前国际上已经有十多个建设光纤光谱望远镜的计划,它们的思路与LAMOST一样,都是往大规模的光纤光谱方向发展,但是有的光纤数将超过LAMOST。例如,美国在2020年将完成5000根光纤的光谱巡天望远镜,日本口径8米的望远镜也开始试观测。虽然我们现在获得天体的光谱数是世界第一,但5年左右就可能被超越。所以我们现在必须尽快再向前迈步,不能在原地踏步。”

崔向群团队对下一步的中国光学天文的建议是在LAMOST掌握了极大望远镜技术的基础上,尽快建设中国急需的大型精测光学望远镜。然而,这个想法提出来后,没被通过。“主管部门有压力,他们认为,LAMOST才做出来,还没有出什么重大科学成果,怎么能又花费几十亿元去建设新的装置?”

崔向群说,这种想法他们非常理解,毕竟国家的资金也很有限,很多地方都需要钱。但基础研究有其自身的规律,需要长期积累、坚持不懈,产出成果的周期也较长,成果的作用也并不是立马就可以显现的。比如,此次美国发现引力波的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项目,几十年间投入上百亿元人民币,直到3年前还没有产生任何重大意义的成果,而去年就有了震惊全世界的发现。国际经验一再证明,用重大科学装置换取重大成果的产出,需要长期稳定的政策、有前瞻和持续的项目和经费支持。

她也表示:“当然,建设大科学装置一般都花费巨大,国家在批准建设之前要严格筛选论证把关,不能随便上马,避免造成重复建设和浪费。”

烦恼三

我们还是缺自信

从上世纪90年代初起,中科院院士王绶琯、苏定强等人就开始设计这样一台拥有数千只“眼睛”的望远镜,他们在国际上率先开展了在一次观测中同时获取数千个天体光谱的前瞻性的研究课题,提出了LAMOST的设计构想。

构想中,LAMOST是要做成最大光学镜面6米多,视场5度,并配备4000根光纤的望远镜。当时,国内外专家都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事情。苏定强院士说,“搞LAMOST需要敢死队”,崔向群硬是接下了“敢死队长”的任务。

在一片怀疑声中,崔向群带着团队全身心投入核心关键技术攻关。她说:“王绶琯先生曾说‘斗智不斗财’。钱少,逼着我们想出了一种新型的主动光学方法。”2008年10月16日,LAMOST成功那一刻,崔向群向世界证明这种新型主动光学方法是可行的:薄变形镜面和拼接镜面相结合的主动光学方法,成功实现了六角形变形子镜和在一个光学系统中同时采用两块大口径的拼接镜面。

这种新方法不仅使LAMOST这种非传统光学系统成为现实,也将我国望远镜研制水平推进到“世界最高水平的前沿”。主动光学发明人、欧洲南方天文台专家威尔森评价:“LAMOST的成功,不仅是中国科技界的胜利,也是整个国际天文界的胜利。”

然而,在国际上受到高度认可和尊重的LAMOST研制团队,这些年来在国内受到的质疑声却始终没能间断。每谈及此,崔向群就有点心烦。

“一些人总是有一种根深蒂固的想法,就是认为我们的技术和外国的差距很大,只要跟着国外做就可以了,自己做的肯定不行。比如,我国自主研制的望远镜稍微出点问题,他们就会立刻说看来还是不行。其实,国外的望远镜也会经常出问题,也需要不断维护升级。”

崔向群认为,有这种想法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我们的自信心不够。

“缺乏自信,就会对我们的创新造成束缚。我们的科学家应该对自己有足够的信心,我们不能永远都跟在别人屁股后面。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也要去大胆创新,并相信自己有能力干成。”


user avatar   superwyh 网友的相关建议: 
      

对作恶过于宽容

中国对于所有的恶都太过宽容,每个人几乎无时无刻都在接受类似的事情,邻居或者亲戚家的孩子弄坏了你的东西,总会有大人站出来说算了算了;亲戚朋友借钱不还,只要不大也会有人站出来说算了算了;你被人骗了,把骗子送到警察局,警察会告诉你还了你钱就算了算了。

凭什么算了?

-

纯粹的利益关系社会

我有同学刚到医院收费处工作,知道大家听到这个消息第一反映是什么吗?是去医院可以找人加塞了。这事每个人肯定都做过,好朋友赚钱以后第一反映就是有了个借钱的对象;认识个在银行的想到了以后可以加塞或者优先买理财产品;我同学知道我学计算机以后没事就来个人让我帮忙写点程序,我说没空他们还发火。最可怕的是相当多人多利益关系毫不避讳,赤裸裸。

-

满口善意的做坏事

出去喝酒,你说你在吃药不能喝,跟你说喝点没事;你跟家里老人说你对香菜过敏不能吃,老人说你是挑食;做手术前不能喝水,又会有人跟你说喝点没事。那些满口的善意全是赤裸裸的恶意。

-

盲目的敬老

中国因为历史问题很多老人都是在特殊环境下长大的,从小接受的都是非正常教育,你们都懂我说的是什么。在这个大环境下老一代人培养出来了很多的畸形价值观,反过来用这些价值观再去教育年轻人就着实恐怖了。

-

满嘴礼义廉耻却做着龌龊的事情

小时候父母会告诉你要公平竞争,但另一面自己到处托关系花钱;学车的时候朋友告诉你遵守交通规则,但你坐到他车上发现各种变道压线。从小到大看了无数这种事情。我朋友说过一句经典的话:很多人看不惯别人的非法所得只是因为钱不是给他的。

-

生育最大

20出头就开始催你找对象结婚,结了婚就开始催你生孩子,几乎我周围每个人都在经历这个过程,好像老一代人根本不在乎他们的生活是不是开心,甚至不关系是不是能够负担一个孩子,就是生生生。

-

恐惧个性

无论是家长、学校均是如此,你但凡在人群中间有点特殊,一定会被狠狠打压,时至今日我还能听说有家长恐惧孩子是左撇子,让他练习右手写字。

-

喜欢用最大的恶意揣测动机

高中时候学校有个骗子,纯粹正义感爆棚撕了几句,之后很多同学都认为我只是想火而已,是的,包括我几乎所有同班同学。曾经写的东西被微博某个机构帐号转载过,撕过两次后,发现又有一堆人认为我只是想火而已。类似的事情非常多,无论你做点什么,总是会跳出来一堆人去揣测你的动机有多么不良,而不在乎你做的事情究竟是不是正义的。

-

金钱至上的教育

中国标准的家长逻辑是什么?上学是为了考好大学,上好大学是为了找好工作,找好工作是为了赚大钱,这条线路就是完美的孩子。如果你没有做到,那你赚大钱就好了,只要赚大钱也挺完美。家长在一起聚会最炫耀的东西就是我孩子赚了钱或者找了个多好的工作,从小上学连老师跟你说的都是这些。发现问题了吗?有谁关系过你是不是开心?有谁关心过你这是不是你想要的生活?我有个前辈辞了投行的工作去浙江的山里开了个民宿,家里就闹得要死要活的,认为他这辈子完蛋了,我虽然也替他惋惜过,但我更清楚人是活给自己的,人有选择自己道路的权力,而这个道路并不一定是金钱。

-

最后,以上说的是我在中国不解的问题,千万不要跳出来人说国外也如何如何,我没和任何别的国家比较,这是最后一个问题。


user avatar   yao-chen-yu-20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为什么我们国家对人民宣传我们的军事基地不直呼其名,而全用“”代替??

天上那么多侦查卫星,那么多天基雷达,基地的位置甚至军力部署对于某些国家来说都不是秘密,而为什么对自己的国民连这些基地的名字都不提?!

如图美国侦查卫星“锁眼”介绍


我也想听到如同“黄继光陆军基地”“丁汝昌海军基地”“王伟空军基地”之类拥有意义的名字而不是充满着不信任的“


user avatar   huang-jing-26-44 网友的相关建议: 
      

高三的时候,几位同学爬墙出去上网,惹得班主任发火。班会课上,班主任痛心疾首以现身说法讲:

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续,如果在一个家庭里,孩子不听话,做父母的赚再多的钱,也觉得生活没意思。

当时班会课上还讲了啥,我一句话都不记得了,只对这一句话印象很深刻。感觉平时雷厉风行的班主任一下子老了好多,得是多绝望的父母才会说出这样的话。

上大学后,认识了一位非常优秀的同学,有一次无意中和我讲,高考前,很多人包括他爸爸都认为他可以上南大或东大,后来发挥失常,才到了我们这个不入流的学校。新生开学报告第一天,同学的爸爸跟同学来学校报道,逛学校的时候,看到“××农业大学”的标志后,同学没哭,同学的爸爸哭了。当时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还觉得很心酸的。

父母的爱很伟大,对不对,但我觉得他们很可怜。

大多数中国人活在世上,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家,家是信仰,而家的核心是下一代。被人误解的时候,“我还不是为了这个家”;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咬咬牙,为了孩子忍了下去;日子快要过不下去了,就说“要不是为了孩子,早就离了”。

父母为了孩子的前途奔波,操劳半生。孩子成了生活的重心。于是对着孩子讲“我们为你付出了这么多,你能不能给争口气”“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都怎样怎样”。

每次看到这几句话的时候都感觉特别扎心。一厢情愿地把自己没有实现的梦想,自己办不到的事寄托在下一代身上。认为自己为孩子付出了这么多,孩子也要付出对等的努力才算不辜负自己。自己的付出必须要得到补偿才行。孩子优秀与否成为了衡量幸福的重要标准,是可以拿来攀比的资本,是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种方式。

将生活的重心放在子女身上,把自己的希望押注在子女的前途上,让子女按自己期望的那样发展。孩子稍有反抗和表现不佳就视为自己的失败,一件丢脸的事,仿佛自己是个受害者,无法忍受。这是我不能理解中国父母的地方。

你没问过他愿不愿意就把他带到这个世界,抚养他,对他负责是应该的,谁也不欠谁。不要一厢情愿地把自己的幻想寄托在孩子身上,他没有义务帮你完成你的梦想。他不是你的财产,是一个拥有自由意志的个体。

为他尽可能地提供好的环境,最后孩子会成为怎样的人,是基因的事,你改变不了。

培养自己的爱好,有自己的追求,没有孩子你也可以过得很好。孩子不应该是你的全部,也不应该承受这么大的压力。




              

相关话题

  程序员35岁失业,为什么还那么多人建议学计算机? 
  如何看待清华招生组回应截肢少年高考 684 分,他的哪些精神值得年轻人学习? 
  如何看待「当你买 iPhone 4 的时候,他买了冰箱」这段话? 
  如何评价中科院的李佩先生? 
  美国的反智主义是如何形成与发展的? 
  知乎上现在有这么多关于「寒门」的问题。现在的社会状态下,怎样的家庭是寒门?有哪些标准呢? 
  如何评价社畜动画《冲吧烈子》? 
  刷模拟卷对于高考的投入产出比大吗? 
  在上海生活是怎样的一番体验? 
  有哪些东西会让你觉得提高了生活质量? 

前一个讨论
哪些演员的表演可以称为教科书式的演技?
下一个讨论
零度可口可乐热量为零吗?





© 2024-05-17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7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