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何《儒林外史》中的范进要被讽刺? 第1页

  

user avatar   liang-zhao-61-93 网友的相关建议: 
      

范进身为明朝的举人,却把刘基刘伯温误认为是“洪武三年开科的进士”,这见识连老百姓也不如。

后来他做到山东学道,却不知苏轼为何许人也,能说出“苏轼既文章不好,查不着也罢了“这样的话来。

作为一个通过科举而一朝登龙门的典范,范进除了写得一笔八股文外,还擅长什么?

范进迎了出去,只见那张乡绅下了轿进来,头戴纱帽,身穿葵花色圆领,金带皂靴。他 是举人出生,做过一任知县的,别号静斋。同范进让了进来,到堂屋内平磕了头,分宾主坐 下。张乡绅先攀谈道:“世先生同在桑梓,一向有失亲近”范进道:“晚生久仰老先生,只 是无缘,不曾拜会。”张乡绅道:“适才看见题名录,贵房师高要县汤公,就是先祖的门生 ;我和你是亲切的世兄弟”范进道:“晚生侥幸,实是有愧;却幸得出老先生门下,可为欣喜。”
张乡绅将眼睛四面望了一望,说道:“世先生果是清贫。”接著,在家人手里拿过一封 银子来,说道:“小弟却无以为敬,谨具贺仪五十两,世先生权且收看。这华居,其实住不 得,将来当事拜往,俱不甚方便;弟有空房一所,就在东门大街上,三进三间,虽不轩敞, 也还还净,就送与世先生,搬到那里去住,早晚也好请教些。”范进再三推辞,张乡绅急了 道:“你我年谊世好,就如至亲骨肉一般;若要如此,就是见外了!”范进方才把银子收下 ,作揖谢了。又说了一会,打躬作别。

他还擅长打官腔,虽然当了几十年穷苦儒生,但在短短的一天内,就能认同自己作为官僚的身份,能把语言完全转换成符合官僚阶级的表达方式,而且就能收受人情,收房产,日后还要收田产,收奴仆。总之,是一个合格的剥削阶级。

范进还擅长什么?

范举人因母亲做佛事,和尚被人拴了,忍耐不得,随即拿帖子向知县说了。知县差班头将和尚解放,女人则交给美之领了家去;一班流氓带著,明日早堂发落。

他还非常擅长利用手头的权力,为自己谋取私利。

张静斋屈指一算:“铭旌是用周学台的衔,墓志托魏朋友将就做一篇,却是用谁的名?其余殡仪、桌席、执事吹打,以及杂用、饭食、破土、谢风水之类,须三百多银子。”
正算著,捧出茶来吃了。张静斋又道:“三载居庐,自是正理;但世先生为安葬大事, 也要到外边设法使用,似乎不必拘泥。现今高发之后,尚不曾到贵老师处问候;高要地方肥 美,或可秋风一二。弟意也要去拜候敝世叔,何不相约而行?一路上车舟之费,弟自当措办 ,不须世先生费心。”范举人道:“极承老先生厚爱,只不知大礼上可行得?”张静斋道: “礼有经,亦有权;想没有甚么行不得处。”范举人又谢了。

身为一位举人,连自己母亲的墓志铭都写不了,要拜托魏好古这样一个水货秀才来作一篇;而”打秋风“却学的非常快,这三百多两银子虽然出自高要县令,难道不是当地百姓的血汗钱?

知县安了席坐下,用的都是银镶杯箸。范进退前缩后的不举杯箸。知县不解其故,静斋笑说:“世先生因遵制,想是不用这个杯箸。”知县忙叫换去,换了一个磁杯,一双象牙箸 来,范进又不肯举动。静斋道:“这个箸也不用。”随即换了一双白颜色的竹子的来,方才罢了。
知县疑惑他居丧如此尽礼,倘或不用荤酒,却是不会备办。后来看见他在燕窝碗里拣了 一个大虾丸子送在嘴里,方才放心。

你看,他还非常伪善。”燕窝碗里拣了 一个大虾丸子“一下子把人物形象给树立起来了。

而范进处理事务的能力到底如何?参与高要县的民政事务,最后结果是”几个衙役先溜到城外,用绳子把张、范二位系了出去。换了蓝 布衣服、草帽、草鞋,寻一条小路,忙忙如丧家之狗,急急如漏网之鱼 ,连夜找路回省城了 “。

后来身为一省学道,自己查不到荀玫的卷子在哪里,又被梅秀才的几句话骗过,不曾追问便信了他的言语,这能力和手腕不过如此而已。

总之,范进的”真才实学“只在科举考场上有用,对国对民完全无用。这样的人越勤奋,越努力,老百姓越倒霉。

作者让笔下的范进充当学道这一官职,岂是偶然的?在科举制度毒害下,督理一省学校教育及各种文化学术之事的正三品大员,学识和能力不过这种水平,其他读书人表现如何,一望可知。

清初有个医学家(当然是中医)徐灵胎,号洄溪,著有许多“劝世”的“道情”(一种民间小调),总名《洄溪道情》,情中“刺时文”一首云:
“ 读书人,最不齐。烂时文,烂如泥。国家本为求材计。谁知道变作了欺人技。三句承题,两句破题,便道是圣门高弟。可知道三通四史是何等文章,汉祖唐宗是哪一朝皇帝。案头放高头讲章,店里买新科利器。读得来肩臂高低,口角嘘唏。甘蔗渣嚼了又嚼,有何滋味。辜负光阴,白白昏迷一世。就教他骗得高官,也是百姓朝廷的晦气。”

古人都知道,这等科举蠹虫是国家和人民的晦气,今人见识岂能不如古人?


user avatar   mosquito381654729 网友的相关建议: 
      

范进没有被讽刺。

我一直担心范进中举的选段会误导读者,果然发生了。我说的直接一点:鲁迅写《祝福》,是在批判追求“贞洁”的祥林嫂本人,还是在批判祥林嫂生存的那个三纲五常的吃人社会?

觉得《儒林外史》在讽刺范进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初中语文老师没好好教课(我这届山东省范进中举是初中课本收录),二是儒林外史对初中生有点太早了但大部分人又不会再回味这段,三是大部分人不会通读这本书,四是读者没有去分析作者是怎样的人,他活在怎样的时代。

范进中举讽刺的是僵化的科举制度、病态的社会面貌,以及八股科举制对读书人的毒害。但我也并不同意范进的形象是你说的勤奋努力,多次失败仍然不放弃最终获得成功的人,也不同意高赞答案说的范进除了写得一手八股一无是处,因为《儒林外史》到后面,范进被钦点山东学道,也就是近似于省教育厅厅长,一个只会八股一无是处的人是不可能走到这一步的,一无是处显然不是作者想表达的。

我想先介绍一下《儒林外史》中关于范进事件的前因后果,因为是我个人看法,所以我选择的情节可能是我带着有色眼镜选的,我强烈建议题主看一看整个《儒林外史》,并且强烈建议你在初中、高中、大学、工作一年后各读一遍,感受会完全不同,而且范进中举跟初中的另一篇课文《我的叔叔于勒》,其实是异曲同工的。

范进中举,首先要从范进的考场恩师周进说起。看看这名字,范进、周进,进当然指的是进士,我给你翻译成现代汉语:赵清华,钱北大,孙一本,李前十,周当官,吴保研,郑国考,王留学。你想象一下这些名字如果成了社会主流名字,这是在讽刺范进本人,还是在讽刺社会病态?潘长江的电影九品芝麻官的某一部也用了这个梗,那人叫毕须中,在金殿上疯了(评论里有大佬给我更正了,不是九品芝麻官,是五四六系列)。

周进比范进还惨,他出场时比范进还老,但他是童生,也就是连秀才都没考上(范进的秀才是周进提点的,所以一开始范进也是童生)。他生活比范进还憋屈,小说在写周进的时候重点写的是他地位低、开学馆被欺负,我就不细展开了,就是被各种欺负好多次。他不似范进迂腐(这个后面讲),生活比范进好点,但仍然是过不下去了,于是跟一个商人亲戚当记账的去行商。他第一次跟着经商正好来到贡院(考场)。他从没进去过(因为童生级别不够,你可以类比理解为初中还没毕业,不让进高考考场),就贿赂了门卫进去参观。“周进一进了号,见两块号板摆得齐齐整整,不觉眼睛里一阵酸酸的,长叹一声,一头撞在号板上,直僵僵的不醒人事。”(这只是开始,原文用了好几大段来写周进怎么哭、怎么嚎、怎么吐血,可以说把周进十好几年的委屈一次性哭出来了)。同行商人赶忙问怎么回事,得知原委后都说那怎么行(士农工商,你懂得),于是凑钱给周进捐了个监生身份,进场考试。之后原文说,自古道:“人逢喜事精神爽”,“(周进)那七篇文字,做的花团锦簇一般……巍然中了”。

这里我插一句,这几个商人的形象也十分有趣。如果说是正面的,他们却欣然接受了自己位于士农工商底层的低下地位,尽管此时他们个个过的比周进好、社会贡献比周进大,但都甘愿做奴做小,这算正面吗?如果说他们是反面,这哪是奸商啊?这都是热心善良的大好人啊!这几个商人实际上也是作者塑造的,善良商人被八股取士扭曲了的形象。

顷刻之间,不是亲的也来认亲,不是朋友的也来认做朋友,连他教过书的学堂居然也供奉起了“周太老爷”的“长生牌”。过了几年,他又中了进士,升为御史,被指派为广东学道,他在这里遇到了范进。起初他只是可怜范进,在范进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后来他发现范进文章写得很好,注意,是很好!范进是文章写得太好了,周进读第一遍觉得不通,但是可怜范进,想提点他,找几个优点好有话说,于是读了第二遍,觉得优有点意思。读到第三遍,发觉是文章写得太好,先前几个地方上的老师和官看不懂而已,于是点了范进中秀才,并且告诉他可以参加科举了。(也就是范进那句“宗师说我火候已到”)

之后就是课本范进中举选段,自己看课本,我不细说了。“自此以后,果然有许多人来奉承他:有送田产的;有人送店房的;还有那些破落户,两口子来投身为仆,图荫庇的。到两三个月,范进家奴仆、丫鬟都有了,钱、米是不消说了。”

关键在后面,疯了的不光是范进,还有范进母亲。我为什么单提范进中举最后一段的那句呢?因为范进母亲看到大宅子、钱粮、丫鬟,跟范进说不能铺张浪费,这都是别人家的,丫鬟说不是别人的,都是你的。“老太太听了,把细磁碗盏和银镶的杯箸,逐件看了一遍,哈哈大笑道:“这都是我的了!”大笑一声,往后便跌倒;忽然痰涌上来,不省一事。”

范进钦点山东学道是书后面提的。

前因后果讲完了,我来解释一下为什么说范进中举讽刺的是僵化的科举制度、病态的社会面貌,以及八股科举制对读书人的毒害,而不是讽刺范进本人。

首先病态的社会面貌是最容易看到的,周进和范进是童生的时候,处处受欺负,生活拮据。然而范进中了个秀才,胡屠夫竟然就打酒带猪肠来贺他。范进说要去考举人,胡屠夫说“举人老爷是天上文曲星”,啐他。范进中举后应有尽有。这种前后差距,尤其是胡屠夫前面看不起范进,后面他作为长辈丈人连一个有正当理由的巴掌都不敢扇的这种差距,反映了整个社会的病态。注意这不是大家青少年经历的那种考好了爹妈笑脸亲戚追捧,考差了爹妈凶恶亲戚白眼的状态,而是一种全社会、全方位、最关键涉及巨额经济利益和社会地位的反差。中举前后,范进从穷苦潦倒任人欺负,到有车有房有权有势钱粮无数。这种反差所表现的病态,与大家义务教育期间经历的那种反差对比,就是月亮的倒影与月球本体的差距。

其次容易想到的是僵化的科举制度。周进为什么哭、范进为什么疯、社会为什么病态,因为僵化的科举制度。《儒林外史》开篇就借王冕之口说了“将来读书人既有此一条荣身之路,把那文行出处都看得轻了。”在《儒林外史》世界里中举是全社会唯一的一条上升通道,中了你就在上层社会,不中你就在底层社会,秀才、地主和富商勉强能算上中层社会,因为从范进和周进的遭遇看,如果不是天才,读书需要强大经济支持,非地主和富家很难中,换言之举人的组成是大量的富裕家庭子弟和极个别天才贫寒人士,更何况可以买官。所以中层社会只有秀才,社会上升通道归根结底只有中举,无论你是靠学习还是砸钱还是什么别的手段。

这也是我为什么说范进中举和我的叔叔于勒异曲同工。范进中举反映的是全社会在单一上升通道八股科举制的扭曲下变得病态,而我的叔叔于勒则反映的是全社会在资本至上(或者说资本是唯一上升通道)的扭曲下变得病态。相比于勒和范进的时代,当前的阶级固化根本算不上什么。

第三就是八股科举制对读书人的毒害。《儒林外史》里有被讽刺的书呆子,但不是周进和范进。《儒林外史》中有对官场黑暗、打秋风、舞弊的描写的,吴敬梓是知道明清官场险恶的,我们拿脚指头想一下,一个书呆子能够在明清的官场上爬上省教育厅厅长的职位吗?不可能!更不用说,范进的文章一开始就达到了周进要看三遍才能看懂的水平,可以说半个天才(毕竟岁数在)。他二人做到广东学道、山东学道,作者想表现的只能是他俩在中举前把技能点都点在了科考上,中举后重新点了技能点。说实话,就算今天,大部分高考尖子生,我说大部分,都是考试机器,除了考试都不会,但这并不影响他们以后重新点技能点。

范进读书读到迂腐,作者想表达的是八股科举制对读书人的毒害,一个活生生的能做到山东学道的聪明人,被单一上升通道科举制,给扭曲成了种地家务啥都不会,父母养不起的读书废物(而且其实不是废物,是水平过高了一般人看不懂)。如果科举没有那么巨大的诱惑力,范进绝对不会把所有技能点都点在八股上,变成那样一个废人。《儒林外史》后续的匡超人,也是科举扭曲人性的典型。这些表现的是八股科举制对读书人的毒害而不是讽刺他们本人。

这也是我不同意你的地方。你说范进是个典型的勤奋努力,多次失败仍然不放弃最终获得成功的人,靠的也是真才实学。有一种学派认为,范进这个名字的含义是模范进士,也就是同意你的观点。但这不是主流观点,范也可以是范本,也可以是吴敬梓想表达读书人都遭到了扭曲,范进的经历就是个范本。我不认同你的点,主要是作者在文中表现了范进不放弃的精神吗?恐怕没有。范进去考举人的原因是周进说他火候已到。他之前一直考秀才不中,在书中的表现不是永不言弃、锐意进取的精神,反而是啥都不会、生活贫穷、老母亲养不起、一把岁数没有生活来源、一直浑浑噩噩。他和张仪、韩信还是有点区别。张仪被看不起,到问老婆舌头在不在的人生低谷期,始终在各国积极奔走。韩信吃闲饭、忍胯下辱、葬不起母亲,可能是成功人士里最接近范进的了,但总感觉范进比韩信差一股劲,原因在于,史书写的内容,韩信会因为故意不给饭吃就气的走了,忍胯下辱前他仔细打量对方,恐怕韩信不是打不过那人而是权衡了利弊,韩信在历史记载的表现中始终是警醒的。而范进,他不知道自己差在哪、不知道自己什么水平、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不中、不知道为自己奔走运作(他是个成年人,跟广大学生党不同,他应该为自己奔走运作),所以儒林外史体现的是他是浑浑噩噩而不是锐意进取永不言弃。

最后,我还是建议题主,通读《儒林外史》,倒不是因为咱俩在范进这个问题上看法不一,而是儒林外史真的是一本值得在人生各个阶段都读一遍的好书。


user avatar   BizarreAdventure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元代开始,科举考试考题只能从四书五经出了

但是四书五经,少的只有几千字,多的也才几万字。

这么多年下来,童生秀才举人进士这么多县州国家的考试,考题都快出完了

于是明朝中期以后,就出现了截搭题,就是四书五经里边抽取两句话,然后每句话取一半,拼起来。

假设四书五经一共是一万句话,可以出一万次题目,一半一半的组合,那就是第一句的一半和剩下9999的一半组合,是9999个组合,然后9999句的一半可以放前边,第一句的可以放后边,又是9999个组合。

这个组合一下数量就多了起来。


实际上都在嘲笑八股文,八股文没问题,问题是考题的僵化

就像玩魔兽战法再多,你只给TM一个地图,那肯定最后就剩下套路打法了,

如果没有八股这么一个选拔的标准的话,那么考官判断卷子那真的就是随心所欲了。

但是因为考题的僵化

清代喻长城就说,八股文,明朝开始是发展期,到了成化皇帝到嘉靖皇帝之间,发展到了巅峰,然后开始下滑。

“入万历二三年,先自试官好异,必求学古,字奇不便句读者,然后入殼,而天下遂趋于怪诞变幻矣。安得起方山薛先生、昆湖瞿先生于九原,作士子模楷而与之论文哉!”

就是说,已经开始玩“怪诞变幻”了。


到了清朝中期以后,清朝对文学管控及其严格,文字狱盛行

天下自然不敢瞎玩儿,只能老老实实写

那真的就是考试机器了

你看不出来这八股文有啥优点,但是也绝对没啥缺点

四平八稳的恐怖

从小到大就开始进行考试训练,清代一般士子,为了科举,在未入学以前,只许读四书五经,最多读一部 《古文观止 》,除非是特异 而聪颖的子弟,阅读些《史 》《汉 》《通鉴 》之类。

考上之后。带着一堆钱粮师爷刑名师爷上任,有事儿师爷干,没事干师爷···

“中土士人,向来学业于应试工夫外,能深通史学者十中之一二,能熟谙国朝政事者,百中之一二,更能旁及五洲各国政事、各种专门艺学者,不过千中之一二。”

用康有为的话说就是:竟有不道司马迁、范仲淹为何代人,汉祖 、唐宗为何朝帝 者 !若问以亚非之舆地 、欧美之政学 ,张口瞪目,不知何语矣。

郑振铎的说法是:“到了清代,蒙童读的史学书,几乎一部也没有。元明二代的那些史籍,也都几成为罕见的东西。亡人国的,必须灭其历史。这手段是很恶辣可怕的。”


上边是讲了一下科举的演变,不得不说,元代灭亡以后,中国没有统治的经验,唐宋时代的治理经验大多失传,只能套用元代的治理方式,后来清朝更是发扬光大,不得不说,儒家和少数统治多数,结合起来效果非凡。


有了上边的铺垫,下边再讲范进,题主就好理解了。

儒林外史这本书啊,钱玄同认为是“怀疑礼教”;胡适认为是“反科举”;鲁迅提出“讽刺士林”。

范进刚出场的时候,是在考试,面黄肌瘦、花白胡子

一个落魄文人的形象立刻就出现在面前

除了范进中举发疯、还有范母之死,住进了另一个举人送的房子之后。范母高兴的当天就高兴死了····

然后鲁迅说范进

“范进家本寒微,以乡试中式暴发,旋丁母忧,翼翼尽礼,则无一贬词,而情伪毕露。”


而且,范进就是一个穷秀才,除了死读书圣贤书什么都不会,刘伯温都不知道是谁

但是从中举后和举人前辈见面,并无失礼之处

看似木讷,但对于官场这一套却无师自通,谙熟无比,真是绝了

或者说,其实圣贤书就是教人虚伪,教人官场这一套的。


看着讽刺的是范进,实际上讽刺的是整个士林


user avatar   huan-shi-l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觉得因此去学一门学问显然是不需要的,攻壳提出的东西更多的是一个思考的话题,而不是一种思想哲学体系。一遍看不懂也正常,因为这个动画在各个方面制作优秀,第一遍往往会更注意在动作场面或者剧情等其他方面的东西。很多事情来不及思考就到下一个剧情点了。所以弄懂攻壳中想说的思想,TV动画2周目以上是必须的。

你提到哲学和社会学2个方面,那我也谈谈这2个方面我的看法吧,当然攻壳不只是谈了这2个方面。

其实攻壳抛出的哲学思考话题很简单,就是当处于一个网络极度发达,信息技术极度发达的科技水平下。当记忆可以复制,转移,消除,修改的情况下。传统的区别人类个体的方式就开始产生矛盾。或者说人类在抛弃宗教影响下,还缺乏一种真实区分人类思想个体的标准。这个问题在现实中还不会产生问题,但在攻壳那种信息科技水平下就会产生问题。攻壳中,区分人类思想个体是GHOST,放到现实中意思是鬼,幽灵,灵魂。但是这些词在现实中都是或多或少含有宗教含义的,科学定义下是没有这些东西的。大部分字幕组都采取不翻译这个词,直接放出英文,我觉得是正确的。因为用现实中的定义直译,太容易联系到宗教意味。而这个词实际想表达的是科学定义下的灵魂,删去宗教定义的灵魂,或者另一个比较接近的词是意识。攻壳就是想谈谈这个GHOST是什么。

我之所以说这个涉及到一些哲学意味的话题并不难,因为现实中每个人肯定都想过。科学上解释大脑的运作,是一个极度复杂的神经网络系统利用生物神经信号来获得记忆,并且利用记忆进行各种复杂的基于神经网络的思考活动。但对比电脑,发现有一个东西是缺失的,我们用电脑,电脑主机CPU对应大脑的运算功能,主板对应各种神经型号的传递,内存和硬盘对应储存记忆的皮层,那么使用电脑的USER是对应什么,没有USER电脑根本不知道该做什么。那么对应到大脑,是谁在作为USER指挥大脑去做事情。一般现实中会想到意识这个词,但是意识是什么科学上现在说不清楚。所以当人脑对应电脑时,就很容易发现这个问题,而攻壳的世界观下,恰恰是一个人脑电子化的世界,所以这个世界下,这个问题就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其实攻壳也无法给GHOST定义,只能说是用很多事例来说明必须有这玩意的存在。比如说少佐和笑脸男共享了记忆,但他们并没有变成一个人。

最近上课,老师谈脑机接口,也扯过这些东西,所以谈的比较多,其实上面废话较多,精简下来估计也就几句话。所以另一方面,社会学的方面就不多谈了,直接精简吧。

社会学方面就是赛博朋克作品普遍要谈的东西,就是高度发达的信息技术背景下的反乌托邦。这种作品包括攻壳,一般都会描述政府,大公司大资本家,会利用发达的信息技术来加强强权,而主角队,无论是革命者,犯罪者,还是什么其他种类的挑战者,也往往是利用发达的信息技术科技来反抗这种强权压迫。攻壳的主线,TV1中做微型机械的医疗公司(名字忘了),警察局都是强权的这一方。九课和笑脸男是对他们的挑战者。而TV2中久世英雄是挑战一方,但他们太激进了,实际用的压迫手段让观众更觉得他是强权一方。所以社会方面,谈的阶级统治和我们现实的社会没有本质区别,只不过随着人类普遍认知的提高,上层阶级要维持统治,会倾向于尽量的让下层民众感觉不到自己在被压迫被统治,就是反乌托邦作品中的要反的这种表面理想的社会。而赛博朋克作品作为一类的反乌托邦作品,特别的是,其中信息科学技术的发达导致信息可以操控,甚至记忆可以操控,使得思想的操控和反操控成为一个焦点。攻壳也是表现这方面的东西。


user avatar   kai-chang-46 网友的相关建议: 
      

淘宝刷U盘服务欢迎光临




  

相关话题

  孩子背诵水浒传里的人物绰号有没有用? 
  《西游记》中有哪些妖怪着装最有范? 
  如何评价方腊和宋江的为人? 
  《孔乙己》有哪些被改编过的版本? 
  《金瓶梅》有哪些让人细思恐极的细节? 
  截教为什么有那么多女弟子? 
  方腊与宋江,你更喜欢谁? 
  如何评价鲁迅的「猛兽总是独行,牛羊才成群结队」? 
  鲁迅的《狂人日记》到底在讲什么,为什么我完全看不懂? 
  马悦然先生的去世对中国文学走向世界有多大的损失? 

前一个讨论
北航四系航推的研究方向应该怎么选择,数值,气动,燃烧,结构,监测 哪个前景更好一些?
下一个讨论
如何让一位网文新人词汇量变多?





© 2024-11-25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5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