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北岛关闭豆瓣评论? 第1页

     

user avatar   zhu-shu-shu-54 网友的相关建议: 
      

说起北岛,就不得不提到朦胧诗。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一批年轻诗人在诗坛成长起来,统称为朦胧诗派,包括我们熟知的海子、顾城、北岛,舒婷、芒克等。而朦胧诗的特点是隐喻比较多,有时候难以从字面意思去理解,但是却又容易引起别人情感上的共鸣和感动。


比如北岛的作品《生活》中通篇只有一个字,“网”,就是一首朦胧诗,正文比题目还少一个字,但从美学上来说,作品意义的朦胧,使得读者也能参与其中,他们希望读者去寻找答案而不是作者自行解释,否则那样就缺乏美感了。

这点体现在北岛的摄影作品里,比如这幅名为《家》的作品。

顾城也在作品《解释》中写道

有人要诗人解释
他那不幸的诗

诗人回答:

你可以到广交会去

那里所有的产品

都配有解说员

表示作者反对自己阐释的态度。

(这里说下,有的人对于诗歌的分行,语法等做法表示不理解,实际上很多时候会给读者带来一种视觉上的冲击,举个例子就明白了,比如古龙的:

深夜

夜凉如水

看上去很赘述,不喜欢的人觉得简直在凑字数,但喜欢的人却能体会到其中的阅读快感。道理和诗歌中的做法异曲同工。但是大家注意啊,我可没说什么句子这样排都有好的效果。)


由于当时诗坛的氛围是主旋律诗歌,所以朦胧派的写法一下子给诗坛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但这种冲击并不是一片赞誉,这些颠覆了以往审美习惯的诗带来了很多的质疑,大概感觉就相当于很多人第一次看见方文山给周杰伦写的歌词一样,很多人会觉得这写得是什么玩意?看都看不懂。


当时朦胧派被批评得很多,诗人艾青就把上面的《网》称作是难懂的典型。章明也写了一篇《令人气闷的朦胧》,发表在诗刊上,进行抨击。诗人臧克家也表示对朦胧诗崛起的否定。


当然也有很多诗人支持朦胧诗,觉得这是对于艺术形式的一种大胆探索,拓展了艺术审美的范围,所以当时北岛、顾城、海子他们是毁誉参半的。


所以后来出现了一批后朦胧诗人,他们反对朦胧诗追求的意象和高深,希望回归事物和现实本身。用口语化,生活化的语言去代替朦胧诗的哲人色彩。


比如诗人韩东的《你见过大海》

你见过大海 你想象过大海 你想象过大海

然后见到它 就是这样

你见过了大海 并想象过它

可你不是 一个水手 就是这样

你想象过大海 你见过大海

也许你还喜欢大海 顶多是这样

你见过大海 你也想象过大海

你不情愿让海水给淹死 就是这样

人人都这样


这类作品寓意不再悲壮,没有"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来寻找光明“这样的崇高,反而贴近生活,诗歌的生活气息更加真实,就是后朦胧派的典型特征。


所以北岛他们的诗从诞生开始,就是一直生活在争议里的,连艺术家之间尚且如此,所以更别提很多人觉得矫情什么的。这就属于审美认知,审美训练和审美标准上的不同。


如今在朦胧诗之后,第三代诗、知识分子写作、民间写作、第三条道路写作等越来越多的流派也出来了,而网络上只要出现和自己审美习惯不符的文艺作品就开始针对,不是说不可以批判,但网络环境也确实缺乏包容和耐心。


PS:至于诗歌之外的其他方面,相当于,我不评价NBA球员的倾向,讨论下他们的球风特点不过分吧?


user avatar   nogirlnotalk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邀。

老无所依。


我大学有个室友,长年在宿舍的书桌下挤着三四个大箱子,里面密密实实地塞满了DVD,小1000张吧。

都是电影。有常见的IMDb电影前500,也有各种千奇百怪的cult片B级片。每天晚上,他一座两百斤快一米九的天津铁塔,戴着个小黑框眼睛,打开电脑插碟看片,端坐得斯斯文文。

不过氛围斯斯文文,画面却往往让路过的同学僵住。倒不是搞黄色,那时我才是班里这种题材资源最丰富的那个崽,天津铁塔手上那点电影库存没得比。让人僵住的往往是各种鬼片、血浆片。画面里怪兽在掏人肚子,跟毛血旺似的,画面外天津铁塔面无表情,慢慢点根烟。

我记得那片好像叫《兽餐》?

大二某天吧,天津铁塔掏出一张碟:“这片,特牛逼”。我反复确认这不是三池崇史的新作后,终于咬咬牙,和他挤一块,把片看了。

那片叫《老无所依》。

去年B站官方上了这片子。看着通知栏跳出来,脑海里想起了天津铁塔大学时当年写剧本撕剧本的样子,于是点进去又看了一次。

当年看的时候,满脑子都是“啊杀手笑起来好变态牛仔好专业结尾好奇怪”。现在看完,除了心里的一阵嗡鸣,就是感慨这片名翻译错了,误导了我们这么多年。

不是老无所依,是老无所归。

No Country for old man. Now, you're the old man.


我们喜欢玩梗:大人,时代变了。

不过玩梗的时候,大家心里代入的都是掏枪那个,充满快意。没人会把自己代入到还在执著用剑决斗的人身上,太尴尬,甚至有点蠢。

但是,每当时代掏出枪,告诉我们一切都变了时,多少人还在执著地拔剑。哪怕他已经知道时代变了,他也清楚剑在枪口前没有意义,他还是会去拔剑,因为他只有剑。

拜伦说:堂吉诃德越是使人发笑,就越是使人难过。

有些人只能活在烟雾缭绕的录像厅幕布上,当他出现在手机屏幕上时,就如同一场对过去的葬礼。就像有些文字只应当被印在纸上,如果出现在对话框里,只显得苍白无力。

或许有些人能心无挂碍,随汪洋而肆意,但肯定不是每个人都能放下剑,捡起枪。年纪越大,这柄剑就越沉,放下的代价就越大。


理解北岛。不是每个人都要去适应这个时代的,不适应也是一种诗意。






user avatar   kai-chang-46 网友的相关建议: 
      

顺我者攘夷志士,逆我者河殇谬种。


user avatar   exco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一个人一本日记

现在举着放大镜的人满街在走

和他们争论黑白

还不如

关评论

给自己一片清净


user avatar   fanshihu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美学命题——距离产生美。网络社交就是在不停破坏这种距离感。

莫说北岛,李白杜甫苏子再世,也会被喷。加上诗人天性敏感、多疑,关评论也不意外。

李白——一个跟日本人鬼混的酒蒙子,假装洒脱,其实心里憋着劲儿想当官;杜甫——一个既得利益者阶层的人,装什么懂民间疾苦;苏轼——一个常写文章拍皇帝马屁的人,哪有一点文人风骨?拜佛求雨,神神叨叨。

喷人还要讲道理吗?讲道理那还叫喷人吗?一句话,万物皆可喷。

国内最近唯科技至上越来越严重,稍有点文艺,就会被人说成矫情,很难想象我们曾经是一个诗国。

对于受网络暴力的人,要么内心极其强大,要么压根不看,稍有不慎,整个人就会被外界骂颓了。


个人愚见


user avatar   brucesysu 网友的相关建议: 
      

怕是过几天就有人开始扒北岛的黑历史了...

这个事情跟哪个平台没关系,跟北岛的过去也没关系

互联网本应是包容的地方,但却成了人们刻薄和恶毒的垃圾场。人们为了不同意的观点去相互攻讦,为了别人的一个字眼去举报

而我们只能关闭评论


user avatar   reseted1585984334669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为啥要网爆一个71岁老大爷啊?想不通


user avatar   cao-zhe-51 网友的相关建议: 
      

野火过后的灰烬中,诗人曾经从尸山旁苏醒。

他们舒展出第一根枝条,宣布着春天的消息。

四十年过去,新枝终于成为了老树。

他悲哀地发现,孩子们带着火把走来。


user avatar   xuan-ze-43-28 网友的相关建议: 
      
在火红的年代/有人昼伏夜行/与民族对弈

现代的气氛之红只有一个年代可以比拟,思想要绝对统一化,必然要粉碎「反抗者」,北岛和从前一样,至于什么地方一样,心照不宣。

我一直喜欢的一首,《明镜》。

夜半饮酒时
真理的火焰发疯
回首处
谁没有家
窗户为何高悬

你倦于死
道路倦于生
在那火红的年代
有人昼伏夜行
与民族对弈

并不止于此
挖掘你睡眠的人
变成蓝色
早晨倦于你
明镜倦于词语

想想爱情
你有如壮士
惊天动地之处
你对自己说
太冷

「我从明镜饮水/看见心目中的敌人」


user avatar   si-feng-gu-86 网友的相关建议: 
      

来,看来我有必要更新一下,捋顺一下事情经过。

因为我在评论区发现,有的朋友还真萌萌的以为北岛被那个叫“蓝驱扑杀队”的网络喷子骂了几句就关闭评论区和新诗发布了呢。

我在豆瓣关注北岛挺早的,平时北岛发布动态,底下评论的人并不多(平均不超过十条,基本大多是对他的问候和向他请教创作心得),14号那天,他动态里发了两首诗。然后几乎是突然地、毫无预兆地,在他评论区冒出好几个人开始群嘲,挖苦和批斗。评论数一下增长至几十条,转发数也跟着激增,那些人转发所配的评论就更难听了,那些评论和转发的评论无外乎是在批判北岛诗歌没有大声唱赞歌,认为自己是新时代碍国青年,要批倒批臭北岛这个上个时代的已经枯萎的文人。无非是战狼红小将那一套,说诗就是用来赞美的,不能有损国家形象 (我现在都不知道咋形容这群人了,说粉红就有人说我扣帽子),不过评论里虽然有骂北岛老b的那种,但还是嘲笑讽刺居多,没有上升到直接大面积语言暴力的程度。

然后第二天,也就是15号,北岛先发了一条动态,可能是有感于昨天那群人的批倒批臭吧,这首叫《远景》的诗,其中一句是:在道路尽头/ 一只历史的走狗 / 扮装成夜 /正向我逼近 /夜的背后 / 有无边的粮食 / 伤心的爱人。能感觉北岛挺心酸的,对于批斗,也只能用诗歌来回复(搁我直接骂他丫的)。看到这诗的时候我刚下班回家,评论区嘲讽的那群人似乎今天又带来了另一群,接着挖苦。庆幸的是,今天还有帮北岛说话的另一群人,他们开始争执,后来,评论区升级为骂战。

之后我就没看,因为都是老一套的批倒批臭。就去看了个电影,打了两局dota2,在玩游戏的时候文学群的一个朋友给我发微信说我北岛被围攻到关评。心下有点吃惊,认为不至于吧,下游戏后就去看北岛主页,已经关闭评论并留下那句“这是讨论诗的平台,但不应使用语言暴力,我就此关闭诗和诗的评论区”

后来才知道《远景》那首诗底下混合谩骂的评论已经盖了140多楼,(我看时才20几条)。在《远景》被盖楼群嘲后,北岛关评论之前,发了一条动态是他九十年代的旧诗《进程》,诗里面的最后一句是:孩子们凭借一道口令穿过书的防线。看到这句时,我觉得北岛已经从心酸过度到到悲凉了,因为他发现几十年过去了,现在的年轻一代依然用他年轻时候的那一套来搞臭,批斗,打倒,心下定然失望至极。

还有一点特别有意思,我不知道为啥有人总是抓着那名叫“蓝驱扑杀队”的喷子作文章,你发没发现,当有人拿那1%的人做文章后,旁观者会不自觉的忽略掉剩下的那99%的人。那个人注册之后在豆瓣上关注了6个豆瓣上的自由主义者,转发了几条所谓自由派的动态,转身就去北岛评论区大骂高行健 巫宁坤 严歌苓 等自由主义,本身就举止怪异,一看就是来反串表演的。那么,我要是把名字改成“我爱你祖国”转发几条爱国主义文章,再转而去评论区反串表演,发布对国家不利言论,大骂粉qu,是不是就可以不被骂成“恨国党”??这个脑回路真是清奇。所以别把矛头单独往那个qu身上引了,尽量看整体现象。不是被群攻谁关评论区啊。

我不知道应该把北岛评论区下面那挥舞着道德和郭嘉的大棒打倒他的那群人称作什么人,叫小粉红评论区马上有人说我乱扣帽子,然而呢,他们的言行举止又是什么呢,是谁要求诗必须要唱赞歌呢,国家都没这规定吧,别动不动就说别人活在过去,自己怎么蓬勃新生之类,照镜子看看,思维停留在几十年前,运用那时候的那套语言喊打单杀的到底是谁,伤害到的又到底是谁。

———————————— 以下原答案 ————————————————


本以为能和年轻人分享些东西,却被pinky扣帽子,语言侮辱,群嘲,批斗,看到老人家回应:这是讨论诗的平台,不应该使用语言暴力。 心下顿生悲凉。

文学已死是个经常被讨论且常论常新的话题,可是逐渐的,人们发现此种讨论已经愈发没有必要了,因为语言已死,遑论文学?

当惯用“xx加油”“带路”“递刀”“立场”“节奏”“屁股”“大是大非”等词作为效率高超的嘲讽、打压他人的武器后,我会怀疑这些是他们贫瘠大脑所能拼凑出的最高级别词汇。

你庆幸北岛还是四十年前的北岛,哀叹群众还是四十年前的群众。语言正随着社会潮流变得萎缩矮化,变得质地粗糙,变得气息黯淡,变成怪言异话,变成催眠术、杀人刀,最后,语言索性成为无言,意义溜走,彻底沦为低等工具。 像极了奥威尔笔下的“新话”。


我所知道的,最近被围攻的作家,除了大家都知道那位,还有李娟,阎连科,严歌苓,易中天,张抗抗,伊沙,张大春,朱大可,余秀华,等等 他们的性格或尖锐,或狂放,或沉郁,或傲气,对辱骂可以应对自如。但我最不能接受的是像李娟、北岛这种性格温润如玉的人也被恶意攻击。对于恶语攻击他俩的人,我谨代表自己,礼貌而又不失理性的回应您一句:cnmlb

所以,“冰川纪已经过去了,为什么到处都是冰凌?”??




     

相关话题

  你读过的最凄凉,最绝望的古诗词或者一句话是什么? 
  如何评价豆瓣“我年收入10万,男朋友年收入150万,他拒绝了我婚后管钱的要求,还要不要嫁?”下的评论? 
  如何评价毛泽东的《沁园春·雪》? 
  请问24首古诗最快最快要背多久? 
  实验风诗体飙车,各位怎么看? 
  应该下架和封杀豆瓣吗? 
  哪首日本战国时期的辞世诗最能够引发你的共鸣? 
  如何用一句诗来赞美天真无邪的孩子? 
  有哪些简体繁体不改变的诗词? 
  今年大一,我的诗处于什么水平?怎样提升? 

前一个讨论
《少年派》印度演员伊尔凡·可汗病逝,你对他的哪部作品印象深刻?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 Netflix 能够做到盈利,爱奇艺却一直在亏损?





© 2024-12-2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2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