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C,英文全名是Magnetic Ride Control,简称MRC,英文名直译过来是电磁行驶控制,但是大众消费领域仿佛更喜欢管它叫电磁悬架。在工程技术、学术研究领域,我们不这么叫,因为电磁悬架的范围更加广阔一些,很多不同执行器形式构成的半主动/主动悬架都可以囊括进电磁悬架的范畴。
MRC这个词是可以说是凯迪拉克的专属,具有商标权的叫法,别人家开发出同类型产品,就不可叫MRC了,得另外取一个名字。这件事就可以类比萨克斯开发的连续阻尼控制减振器系统,萨克斯注册了专属的CDC,那么,其他厂家开发了类似产品就不可以叫做CDC。
一、MRC名号的由来
MRC是由磁流变减振器(Magneto-rheoloical damper, 简称MRD)、加速度传感器、控制器及附件组成的一套系统的统称,可见MRD是其中的关键点。而MRD技术就是通用汽车与德尔福公司联合攻关,在Lord公司的磁流变阻尼器基础之上,研发的汽车用阻尼器,被称为MagnerideTM,这项技术获得了1999年度世界一百大科技成果奖。
MRC系统首次应用在凯迪拉克Seville STS(2002款)。2009年,采用了MRC的凯迪拉克CTS-V在纽伯格林北环赛道上创下了7分59秒32的最快圈速,打破四门轿车圈速无法突破8分钟的魔咒。同样具有MRC主动电磁感应悬挂系统的克尔维特ZR1超级跑车在纽伯格林创下7分26秒40的惊人圈速,成为这条传奇赛道上圈速最快的量产车型之一。
二、澄清一个大众误解
上文已经提到了,凯迪拉克MRC系统的关键技术其实是MRD本身。抛开MRD以外的半主动悬架控制技术并不是凯迪拉克最早提出,也不是它家的独创。我们打个比方以助理解,好比电脑的操作系统有很多种,windows只是其中一种形式,而windows是微软的专属产品,可以说微软发明了windows,但不是说微软发明了电脑操作系统。类比一下,半主动悬架控制技术有很多种,根据不同执行器也分很多流派,MRC只是专属凯迪拉克的一个流派,萨克斯发明的以CDC为执行器的则是另一个流派。
所以,我们在说凯迪拉克首先提出MRC的时候,最主要是在说它搞定了MRD这个核心执行器。而并不是说,凯迪拉克首创了半主动悬架控制这个理念。基于MRD的控制技术理念,在更早的时候已经被提出来,凯迪拉克也是应用了这个技术理念。
凯迪拉克也并没有试图占首创半主动悬架控制的便宜。只是因为半主动、主动悬架控制领域,其中的一些技术分支、技术发展只为从业者所了解,汽车媒体及大众没有理解那么透彻,会产生一些误解,实属正常。
三、MRD是怎么回事
MRD跟其他所有主流减振器构造都不同,油液是磁流变液,结构也是适配磁流变机理设计的线圈活塞。下面就引用我以前的一个回答了:
1948年美国学者JacakRabinow首次发现了磁流变液的磁流变效应,即在外加磁场下,磁流变液可在短时间内(10ms)由低粘度的牛顿流体变为粘度较高的Bingham 半固体。其主要作用机理是,在磁场作用下,铁磁颗粒沿磁力线形成链状结构,对流体流动运动产生剪切应力的作用,对外表现出粘度增大的类固体特性。无磁场作用下,磁流变液重新回到最初的状态,而且这一过程可以相互转换,这就是磁流变效应。
磁流变液(Magneto-rheological Fluid,MRF)一般是由磁性微粒悬浮体(高磁导率、低矫顽力的微小磁性微粒)、母液(磁性微粒悬浮的载体,低粘度、高沸点、低凝固点和较高密度)、表面活性剂三部分组成。磁流变液主要在桥梁、阻尼器、阀门、工艺的研磨、制动器、汽车、建筑物、离合器、抗震等领域有所应用。
MRD活塞也不再是片阀组合起来的阀系,而是一团精密设计的电磁线圈。当活塞处于压缩行程时(即向下运动),压缩腔中磁流变液受到挤压,通过活塞的环形阻尼通道,常通孔和环形间隙从压缩腔流动到拉伸腔;反之,当活塞处于拉伸行程时(即向上运动),磁流变液从拉伸腔流动到压缩腔。当磁流变液在阻尼通道中流动时,其流动特性将受到励磁线圈产生的磁场的控制,从而控制阻尼力的大小。活塞在压缩行程时,活塞杆进入密闭的缸筒内,使得缸筒内的总体积变小,由于磁流变液的不可压缩性,压缩腔和拉伸腔的总体积不变,则高压气密腔的体积减小,浮动活塞向上运动进行体积补偿;反之在拉伸行程时,高压气密腔的体积增加,浮动活塞向下运动进行体积补偿。
四、哪些车应用了MRC系统
配一张老图吧,最新的也没找到,有最新图的朋友是否可以分享一下。
检索了一些应用MRC系统的车型集合:
五、优缺点
优点:
缺点:
六、应用
除开这个技术被垄断不谈,即便敞开了应用。个人的观点如下:
以上,行文不易,感谢关注、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