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做学术期刊的审稿人是怎样的体验? 第1页

  

user avatar   shipengy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给你讲个审稿的小故事吧。

一:

那一年,我才博士三年级,刚过了资格考,学了很多新鲜的知识。那一年,我认识了一位四十出头却已名满天下的大牛。彼时,他被邀请作为一个中国重要管理学期刊的特刊的特约主编,需要审稿人的参与。也许是他欣赏我导师的成就,也许是他认可我的训练,我幸运地成为了那期的审稿人。可是你知道学术界每一次出场都是秀?多位老教授语重心长地跟我说:“Every talk is a job talk.” 作为年轻学者,如果表现得不好,那是理所当然的,但是如果可以出色发挥,那也有可能得到大牛的欣赏。这次审稿,或许是我的一个机会?

我知道大牛并没有考虑那么多,他只是人手不够了。做中国管理组织,又做社会责任这块的,也许在他的个人网络里,找不出其他人了。但是对我来说,这些已经不重要了,我需要的是一次表现自己能力的机会。

放在我面前是两篇论文。一篇是跟企业捐款有关,一篇是跟环保责任有关。从来不喝咖啡和茶的我,泡了一杯茶,选了一个安静的下午,端坐在电脑前。巴塞罗那的海风吹拂过温暖的屋子,但是我的眼神已经牢牢锁定在屏幕前。这样一个半天过去,又一个半天过去了。终于,我舒展了一下眉头,起身活动了一下身子。面对总共二十多页的要点,我露出了一丝微笑。将这些要点进行简单的编辑以后,给每篇论文都提了十几个批判和修改建议,我轻轻地按了”Submit”键。


二:

偶遇一位师兄,已经在香港担任教职了。看他已经即将在顶刊发表,自然也想请教请教。聊到哪次审稿,我颇为得意地告诉他,给了很多很多有指导意义的修改意见。师兄笑了笑,淡淡地说:“呵呵,是啊。我们这样年轻的学者,就是喜欢写很多,倒是大牛们,往往寥寥数语,却言简意赅,直击要害。” 我当时愣了一下,没有料到这样一个回答。话题虽然转移去了其他地方,他的那番话却就此刻在了我的脑海中。


三:

大牛将两篇稿子都通过了初审,并且向我发回了他们的修改稿。第一篇,我当时是满怀希望的,给了一个“主要修改(major revision)”,但是看下了却有点失望。虽然在数据和方法上有了改进,但是理论上却只是敷衍了一下我的建议。为了给他们有意义的建议,我自己额外阅读了主业之外的文献,而他们只是象征性地引用了我提供的文献,并没有把那些文献的观点融入到他们的内容之中。原本的好印象,一下子跌到了低谷。第二篇,我当时是颇为鄙夷的,除了基本的步骤没有做好,理论的贡献也值得怀疑,我毫不犹豫地给了一个“rejection”。但出人意料的是,最新的版本,不但修补了之前的技术错误,也非常认真地采纳了我的建议。

大牛既然是客座主编,也是需要结合我们审稿人的评论,给予具体的指导意见的。有的时候,大牛会引用我的要点,而有的时候则避开了。从首轮审稿完毕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几个月,自己的知识力也有所增长。突然发现自己当时提的有些点,其实有些想当然,而大牛竟然全都避开了。这时候,心里有一点羞愧,又有点庆幸。羞愧的是,暴露了自己的不足,庆幸的是,我的一己之见,可能没有伤害论文的作者(们)。


四:

当那期特刊正式刊印出来的时候,我已经接近毕业了。这几年,我又增长了经验。大牛们如果想拒绝某些稿件,最喜欢把他们送给博士生审阅。因为博士生们都急于表现自己,肯定会投入极大的热情,来给文章挑刺。听到这,我心里一凉。

然而,第二篇文章居然被接收了!这内容,这思路,这数据,必须是我当时审的稿!于是,我终于看到了那些作者的名字。有国内资深的老教授,也有年轻的博士生。我庆幸自己当时略带鄙夷的语言,并没有浇灭他们的热情,也没有影响他们的职业发展。


五:

当我自己投稿的时候,终于也是收到了三份审稿意见。第一篇,相对短。第二和第三篇,相对长。为了有效地回应第一篇,我和我的和作者们奋斗了半年。我原先很不乐意,因为要搜集新的数据,但是出人意料的是:最终的结果更加稳健了!

也许第一位审稿人是对的,我们没有有效地控制一个重要的变量,而这个变量背后的机制一旦得到控制了,我们所论证的新机制就更加清晰了。

看到他/她 那么短的几句评论,我们却做了半年。也许他/她就是一个大牛?

看到其他审稿人长篇大论,也许他/她们是博士生?或者是像我现在一样的需要证明自己的年轻教职?


六:

批判容易,建设难。

若要批评,有建设性地批评。“如果你再做一次这方面的分析,那么我觉得你的说服力就更强了” “如果你可以充分结合理论A和B,那么我觉得你的理论贡献就更大了”。


"Always be a little kinder than necessary.” – J.M. Barrie





附:我还写了六篇学术导向的问题,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学术研究中资质或天赋跟勤奋哪个更重要?

导师的选择和建议?

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如何社交?

第一次写学术论文无从下手怎么办?

怎么问教授要推荐信?

应该采取什么策略读文献?


user avatar   mikoyan-y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本人电气专业。从读博期间到现在,从帮老板审稿到自己审稿国内国际各种期刊会议加起来大概一百篇有余,其中本领域的国际期刊IEEE Trans.系列审了大概40篇。

下面说说对审稿的感受和看法。作为审稿人,要求通读全文并理解文章的主要思想、贡献和技术细节,这样下来一篇文章的评审一般需要好几个小时才能完成。审稿一般是无偿工作,但审稿人却是期刊/会议文章质量控制最重要的环节之一。虽然审稿人并没有验证文章工作的义务,如果因审稿不严放过了水文,甚至病文,对刊物和本专业领域可能会造成长期的负面影响。所以总的来说,审稿是个责任重大、费时费力的工作,是需要“情怀”的工作,所以现在本人专业领域总体很缺审稿人。我刚才看了一下其他答案,可能缺审稿人也是普遍现象。

当然,审稿也不是对自己一点好处都没有。通过审稿可以获得本领域最新的进展,通过审稿这个途径能学到不少东西。

最后说一点经验(或者微小的建议)。我认为某IEEE Trans. 审稿准则上的一句话是非常精辟的,分享给大家,共勉:

PLEASE BE FAIR, CONCISE, CONSTRUCTIVE, AND CONSIDERATE.

FAIR -- 尽量避免利益冲突,从客观公平的角度评判文章工作。不要刻意放水或打压,也不要滥用审稿人的权力(如要求作者大量引用自己的文章)。

CONCISE -- 简明扼要。我也经常看到连篇累牍长达数页的审稿意见,首先需要肯定这样的审稿意见很好,审稿人很负责。但我觉得有些审稿意见过于啰嗦,其实完全可以写得简洁一些,毕竟作为审稿人,一是要避免最重要的评审意见淹没在大段文字中,另外也要考虑到编辑和作者的工作量,大家互相体谅哈。

CONSTRUCTIVE -- 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审稿人除了要帮助期刊/会议把关文章质量,还要通过审稿流程帮助作者提高文章质量。但做好这一点很难,既要求对该领域有较深透的理解,也要付出更多精力。毕竟提出建设性意见,比单纯看懂文章工作要求更高,花的心思也要更多。

CONSIDERATE -- 不要(不切实际地)过于严苛,不要吹毛求疵,不要要求面面俱到。极少有一篇文章能够完美解决本领域的所有问题,科学技术的进步靠的是所有同仁一点一滴的贡献推动的。给作者修改的时间也是有限的。所以以我的标准来说,领域符合,创新工作足够,对他人和自己的工作评价引用得当,文字水平不影响阅读理解,没有明显的毛病就过了吧,大家该干啥干啥去。

以上です。


user avatar   divinites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邀,经济专业,也来说说审稿的一些体会吧。

1. 所谓双盲单盲其实只是徒有其名而已,实际上就是单盲——也就是审稿人知道文章是谁写的,但是作者不知道是谁审的稿。 别的行业我不清楚,但是经济类的文章,大家在工作论文阶段就已经贴到各大论文库或者自己学校的网页上了,比如SSRN,所以只要Google搜索一下,想知道谁是作者不难。

2. 为什么审稿人会比较挑剔,这个其实只是说明审稿人是符合激励理论的。即便审稿人完全能够判断论文的质量,但是因为如果选择了让作者修改,那么修改之后基本上还是自己审稿,而第二次审稿是没有金钱乃至于非金钱报酬的(第一次审稿一般也没有金钱报酬,但是你会倾向于接受因为你可能想给编辑一个良好的印象,有助于自己发文章,但是接受了之后,第二次审稿只是第一次审稿的自然后续,激励明显不足),所以当文章可发可不发的时候,理性的审稿人会选择拒绝(拒绝了明显该发的文章是有风险的,因为编辑一般水平都不错,编辑会觉得你这个人不靠谱,从而损害自己的信誉;而可发可不发的,拒绝掉没有风险,然后节省了自己的负担)。所以有些时候真是要希望审稿人不那么“经济人”。


3. 其实审稿人是谁,作者有时候也是可以猜的。我有次接到过一个非常负面的评价,我看了之后就知道他是谁了,因为在一次会议上,他也是很不喜欢这篇文章,提的问题几乎就和我接到的评审意见原封不动。投稿落到他手里审,我也是自认倒楣。所以如果之前评论过自己审的文章而不想被猜出来,就别和当初提的意见写的一样。


4. 如果编辑和自己熟,审稿意见可以写的自由一点,突出重点即可。如果编辑和自己不熟,只是第一次合作,一般来说在开头声明自己的研究领域是一个受欢迎的行为,这也给编辑一个信号,让他知道你的意见主要和哪个方面有关。比如说:“我的领域是XXXX,我主要就XXX方面提出自己的意见”等等。 一般没什么突出问题的,我会写word的3页左右,我感觉这是一个比较体面的字数和页数,对审稿人来说,评语不仅仅是写给作者看的,更重要的是给编辑看。这是为什么junior喜欢写很多很细致的意见,而senior喜欢“言简意赅”背后的激励因素,因为senior不那么在乎编辑的印象。所以等什么时候自己能做编辑了,再给人半页纸的评语吧^_^


5. 被拒和被录都有可能被邀请审稿。并且有时候开会碰到某些杂志的编辑,会后聊天他记住你的领域了,也会在之后某一天邀请你审稿。


6. 文章的质量确实千差万别,有些文章我会纳闷为什么他们敢投…… 有些文章我会觉得投亏了,应该可以发到更好的杂志。对于前者直接拒掉,或者重度修改外加暗示性的拒绝,后者选择轻度修改或者直接接受。


7. 审稿后,会对投稿的畏惧心理小一些。我过去的一年大概审了同一个杂志的4-5份稿件(该杂志在相关领域还可以,属于国内分类的B,second tier field journal),基本上全都拒了。真不是我挑剔,我是很想发掘亮点给过的,但是有些错误确实太触目惊心,那都不是什么“你的创新点在哪里啊?” “你对XX的定义不清晰”这种大路货式的问题,是在根子上直接用一种很扭曲的方法去建立了一个很扭曲的模型,然后得出一个反常的结论这种,给过就没天理了。所以我就得出三个结论:要么编辑是专门给我烂稿让我审,要么是我这个领域投这个杂志的都是烂稿,要么就是平均投稿水平就这样,所以撑起来了10%左右的录取率。想来应该是第三种可能性较大。


user avatar   gtzntju 网友的相关建议: 
      

做了审稿人之后我增长了几个新知识:

1.我审过的SCI没一个盲审的,能清楚看到作者姓名和单位,所以在填写不推荐审稿人的时候,一定记得把你们课题组的死对头填上去!

2.只要你投的多,再烂的文章都能中,一区中不了投二区,二区中不了投三区,三区中不了投四区!有一个四区期刊,初审我直接给了rejected,我看了其他两个审稿人,一个给了Major revision,一个给了Minor revision,最后编辑给了一个Major revision,这我也能理解!再审我提的问题一个没回答,我还是给了rejected,那个还是Major revision,过几天一看直接Accepted了!后来我上班后也投了一篇,确实挺水!

3.审稿周期长大概率是换审稿人了,一种是怎么也凑不齐审稿人;一种是本来答应审稿了,逾期不回,又重新找;最后一种最狠,初审都审过了,再审不审了或者逾期不回!所以编辑老是在寻找审稿人,浪费了很多时间!这种情况你催审基本一点儿用没有,因为这不是编辑能决定的!


我是正男 @工藤正男 ,一个多读了几年书的博士,你的点赞、收藏和关注是对我最大的支持!




  

相关话题

  三十岁左右,博士毕业的你,现在薪资多少? 
  博士生是不是都特别博学,或者说对一领域研究很深?为什么我遇到的几个都感觉一般? 
  如何看待高福院士对于论文争议的回应:大家混淆了论文与临床诊断?科学家是该先发表论文还是该先进行防控? 
  心理学领域看得到的「圣杯」都有哪些? 
  如何看待「穷人不应该读博」的观点? 
  怎样写300字左右的英语essay? 
  如何看待《我的人类学家父亲》发表为 C 刊论文,以散文风格记述院士父亲的工作? 
  如何看待湖南农大科研玉米被偷,损失上千万,影响学生毕业? 
  如何评价饶毅教授文章《五十年来中国高校的考评方式:0次学术考评是否最佳?》?你更赞同哪种考评方式? 
  如何看待许多适合科研的人最后放弃了这条路? 

前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北京地铁一名 17 岁男性未成年人与两名「创业扫码」女子的冲突?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中政法的校长说「司考应只由受过法律本科教育的人才可参加」?





© 2024-05-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