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加州大学宣布不再订阅爱思唯尔(Elsevier),如何看待科研院所与出版商间就「免费开放」的拉锯战? 第1页

  

user avatar   david-dong-20 网友的相关建议: 
      

出版商太傲慢了,估计一开始根本没把这次事件当回事,刚开始谈判的时候根本没有诚意。

但是现在时代不同了,时代在发展,有互联网提供的丰富便利的资源和平台,学术界这种总体偏左的群体现在基本上组织起来跟出版社硬干了。我是觉得Elsevier不快点把这事情解决了,多多让步谈判成功,再这么拖下去迟早得完蛋。

最近瑞典刚发了关于这个问题的问卷调查,我是铁了心的怼Elsevier的,最看不惯这种一门心思躺着赚钱,寄生在别的东西上面的组织的。同样的这几年运营商,传统银行被互联网公司斗争,最后不能躺着赚钱(只是变成坐着而已),我是很拍手称快的。而且说实话,他们愿意改变的越快,最终的损失其实越小,越撑着,在时代大潮下越完蛋。像中国移动这种东西,我就不看好未来。学术界真能联合起来的话,其实谈判里对Elsevier这种出版商是抱有绝对优势的。因为最终一个研究是不是杰出的,是由学术界和由此产生的衍生物决定的,出版在哪里,只是现有评价体系中一点为了量化标准而做出的妥协罢了。

举个自身的例子,因为已经做过问卷调查,我仔细考虑过这个问题,然后我决定支持抵制Elsevier的谈判且做出两个支持。1. 不发表任何文章在Elsevier上。2. 不引用任何非绝对必要的Elsevier上的文章。其实不发表还好,但是如果做出不引用非必要文章的决定的人一旦多的话,对Elsevier的打击就是致命的。做研究的人知道,其实在大部分的引用是在related work部分做的,而这部分的引用其实都是有选择的,一般不可能引用所有相关工作的,一般是挑一些有影响力的,或相关度极高的,或时间上近的,然后看评审意见再添加。如果大量研究人员因为无论什么原因开始选择回避出版在Elsevier上的文章(除了不能回避的以外),Elsevier上的期刊影响力就会降低,这对期刊是非常直接和致命的打击。出于这种考量,研究人员可能会考虑回避在Elsevier上发表。这样的情况一旦变多了,Elsevier就完蛋了。

加州大学做的好!欧洲各个孤立的国家体量还是太小了,很难直接系统性的撼动大的出版社。美国不一样,加州大学的体量和影响力就已经够大的了,再多来一些的话,我就不信Elsevier能一直撑住。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11月18日曹雪涛团队再发《自然》子刊论文,立即被指出涉嫌数据造假? 
  科研道路上,实验和理论哪个更重要? 
  院士坦言「如果没有任何项目或者取得人才『帽子』,不足以让科技工作者过上『体面的生活』」,当今现状如何? 
  如何评价浙江大学规定在环球时报发文或微信阅读10万+即可被认定为在国内学术期刊刊发文等诸项规定? 
  你见过最狠的SCI评论是什么? 
  高校院所研究生(硕士、博士)导师的权力是否过大,是否应该有所限制? 
  如果将天河二号送到1960年的中国(单纯考虑算力,不考虑程序和硬件接口),会使我国的科研带来多少帮助? 
  你觉得 2019 年中国的科普环境是变好了还是变糟了? 
  如何看待武汉2小学生研究茶多酚抗癌获奖,涉事实验室回应称,「不可能允许进入」?事情真相到底是怎样的? 
  一名优秀博士生必备的品质有哪些?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王牌对王牌》中华晨宇改编的济公主题曲《鞋儿破,帽儿破》?
下一个讨论
许多人认为「学计算机吃青春饭」,为什么还那么多人学呢?





© 2025-04-15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4-15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