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声音永远是越多越好,声音越多越有助于执政者了解社会动态,越有助于修正或决定执政方向。
问题在于:拍板决策时,听谁的?
中国在过去几千年里,把这个当成明君的重要评判指标,即:皇帝能不能听到所有的声音?能不能准确判断各个声音的支持者与他们的势力?做决定时如何尽量让所有人满意或接受又同时保证国家发展?对于异议如何处理?
可以说,如何处理好上述问题困扰了中国最高统治者几千年。
然而,这个困扰中国几千年的问题,在西方已经找到了万能解药:民主与自由。
这个社会的本质是:每个人都可以发声,决定用谁的声音完全取决于谁的嗓门大(支持人数,资金,种族宗教)。
由于有人负责,所以最终决策是对是错不重要,异议者的声音也不重要,是否顾及长期发展更不重要。
错是完全可能的,可是法不责众。所以再讨论一次,谁声音最大听谁的就是了。
不同的声音如果实在不对味,政府无法处理,自然有人帮着冷处理。譬如美帝在新冠疫情中的各种异见。
孰对孰错,慢慢看吧~
真理并非越辩越明,但是不辩,肯定得不到真理。
最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说过,未经审视的人生的没有意义。国家和民族也是一样,一个声音,就是不能审视自己了。
不允许其他声音,一旦犯错,就么有了更正的机会,就只能一条路走到黑了。一个人混混僵僵过一生也就罢了,一个国家和民族,不能也承受不起。
富兰克林说过,行政可以一个人说了算,以提高效率。但是立法必须广泛听取意见,广泛辩论,效率差一点没关系,慎重立法,以达到英明的程度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