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亲自执行二十军棍以上的处罚是一种懒政无能的做法”的观点? 第1页

  

user avatar   xun-zi-yue-16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其实之前的答案基本上已经把“罚二十以上皆亲览”到底是个什么情况给说的差不多了。也把当时法律的具体繁杂严苛程度说差不多了。

我来添加一个角度。如果将这个亲览理解为诸葛亮对于所有的案件进行最终把关,审批,复核。

也就是实际确定案情乃至于平反阶段的任务担负了。其意义何在。

这就不光是主政细致的问题了。

“罚二十”从程度上很小。但是复核案件乃至于平反的权责不是一个小问题。

谁来做?任命专人负责。把实权管理领导部门的法律判决推翻改写。得了,不管你做的对错,你肯定百分百是个靶子。

设置新部门来专门审查?监察部门对地方实权部门的检查权实行,当今看起来又如何呢?监察类型的部门和地方管理部门的关系又如何呢?

喜欢搞异论相搅,看下面部门臣僚掐架对干,门前吃剑约架的那是大宋朝,不是诸葛亮。

然后诸葛亮自己来了。实际最高领导把最得罪人的事儿揽过去了。

谁见过这样的领导,活的,反正我没见过。

在诸葛亮还没有掌握最高领导权威的时候,实际上他不是这个风格。比如法正睚眦必报的事儿。

正为蜀郡太守、扬武将军,外统都畿,内为谋主。一餐之德,睚眦之怨,无不报复,擅杀毁伤己者数人。或谓诸葛亮曰:“法正于蜀郡太纵横,将军宜启主公,抑其威福。”亮答曰:“主公之在公安也,北畏曹公之强,东惮孙权之逼,近则惧孙夫人生变于肘腋之下;当斯之时,进退狼跋,法孝直为之辅翼,令翻然翱翔,不可复制,如何禁止法正使不得行其意邪!”

实际操作中,刘备是后来诸葛亮的位置,诸葛亮理论上有可能成为“专人处理罚二十”那个位置。他都不愿意让法正不痛快。

等到掌握最高领导权威的时候他干脆让所有人不必陷入这种个人利益感情和公正的矛盾。他自己扛了。

以自己的工作强度大增,换取底层下属的公正待遇,管理臣僚的工作方便。规避会影响工作情况的部门冲突。

这要是懒政无能,请给我邮寄这样的领导,我要是碰见这样的给他拎包我都干的快乐。


user avatar   divinites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就想说一个事情,自然科学的理论是客观的,如果其他人都说牛顿第二定律是 ,我硬要 ,错的一定是我;但是管理学是社会科学,其理论本来就来自于对管理实践的总结归纳。如果刘备采用A风格管理的不错,理论总结说A风格更可能增加组织效率;然后发现曹操坚决要采用B风格,我们并不能断定曹操一定会失败——事实上如果曹操成功了,作为个例也不会对理论造成太大的挑战。事实上管理学的理论几乎总能找到反例的企业,都还活得挺好的

如果诸葛亮亲自审核二十军棍以上的处罚,导致大政荒芜,军略混乱,被张郃、司马懿打的节节败退,这样的指责就是有道理的,但是:

孔明起巴、蜀之地,蹈一州之土,方之大国,其战士人民,盖有九分之一也。而以贡贽大吴,抗对北敌,至使耕战有伍,刑法整齐,提步卒数万,长驱祁山,慨然有饮马河、洛之志。仲达据天下十倍之地,杖兼并之众,据牢城,拥精锐,无禽敌之意,务自保全而已,使彼孔明自来自去。若此人不亡,终其志意,连年运思,刻日兴谋,则凉、雍不解甲,中国不释鞍,胜负之势,亦已决矣。

这要还是「懒政无能」,那「有能」是不是要直接一年克长安,三年克洛阳,五年平天下了?


在「二十军棍」上贬低诸葛亮的,一般喜欢用「丙吉问牛」和「周陈召对」的故事作为对照。

吉前行,逢人逐牛,牛喘吐舌。吉止驻,使骑吏问:"逐牛行几里矣?"掾史独谓丞相前后失问,或以讥吉,吉曰:"民斗相杀伤,长安令、京兆尹职所当禁备逐捕,岁竟奏行赏罚而已。宰相不亲小事,非所当于道路问也。方春未可大热,恐牛近行用暑故喘,此时气失节,恐有所伤害也。是以问之。

丙吉是汉宣帝朝的丞相。看到街上斗殴杀伤,走过不管,看到路上的耕牛喘气,赶紧过去问耕牛怎么样。身边人好奇问为什么贵牛贱人,丙吉说有人斗殴是小事,有地方官管理就行了,宰相不管这些小事,但是春天还不应该太热,耕牛却喘气了,可能是时气失节,这可是关乎国家生产生活的大事。

丙吉的行为,西汉初期的陈平有过更高屋建瓴的论述:

居顷之,孝文皇帝既益明习国家事,朝而问右丞相勃曰:“天下一岁决狱几何?”勃谢曰:“不知。”问:“天下一岁钱谷出入几何?”勃又谢不知,汗出沾背,愧不能对。于是上亦问左丞相平。平曰:“有主者。”上曰:“主者谓谁?”平曰:“陛下即问决狱,责廷尉;问钱谷,责治粟内史。”上曰:“茍各有主者,而君所主者何事也?”平谢曰:“主臣!陛下不知其驽下,使待罪宰相。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育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焉。”孝文帝乃称善。

汉文帝问天下有多少案子?天下钱谷账目如何? 周勃都不知道,汗流浃背。后来汉文帝问陈平,陈平说:有主事官员。案子问廷尉,钱粮问治粟内史。汉文帝问:这都有主事的,你主什么事呢?陈平忽悠了一番对上对下什么阴阳四时之后,说我管人啊,让手下官员都各司其职。

皇帝垂拱而治,以国事托付宰相,宰相管有司,有司负责具体事务,这是理想化的官僚体系。可惜现实一直很骨感,从古至今,一直到现在,也没有哪个国家敢说,能实现这一套体系。陈平后来对周勃说的话,其实说的更实在,陈平用这一套话术来对付皇帝,也是因为皇帝的问题防不胜防,而宰相的精力是有限的,就算这次能答,皇帝再问,总有答不上来的时候,皇帝还是会觉得宰相无能。不如上来就用「我就管人,其他人问有司」来堵住皇帝的发问,一劳永逸。

右丞相大惭,出而让陈平曰:“君独不素教我对!”陈平笑曰:“君居其位,不知其任邪?且陛下即问长安中盗贼数,君欲强对邪?”于是绛侯自知其能不如平远矣。居顷之,绛侯谢病请免相,陈平专为一丞相。

原则是为常人而设,因为组织大了,而领导人的精力有限,所以更应该分配到更重要的事务上去。而如果继续分管细务的话,往往会干扰战略层面的决策。

然而诸葛亮也并没有因为「二十军棍」的问题而耽误了军国大事,这只能说明诸葛亮精力和能力超常,在正常的宰相和军事统帅权力之外,还能把一部分监察、复核的工作挑起来。除非认为军营里负责定刑的官员水平和能力高于诸葛亮,诸葛亮监督是外行领导内行帮倒忙——然而这个基本不可能,因为军法就是诸葛亮定的。

再说,无论是丙吉还是陈平,其在历史中的地位、功绩和政声,都无法和诸葛亮相比。拿远远不如诸葛亮的俩人的言论去责备诸葛亮懒政,这个角度实在太清奇了,要不先和「诸葛亮是不是对权力控制欲太强了」这个问题下的答主们中和一下?


user avatar   xiao-yang-tong-xue-6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他不是亲自执行,拿个棍子去打人,而是亲自审批判决材料,确保没有任何冤假错案。张飞就是死于“鞭挝健儿”,不由得诸葛亮不审慎。但是古代又没有现代相对完善的监察系统,徇私枉法司空见惯,诸葛亮为了最大限度的保障底层士兵的利益只能花费精力来亲自审核。蜀汉能以弱敌强数万步卒震荡宇内,靠的可不是匡扶汉室的套话,底层士兵百姓没这么高觉悟,而是诸葛亮公正廉明赏罚必信的作风。

能说出“懒政无能”的,包括那些嫌诸葛亮“包办替代”底下人得不到锻炼的,大概率既不懂政治又没当过领导。要是全中国“懒政无能”的领导都能像诸葛亮那样中华民族大概早就复兴了。


user avatar   lang-xie-yang-wen-li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持此论者屁股没摆在士兵和中下层军官位置,而自以为是权力受到侵夺的老爷了。

如此懒政的结果是:魏延自信满满拉起队伍搞事,但对面只需要搬出诸葛亮名号,老魏的部队很快就跑得就剩他老哥整整齐齐的一家人了。

演义好点,还有马岱带人陪着。

这就是诸葛亮重视将士权益带来的崇高威望。

如果诸葛亮谨慎处罚将士就叫懒政,吴起为士兵吮痈叫什么?怠政?

赏罚无小事,细节定成败。何况“杖二十”可不是什么小事,手下黑点,足以搞出人命。

翻翻明代廷杖记录,二十杖以下尚可,二十杖及以上便出现死亡事件,伤残恐怕更不在话下。

之所以称为小事,那是对于司马宣王而言,十万分之一的工具人被拍二十下,拍坏没拍坏,冤枉不冤枉,何足道哉?

至于双方不同工作作风带来的战斗力差距,地球人都瞅见了。

简单说,遇上诸葛亮这样的领导,你有福了;遇上诸葛亮这样的对手,你有难了——他的团队会像打了鸡血一般把你吞没,连个渣滓都留不下。

因为亮哥真把士兵当兄弟,还不带脸盲的。


user avatar   chen-sheng-7-76 网友的相关建议: 
      

郑妮娜力是中加混血。

她的姥姥叫郑凤荣,是第一位打破世界纪录的中国田径运动员。中国跳高第一人,曾受到周总理亲自献花。她在中国这边的血统是什么级别的?心里没点数?我这句血统,可不是单纯的指字面的DNA,也是指使一个人归化的吸引力。来自家族,来自文化,来自成就和历史。

更何况,加入中国籍是她从小的愿望,并且在三年前就已经完成国籍变更,做了法律意义上的中国公民。

她哥哥叫郑恩来,是冰球运动员,这名一听就知道受谁影响了吧。在姥姥郑凤荣80大寿那天宣布要做中国人,比郑妮娜力归化得还早一年。

这是多正常的事啊,加拿大媒体为什么要诋毁呢?


我看是新疆造谣颇有成效后,诋毁上瘾了。

甚至于这个乱港分子还大言不惭地用谣言责问起了郑妮娜力,说什么:如果你知道中国在“系统性地强奸和折磨”维吾尔妇女,你还会入籍中国么?

这就是为什么当初我很重视这波抵制的原因,因为谣言中伤成本太低的话,就可以无限复制。果不其然,这两件事开口就能联系到一起。


他们觉得不能接受,还有另一个原因。

那就是有些加拿大人没见过什么正经华人,以为聒噪的港乱分子就是主流。甚至还可能把那个给市长当小三的贪污犯女儿当成华人模板了,以为曲婉婷这种黄皮小清新只要聊聊环保,爱爱动物,整个人皮肤都变白了。仿佛拿民脂民膏出来媚自己的才是真华人,其他一律算是假的。

那些不够反华的华人,在他们眼里略显纯度就不足了。

谁才是大多数呢?

我们都明白,但夜里猛搞曲婉婷的市长们是不明白的。



这位小姐姐只是个朴素的混血儿。不仅有一身黄皮肤,还有个英雄一般的外婆,自然就跟外婆的国籍去了。这种事没有任何奇怪之处,也毫无诋毁的必要。

设想,如果在深圳卖烤串的奥巴马兄弟先加了中国籍,再回到美国籍,又有谁会苛责他呢?

中美交恶之刻,谁会有脸去说这位老黑不懂中国的政治?他需要懂吗?


抛开人才定位,卖烤串的和七项全能的人又有什么不同?自由选择和自己羁绊更深的国籍,再自然不过。

如果只看人才流失就阴阳怪气,那只能说这个移民国家被“人才净流入”这件事惯坏了。根本受不了移民输出国比以前更有吸引力这件事,从自己这儿多走一个人才都受不了。这太小家子气了。

郑妮娜力英文名叫Nina Schultz,这姓氏一看就知道其父有德国血统。他父亲也确实是德国人。她父母辈不过是一个移民嫁给另一个移民的故事,无非是来早来晚的原因。一个德国人和一个中国人借你加拿大的地方留下点美好回忆罢了,到底欠你啥玩意了?一个自诩自由的移民国家,有什么资格在这种问题上说三道四的?

只在人才来的时候谈自由,人才一走自由就抛诸脑后,这根本不是自由国家,这是NM貔貅。

自由是价值观,不是攫取资源的工具。

那些信以为价值观的朴素孩子,自由得离开了。

你们应该高兴才是,因为她理解自由真谛了。

你哭毛呢?




  

相关话题

  诸葛亮和陆逊灵魂互穿会怎么样? 
  为什么五子良将的名声那么低? 
  诸葛亮的《出师表》有什么好? 
  诸葛亮为什么不投奔曹操? 
  如何评价蜀国文学?为什么和建安文学差那么多? 
  董卓的羌胡兵是哪来的? 
  如何评价诸葛亮与王朗的这场辩论? 
  蜀迷对东吴心态爆炸,是不是因为东吴吊打蜀国无败绩? 
  为什么知乎网友总喜欢给诸葛亮送东西? 
  作为中国五大姓氏的李姓,为什么在三国时期没有特别厉害的名人? 

前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黑龙江高校毕业年级六月一日开学?
下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知乎用户@Pluto(原fourthforce,席卷兽穴的风暴)给自己的回答刷号点赞的行为?





© 2024-06-0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