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陈寿要往死里批判姜维? 第1页

     

user avatar   jyujyu-1 网友的相关建议: 
      

首先看陈寿说了什么,他对姜维的评价是:姜维粗有文武,志立功名,而玩众黩旅,明断不周,终致陨毙。《老子》有云:“治大国者犹烹小鲜。”况于区区蕞尔,而可屡扰乎哉?

陈寿认为姜维文武才干一般,虽然胸有大志,但是用兵太轻率,思虑也不周密,因此败亡。连大国都不能瞎折腾,何况是蜀汉这种小国呢?

其次看陈寿说的对不对,我认为基本比较中肯。诸葛亮准备一次北伐要两三年,姜维后期却连年大规模出兵,空耗国力。打就打吧,打赢了也行,但姜维用兵远不如诸葛亮那么稳健,而且还会犯下贪功冒进的错误,导致段谷大败痛失好局,他在与邓艾的交锋中就没占过什么便宜,明显处于下风。因此陈寿的评价没什么问题。

所以,说实话还要原因吗?一定要找个原因的话,大概因为陈寿是蜀汉主和派重要人物谯周的弟子吧。

下面就看看姜维在于邓艾的交锋中是如何失败的,一比较二人就高下立判。


249年,也就是高平陵之变这一年,司马懿消灭曹爽一党重新夺回大权,作为嫡系,邓艾自然而然得到了提拔,被任命为南安太守。这是邓艾第一次来到陇右地界,在这里他将遇到自己一生的对手姜维。不过当时邓艾还不能独当一面,他上面还有顶头上司郭淮。

而对面的姜维也在大将军费祎的节制之下而不得志。在费祎看来,连诸葛丞相都不能克复中原,别人就更不行了。因此北伐虽然可以有,但仅限于小规模出征,大规模北伐是穷兵黩武,断不可行。于是姜维只能小打小闹,每次出兵都被限制在万人以内,所以他在前三次出征中没取得什么战果。

每欲兴军大举,费祎常裁制不从,与其兵不过万人。(三国志蜀书蒋琬费祎姜维传第十四)

249年,姜维发动了第四次北伐,但仍然没什么斩获,旋即撤兵。不过邓艾认为姜维此举有诈,很可能会杀个回马枪,郭淮听从了他的意见,让他在白水北岸驻守。

邓艾的预判非常准确,很快姜维就派廖化引兵杀回。邓艾认为:如今敌众我寡,蜀军不来进攻我们反而原地驻扎,肯定有阴谋。

三日,维遣廖化自白水南向艾结营。艾谓诸将曰:"维今卒还,吾军人少,法当来渡而不作桥。此维使化持吾,令不得还。维必自东袭取洮城。"(三国志魏书王毌丘诸葛邓锺传第二十八)

这次来的是廖化,那姜维干什么去了?邓艾判断他会从东面迂回渡河,然后向北进攻洮城,结果他又对了。邓艾提前回到洮城,姜维晚了一步,只好退走,双方的首次交锋,邓艾占了上风。对于邓艾这样的智将,简单的声东击西战术是不好使的。

之后邓艾便受到司马师的重用,暂时离开了雍凉。由于在淮南二叛中立下功勋,被提升为代理安西将军,叛乱平定后,邓艾重新回到陇右。

这一次姜维已经完成了华丽的变身,费祎去世后,姜维像出笼的猛虎一般被彻底释放出来,再也无人可以约束他了。255年八月,姜维率数万大军再攻陇右。

八月,维将数万人至枹罕,趋狄道。(资治通鉴魏纪第八)

雍凉的一把手征西将军陈泰当时还在关中,他命令驻守陇右的雍州刺史王经坚守狄道。不过缺乏军事经验的王经却擅自出战,结果在洮西遭遇惨败,损兵几万人,只剩一万多残兵退回狄道城,被蜀军包围。

大破魏雍州刺史王经於洮西,经众死者数万人。经退保狄道城,维围之。(三国志蜀书蒋琬费祎姜维传第十四)

这时候魏军内部发生了一定分歧,邓艾等诸将认为应该先不去救援,因为蜀军刚刚大胜,士气高昂,我军应该避其锋芒另觅良机,但陈泰却坚持立刻就要去,最终顺利逼退姜维。

从结果来看,无疑陈泰是对的,但是如果深挖细节的话,就会发现姜维其实别有打算,邓艾的保守也并没有错。

陈泰选择从南线救援狄道,目的是断绝蜀军的归路,结果姜维大吃一惊只好撤兵。但是裴松之却从中找到了一个矛盾之处,即姜维已经在狄道之南埋伏了三天了。如果他提前没有准备,又怎么会在魏军援兵的来路上设伏呢?

臣松之案:此传云"谓救兵当须众集,而卒闻已至,谓有奇变,上下震惧",此则救至出於不意。若不知救至,何故伏兵深险乃经三日乎?设伏相伺,非不知之谓。此皆语之不通也。(魏书桓二陈徐卫卢传第二十二,裴注)

当然,陈泰对此也早有防备,所以没有吃亏。姜维见讨不到便宜,再加上或许粮草已经不多,也就退兵了。

至于邓艾,他心里清楚姜维这个人不简单,不会犯顿于坚城然后师老兵疲的错误。作为诸葛武侯兵学的继承人,姜维肯定对围点打援战术再熟悉不过了。当年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时包围上邽,然后击溃司马懿派来的援军,这次如果他使用同样的战术是很正常的,而事实也证明姜维早有安排。

邓艾并不是要放弃狄道,他只是反对立刻去救。邓艾认为应该静待时机,等蜀军士气下降之后再去救援。这个策略虽然耗时较长,但更加稳妥,毕竟狄道城池坚固,也有十日左右的粮草,蜀军很难一股而下。

另一方面,王经在洮西这场大败损失了陇右绝大多数军队,如果关中援军再败,陇右局势就彻底糜烂了,曹魏当时已经冒不起这个风险了,所以这并不是邓艾判断失误,保守一点没有错。

这一次邓艾和姜维的对抗可以说平分秋色,但事情还没有完结,因为姜维虽然暂时撤退,但他却根本没回汉中,而是驻扎在钟提,随时准备卷土重来。

解雍州刺史王经围於狄道,姜维退驻锺提。(三国志魏书王毌丘诸葛邓锺传第二十八)

256年,司马昭派堂兄司马望接替陈泰担任雍凉都督,按照晋书的记载,此人虽然名义上都督雍凉,但他似乎只负责关中的军务,而转正为安西将军的邓艾则成为陇右地区的顶梁柱。

先是蜀将姜维屡寇关中,及望至,广设方略,维不得为寇,关中赖之。(晋书宗室列传)

当时众人都认为姜维短期内无力进犯。他们这个看法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当初诸葛亮每当发起北伐,基本都要准备2-3年的时间。不过他们却不知道,姜维这个战争狂人和诸葛亮的风格是完全不同的。

邓艾这七年间和姜维也有过多次接触,对这位对手非常了解,他认为姜维肯定会再次出兵,理由有五:

一, 洮西大败损失太过巨大,我们正处于虚弱期。

二, 敌军都是百战精兵,我军新换将领,士兵也是新招募的,互相还不熟悉,兵器也不充足。

三, 敌军进攻可以沿着西汉水水陆并进,我军却只能走陆路,行军难度更大。

四, 我军本来兵力就不充足,还要在狄道、陇西、南安、祁山分兵把守,而敌军可以合兵一处,我军容易被各个击破。

五, 敌军如果从南安陇西进军,可征用羌人之粮;如果出祁山,当地就有农田,他们不会有缺粮的困扰。

邓艾确信,有了这几点优势,要是不来进攻他就不是姜维了,当然邓艾也不怕他来。

这一预感非常准确,256年7月份,姜维果然发动北伐,出钟提进军祁山。

秋,七月,姜维复率众出祁山(资治通鉴魏纪第九)

邓艾在祁山早有防备,姜维见难以取得进展,马上转进,经过董亭往西攻南安郡。

闻邓艾已有备,乃回,从董亭趣南安(资治通鉴魏纪第九)

但邓艾还在这个方向上也有防备,他亲自率军驻守在武城山。武城山就在通向南安的道路之侧,要想进攻南安就无法对此地视而不见。姜维尝试领兵强攻,但邓艾的防守稳如泰山。

艾据武城山以拒之。维与艾争险不克(资治通鉴魏纪第九)

姜维连续两次吃瘪,于是又抖了个机灵,他趁着夜色掩护向北渡过渭水,然后走山路东进,打算避开邓艾主力,奇袭上邽。

姜维这样连续转场,若是大兵团的机动,应该是很难维持的,毕竟粮草补给是个大问题。所以这次东进上邽很可能并不是几万大军,而是一支规模有限的部队,应该不会超过两万人。这一点在王基的传记里也得到了佐证。

姜维因洮上之利,轻兵深入,粮饷不继,军覆上邽。(三国魏书魏书徐胡二王传第二十七)

一年之前姜维在洮西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大胜,随后被晋升为大将军,于是他开始飘了。志得意满的姜维认为魏军在陇右精锐尽丧,所以他就可以为所欲为了,殊不知这就是失败的前兆。

另一方面,当初邓艾说姜维的五项优势时提到了蜀军可以水陆并进,那么为何姜维这次不利用渭水反而要走山路呢?答案很简单,沿着西汉水进军,顶多也就走到祁山一带,和渭水根本不相连,所以姜维来打南安的时候就已经把他的船队抛下了。

也就是说姜维这支进攻上邽的军队是轻装简行,没有携带多少辎重的。但是姜维就不怕到了上邽后发生既攻不下城又断了粮草的情况吗?

对此姜维应该是有所考虑的,首先邓艾的军队主力被牵制在南安郡,而陇右魏军去年损失太大,今年即使新招募也不会太多,形不成多大战斗力,只要邓艾主力不在,上邽便不难攻下。

另外上邽周边是有麦田的,当年诸葛亮包围上邽,击败郭淮、费曜后大肆割麦,这是有先例的。如今已经临近秋收季节,姜维认为只要到上邽就能得到补寄。

当然,这只是他理想中的情况。事实上这一系列操作根本没有瞒过邓艾,因为这个套路和当初让廖化牵制,姜维自己偷袭洮城的计策如出一辙,没什么新意。于是邓艾也立刻率军赶回上邽。

由于邓艾准确判断出了姜维的动向,通过提前布防,将敌军攻势一一化解,如今蜀军连续奔波却徒劳无功,已经陷入了强弩之末,胜负的天平明显倾向曹魏一方了。

有多年屯田经历的邓艾对粮草问题极为敏感,他非常清楚一支军队是不可能经得起姜维这么折腾的,敌军一定是即将断粮。现在邓艾只需要静静等待,等到蜀军粮尽就是决战之日。

这时候姜维已经陷入一个比较危险的境地了,除了正面邓艾的主力军,侧后方祁山一线还有邓艾之前布置的守军,可以说是两面受敌。不仅如此,对于没有携带多少辎重的蜀军来说,即将断粮这个问题也确实摆在眼前,毕竟如果不能击败魏军,也就没机会割上邽之麦。

不过姜维作为三国晚期比较出色的将领,倒也不是泛泛之辈,他对这种情况提前也做了预案,即与汉中的胡济约定好,让他来上邽支援。王平死后,胡济接替他坐镇汉中,姜维让他来上邽,主要目的就是进行粮草上的补给,可惜的是,直到最后胡济也没有赶到。

与镇西大将军胡济期会上邽,济失誓不至(三国志蜀书蒋琬费祎姜维传第十四)

若单看姜维传记,似乎因为胡济失约才导致大败,但真相确实是这样吗?关于这一点就要看姜维向胡济下令的时间。首先开战之初是肯定不可能的,因为姜维最初目标就不是上邽,怎么可能会约在上邽会合呢?因此这个时间点一定不早于武城山争夺战。

既然如此,双方就注定不可能同时到达上邽。汉中距离上邽八百里以上,行军需要二十余日,而武城山距离上邽二百余里,行军只需六七日,这样一来就有大约十几天的时间差。即使姜维放弃攻打南安时就立刻向胡济传达命令,那么加上传递消息的时间,姜维要在上邽至少等待胡济二十天左右。但问题是,他能坚持这么久吗?

对此姜维自己也没有信心,眼见邓艾也回了上邽,他就不抱什么希望了,只能先向南撤退,这样还能早一些和胡济会和。姜维选择的路线就是段谷。

渭水有一条支流名叫藉水,而藉水又有一条支流名叫段溪水,段谷就是段溪水流经的山谷。沿着段谷南下,很快就能到达铁堂狭道。

不过邓艾做了这么多针对性部署,好不容易等到机会,怎么可能轻易放过。于是他立刻出兵追击,很快将士气全无的蜀军一举击溃。

故维为魏大将邓艾所破於段谷,星散流离,死者甚众。(三国志蜀书蒋琬费祎姜维传第十四)

此战蜀军损失很大,将领被斩首十几人,士卒被斩首数千人,再加上被俘和溃散的,预计在万人左右。

甘露元年诏曰:"逆贼姜维连年狡黠,民夷骚动,西土不宁。艾筹画有方,忠勇奋发,斩将十数,馘首千计;国威震於巴、蜀,武声扬於江、岷。(三国志魏书王毌丘诸葛邓锺传第二十八)

战后姜维也效法诸葛亮自贬为后将军,行大将军事,但是这场大败,却将一年前洮西大捷打出的良好局面彻底葬送了。

关于战败的原因,其实与胡济没有多大关系(姜维也清楚这一点,因此没有对其惩处),纯粹是姜维轻敌,贪功冒进所致。而邓艾获胜的原因则在于能够料敌机先,始终在调动对手而不会落入对手的节奏中,因此才会在兵力并不占优的情况下处处主动。

孙子曰: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孙子兵法虚实第六)

对于姜维来说,这次失败也为他后来在政治和军事上的双重失败埋下了一个伏笔。虽然把蜀汉的灭亡归咎于他一人肯定是不公平的,但他也脱不了干系。

总的来说,姜维勇气可嘉,精神值得肯定,只不过能力不济,难以逆天。

首发自公众号:握中悬璧 所有文章都已总结好,欢迎关注

原文请看这里

其他高赞回答

欢迎关注我的专栏,系列文章长期更新。


user avatar   ta-ke-qin-wang-dian-xia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给你们举个政治不那么正确但是很能说明问题的例子:

假如你是东南某岛的一名小官员,管教育宣传的,还是DPP的党员,结果有一天,东南某岛让东方某大国给五桶了,你箪食壶浆喜迎王师,作为伪政府职员,被东方某大国政府收编,还是在教育宣传部门任职。

然后新的上级找你谈话,说你以前在东南某岛管教育宣传这么多年,一定对岛上的政治人物有一套看法和评价吧,写出来,也算是历史文献了。

你答应了,回去着手进行,一段时间后你把写的东西交上去,是这样的:

……xxx,年轻时弃暗投明,投奔自由世界怀抱,曾任某岛政府xx官员,为人正直正派,为维护某岛的独立地位殚精竭虑,不畏东方某大国强权,智计百出,将惠x办玩弄于股掌,每年从东方某大国弄来惠x资金xxxx亿元,花着东方某大国的钱武装某岛打东方某大国,使东方某大国数亿热血青年无能狂怒,深受某岛人民爱戴,让某岛人民过上了幸福快乐的好日子,直到五桶来临,xxx率众浴血抵抗,最终以鲜血和生命捍卫了独立与自由,山河为之变色,天地为之动容……

你敢这么写?说实话你要是有这尿性,当时五桶时你不就不投降了嘛……

你只会写:

……xxx,叛逃至某岛,曾任伪政府某伪职,在任期间,出于不可告人的一己私欲,绑架某岛人民,勾结境外势力,卖国求荣,抗拒东方某大国统一的历史进程,扰乱某岛民生,某岛人民怨声载道,最终xxx也无法抵抗五桶的伟大进程,螳臂当车,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

…………

这只是个例子,是编出来的,与现实无关,你们不要牵强附会,胡乱冤枉好人,东南某岛就不能是哈马黑拉岛?东方某大国就不能是印尼?


说回陈寿,陈寿当时所处的情况更尴尬,姜维那是什么人,在魏国立场上看,姜维那就是双手沾满血债的人渣叛徒刽子手,你敢明目张胆的夸他?还是那句话,陈寿要是有这尿性,当时肯定就跟北地王一起哭庙自杀去了……其实那样也不错,说不定现在还能弄个配享武侯祠呢……


user avatar   phobos 网友的相关建议: 
      

对中国和蜀国而言,姜维都是重熵产生者。


user avatar   xuan-yi-18-97 网友的相关建议: 
      

反对此题下的许多答案。

陈寿是打碎牙咽写糊涂帐,而许多人是揣着明白糊涂写。

答此问须先梳理姜维十次北伐的筹码、经过与结果。

延熙三年(240)初次北伐

《郭淮传》:正始元年,蜀将姜维出陇西。淮遂进军,追至强中,维退,遂讨羌迷当等,按抚柔氐三千馀落,拔徙以实关中。迁左将军。

史料很缺,能判断出的是此次北伐并非北伐,而是为了给迷当等部打掩护。因此并未交战,汉方耗钱粮而得人口,魏方损胡口而微涨声势。

和局。


延熙十年(247)二次北伐

《郭淮传》:陇西、南安、金城、西平诸羌饿何、烧戈、伐同、蛾遮塞等相结叛乱,攻围城邑,南招蜀兵,凉州名胡治无戴复叛应之。

不知是曹爽司马昭骆谷之败的后续影响,还是姜维的策反工作成功,反正这一回局面对汉国很是有利。

《郭淮传》说郭淮军在姜维、夏侯霸交战时正好抵达,逼走姜维。但《华阳国志》则写道:

维出陇西,与魏将郭淮、夏侯霸战,克之。

从姜维护送治无戴成功入蜀,以及战事持续至第二年并扩充规模来看,无疑是《华阳国志》的记载可信。

最终此战以郭淮击破治无戴、令居虏而告终,虽有廖化遭追击的记载,但却未言有损失。

经此役,魏国雍凉二州战祸不轻,兵民皆损,汉小胜。


延熙十二年(249)三次北伐

汉国牙门将句安、李韶二军连城带兵被困,因姜维不能救而降。

魏小胜。


延熙十三年(250)四次北伐

姜维再攻西平,未能取胜而撤回。

和局。


需要注意的是《费祎传》的相关记载:

维自以练西方风俗,兼负其才武,欲诱诸羌、胡以为羽翼,谓自陇以西可断而有也。每欲兴军大举,费祎常裁制不从,与其兵不过万人。

也就是说,前四次北伐是在蒋琬、费祎主政时,姜维以万人以下规模所运行的。

那么至少这一阶段,连年北伐使“民有菜色”的锅,扣不到姜维头上。

说真的,每次跟姜维这么点人打,还能打成那样,我真不知道这段时期的郭淮、邓艾有啥好吹的。


延熙十六年(253)五次北伐

虽然费祎已死,但姜维一时间还不能放开手脚,此次出兵是为了响应丞相之侄诸葛恪的第七次合肥之战,因此战略目的在于牵制。

另据《晋书》记载,司马昭还看出姜维这一次是虚张声势,目的在于攻羌收人质、聚谷造邸阁、征服塞外诸羌,以预备后年的大举进攻。

郭淮、陈泰进兵后,姜维撤至陇西界屯守。

随着诸葛恪战败,第五次北伐亦告结束。

和局。

另外,由于汶山太守王嗣安抚得力,姜维从此后每次北伐,羌、胡都出马牛羊毡毦及义谷资助军粮。


延熙十七年(254)六次北伐

姜维得魏国狄道县长李简协助,围襄武,斩魏将徐质,击破魏军,但损失了名将张嶷。姜维乘胜攻下、收降不少地方。

之后姜维迁徙狄道、河关、临洮三县百姓入蜀。

汉大胜。


嗯,犯懒了,接下来写简洁点。

延熙十八年(255)七次北伐·洮西大捷

延熙十九年(256)八次北伐·段谷大败

国中从此开始非议姜维,陇西骚动,姜维引咎谢罪降职为后将军。

虽然众所周知,责任在胡济。

延熙二十年(257)九次北伐=和局

为响应诸葛诞和东吴而出兵,被司马望、邓艾以祖传缩壳术逼和。

景耀五年(262)十次北伐·侯和之败


大胜2次,小胜1次,和局4次,大败1次,中败1次,小败1次。

这结果难看吗?

认为姜维空耗国力,使生灵涂炭,并导致最终国破家亡的答主们,是没对比过这些资料,还是搞不清当时的大势?

姜维有多少筹码?他的对手有多少?

汉有一州,魏有九州半,如果守境自保,能撑得下去,不是自杀?

汉国朝政紊乱,该怪姜维?大将军是管朝政的?那尚书令、仆射和三公是干嘛吃的?

我就不说陈寿写书的政治环境,为传主作讳这些专业问题了。

光看这些记载:

《晋书》:征西将军邓艾以为未有衅,屡陈异议。帝患之,使主簿师纂为艾司马以喻之,艾乃奉命。
甘露元年诏:"逆贼姜维连年狡黠,民夷骚动,西土不宁。
曹奂诏:蜀所恃赖,唯维而已,因其远离巢窟,用力为易。


到底姜维对汉国是怎样的存在,他的北伐又是否正确,反倒是敌人最明白。

霍去病、李定国、关羽、诸葛亮、祖逖、岳飞……

姜维如今落到了与这些人一般的命运,被攻讦,被污蔑,冤乎?不冤乎?

咸熙元年一月,新归顺大魏的成都军民们,大概最懂了。







相关回答:

推荐得意作:


user avatar   lang-xie-yang-wen-li 网友的相关建议: 
      

老规矩,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

陈寿往死里黑姜维了么?

先看《三国志·姜维传》最后的论断:

姜维粗有文武,志立功名,而玩众黩旅,明断不周,终致陨毙。老子有云:“治大国者犹烹小鲜。”况於区区蕞尔,而可屡扰乎哉?

似乎是负面倾向,即便如此,也未否定其才能。但劳驾往上瞅两行,《姜维传》正文是用什么作总结的?

郤正著论论维曰:“姜伯约据上将之重,处群臣之右,宅舍弊薄,资财无馀,侧室无妾媵之亵,后庭无声乐之娱,衣服取供,舆马取备,饮食节制,不奢不约,官给费用,随手消尽;察其所以然者,非以激贪厉浊,抑情自割也,直谓如是为足,不在多求。凡人之谈,常誉成毁败,扶高抑下,咸以姜维投厝无所,身死宗灭,以是贬削,不复料擿,异乎春秋褒贬之义矣。如姜维之乐学不倦,清素节约,自一时之仪表也。

这叫往死里批判?怕不是把姜维的人品吹上天了。且明确告诉读者,以姜维投厝无所,身死宗灭,以是贬削的成败论英雄是没见识的凡人之谈。

这简直是对所谓明断不周,终致陨毙结论的作者亲自打脸。

如果陈寿对姜维持全面否定态度,以其惜字如金的做派,搞这么一大段“郤正说”进来干什么?更何况郤正的结论截然相反,是陈寿看不懂,还是笑嘻嘻自居于凡人之谈

说白了,陈寿是在使尽浑身解数给后世读者眨眼:

别开枪,我被绑架了!

可惜,还是有大把的莽夫瞅见了末了一段便拍案而起:你敢黑我爱豆——呯!

奈何奈何。

姜维是什么人?蜀汉的忠臣,曹魏的叛将,司马家的死敌,在陇西折腾得司马昭一个脑袋两个大,都打算派人搞不入流的肉体清除了:

司马昭患姜维数为寇,官骑路遗求为刺客入蜀

好容易发倾国之兵平了蜀汉,这位绝地反击,又搞出了钟会叛乱的大新闻。易言之,于司马家而言,姜维的代号是什么?

——政敌、宿敌、死敌。

而且和凉了快三十年的诸葛亮不同,这位折腾得可是新鲜热辣,说难听点,苦主都一大堆呢。这种货不打翻在地踩上一万只脚,开什么国际玩笑?

再看看陈寿创作《三国志》的背景:

华表令兼中书郎,而寿魏志有失勖意,勖不欲其处内,表为长广太守。

我们看陈寿《三国志》的魏书部分已经写得够小心翼翼,夸胜讳败拍足了彩虹屁,但还是被小管家盯上,一双小鞋送得驾轻就熟。试想,倘若在写姜维传时放飞自我,那是个什么局面?说直白点,姜维的战绩就是司马氏的败绩,你陈寿称颂姜维,是不忘故国,还是讽刺当朝?欲不404,可乎?

《姜维传》出现了两段论断,明眼人一望便知,“郤正论”就是陈寿在借郤正立言,而所谓的“评曰”反映的不过是西晋官方态度罢了。

这戏法真正“往死里批判姜维”的仁兄看得一清二楚,立马掀了桌子:

孙盛曰:异哉郤氏之论也!夫士虽百行,操业万殊,至於忠孝义节,百行之冠冕也。姜维策名魏室,而外奔蜀朝,违君徇利,不可谓忠;捐亲苟免,不可谓孝;害加旧邦,不可谓义;败不死难,不可谓节;且德政未敷而疲民以逞,居御侮之任而致敌丧守,於夫智勇,莫可云也:凡斯六者,维无一焉。实有魏之逋臣,亡国之乱相,而云人之仪表,斯亦惑矣。纵维好书而微自藻洁,岂异夫盗者分财之义,而程、郑降阶之善也?

现下不少所谓的姜维粉丝却两眼一抹黑,对准陈寿开枪,岂非笑谈?

陈寿对于姜维前期北伐无功,给出了费祎常裁制不从,与其兵不过万人的客观解释。于总体战绩也还算实录——当然,倒霉蛋王经是司马家政敌——挺可以了。戴着镣铐跳舞,不得以用暗示的手法提醒读者“此处被404”是陈寿的老办法了,譬如在《王平传》中消失的司马宣王:

亮围祁山,平别守南围。魏大将军司马宣王攻亮,张郃攻平,平坚守不动,郃不能克。

此中困境,别人不明白,知乎创作者还能不明白么?譬如本文发布时的状态——

一愣神间,还以为我大晋没亡呢ㄟ(▔,▔)ㄏ

总而言之,“郤正论”才是真正的“陈寿评姜维”,在此全面肯定了姜维的人品以及对蜀汉的忠诚,刨去脑残粉,恐怕任谁都难以否认这至少是客观偏上的评价。结合一下《蜀书》各传的记载,陈寿真正评判姜维的是穷兵黩武,但这是史家之公论,非一人之私言,譬如《华阳国志》说得还更不客气点:

姜维才非亮匹,志继洪轨,民嫌其劳,家国亦丧矣。

作为群臣之右,长期掌握军权的首席大臣,国家亡了你不背锅?捎带背不背锅和人品又有什么关系?

莫道有德能治国,须知亡国亦有德。(此处应有刘虞点赞)

好人就不会办坏事了?足见国民的逻辑教育还是任重而道远。

————————补充——————————

@苇名不死队 靠着什么桓温为姜维平反的网络历史发明段子骗到六千多赞,简直是知乎之耻。

的确是:一句老话,非蠢即坏。

捎带,故老遗疏不出,姜维诈降事迹便隐没无闻?

与陈寿同时代,且可能关系密切的蜀郡太守王崇便明确记述:

以钟会之知略,称为子房,姜维陷之莫至,克捷筹策相应优劣。惜哉!

《华阳国志》更在注引后指出:

愚以为维徒能谋一会,不虑穷兵十万难为制御,美意播越矣。

易言之,姜维诈降从来不是什么秘闻,而是天下皆知的事件。《三国志》在注引《季汉辅臣赞》时提到了王崇著作的《蜀书》,好基友知道姜维诈降,陈寿会不知道?

至于避而不谈,太正常了,曹髦当街捅对穿这号天字第一号新闻都当没发生过,况姜维乎?

一篇全靠脑补的100%高纯度历史发明答案尚且大标其名,贵乎敢笑抖音不丈夫?

————————最新带新闻————————

鄙人已成营销号("▔㉨▔)汗

从发明历史进化到发明当代史,加油,就等你发明未来了_(:3」∠❀)_

—————————末更—————————

得,被考据出来了,敢情桓温段子抄的是自媒体历史发明,发明者亲自现身说法⊙▽⊙

蠢欤?坏欤?蠢坏兼备欤?

@苇名不死队 出来走两步解释解释ヾ ^_^♪



user avatar   jiangcaicai123456 网友的相关建议: 
      

首先,蜀汉投降和孙吴投降虽然都是战降,但是魏晋方面并没有对这两个国家的政治势力完全拔除。实际上,乱世之中(灭蜀吴时期也是乱世的延续)的投降更多是为了保全己方势力,参考张绣等人。所以蜀吴的政治势力在晋时也有一定影响力。

鉴于这个前提,姜维是两边不讨好。

在蜀势力看来,姜维穷兵黩武是实打实的,武侯时期国力强盛,到了投降的时候落差太大,这个东西肯定要有人背锅,这个人是谁呢?当然是蜀汉内部导致损耗最大的人,也就是姜维兄。

在晋势力看来,灭蜀之后保全蜀的政治势力,但是之前怎么也是敌对国,得树立一个反面典型。这个反面典型肯定不能是刘禅,人家好歹是蜀汉势力领导人,当时影响力最大的除了刘禅,就诸葛父子和姜维了。

而诸葛父子是什么人呢?是武侯后代,而且为了保卫蜀汉战死了。不说别的,在忠义这个点和诸葛家的影响力下,诸葛父子完全可以塑造成正面典型:为了君王社稷献身。

那么人选就只有姜维了,灭国的时候你就一直反抗,这么多年来曹魏和晋的损失基本也来源于你,诸葛父子虽然死战,但是也就那么一回,你姜维一直来打,为了安抚那些和姜维对打牺牲的将领和兵员,你肯定要背黑锅。

重要的是,姜维当时无论在蜀汉还是在魏晋来看,都并不讨喜。刘禅身边的红人和你有矛盾,蜀汉的老臣也觉得你不行,在魏看来你更是当初叛逃的降将,和陈寿出身的派系关系也不咋地,你说姜维能落个好名声吗?

更重要的是,姜维投降之后撺掇钟会造反,那这个就更严重。首先你本来是曹魏降将,忠义度在别人看来就比较低,其次你第二次投降,还可以说是从君王之命,结果你降而复叛,还带着当时晋朝的重要人才和你一起造反,差点把晋朝的主力军一锅端。我估计在晋朝看来姜维都可以和吕布相提并论了。钟会之乱之后,晋朝对于钟会宗族宽大处理,那钟会就不能被打击成主要犯罪集团领导人,这里一个奸邪之人姜维就顺势而生了。

姜维的评价这么差,并不是一个原因引起的,而是蜀汉的人很多反对他,魏晋的人很多反对他,历史执笔的人也很多都反对他,与其觉得姜维的历史评价这么低不可思议,倒不如觉得有这么多负面因素,姜维的形象还是有一定光辉更不可思议。


以下是写给 @传说中的少女A

个人认为,姜维不能成功,不在于其军事能力强弱,而在于伯约兄只想继承武侯北伐复汉的理想,而没想到武侯在内政上的功绩。

要说这个问题,先要考量姜维的军事能力到底强不强。这个是很有争议的,我的看法是姜维有一定的军事能力,但是没有颠覆级别的军事能力。

“蜀所恃赖,唯维而已”这句话并不是空话,姜维北伐的时候取得的胜利也是不能忽视的,但是也有人说“智不出敌,而力少于寇,用之无厌,何以能立?”,这两种意见是相反的吗?我觉得未必。蜀所恃赖,唯维而已是什么意思?通俗点说,就是蜀汉要打仗,只有姜维还可以信赖。曹奂说的其实并不一定是好话,潜台词也可以是,蜀汉要打仗,能上得了台面的也就姜维。这个语气换一下,意思就不一样了。而廖化说的意思就是,姜维智力不比敌人高,军队战斗力也没有敌人强,还一直要打,怎么会成功呢?

不过,这样的说法虽然有参考性,也不能用来否定姜维能力。就算姜维真的如同廖化所说的,智力没比敌人高,战斗力也没有敌人强,北伐还是胜过的。

在蜀汉内部当时比姜维更有统帅能力的估计也找不出来了。诸葛亮说过,“甚敏于军事,既有胆义,深解兵意”,钟会也说过,“公休、太初不能胜也”,无论是蜀汉的高级领导人,还是和姜维正面冲突的对手,都对姜维有着不错的正面评价。

姜维的军事能力没有颠覆级是什么意思呢?很简单,颠覆级的将领如同韩白李岳,你只要撒手让他去打,他就能给你成事。姜维明显不到这个标准,区别就在一线之间,你放姜维去打,他有的时候能给你成事,但是有的时候也成不了事。

这里就出现了伯约和这些人的一个重要区别,姜维并没有秦唐这种资本的后盾。那么这个责任是不是该算在姜维头上呢?

这就回到了我们一开始的论点,姜维没学会武侯在内政上的那一套。 诸葛亮和姜维的重大区别在于,诸葛亮抓内政也抓军事,姜维只抓军事。那么姜维只抓军事是因为他不想管内政吗?并不是,这是一个很严肃的历史问题,搞清楚这个问题,才能继续了解姜维的成败。 前提,诸葛亮从未把姜维当成其继承人,无论是内政上的还是军事上的。武侯继承人是演义。史实是什么?

诸葛亮安排的继承人是蒋琬,蒋琬之后是费祎,费祎之后诸葛亮自己也没明确安排。 在刘禅时期,诸葛亮是个什么地位?“政由葛氏、祭则寡人”,也就是说国家的事情你来管,面子上的事情我来摆平。有了这个说法,诸葛亮才成了相父。有了这种政治资本基础,蒋琬和费祎作为诸葛亮点名的继承人,也就有了他们相应的政治资本。

姜维和蒋琬费祎的军事主张并不相同,这个事情并不是什么秘密。他觉得北伐是没什么希望的,也不是很支持姜维北伐。两个人虽然有很多合作的时候,不过蒋琬也并没有把姜维当做韩信,白起来用。蒋琬对于姜维的安排多是侧面袭击,或者去安抚关外。

后来费祎上阵了,更反对姜维的北伐,姜维要去打,他就限制姜维只能带万把人。子午谷奇谋还要多少人呢?万把人给姜维去打曹魏,也就是去打游击的,而不是大面积的作战。由于姜维的军事主张,他并没有太多的机会去做到诸葛亮一样内政外战一把抓。

那么这个时候问题来了,姜维是傻子吗?我觉得认为伯约是傻子的,回去应该多看看脑子。那么姜维不知道自己的国力不强还一直用兵有问题吗?由于姜维不是傻子,所以他自然知道,这也来到了三国末期一个比较有争议的问题,姜维一直北伐到底是为了什么?

主流观念有两种,第一种是陈寿说的,姜维志立功名,傅玄说的,姜维好立功名。换句话说,姜维这个人好大喜功,总想干出点什么事业,步子大了扯到蛋。

第二种是很多姜维粉丝相信的,继承了武侯的思想,小国偏居一隅等于慢性死亡,必须以战代守主动出击,才有机会改变形势。

要知道,姜维不是1010编辑成的机器人,并不是非黑即白,这两种情况必然都对他有影响,说姜维好大喜功可能有点带有个人偏见,但是以当时姜维的身份来看,他并不是蜀汉培养的将领,而是一个降将,又被安排了军事重任,是需要打出成绩来证明自己的,不止给别人看,也要给自己看。姜维是凉州人,投降蜀汉之后就和家人分离,迫切想打回家乡去,也是可以理解的思维方式。诸葛亮的以战代守思想必定影响到了姜维,姜维也明白如果要曹魏一直发展下去,早晚有一天能F2A了蜀汉,两种原因相结合,姜维离大举北伐就差那么一点点。

给姜维这最后一点动力的,就是他无法染指蜀汉内政核心。姜维也想屯田养民,等国富民强再去北伐,最起码粮食多点总是好的,但是由于他并没有蜀汉内政上最够的话语权,导致他没办法去等蜀汉蒸蒸日上,他能做的就是带着部队打,打过去或者打死。这就是姜维悲剧的源头,他继承了诸葛亮的一半,但是有着诸葛亮的远志。他不能像诸葛亮一样带着蜀汉的内政蒸蒸日上,又想像诸葛亮一样出兵北伐,响震曹魏。他自己未尝不知道这一点,但是蜀汉的形势已经给他的道路定了型,他改不了道,只能在这条道上一路狂奔。

狂奔的人,要么豪迈地冲过终点线,要么跑死。由于许多偶然和必然,姜维最终跑死了。这些偶然和必然到底算不算在姜维头上,也很难讲。

比如蒋舒投降,并没有记载是谁让他去守阳安关的,只能说想出这个主意的人应该脑袋多多少少沾点毛病,“蒋舒为武兴督,在事无称”,换句话说,一个能力不咋地的人,拿来守重要的战略地点,这是把曹魏当山贼防了。然后傅佥还真信了他的“子以保城获全为功,我以出战克敌为功,请各行其志”,只能说蜀汉的人才搭配真的是有一绝。这两个人在演义里和姜维关系很大,但是史书里似乎并没有记载三人的实质关系,姜维当时到底知不知道这个人事安排,有没有提出反对,也都没有什么史料能证明。

再比如,姜维改了魏延提出的“实兵诸围以御外敌”,打“诸围皆敛兵聚谷”,结果就被人打穿了。如果说之前的人事安排和姜维无关,这个事情上姜维是要负责任的,也很好地体现了陈寿等人对姜维的评价,实兵诸围把人挡在外面,虽然不会被打穿,但是也不能大胜。敛兵聚谷虽然可能被打穿,但是也可以大胜。稳妥但无大功的战术被姜维摒弃,高风险高回报的战术则受其青睐,的确符合姜维“好立功名”的评价。

姜维真的错了吗?魏延的防守的确取得过战果,但是姜维的战术也不一定就会失败,只不过那一次失败就够了。也许姜维的战术的确是当时最有成效的方案,但是一次的失败足以将他打入深渊。

历史人物的成败,都有运气和形势的影响在里面。姜维可以说运气不好,也可以说能力不够出众,无论如何,他失败了。对于姜维来说,能够落得“姜维之心,始终为汉,千载之下,炳炳如丹”,应该是最好的评价。抛开成败不谈,姜维的确为自己决定效忠的蜀汉付出了一切。


user avatar   su-chen-chu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次着重说武候遗志这点。

诸葛亮以《出师表》名传后世,在《三国演义》里又着重描述诸葛亮北伐事迹,很容易让人以为北伐就是诸葛亮志向的全部。

但我们把时间拉回到隆中,诸葛亮常自比管仲、乐毅,北伐之志只是诸葛亮那乐毅一面。诸葛亮毕生诸多功绩与管仲更为相似,他们对原本衰弱的国家进行全方面调整,从行政规划到用人制度,再从政治思想到军事建设,构建外交战略与经济政策。

管仲最终让齐国成为霸主中的霸主,诸葛亮让夷陵之战后的蜀国濒死回生,与两大强国三足鼎立。陈寿在《三国志》对诸葛亮总结评语里九成内容在讲诸葛亮经国之才,对军事方面只有末尾那一句,也是粉丝争议最多,最纠结一句“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

这里不讨论最后那句话是否恰当,就说陈寿前面的评论如何,可能很多人以为那些评价对诸葛亮都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诸葛亮享誉千年,形象早已深固。

可是对比蜀汉后期政治情况,再对比魏吴政治情况,就知道极不简单。尤其是刘备带着蜀汉精锐伐吴几乎被全歼,那时蜀国要兵没兵,国家新建,豪强未抚,主少国疑,外有强敌,连孙权都频频试探蜀国是不是不行了。换作是蔡瑁、张昭、审配、赵韪处于当时的诸葛亮位置,最后会成什么样,可自行想象。

诸葛亮提拔优秀的外交人才,积极与孙权修复关系,获得三年恢复国力的时间,并重建蜀汉军队。除去培养蒋琬、费祎、马谡、杨仪,也不拘一格重用杨洪、张裔等蜀人,这两人比蒋琬更可能接班,就是死的早,此举已让蜀人心悦诚服。

西土咸服诸葛亮能尽时人之器用也。——杨洪

公赏不遗远,罚不阿近,爵不可以无功取,刑不可以贵势免,此贤愚之所以佥忘其身者也。——张裔

也就是说诸葛亮先完成经济、军事、外交等全面建设,将国家秩序稳定以后才北伐,北伐之前也做足了外交战略、谋划、后勤事务等准备。

说这么多,就是想指出治国安民与北伐兴汉都是诸葛亮的志向,只不过诸葛亮在位时安定了国政,唯有北伐志向未能达成。

诸葛亮死后,蜀汉众臣要继承诸葛亮遗志不能只继承北伐就忽略治国,蜀汉百姓初时不觉得诸葛亮治国有什么好,待蜀汉国政日益混乱,才知道诸葛亮执政之妙。诸葛亮北伐亦没有使国力透支,因为他时刻记得经国安民也是自己的责任。

北伐不成是愧对诸葛亮,国家百姓面有菜色难道就不是枉费诸葛亮一番心血?

国家战争更不是可以用胜多败少来自洽,战争的意义是要让国家取得战略利益,姜维大破王经,杀伤敌军万数,战绩卓绝,第二年段谷惨败,就引起百姓埋怨,显然已伤国本。这本帐不是一减一扯平这么算的,王经大败却未动魏国根基,而姜维惨败遭到国内质疑。

刘禅后期让陈祗、黄皓执政致使国政衰败,与姜维连战无功对蜀汉国力进行双重挤压。

蒋琬、费祎自诸葛亮死后并非不想北伐,只是知道其政以安民为本,先安民而后北伐,他们同样在谨守诸葛亮遗志。

包括后来参与制衡姜维的董厥、樊建,他们都是诸葛亮故吏,再通俗点讲都可以算诸葛亮门生,他们何尝不懂诸葛亮遗志?只是他们才能远不及蒋、费,已无能为力,但他们不也跟姜维一样努力了么?

樊建真的很努力,他曾劝阻姜维北伐,又是唯一不肯结交黄皓的朝臣,司马炎问樊建,诸葛亮治国如何,樊建也敢当面回答:“闻恶必改,而不矜过,赏罚之信,足感神明。”让司马炎遗憾不能得诸葛亮这样的人才辅助。

要明白,在讨论继承诸葛亮遗志方面,如果单谈北伐,而不谈蒋琬等人对国政维系,是从根本上背离诸葛亮经国安民的志向。

陈寿对此也已经写的很明白,蒋琬方整有威重,费祎宽济而博爱,咸承诸葛之成规。他们北伐无功,最起码没有丢掉诸葛亮之本。顶多是费祎这中才之相,给蜀汉衰败埋了伏笔。


本问题下 @苇名不死队 的回答是自媒体文章发明出来的谣传,没有史料记载过桓温看过姜维的密信,陈寿知不知道姜维密信与他如何评价姜维无关,给他回答点赞的难道都不知道陈寿评价的是姜维穷兵黩武吗?“姜维死后八十年,桓温看到姜维的密信,并感叹‘武侯可瞑目。’”,事实上充满了史料错误与逻辑问题。

截图中观点的出处均来自《三国志 姜维传》裴松之注《华阳国志》、《晋阳秋》内容,记载姜维密信内容的是常璩著《华阳国志》,得到姜维书信的是孙盛,孙盛自述内容为:“盛以永和初从安西将军平蜀,见诸故老,及姜维既降之后密与刘禅表疏,说欲伪服事锺会,因杀之以复蜀土,会事不捷,遂至泯灭,蜀人於今伤之。”

重点一,孙盛从蜀中故老乡亲那得到姜维给刘禅的密信,并没言及给桓温看,桓温自然也不会把这件事跟诸葛亮联系起来说:“武侯可瞑目”这句话,姜维是在诸葛亮死后,由刘禅、费祎拉入政治核心,姜维复国本意是为了刘禅,桓温在逻辑上不会跟诸葛亮联系起来,更何况孙盛也没有言及给桓温看了这封信,所以【姜维留给刘禅的一封密信才被东晋大臣桓温所发现】这段话没有史料出处,只能从孙盛是桓温的谋臣可推断桓温也许看过,桓温看过也不会说出:“武侯可瞑目了”这句话,这段话已属于发明历史。更像是深受《三国演义》影响,认定姜维是诸葛亮传人,才会说出来的话。历史上诸葛亮未曾托国于姜维,桓温对自己的近代史自不会没有基本了解。

况且,孙盛看完密信就骂了姜维一顿,他的领导桓温缓缓感叹:“武侯可瞑目”这是什么个画面?

同年,桓温给孙盛升官…….

我目前能找到桓温和姜维有关联的内容全是网络上千篇一律讲述“八十年后姜维密信被发现”的自媒体文章,没有一篇文章给出关于桓温看过姜维密信的史料,也许是我才疏学浅,还请知道这条史料的同学给我个出处。

这位答主一边嘲讽别人看了自媒体文章就懂《三国志》,问题就在这里,桓温读姜维的信并心发感叹一事,除了自媒体文章,我实在找不到出处。

重点二,孙盛自述已经说的很清楚是蜀中故老乡亲把信给他,再算上蜀人常璩根据蜀地资料撰写了《华阳国志》,可知蜀人都知道姜维伪降钟会伺机复国一事,并不存在姜维被人误解八十年后真相大白一说,蜀人一直以来都知道,所以多年来一直为姜维所哀伤。裴松之引注习凿齿的《汉晋春秋》更记载了姜维为了复国而游说钟会谋反的对话,倘若姜维图谋复国一直是秘密,裴松之、习凿齿根本无从得知姜维与钟会之间对话。

汉晋春秋曰:会阴怀异图,维见而知其心,谓可构成扰乱以图克复也,乃诡说会曰:"闻君自淮南已来,算无遗策,晋道克昌,皆君之力。今复定蜀,威德振世,民高其功,主畏其谋,欲以此安归乎!夫韩信不背汉於扰攘,以见疑於既平,大夫种不从范蠡於五湖,卒伏剑而妄死,彼岂闇主愚臣哉?利害使之然也。今君大功既立,大德已著,何不法陶朱公泛舟绝迹,全功保身,登峨嵋之岭,而从赤松游乎?"会曰:"君言远矣,我不能行,且为今之道,或未尽於此也。"维曰:"其他则君智力之所能,无烦於老夫矣。"由是情好欢甚。

重点三,这是逻辑问题,陈寿批评姜维穷兵黩武,但从未否定姜维人品,郤正称赞姜维的话都出自陈寿著《三国志》,尤其是郤正指出姜维身死宗灭,以败亡给姜维下定论,才形成更多不好的评价。倘若蜀人对姜维有什么误解,郤正没可能如此赞扬姜维人品。

裴松之引注干宝评价姜维观点:“姜维为蜀相,国亡主辱弗之死,而死於锺会之乱,惜哉!非死之难,处死之难也。是以古之烈士,见危授命,投节如归,非不爱死也,固知命之不长而惧不得其所也。”干宝显然也知道姜维意图,又何须等到八十年后解密?

故陈寿是否知道姜维伪降,并不影响他批评姜维虚耗国力。孙盛同样在蜀中听到蜀长老讲述诸葛瞻、董厥等人以姜维【好战无功,国内疲弊】为由,表奏刘禅迁姜维做益州刺史,借机夺姜维兵权一事,蜀人也一直把这事记在民间,这跟保留姜维密信不冲突。

《三国志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孙盛《异同记》曰:“瞻、厥等以维好战无功,国内疲弊,宜表后主,召还为益州刺史,夺其兵权;蜀长老犹有瞻表以阎宇代维故事。晋永和三年,蜀史常璩说蜀长老云:"陈寿尝为瞻吏,为瞻所辱,故因此事归恶黄皓,而云瞻不能匡矫也。"”

常璩、孙盛、习凿齿可全都知道姜维伪降,常璩依然在《华阳国志》总结里写到“姜维才非亮匹,志继洪轨,【民嫌其劳,家国亦丧矣。】“——依然保持着跟陈寿同样观点,而且比陈寿更直白把国家灭亡责任归咎到姜维身上。

习凿齿是研究诸葛亮的专家,成都武侯祠有一段话“异代相知习凿齿;千秋同祀武乡侯。”习凿齿在《襄阳耆旧记》记载了吴国丞相张悌的观点:“今蜀阉宦专朝,国无政令,【而玩戎黩武,民劳卒弊,竞於外利,不脩守备。】”

张悌从国家角度评价蜀国,虽然没有直指姜维,但蜀汉一直用兵的就是姜维,不修守备与姜维撤除汉中围守的事情吻合,很显然张悌前一段话是批评刘禅、黄皓,后一段就是批评姜维。

就是说常璩、习凿齿即使知道姜维伪降钟会一事,也没有影响他们描述蜀国末年穷兵黩武。无论陈寿是否知道姜维伪降,都不影响他这段评价:“姜维粗有文武,志立功名,而玩众黩旅,明断不周,终致陨毙。老子有云:‘治大国者犹烹小鲜’况于区区蕞尔,而可屡扰乎哉。”陈寿根本没评价过姜维伪降钟会一事,只是把姜维和钟会起兵定性为对魏国的谋反。

如截图所言,倘若知道姜维伪降还依然指出姜维穷兵黩武就是非蠢即坏,那么常璩、习凿齿、孙盛自然都是很坏的人,又何必纠结陈寿知不知道呢?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福王是被马世英拥立的

鲁王只是监国

唐王素有大志,刚烈有谋,称帝但是被郑芝龙裹挟,郑芝龙投降后,唐王战死。

邵武帝是唐王的弟弟,唐王让他继位,他有不能退让的理由。

桂王是福王之外最名正言顺的,属于正常登基。

靖江王,这是一个野心家+傻缺


user avatar   chuan-shuo-zhong-de-shao-nu-a-14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大家评论的都是一群骗子,演员侠……

大家心里希望真正的高手能出来被大家评论,只是,大家都没想过,一群喷子,键盘侠的评论,对高手而言,其实是没有价值的。

如果有高手的话……出场费,还是要的,至少不会一喷就跳出来,那是演员侠。


user avatar   zhen-tian-w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怎么没人提《圣斗士星矢》啊?

这个系列作品的特色不就是回回都是一部的戏就半天时间么?

黄道十二宫篇:纱织中了天箭座的箭,必须12小时内突破圣域十二宫。

北欧篇:奥丁代言者希露达被海皇戒指蛊惑令冰川融化,纱织代替希露达阻止冰川融化但是只能坚持12小时,必须在时限内摘下希露达的戒指。

海皇篇:纱织代替人类承受波塞冬的洪水,应该也是只能支撑一天之内的时间。

冥王十二宫篇:被哈迪斯复活的圣斗士要在12小时内取下雅典娜的首级,实际目的则是为了雅典娜去冥界并且唤醒女神圣衣,12小时候被复活的圣斗士们就消失了。

冥界篇:记不清打了多长时间,但从纱织被塞到缸里抽血开始到解决应该也是一天之内。

黄金魂:在本篇剧情里有好几天,但对应到冥界篇时间仅仅发生在冥界篇12黄金击破叹息之墙到打死神之间。

火星篇:马尔斯获得阿丽娅的权杖后建立起巴别塔吸引火星,会在12小时内毁灭地球,主角们必须在12小时内突破新十二宫。

土星篇:这篇好像打了很多天……




     

相关话题

  在正史里,刘备阵营里各阶段的主要人物有谁,负责什么,地位和实权如何? 
  卤城之战的甲首三千是指只杀死了三千人吗? 
  《三国演义》和《三国志》有哪些区别? 
  就学术界而言,目前三国历史的研究方向是什么?有什么值得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司马懿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曹老板取汉中后从刘晔所言起兵取蜀,胜算如何? 
  曹操在历史上真的屠城了吗,有记载的屠城有哪几次,有何意义? 
  为何五虎上将死后,蜀国后继无人? 
  为什么关于三国的话题要吵的这么激烈? 
  曹操为什么要屠徐?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房产税不先从十套开始(几套开始)然后慢慢收缩? 到八套 六套?为什么一出来就是一个人多少平方米?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支持不生育?





© 2024-12-25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25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