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高中生最近看《乌合之众》里谈到应试教育,可是如果我不上学我现在能做什么?那现在努力的意义又是什么呢? 第1页

     

user avatar   zhang-zhu-12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先贴一段我之前在其他问题下的回答:

在现在的文青圈子——包括所谓“知识分子”的圈子里,《1984》跟《乌合之众》基本上可以算是必读的两本书。前者会让人有一种“我看清了社会本质”的感觉,而后者则会让人觉得“芸芸众生只不过是乌合之众”,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众人皆醉我独醒”。
这种感觉与其说是错觉,倒不如说是幻觉。

整个回答的链接在这儿。

不上学你能做什么呢?你能做的事情很多嘛,搬砖、开直播、打游戏、旅游……

不想读书,就好好去干吧。


user avatar   gao-lin-54-88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回答更有意思,之所以回答更有意思是因为回答本身证明了为什么应试教育可以塑造乌合之众。

假如一个社会存在着大量的问题,比如说社会福利水平低、贫富差距明显、税重而且税负不公平,富裕阶级可以公然避税或者把税负转嫁到穷人身上。这些问题导致阶级差异越拉越大,阶级矛盾越来越明显。

在这个制造业强国的社会里,工人是很多市民阶级择业的最后选项。因为在这个阶级差异日益明显的社会里工人并不是受到尊敬的职业。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也不是市民阶级受教育的优先选项,不但不优先反而更接近最后选项。

所有的初等教育都以最后的考试为目标,而考试则被认为是区分智力水平、学习能力的最公平办法 。这时候你再看看这个应试教育,你就明白它的真正用处是什么了!它真的是上述一系列不公平、一系列不平等的唯一解决方案么?

错了!它是合理化上述一系列不平等、一系列不公平的最后遮羞布。它把贫富差距、阶级差异、阶级矛盾都掩盖在公平的智力、学习能力选拔的遮羞布后边。它甚至可以给富裕阶级歧视下层阶级创造借口。一个体面家庭的母亲可以对孩子说“如果你不好好学习就会跟这个叔叔一样送快递!”或者“如果你不好好学习你就会跟那个叔叔一样进厂当工人。”但事实上呢?那些送快递的人,在考试得分里并不一定比一线城市的体面父母低,他们输在录取分水线上了。但这一点多数人是不在乎的,至少是这条看起来公平实际上处处有外挂的跑道上,名次相对靠前的人是不在乎的。

一个社会它层层叠叠的弊端、不合理、压迫都可以靠根本经不住仔细观察的制度合理化。那些接受了这个遮羞布的人是什么?不就是乌合之众么?

无论是把自己的快乐解释为自己“聪明”、“努力”、找到了正确的学习方法的人,还是把自己的失败归结为“当时年纪小”、“不会读书”、“笨”的人,其实都是它制造出来的乌合之众。他们默许了所有的不平等、所有的弊端,只是因为在造成这些不平等的过程中有一个看起来很“公平”的选拔机制。

能够相信这种神话、接受这种遮羞布的人都是乌合之众。当然还有一部分人是因为胆怯,因为他们不敢面对这块遮羞布背后掩盖着的东西,所以只好自欺欺人用遮羞布上的公平来自我安慰。这种人比乌合之众还糟糕,他们是“犬儒”因为他们不但自欺他们还欺人。

任何一个社会总有人希望设计一套体系可以遮盖所有的不平等,合理化所有的压迫,甚至还可以让被愚弄者自己互相歧视。这样他们就可以快乐的看着所有这些人,在他们设计的登山游戏当中互相踩踏、互相比较、甚至互相嘲弄,而永远都不会联合在一起,从远处审视一下他们被迫玩的这个游戏到底是为了什么。

在设计这套游戏的道路上,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曾经想要缔造它的“新康德主义国教”可惜它失败了。因为它建立的“国家神学院”巴黎高师被马克思主义者占领了。而我们的国民考试信仰却成功了,而且完美的为新自由主义的社会伦理服务,原因大体和巴黎高师正相反。

应试教育本身容易把人塑造成乌合之众,但那个效率其实是很低的。可有人天才的发现了应试教育作为驯服狮子的鸦片的功能,这时候他们就走在勒庞前边了。


user avatar   MIG29ovt 网友的相关建议: 
      

1、

如果只是高中毕业的话,男生可以当保安,女生可以去超市收银。劳动不分贵贱,但是在社会主义复辟之前,这些职业与普通工人一样,没什么人权和尊严。

《乌合之众》的意义是:让你们成为自命不凡、愤世嫉俗的保安和收银。

2、

现在努力的意义是让你的未来更像一头牛或者骡子而不是一棵韭花。为什么要做牛和骡呢?农民会很爱惜这些牲口的,你甚至会得到一座牛棚养出小牛继续耕地。韭菜面临的生活可是血淋淋的。

如果有幸变成资本家,那么恭喜,你算五分之三个人了。在资本主义世界里,自由的只有资本,资本家也不是自由的。


3、

应试教育的目的是设定一套考核,让学生争夺有限的“优质”高等教育资源。

它并不公平,证据是大家纷纷挤入大城市,而害怕河北农村。竞争失败者可以进入高职一类假装的高等教育园地,好让他们通过你这根吸管把令尊令堂的血汗再榨取两年半。

4、

素质教育是一坨听起来不错的肉糜。

在纸面上,它光芒万丈,实践中只是把普通应试教育变成了刁钻古怪的应试教育。

应试教育让人疲惫,如同挖煤苦力。

所谓“素质教育”则是挖煤指标分毫不减的情况下要求你再学一门杂耍,好装上红色假鼻头一边演滑稽戏一边挖煤。


user avatar   lao-yang-liao-gao-kao-zhi-yuan-tian-bao 网友的相关建议: 
      

同学,你知道谁最痛恨应试教育吗?有钱的有权的,占中国10%的人。

因为这群人本来可以凭借举孝廉和素质教育考核轻轻松松击败90%的中国人,进入最好的大学,享受最好的教育,但是有了应试教育,有了高考这个拦路虎,他们不得不加入这个统一规则下的竞争模式。虽然也能占些优势,也可以用钱曲线救国,但总归比举孝廉和素质教育考核难多了。

所以,你要是不属于这个群体的人,还天天叫嚣反对应试教育,欢迎素质教育,那就是作死。你想啊,你要是农村孩子,城市贫民,拿什么跟这群人PK素质教育,你都没那条件,一张去美国游学的机票,一件好的乐器,就把你父母榨成相片了。

我国国情决定了应试教育必须是主流,哪怕扼杀一部分个性,决定公平(相对公平)>效率,体现在教育中就是应试教育必须是主流。必须有一个明确的选拔标准和指挥棒——高考,不然名校就成了二代们的自留地。当下的教育和选拔制度虽然存在各种弊病,但目前来说依然是最接近公平的,无法取代的教育方式和选拔方式,对广大老百姓也是一种隐形福利。

你要是现阶段追求什么素质教育,将来成为乌合之众的概率更大一些,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没有好一点的大学文凭还真不好混。


user avatar   zhan-yu-98-65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有一个问题,说为什么世界500强公司中,印度籍CEO比华人更多。当然了,这个问题的基础是错误的,因为中国自身就在500强中占有重要位置,华人CEO肯定比印度人多。

但从另外一个方面看问题,我们一般认为印度的基础教育水平很低,那么为什么他们的CEO看上去很多呢?很简单,要培养出所谓的精英人才,不一定要所有人一起接受教育。

一个印度精英,他可能生下来就决定了他是精英,他家住在宫殿,他有几百个仆人,他吃最好的,穿最好的,用最好的,请最好的教师,玩最高档的娱乐,交上等人朋友。

但问题是,这和你有什么关系?

为什么我国很多文人总是怀念过去呢?因为过去的文人那是特权阶级呀,那是统治阶级的一部分呀,那时候的文人身份就决定了他就是精英呀。相对应的,那时候中国还存在大量穷人,这些穷人什么都不会,多他一个不多,少他一个不少。

新中国建立之后一个巨大的成绩就是,消灭了这帮天生就是精英的人,所以某些人就是恨呀。

消灭精英不是目的,目的是让普罗大众都能拥有舞台,所以我们的教育是全民教育。

一个穷人,从来没有出国旅游过,可能连复读机都买不起,他的英语水平可能永远不如一个长期出国旅游的有钱人。如果按照精英教育的理念,让这个穷人学习英语完全是浪费,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就抛弃这个穷人,我们得让他学习英语,万一他以后有机会成为跨国公司的员工呢?

一个穷人,他买不起游艇,甚至可能无法在学校和其他同学下一场馆子,他在交际方面可能永远不如一个家里长期开party的富人。如果按照精英教育的理念,让这个穷人学习管理学完全是浪费,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就抛弃这个穷人,我们得让他学习管理学,万一他以后有机会成为民营企业的老板呢?

应试教育,就是尽量的抛开身份,只看结果的教育筛选模式。不错,应试教育的主要目的有两个,一个是基础教育,一个是筛选。同样是学习,如果去掉应试部分,也许你只需要花很少的时间就能学会那些你觉得有用的知识,这时候你就可以毕业了,所以有一个毕业考试。但是如果你要进入更高级的学府,光毕业不行,你需要通过筛选,就是高考。因为我们没有那么多教育资源让所有人接受高等教育,而且我们也不需要那么多高等教育人才。

这筛选可以有很多种,所谓的素质教育,从功能上看似乎更合理一些,因为它筛选出的是精英型人才,但这并不公平。而应试教育,则更多的将学生的努力计算进来了。这筛选就是筛选的谁更努力,而不是筛选谁是精英。

你不想应试教育,请问你家里有矿吗?你准备怎么通过筛选?


user avatar   li-jian-qiu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你们知道不知道有个作家叫郑渊洁?

我小的那会就看他童话大王,里面几乎每隔几期就说应试教育的问题。

他有一点好,就是他真的让自己的儿子不去接受应试教育了。

他还有一个女儿,接受的是应试教育。

至于结果如何,我只能说郑渊洁脸上巴掌印不小。

任何理论都必须接受现实考验,不管你的理论多花里胡哨。


user avatar   yuan-chen-42-24 网友的相关建议: 
      

乌合之众这本书里面我最反对的就是其对应试教育的说法了。看书不要尽信书,尽信书不如无书。

乌合之众对群体特性,幻想控制群众的论述是有启发性的,也无愧其大名。但在后面的一些部分,尤其是应试教育等等的论述,实际上已经被现实所反驳了。

乌合之众作者的观点我觉得类似于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区别。你是工人,所以你就没有必要接受别的知识,成为一个工具就好。这种想法如果听从了,才叫掐灭了阶级上升的可能性。

一本书上写的就一定对吗?一本很有名的书上写的就一定对吗?我觉得不能这么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在实践中感受到乌合之众前面说的是有道理的,但它其中的确有错误的地方,有不完善的地方。

更重要的是,我从来没有见过有人看《乌合之众》看出来的心得是“应试教育不好”。这本书的重点在于群体心理,在各大网络事件如:高福事件,肖战事件表现得很分明。

前面说的有道理不代表后面说的也有道理。一本书有名也不代表其中所有的话都有道理。资本论自然是好书,其中每一句话都能挪用到现在吗?肯定不是的。教条主义和本本主义要不得,要注意结合中国特色与时代特色。

至于你,你不上学你什么都做不了:如果你除了上学还有别的选择,那父母就已经给你规划好了,你能来问出这种问题就说明你家庭条件不允许你有别的选择。或者说读书是最优解。所以你就安安分分读书好了,看完乌合之众再多看看别的书,别随便拿一本书就奉为圭臬。



很多人似乎更关心提问者的:不上学做什么,努力的意义是什么。

对于乌合之众这本书,它有些自己的局限性。乌合之众出版于1895年,至今已经125年了。那个时候的很多理论都在后来被事实证明是不成立了。开尔文男爵说:物理学的大厦已经落成,只剩下两朵乌云(大意)→在经过科学家们一个世纪的努力后,物理学的天空中飘满了乌云。

Le Bon对应试教育的看法也不例外,所以我就不再讨论了。他有错是理所应当的,看书不要惧怕去提出质疑。


有很多同学觉得,读了好大学,我依然不能过上我想要的生活,所以不如不读。但我觉得大学更多的是看到更大世界的一扇门,它让你走出了过往。

成绩好就必然有好的生活是父母与老师的谎言。这不是科举,不允诺你美好的衣食无忧的生活,依然要你砥砺前行。我们能做的只有在认清自我的基础上继续奋斗。

如果你来自于农村,家里资产不到一百万,你就最好不要期待像有钱的同学一样刚毕业就有房有车。但你可以期待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更多的收入,给自己的下一代更广阔的视野。

高考从来不是唯一的一条路,你觉得分数是绝对的唯一的,就说明你还没有能够把思维转变过来。普通人能够做的仅仅只是在自己已有的阶层上再跨过一层。只有少数有能力的人才能勇猛精进,青云直上。

我们必须承认的是,阶级频繁轻松流动的阶段已经过去了。大部分在80年代读过大学的人都会有几个自己已经高攀不起的同学。改革开放前三十年的机会的确很多,你进入一个单位,发现你的领导已经五十几岁了,而且大部分领导都是小学或者初中学历,高层还在大力推动干部年轻化。那你可能只要按部就班的就当上领导了。

但现在一个南京大学的毕业生进入单位,副科是清华的正科是北大的,而且年龄差距不超过3岁,周围的人没有一个不是985的,你再想和前辈们一样拥有那么多机会就不现实了。

所以你努力的意义,就是在你已拥有的基础上,再多拥有一点。而不是期待大学毕业了,好工作就送上门:年年都是最难就业的一年,凭啥你就能例外。不要有不切实际的期待,这会让自己沮丧。我也想顿顿米其林三星,但我最后还不是吃门口的沙县小吃。

我曾经会回答过一个关于:大专要不要去上的问题

我当时就说,你总要抓住你能抓住的最好的东西。有一些人弃之如敝履的,对普通人来说依然是要牢牢把握的。无论是大专还是本科,无论是上高中还是去社会闯荡,你能抓住的机会就要去。


最后用史铁生的一句话作为结尾吧:

就命运而言,休论公道。


user avatar   pu-pu-pu-519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你以为中学教育是学习知识,是教育品德,其实不是。

那只是它20%不到的内容。它80%的内容是竞争。

中学教育的本质是一场比赛,一场排位制游戏。

它有两个功能,一个是服从性筛选,一个是决定序列。

对于第一点,你只要服从性达标,老师说啥你做啥,再差也有个本科;服从性差的人,会被当做垃圾扔掉,他们以后是做苦力,还是去犯罪,还是赚大钱、闯事业,其实都无所谓了。因为他们服从性太差无法被当今权贵利用,所以让他们自生自灭是最经济划算的选择。

对于第二点,它决定了你在社会上的阶层。这有点像印度的种姓制度,但又有本质的区别:种姓制度是会血脉延传的且不可跨越,而学历不会。不过学历会沾你一辈子,决定你是什么样的人,该过怎样的生活。如果你是清华北大毕业,基本去哪里都有光环,你可以给最上层的权贵打工,当他们的管家,过体面的生活;如果你仅仅是初中毕业,你这辈子基本上是告别体面的工作了,99%的招聘与你无关,哪怕你再有才艺、品行再好,能让你轻松且挣大钱的就只有传销窝点和诈骗公司……哦,上次今日说法里好像诈骗公司都要中专以上了。

所以你要明白《乌合之众》的作者,并不是完人,他有局限性,他的观点也有局限性,任何人都是。他站在了一个很高的角度上,去考虑社会问题,去设想正确的世界应当怎样。

但现实可不会依他所想。

世界是由诸多力量、众多思想相互博弈出来的一个即恐怖又复杂的玩意儿。也许你看了书后,觉得国内教育很多不科学、不合理,甚至扭曲人性,但它背后是有自己的逻辑的——它肯定是满足了某些团体背后的利益才被设计出来的。

人类世界是少数人操控大多数人的世界,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少数人更好的操控更多的人。不说以后人类世界会怎样变化,但目前来看就是这么回事。

所以我对你的建议就是,好好高考,当个赢家。这个社会对普通人都不怎么友好,更别提败者,只有赢家才能体面,祝你成功。

最后附加一句,在羽翼并不丰满的情况下不要和掌握权力的人逆着来,大象踩死蚂蚁,大象是没有感觉的。


拜托,评论区不要这么火药味十足。

那些直接开喷的、不友善的、给人贴标签的我就直接折叠或者拉黑了,

友善的评论是交流的起点,大家有各自的观点,谁都觉得自己正确,这是很正常的。但请不要直接开喷,更不要相互攻击,这不好。

再说,像我这么可爱的咩咩羊,你们到哪里找去啊,真是的,给点面子嘛。

然后,我文中的观点是有些偏激的,请大家见谅。我写这个回答的时候,这问题还是个大冷门呢——就我一个答案,也没人关注——所以我写这个答案初衷是仅给题主看的。

我只是在帮题主破除人生的三大幻想:

世界是公正的、世界是友善的、世界是简单的。

反正大家在社会上挨几次毒打,也就破除了,我只是先踹题主一脚,告诉他别走弯路,这世界是很残酷的。

有人疑惑教育产生的服从性问题。拜托,教育就是会产生服从性的啊,而且服从性又不是完全是坏事,权威在共善中开始,于私恶里终结,

所以我们要在服从权威的时候保持质疑,同时摒弃毫无缘由的服从。

最后,看见大家对教育与统治哲学有很大的兴趣,咩咩就不再发表观点了,推荐几本好书吧,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一个是陈伟老师的《xxxxxxx》,由于被知乎认定为封禁关键词(你在知乎上搜不了),

以防和谐,书全名还是看图片吧。


这本书和骑马与砍杀2一样都是十年磨一剑(人家写了十年呐,不瞄一眼都对不起这个理想主义作者啊),它俩是我觉得这几年最值得购买的作品。就是有点贵,大概要300毛爷爷左右。你可以把它当做一本认知人类社会的超大目录,非常不错。关键是它还比较有趣,可读性很强(比某些女频文好多了)。

警告:还在上学考试的孩纸不要看,1000多页呢,你看完后一学期都结束了,而且你抱着它去大学图书馆看还能装逼呢。


另一个是柏拉图的《理想国》,这个很著名,可以说是教育治国的指导书,当然柏拉图的有些观点在现代人眼里是非常极端的,看评论似乎大家或多或少都读过、理解过《资本论》,大家最好带着批判的眼光去欣赏它。

但这本书最大的问题就是比较不友好,不是那么有趣(和网文相比),大多都是对话体,建议跳着看,无聊时候、能静下心来的时候,翻一番、看一看。


user avatar   lu-hua-67-17-61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会真有人不把《乌合之众》当通俗娱乐类书籍吧,不会吧不会吧不会吧


user avatar   zhi-ye-zi-xun-shi-jacky 网友的相关建议: 
      

反对 @老杨叔聊志愿填报 的答案

你知道谁最痛恨应试教育吗?有钱的有权的,占中国10%的人

先不说中国有钱有权的人占据10%这个论据他是怎么来的,我就想为什么有权有钱的中国统治阶层这个制定秩序,制定规则的阶层会痛恨应试教育这个自己缔造的制度?

中国的教育制度,是培养听话,遵循规则,能干活的人。说白了是替上层培养工具人的,而不是教你成为资本家,政客等上层统治者的。所以上层统治者会痛恨这个帮助他们培养工具人的制度?

中国教育千人一面,流水线式培养人才的制度,统治者会稀罕?也就骗骗平民,中产家的孩子。毕竟如果遵循上层统治者制定的规则,通过他们选拔标准的人,可以获得更接近上层统治者的工作机会。可以从事脑力劳动,比起底层出卖劳力要体面得多,薪酬也高得多。就像华为221,阿里996,不是985名牌大学生你想享受这个福报的机会都没有,更多的不知名二本大专生只能到平均寿命不到3年的中小企业谋生,至于没有接受高等教育的人也就进富士康做流水线工人或者到饭店端盘子,送快递或者外卖什么的。

上层阶级的孩子才不稀罕中国的应试教育,他们生来就是共产主义接班人,会接受精英教育,而不是中国流水线式的工具人教育。中国现行的教育制度,是从中产和平民家庭的孩子选拔出优秀的那部分人来从事,医生、律师、职业经理人,基金经理等等这些服务上层,服务富人的职业,而被教育制度淘汰的那部分人只能从事普工,服务员,快递员这些低端职业。

权力和资本可以传承,而知识技能不能传承。所以在中国,中产阶级最焦虑,最舍得为子女教育花钱。因为他们实实在在尝到知识改变命运的好处,他们占据服务上层的职业,薪资高又体面。但是这些职业不能像权力和资本一样传承给后代。毕竟穷人家庭基数大,总会冒出不少天资聪颖的下一代和中产的孩子竞争,所以中产没有安全感,担心自己下一代接不了自己的班,担心平民中冒出的优秀子弟抢了自家孩子的饭碗,从而让后代阶级滑落。而上层统治者也乐见其成,毕竟中产和平民子弟的竞争,他们才是最大获利者。

所以最痛恨应试教育制度的人,是中产父母,他们既希望上流职业能像权力或者资本一样垄断给自己下一代。也希望自己孩子能接受精英教育,接受能够释放孩子的天性,充分发挥孩子的特长教育而不像平民家孩子接受死记硬背,填鸭式的应试教育。

知识改变命运的说法,仅适合中产和平民家的孩子。中产下一代想维持目前的阶级,平民家庭子弟想往上跨越,都需要遵循上层制定的规则,需要接受目前的应试教育制度。这个制度再多毛病也掩盖不了他的公平性,毕竟中产,平民子弟都在通过这个制度公平竞争给上层统治者服务的机会,越接近上层的职业越体面,越受社会认可,当然工资越高,发展前景越好。




     

相关话题

  屏蔽教室的 2、3、4G 网络来杜绝学生玩手机,现实吗? 
  参加上海市雅典杯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各种会场)? 
  问一下如果高中的时候申请加拿大本科,需要高考和高考成绩么? 
  我们能为干翻衡水模式做些什么? 
  历史都是由胜利者书写的,为何拿破仑却是个例外? 
  反转基因的人为什么不反诱变育种?那个不是可控程度更差么?还是高中生所学不足? 
  学生党在家如何有效的进行足球训练? 
  我有生之年能看到衡水模式在中国消失吗? 
  欧洲上流贵族都以说一口流利法语为荣是真的吗?为什么? 
  英法百年战争爱德华三世有机会获得法国王座吗? 

前一个讨论
太极大师马保国遭武术教练 KO,为什么马保国一碰就倒了?
下一个讨论
男朋友 30 岁了还不上进,还要继续交往下去吗?





© 2024-12-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