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1919年,曹汝霖私宅因巴黎和会事件被学生焚毁?
你们有幸遇见这样的时代,但时代更有幸遇见这样的你们
=
第一个打开曹宅大门、第一个点火的学生是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数理部的匡互生。
1933年,匡互生在上海病逝。
朱自清在《哀互生》一文中写道:“互生最叫我们记念的是他做人的态度。他本是一副铜筋铁骨,黑皮肤衬着那一套大布之衣,看去像个乡下人。他心里那一团火,是热,是力,是光。”
心里有火,眼里有光
诚哉斯言。
=
如果可以的话,我不想说得这么直白。
有那么多的回答和评论在说视频和演员是多么平常,多么无辜。
那好,假设这就是一杯纯净水。
然后呢,然后这杯水倒入一锅滚油里面,就炸了。
就这么简单的一回事。
如果你只盯着那个杯子,无论怎么分析液体的成分,也不会知道为什么会炸。
这个国家总把何冰身后的人,即前浪,保护得很好。
至于何冰挨几句骂,身后的人即前浪并不介意,倒是知乎大V介意了。甚至这一骂,带一波流量起来,又能有新的利润点。做传媒的,内部都有人专门去处理和引导这种“骂流”。操作包括但不限于,何冰回怼,或者连线吴京一起回怼,甚至晒晒与朱一旦吃饭合作的合影,暗示大家:我代表后浪,他代表非浪,你们代表韭菜。
大V们多虑了。如果网民能把何冰骂倒,那这还是初级阶段吗?大V们之所以替何冰挡枪,目的有俩,有的是引导非浪去骂何冰身后的人即前浪,然后像他一样被封号;有的是引导非浪接受现实,长江后浪推前浪,但你属于浪底下的泥巴。
其实,骂谁都改变不了现实。所以,我开始赞美,大浪滔天,一代更比一代浪。
左看右看,就剩何冰一个能骂。
何冰:你有选择骂我的权利和选择不骂我的权利
群众:好吧,我来了,骂你总好过什么都不说,对吧?
何冰冤吗?挺冤的。
文案不是他写的,视频不是他剪的。
就对着镜头念了一遍稿,怎么就飞过来一口大锅?
怪稿子念得太好了?
何冰冤吗?也不冤。
看完一个视频,你记得住导演、编剧、出品单位吗?
你记不住,你只能记住演员。
有时候你连演员名字都记不住,只能记住他在剧中的名字。
这不是什么乌合之众,而是人类的记忆规律。
出现在镜头面前的人,天然享受更多的掌声。
但万一出了事,也天然受到最大的抨击。
关注从来都是一把双刃剑。
愤怒本身有力量,但并不准确。
什么时候,这股愤怒能准确地找到自己的目标,
那才是获得了“我们曾经梦寐以求的权利”——选择愤怒的权利。
当贫富差距大到一定程度,潦倒者的怒气就一定会以某种形式爆发出来。期待这种怒气具有理性,枪口对得准,本身就是非理性的。
实际上,只要有聪明人甩出合适的纲领,就会成燎原之势。所谓时势造英雄。
补充:
1,我不是站何冰,也不是站后浪非浪,更不是图加速,只是感觉没人说这点,有必要点明。历史进程的发展从来都不在乎个体的喜怒哀乐,以及理性与否,也不乏明知要翻船,掌舵之人也不能且不敢调头的案例。我说的,只是一个可能的规律。
2,我没有删评论。(想不到这么快就要补充第二条了。)还有不少评论情感充沛。我不会回你们的。我只是把一个我认可的规律发表出来。(当然,基本不可能是我发现的。但我才疏学浅,不知道更专业的研究在哪里。)至于我在历史大潮里处在什么位置,我不知道也不关心。你们在哪个位置,我当然更不关心了。
他收了钱为前浪后浪们(原话:阶ji敌人,感觉不妥)做代言人,代价是微博评论区沦陷了,虽然一个60后前浪人家根本不看不玩微博。
而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当年就在巴黎和会露个脸家都被端了,你说去何冰微博留言不好一点都不理智,稿子又不是人家写的,那巴黎和会的条款是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能决定的吗?
他们也就是拿了狗粮上去发言签字而已,你们五四小将干嘛呀这是?
痛打章宗祥,火烧赵家楼,大家反对的是巴黎和会的老爷们,反对的是垃圾段祺瑞北洋政府,反对的是压在中国青年身上的三座大山,反对的是他们三条本身吗?
这一点我不信键症圈这么多答主看不透?真就面对大明我重拳出击,面对前浪我理智客观了呗
你以为后浪奔涌起来,只会像你在片中高级订制的一样,按你预期,去往高空跳伞,极地探险,峡谷漂流,原野星空,VR轮滑,欧美扫货,这些与你无侵,高冷秀晒的文艺青年打卡地啊?
让反噬的后浪爆了后浪奔涌号召者自己的微博,这才从根本上彻底打脸了《后浪》这部矫情媚青的片子对“后浪”这个概念的狭窄定义,庸俗媚求和肤浅探讨。
这样的亲自打脸了前浪们“一代不如一代”的偏见的后浪,你还羡慕么?何冰?
这样的后浪是你描述的那么“美美与共,和而不同”么?何冰?
这样的后浪在做的,还是你期待并鼓励的所谓有权利做着“自己的选择”么?何冰?
哪怕他们选择的是帝吧出征寸草不生式的爆你微博呢,何冰?
其实,这个社会真正的后浪并没有垮掉,垮掉的是《后浪》里用狭窄的消费主义图景,高冷的前浪二代们小布尔乔亚式消遣,强行把当代青年问题肤浅化,庸俗化,低智化,狭窄化,白甜化的“后浪”人设。
何冰其实没什么问题,不过是出镜背稿,出售多年人艺练就的台词功底和表情控制。
有问题的是《后浪》这部片的撰稿者,贪天之功,以为随随便便几个花式炫富,花式炫时间和财务自由,花式炫精英和二代们的接班和消遣方式,就能总括当代不同语境,不同坐标下,亿万青年在精神世界里的剧烈冲突和极度撕裂。
同样是这部片,有被感动哭的,有被恶心吐的,有被尴尬得脸酸牙倒面颊都贴不住面膜的。
你道魔幻不魔幻。
黄四郎的碉楼很可怕
黄四郎让胡万带上九筒面罩去抢钱抢人更可怕
跟你站在一起的人,心里向着的,到底是哪边?
底层青年遭受社会的毒打(对高房价的绝望,资本家的压榨,经济下行带来的失业风险,职业前景的不明朗,等等)积累的怨气被《后浪》视频点燃,负面情绪总需要找到宣泄的去处。不公的分配制度—B站—何冰。这里头很明显何是最软的柿子啊,更何况是他亲自端的毒鸡汤,所以何就成为受害者。群体是毫无理性的,每个到何冰微博下爆破的网友作为个体,难道不知道这件事的根源在于不公平的分配制度吗?不知道B站比起何冰更值得声讨吗?但是偏偏把情绪发作到何身上,不敢把矛头对准不公制度,也不愿意抵制B站,卸载B站(毕竟奶头乐时代,B站能够给底层青年提供廉价的娱乐消遣),所以只好拿何作为出气筒。
到何冰微博下爆破的后浪们,从积极方面说,是底层青年不愿被代表,追求发声的权利,是进步的。但从消极方面来说,是底层青年群体陷入狂热,缺乏理性思考,采用不合理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发泄自己的不满),这是需要批判的。
说明疫情正在消退。是把注意力转回到主要问题上来了。我记着疫情之前大家关心的是什么来着?事实证明。不调整分配,减少剥削,光喊,是不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