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是没必要,因为垂直发射要求起飞推重比必须大于1。
这直接导致飞机必然在很多性能上缩水。以鹞式为例,垂直起飞时作战半径仅93公里,还不如直升机,但在滑跳起飞时作战半径可以扩大到300公里以上(不携带副油箱)。这里还没有考虑携带弹药的差距。
正常滑跑起飞对推重比的要求大大降低,比如极端的如B-52,起飞重量220吨,发动机最大推力却只有60吨,还不到1/3。
所以无论是技术还是战术需求上,作战飞机都没有垂直起飞的必要。
看了半天没人提到,来俩冷门的
前图:米格19做火箭起飞实验。
后图:米格21火箭助推短距起飞。
都是冷战时期的,但是这种类似的做法并不多见,火箭起飞主要用在技术验证上了,起没有大范围推广原因有三:
1,安全问题,如图1那样轨道发射,火箭的推理很大,本身火箭的安全性有需要反复检测,反而降低了飞机起飞准备时间,而且大推力轨道起飞,是否会对飞机结构构成损伤还需要进一步检测,得不偿失。
2,随着作战飞机载荷上升,助推火箭的功率也需要相应增大,但是不是一味增大助推火箭功率就可以了,你还要考虑起落架/机轮的承受力,飞行员对于瞬时大推力的承受力,所以如此复杂的计算面对新兴的跑到快速修复技术,显然后者更实用也更便捷(有些情况跑道快速修复就是铺钢板)。
3,你搞那么复杂,垂直起降战斗机他不香么?
所以这项技术就没有再进一步发展。
德三儿不是被逼疯了,也不会搞这东西的
SLS,这个项目什么都推迟,推迟,再推迟,只有试车是提前结束的。 2333333
PS:别的答主有说SLS是鸽王的,你们不要搞篡位,把我詹姆斯·韦伯望远镜置于何地?把鸽王中的鸽皇毛子的科学号实验舱置于何地?[手动狗头]
如果简单计算一下,SLS Block I 理论最大地月转移轨道运力27吨时的发射质量(忽略整流罩)2497吨,地月转移轨道运载系数1.081%
而被批拉跨的长征五号,理论地月转移轨道运力9.4吨,此时发射质量(忽略整流罩)861.7吨,地月转移轨道运载系数1.090%
是的,SLS Block I 地月运载系数还不如长征五号,用固体燃料就是这样,高比冲分级燃烧循环发动机,高推重比发动机,高干质比都救不回来,不过起飞级固体燃料的比冲劣势影响其实并不大,运载系数其实也没差多少。
SLS的一级发动机也不是史上最强大的,只能说是NASA或者美国史上最强大的起飞推力。
SLS起飞推力 固体助推器 1490吨X2 + RS-25 190吨X4=3740吨,航天飞机起飞时RS-25长时间处于104.5%的工作状态,按照这样计算3774吨,超过了土星五号(土星五号第一级F-1发动机有两个版本,按照自从阿波罗9号起启用的稍微增推版本,起飞推力为3582吨),不得不说,大型固体发动机是真的大力出奇迹。
相比之下,苏联发射过2次的能源号运载火箭RD-0120X4+RD-170X4起飞推力3547吨,甘拜下风。
但N1运载火箭靠30台NK-15火箭发动机,起飞推力达到了4633吨,迄今为止一直保持着运载火箭起飞推力的世界纪录。当然四射四败的实战记录让人有点不好意思提起它,但它的确是记录创造和保持者。
目前正在研制的重型运载火箭起飞推力最高的将是SpaceX的星舰,一级28台猛禽,可以提供225X28=6300吨的起飞推力。
起飞推力第二高的是长征九号,一级和助推12台YF-130,提供5873吨的起飞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