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100 个中国人中有一个盲人,为什么平时很少看到他们? 第1页

  

user avatar   elysion-forget 网友的相关建议: 
      

恬不知耻的求赞,求分享,求扩散。


先指正题主的一个错误。中国不是每200人中有一个盲人。

而是每100人中就有一个。

中国是全世界盲人最多的国家约500万盲人,占全世界盲人口的18%.每年在中国约有45万人失明,如果允许目前的趋势继续保持不变,到2020年预期中国盲人将增加4倍.

这个数据是2006年的。距今已经十年。

而百度,中国国内可以使用的最全面的搜索引擎。搜索结果首位的,依旧是06年的数据,而且是2013年的知道回答。

你看看,这就是国内对盲人的第一个态度。我们以为我们关心,实际并不。


世界卫生组织给的数据,2010年,中国盲人(blind)824.8万,低视力(low vision)6727.4万,视力残疾(visual impairment)是两者的总和7551.2万。

按照这个势头,目前的盲人,估计可能超过1300万,也就是,每一百个人里面,就有一个盲人。

评论区有人说我数据来源不严谨,我承认,但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

还有人问我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盲人出现呢?

1,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严重,白内障的患者也在与日俱增,目前,我国盲人中,47%的致盲原因是白内障。

2,角膜疾病,细菌性、病毒性、霉菌性等角膜炎也是致盲的主要原因,但是移植角膜可以治愈,目前中国每年新增眼病患者(非盲人)200万余例,但是角膜捐献者仅为6000人。我个人已经申请了遗体器官捐献,希望更多的人身体力行。
3,青光眼。

4,外伤。

评论区提到的,为什么中国的盲人统计数目增长这么快呢?

除了生病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统计误差。

从山东省残联咨询得知,山东省内,盲人数目约有67万,其中残疾证的办理不足四分之一。

主要原因是大部分盲人没有办理残疾人证的意识,特别是生活在农村的盲人,很多人感觉基本不出门,就放弃了办理残疾人证的想法;还有部分人存在心理上的门槛,不愿意过多的人干预其生活;另一方面,部分盲人是到老年后才丧失视力的,对于办理残疾人证件没有太多的关注。


至于为什么这么多的盲人数量,我们日常的生活中却很少见到呢?


1,他们很难出门。

2,他们出门无事可做。


关于出门的难度,假大空的话今天不讲,今天说说,盲道

2015年年中,我发现了一条热门的帖子“北京盲道,为何成为盲人寻死之道

初读以为又是无良记者的哗众取宠,点进去却触目惊心。

面对着1400万余人的广大视力残疾人群,中国已经建立了全球长度最长、分布最广的盲道。

但有形的或无形的障碍,还是横亘在盲人和外部世界之间。

一下照片来自于新华社。

10月9日,南京市中心新街口区域,一段几十米长的盲道被上百辆自行车、电动车占据。新华社记者李响摄

安徽合肥市经开区一盲道上方斜横着一条入地钢索(10月11日摄)。新华社记者刘军喜摄


在福建省福州市鼓屏路,盲道不仅被汽车随意占用,还在近处“戛然而止”成了“断头盲道”(10月9号摄)。新华社记者宋为伟摄


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平凉路西侧时光整形医院附近,一段盲道被停靠的汽车占据(10月9日摄)。新华社记者陈斌摄




近30年来,我们的城市建设中没有忽视盲道。公开报道显示,北京市已拥有超过1600公里盲道设施、厦门市盲道总长度超461公里、无锡市区盲道总长度达400公里。、


哪怕是我居住的杭州市。

时不时的放出这种新闻的杭州市。

毗邻杭州黄龙体育中心的黄龙路人行道最近“整容”完成。原本老化磨损的道板砖,换成了青灰色的透水混凝土,不容易积雨水。不过最让人眼前一亮的,还是这条人行道中间那条鲜亮的黄色盲道。

这条盲道选用的是杭州首次尝试的塑料材质。两侧人行道加起来1000多米的盲道,造价约6万多元,算得上是杭州目前“最贵盲道”了。

西湖区城管局说,目前杭州盲道大多采用的是盲道砖,不耐磨,一般五六年就会磨平,而且也容易破损。这种塑料材质的盲道条,虽然前期投入高,但是耐磨,后期养护要省心不少。

然而在新闻的背后呢?

在杭州西湖大道东向西,中河路口有这样一条盲道。

还有这种突然的断崖。

上塘德胜立交

还有这种司机。




为实地验证盲人们的现实遭遇,记者在北京市朝阳、海淀、西城、东城、丰台五个城区随机选取了10条主要道路,同时利用百度街景地图对超过50条主干道旁的盲道进行在线调查。结果是:全部60条盲道均不具备盲人使用条件。

对盲人而言,且不说运动的机动车、电动车、自行车,各种我们平常视若无物的物件都可以成为无法逾越的“拦路虎”:斜拉电线、水泥隔离带、绿化带、石块、报刊亭、公交车站牌、树池……

60条道路上,56条盲道出现中断和消失情况;9条盲道存在方向和指示混乱;2条盲道上井盖丢失;朝阳区湖光中街路段甚至有长达数十米的盲道出现塌陷及严重损毁。

如果我们蒙上自己的眼睛,在这60条盲道上,恐怕至少有3次将直接威胁生命安全,被划伤至少10次,被绊倒或撞伤近30次。

近30年来,我们的城市建设中没有忽视盲道。公开报道显示,北京市已拥有超过1600公里盲道设施、厦门市盲道总长度超461公里、无锡市区盲道总长度达400公里……杭州这条1000米6万元的盲道。

但有几条盲道真正能让盲人敢走?


32岁的盲人范小君家住长春,以前拿着盲杖能顺利出行的他,现在很怕出门。

“横跨盲道上的电线杆、斜拉线、广告灯箱成了‘无影杀手’,经常被划得满脸是血,每次都揪心的疼。”范小君说。气愤时,他给电力、城管、市政等部门打过电话,“可是各部门相互推诿,根本找不到地方说理。现在我宁愿走在机动车道边上,也不敢走盲道。”

生活在北京的陈国跃故事更惊心。一次,他参加完盲人图书馆的活动,出门发现盲道“消失”了。陈国跃在“断头”盲道边左右犹豫不前,试探良久,才迈出一步,就不幸被路过车辆撞断了13根肋骨。

记者长期跟踪采访的47位盲人中,谈及行走盲道的“凶险”,每位盲人都至少能罗列10次以上受伤经历。


不说这些盲人,作为一个正常人,为了要应付时常的突发性情况,我也仔细看过周边的盲道。

但每看一次,就会为自己担心一次。

一个正常人都如此,何况盲人。

盲道的现状,表现出了中国对于盲人的第二个态度。

几乎所有的盲道,都没有从盲人的角度来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只照着图纸办事,不理会周边环境和使用者需要。

盲道的建设,似乎变成了一种奇怪意义上的面子工程。

我这么说,肯定有人会说了

狗蛋你个美分,又在恶意揣测政治问题。

但是真的是我而已揣测吗?

虽然我国已有《残疾人保障法》等50多部涉及残疾人权益保障的法律、《残疾人教育条例》等100余部专门性法规,但其中诸多细则并未给予配套的详细指标、监管标准和问责机制。

比如,国务院出台《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后,仅有少数几个地区出台了相应的地方配套法规,而且其中大多数条款对政府主管部门的职权范围和问责机制未加明确限定,多以“适当、应当、逐步完善”等字眼加以描述。


人命关天的事情。

你们说:“适当,逐步,应当”

这是我在黑什么吗?


而且,更显而易见的问题是。

在盲道逐步变成盲人寻死之道的过程中,除却城市规划的无力,我们这些普通人,又做了什么?

盲道上的广告牌,停着的车辆,下棋的老人?究竟从何而来?




说完了盲道,我们再讲讲公共交通。

法律允许导盲犬进入公共场所,但是在日常生活中,这一法规却很难得到实施。(在该处我使用了陈燕的例子,结果被证实该实例为当事人自我炒作,在此致歉。)


2015年5月1日。,新版《北京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条例》正式实施,在该条例中,导盲犬首次被允许乘坐地铁。


你们说这是个好的结果。但是这样的结果需要多少人的努力?

需要多少的社会舆论压力?

2000年4月2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修改后的残疾人保障法,在第五十八条专门规定:“盲人携带导盲犬出入公共场所,应当遵守国家有关规定。”中国修改法律为导盲犬在奥运期间出行开出了绿灯。

其后,于2008年4月24日修订通过,自2008年7月1日起施行的《残疾人保障法》

明确指出,盲人携带导盲犬出入公共场所,应当遵守国家有关规定。


残奥会期间,导盲犬已经可以上北京地铁,但我们等这样安全条例的出台,等了七年。

这还是北京。


2012年,我仔细的查阅了中国各个一二线城市,对于导盲犬的安全条例。

全中国只有,山东省,和杭州市,可以允许导盲犬进去公共交通工具。

此时,残疾人保障法已经推出了8年,全中国只有杭州,和山东省。


如今呢?不过多了个北京和上海。


对了,2014年,广州的唯一一只导盲犬,好像还丢过。







说完了盲道,和交通。我们还要说说什么呢?

教育吧。


为什么大街上你见不到盲人呢?大概也因为他们的工作和学习环境和我们格格不入。


在海南(海口)特殊教育学校,当被问到“加入给你三天光明,你最想看到的是什么?”时,六年级学生傅厚鑫(上左)说,首先要去看阿姨,因为阿姨每次都拿很多钱给他看眼睛,而且每次治疗回来都来看他;八年级学生谭凌匀(上右)说,徐安哥哥和小雪姐姐,他们是海南大学志愿服务队的学生,他们经常来学校支教,非常好;四年级学生许辉煌(下左)说,最想看看象棋的棋子车、马、炮都长成什么样;四年级学生林冰(下右)说,第一很想看看家人,看看弟弟妹妹,第二想看看大自然,看看蓝天白云,第三就是想看看自己的学校。

来自新华社。



“繁忙的路口,绿灯亮了,一辆车却停止不前,惊慌失措的司机不断挥舞着手臂,绝望地喊着‘我瞎了!我瞎了!我瞎了!’随后失明症迅速蔓延,整个城市陷入一场空前的灾难……”

这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若泽·萨拉玛戈代表作《失明症漫记》中的描述。

现实中,在海南(海口)特殊教育学校,当被问到“假如给你三天光明,你最想看到的是什么?”这群南海之滨生活的孩子中,好几个选择的答案是:大海。


我现在在一家全国前列的眼科医院里面,准备做一个视神经的手术,我的身边现在就奔跑着无尽的这样的孩子。

我问他们会不会写自己的名字,有的不会,有的会,但是歪歪扭扭。


北京市是比较好的,盲人孩子依旧可享受九年制的义务教育,还会享受政府的补贴。

这样固然是好,但是真的就足够了吗?


中国从2014年开始正式允许盲人参考高考,在保障盲人的高考权利上,不说与发达国家相比,与我们周边的邻居相比,也早已落后。2012年,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就曾对中国建议“将投入特殊教育系统中的资源重新分配,以推进在主流学校中的融合教育,以此保障更多的残疾儿童能够接受主流教育”。

两年之后,李金生开启了破冰之旅。今年更是扩展到了8个省份,其中浙江省首位盲人考生郑荣权以570分的一本成绩,被温州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师范类)专业所录取,这着实令人欣喜。



看到这里肯定又有人问了。

狗蛋诶,现在盲人都可以正常高考了,你怎么还说环境不一样呢?

大街上随处可见的盲人按摩院,我说的是按摩院,不是挂着按摩院名字的勾栏瓦肆。在很多人的眼睛里已经成了藏污纳垢之所。不明就里的人不禁要问:“盲人只能做按摩吗?”

是的,只能做按摩。

现在高考对盲人放开,但是2014年之前,所有的盲人,高考只能单招。



对的,2008年,残疾人保障法进行了修订,第54条规定,国家的各类升学考试,有盲人参加的,应当为盲人提供盲文试卷、电子试卷或者由专门的工作人员予以协助。

从2008年至今,中国对有盲人参加的各类升学考试提供盲文试卷的要求早已立法,但实际执行并不如此。

据2012年6月6日的青岛早报报道,曾有一位山东籍盲人高中毕业生申请通过盲文试卷参加普通高考,省市两级教育部门也逐级上报了,但最终,教育部在高考前拒绝了这一申请,并答复称,即使让她参加普通高考,并且被高校录取了,但目前普通高校没有能力培养盲人学生,也无法提供盲文课本,她无法接受普通高校的正常教育。
“大部分盲人从小就要进入盲校读书,然后上中专读按摩专业,毕业出来做按摩师,即使进入高中,上了大学里的特教学院,还是读按摩或音乐专业,没有其他选择。” 盲人无法参加高考和接受更高的教育,缘于糟糕的视障者教育制度的设计。据统计,中国现有盲人1700余万人,大学每年招生的总数不到200人。  
此外,招生专业的局限更是让本来就少的考生只能选择少数专业,除了上海的部分学校可以选择心理学专业外,全国大部分盲人只能选择按摩和音乐两个专业。

所有的高校,盲人只能选择针灸推拿,音乐等专业。

只能选择。


又因为大多数的盲人家庭其实无力承担音乐,艺术学习的巨额花费,所以几乎所有的盲人,都选择了针灸推拿专业。

现在理解为什么大街上这么多盲人按摩院了呢。




2014年之后,情况有了些许好转,但是究竟变成什么样子了呢?

我不知道。

盲人的就业会变得好吗?升学的改善是不是意味着就业面的扩大?

只有两年的时间,我没办法给出各位答案。


但我想,一定不乐观。


为什么?

有人会问我为什么。

很简单,因为我们在制定规章制度,法律法规的时候,从来没有站在过盲人的立场上。



“盲人的世界还给盲人”。红丹丹教育文化交流中心主任郑晓洁认为,要做到这点,在清除导盲设施障碍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全社会助盲心态的培养。

“曾有盲人向我抱怨,残联好心将补贴发放到‘助盲卡’里,可在盲人看来是多少有点不切实际。”

原先,补贴是由街道直接发放,盲人最多也只要到街道领取,甚至有的街道会派专人上门发放。“现在却要盲人到银行自己去取,盲人连取款机都没见过,又如何会使用提款机取补贴?”她说。

即使盲人到银行柜台办理,同样会遇到很多问题。郑晓洁说,大部分盲人都无法用汉字签名,很多未经过专业助盲服务培训的银行也没法受理盲人存取款业务。“一张好心‘助盲卡’却为盲人带来了更大的不便,甚至带来了出行风险。”


比如一张所谓的“助盲卡”不仅难以起到预期的作用,带来的反而是更大的风险。

比如一些盲人学校,还在使用筷子。

我们设想一下,你在看不见东西的情况下,如何能用筷子夹菜?


为什么1400万的盲人,街上却看不见一个。

因为我们的盲人兄弟们用脚告诉我们,他们不满意,他们恐惧,他们害怕出门。

我们一直在标榜着自己在进步,社会体制在前进,社会福利也在增加。

但是,我们扪心自问。

中国1400万的盲人,却难以被我们看见一个人在街上走我们为其规划的盲道。为其建设的服务措施。

这说明了什么?

这只能说明:在我们为了自己做出的事情为之沾沾自喜,为之心满意足的同时。

我们的盲人兄弟们,用脚帮我们投了一票,这是一张反对票,这是一张写着不满意的票。


不要说我们虽然这一点有欠缺,但我们尽力了,其他的我们做的很好。

盲人出行是全流程服务,其中某一个环节做的再好,哪怕是所有的环节都很好,有一个扣子除了问题,也会导致整个流程瘫痪,也难以让盲人走出家门。。


同样的,我们不仅仅应该要求政府继续出台更加完备的政策和法规。我们身为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也应该为残疾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其实什么都不用帮他们,只要不侵犯他们的安全就好。

比如不要在盲道上放置杂物,订车,放置广告牌。

在公共环境中,对牵着导盲犬的盲人不施加指责。

等等一系列的小事情,就足够了。

谢谢各位。





我没要过几次赞,现在恬不知耻的求几个赞,求几个分享。

欢迎所有方式的转载。

恳求各位,让这个答案出现在更多人的tl上。

欢迎各位,把这篇文章分享到各个角落。

谢谢了。


user avatar   zi-quan-26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大家好
前段时间比比逛抖音的时候
刷到了一位盲人博主
在视频里,他背对着我们
用手在电梯按键上来回摸索


由于按键上没有盲文
电梯里也没有语音播报
他根本没法判断自己在哪



比比寻思着
除非这位博主能在坐电梯的档口
瞬间开了天 ,看透楼层数字
不然独自坐电梯,对盲人来说
基本上是不可能的挑战


为了给盲人提供便捷的出行服务
一些设计师们抓住了
盲人乘电梯的痛点
直接从源头上解决了
这一不可调和的矛盾——
你别坐电梯不就得了


设计师们通过对盲道的精巧设计
直接把盲人引向楼梯
这一招移花接木、矛盾转移大法
惊得比比拍着阿秃的脑袋叫绝


比比又顺着看了看博主拍摄的
很多其他类型盲道
朋友你们看吼
辣么宽的一个人行道
盲道就非把盲人引到了一个
全是障碍物的角落


比比揣摩了一下
这盲道大概是想告诉盲人
既然在前行路上遇到了阻碍
前、左、右都无法通行
这时候,以退为进
也不失为一种大智慧


这么一看,盲道是真的有丶意思吼
它们被设计出来
最大的功能好像不是服务盲人
而是教育盲人
既然上帝已经给盲人关了一扇窗
那么盲道br/>就来让盲人学到点附加技能

朋友们你们再看这个
贪吃 一样的盲道
一开始比比觉得
这种设计绝对是来刁难盲人的


但是现在,比比仔细思考后
悟了
这盲道应该是想带着盲人回到那段
和家长做游戏的童趣时光
毕竟,哪个大人,不想重温童年呢?
这样想,很多看似不合理的设定
也都想的通了
比如 这个盲道
不仅可以皮走位
还可以在遇到楼梯的时候
审时度势,变换成梦幻(打)滑梯
遇上下 天,还能让人下楼时br/>哧溜一下,尽享丝滑




盲道不仅能强行让盲人
感受人生起起落落落落落的快感
有的时候,它还能帮助盲人
挑战自己的极限
比如,学会跨栏


千千万万人被绊倒又如何
但凡有一位盲人能通过跨栏考验
这届残奥会搞不好就能多出一位
“万里挑一”的盲人运动员
这还不够让人雀跃


没通过考验也没关系
累了、倦了
充满人文关怀的盲道
能随时给盲人提供一个
值得依靠的港湾
从哪里跌倒,就在哪里躺下

有时,我们还能在盲道上见证奇迹
比如这一段盲道,铺着铺着
突然就在路中央消失了
这我要是盲人不得楞在路中央???
乍一看非常的让人乌鸡鲅鱼
但我仔细想想,恐怕不是那么简单

啊,我想到啦!
一定是有位盲人朋友
在这条魔法之路上走着走着
突然就重见了光明!
因此,这条路的盲道就只铺了一半
用实际行动,纪念这一奇迹时刻


下面这个机关就更有创意了
不仅盲道在路中央陡然消失
而且还用颜料把盲道延续了下去
试想,当一个盲人的拐杖尖
以及导盲犬的爪子
接触到这条
由黄色油漆铺成的天路时
会是怎样的热泪盈眶 ?


有了这些别具一格的盲道
盲人们黑色的世界,瞬间增色了不少
他们身上不是被撞的青一块紫一块
就是不小心磕破了皮,流着鲜红的血


运气再好一点
说不定还能在盲道上碰到
爱丽丝漫游仙境的 洞
护送盲人进行一场奇幻的仙境之旅


这个世界向来公平公正
这边盲人们正接受着盲道的历练
那边坐轮椅的残疾人
也有自己专属的“跑酷培训”


有些无障碍通道的设计者们
秉持着:坐轮椅的残疾人
既然不能走路
那他们一定要会飞设计理念
设计出了以“试试就逝世”为主题的
特色无障碍通道

而有的通道设计
则完美贯彻了“无障碍”这3个字中
2/3的精髓,一路上全是“障碍”

比比不由得想起
前两天看过的一个报道
截止今年2月,我国
已经有8500万残疾人了
折合每16个人就有一个残疾人
当时比比就感觉很纳闷
残疾人有这么多????
可比比当街溜子的时候
咋感觉一个都没见过??


今天看了这些神奇的设计之后
我才意识到
或许我们看不见残疾人
不是因为他们少
或许是因为他们根本就不敢出门



残疾人因为身体缺陷的原因
出行本就不便了
本应该为他们提供便利的通道
如今又变成了一条条闯关练级之路
有时,还会变成他们的死亡之路


来自宁夏固原的文军
是一名无障碍出行推广者
25岁的时候,因为一场车祸
他开始和轮椅为伴
两年后,文军来到北京做起了百货生意
周围邻居总能看见他
独自摇着轮椅去进货、摆地摊
后来,他又开始做医疗器械生意


空闲的时候,文军会坐着轮椅
去天安门看升旗、去八达岭爬长城
他甚至还去过印度尼泊尔
文军用实际行动告诉了我们
谁说坐着轮椅
就不能走遍大江南北了?


2006年的时候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附近
文军创办了“北京截瘫者之家”
为前来治疗的伤友提供住处
一晚上收费也就50来块
为了鼓励更多的病友
能像他一样能多出门“走走”
文军每年还会组织大家一起出游


去年,他原本计划带着伤友们
从昆明、大理、丽江一路出行10天
这也是他们第一次尝试跨越3个城市


在出行之前,文军会亲自去探路
考察当地的无障碍设施设置情况
他总会随身携带一个折叠尺
每到一个酒店就开始测量
门框能不能允许轮椅通过
淋浴的高度是不是合适他们坐着洗澡


当时文军正在云南
考察无障碍出行路线
那天晚上,他回酒店的无障碍通道
被一辆私家 占用了
他不得不绕道而行


在文军走的这条路上
当时没有任何警示标牌
他便坐着轮椅在黑暗中摸索前行
让所有人没有想到的是
在路的尽头
一个大概2.2米高的地下车库入口
像一头怪兽般
张着血盆大口等着文军掉落


事后,这段路被安置了安全警示牌
也拉起了警示线⚠
可是文军的轮椅,再也无法转动了
一位无障碍出行的推广者
本应走得更远
可他就这样倒在了
障碍重重的出行道路上


对于残疾人们来说
除了要忍受无法治愈的生理上的痛苦
他们还要承受不少人上人
对于他们的好言相劝
“既然是盲人,就别出门给社会添乱了”


“你盲了,还要全世界给你修盲道不成?”


社会只为正 常 人服务
你个残疾人就别不识相
来要求自己合理权益了


这些全世界最讲道理的上等人
不仅害人,还要诛心


看见这么荒唐的现实
比比想到一个
曾几度拿起、又几度放弃的游戏《见》
这个游戏能让玩家体会到
盲人出行的感觉
在游戏里,比比只能在界面上
看见事物很模糊的轮廓



我只能用拐杖不断试探
才能“看见”一丢丢前面的道路


在游戏里,作为一个“盲人”
能顺利走完一段路
比比简直跟
喝到了多肉 冻一样开心
毕竟这一路上br/>我会撞上横在盲道正中间的电线杆



拦路的自行车、小轿车



以及,没有提示音的红绿灯路口


因为游戏的界面一直是黑不溜秋的
比比能从手机的反光中
看到自己找不到拐杖焦虑的模样
又或是被自行车拦住
笨手笨脚拐弯不太聪明的亚子


这个游戏我到现在都没打通关
不是因为它有多难
而是因为,看不见真的太痛苦了
这种痛苦已经让我无法再继续玩下去
游戏我们能随便退出
可是对残疾人来说
他们面对的是无法退出重来的人生


哪怕他们克服了失明带来的不便
也不在意那些恶毒的指责
可是当他们鼓起勇气
走出家门后
还有无数外部困难,张牙舞爪
他们不知道什么时候会
踩到路边的树坑而崴脚


他们还要为因为治病
而欠下的外债而发愁
甚至还要独自消化
一次次觉得自己能康复了
可奇迹就是没有发生的失落和不甘


“感同身受”这四个字
说起来轻飘飘
可是任谁也没法完全做到
比比也知道
大部分人不可能理解
残疾人所经历的痛苦
可是至少,我们是不是能
在之后,看见盲道被占用时
不要觉得事不关己
随手跟交管部门举报一下
看见不合理的盲道或无障碍通道
能给市政府部门打个电话提醒一下
再有能力一些的朋友
可以下载一些
专门为了残疾人设计的App
注册成为帮扶志愿者




我们无法为残疾人们
解决生理上的痛苦
但至少
我们能用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照亮一点点残疾人们前行的道路
黑暗可以吞噬光线
但至少不能吞噬人心






作者:梓泉
助手:寒寒
审阅:小鸣



user avatar   li-xiao-li-61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一个城市或者国家的残障人士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社会福利保障,甚至是国民意识,一定是和经济水平相挂钩的。侧面证实了我们的的确确处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初期阶段,的的确确还在解决很多人的温饱问题。更高层次的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但是盲道的修建,起码证明了已经开始尝试着提供一些便利。

1.基础设施建设

个别地方不合理的盲道设计并不能提供给盲人正确的引导性,马路口的红绿灯没有声音提示。盲人独立出门的先决条件不能成立。

2.社会福利保障

假设1成立,若盲人不能独立出门,那么谁能成为盲人的陪护者?社会福利或者医疗保险并没有提供相关的资金支持来支付雇佣护工的费用。当雇佣关系不存在时,对于普通家庭来说,盲人相比身体健全的人本就处于竞争劣势,也就是说,家庭中的盲人成为家庭中的较低投入产出单元,这样的家庭更不可能留出多余/空闲的亲情劳动力成为盲人的日间陪护。

以上两点都是自上而下的决策落实方面。

3.国民意识

盲人或许哑,但是并不聋。如果下次一个盲人走在街上,你可以选择主动上前问他需不需要帮助,或许帮他确认正确的位置等等。我们高谈阔论是为了理解这个世界,知识和意识只能发生声音,但是正是选择和行动才能改变世界。聚沙成塔,汇水成川。

这一点是每个看到这个题目的人,都可以尝试行动起来的小事。

当我们并不能掌控大局时,可以选择自下而上的行动。而不是成为空口,指责这个制度。你知道什么不好,但也可以知道怎么做可以让事情变得不那么不好。这就是公民参与(citizen participation),也是我们一直缺失的部分。


user avatar   chai-si-qia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下面这篇文章记录了我的盲人朋友郭家乐这几年来的人生经历,应该能很好地回答题主的问题。文末附有导盲犬基地在腾讯公益的捐款链接,愿意帮助盲人的朋友们可以通过这个链接来为无障碍世界伸出援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你突然失明了该怎么办?

郭家乐可以回答这个问题。她的答案是,“好好活着”。


郭家乐是我的新朋友,她已经独自一人在北京打拼十几年了。第一次去她家的时候,她教我炖猪蹄虫草汤。从她这里,我第一次知道了要把虫草放进一个专门的袋子,然后才能下锅煮。家乐在互联网公司上班,从事心理咨询,朝九晚六,周末会去逛街和看电影。乍看之下,郭家乐是万千北漂青年中普通的一个,只有一点不同:她是一名盲人。


她本来就读于河南省的重点高中,小时候也看过《名侦探柯南》和《灌篮高手》,从小就认为高考是自己唯一的出路,完全可以考上一所重点大学。不想在高考前夕,她突然发现自己看不见书了,去医院查出是视网膜脱落,就此成为了“视障人士”。

辗转山东、山西、厦门等地求医的过程中,北京同仁医院的大夫告诉她北京联合大学开设了面向视障的特殊教育学院,她便去那里报道了,正式成为了“视障圈的圈内人”:努力适应新身份,身边也多了更多的视障朋友。在这之后,她的眼病进一步恶化,患上了青光眼。因为要做青光眼手术,她失去了原本的工作;等到从手术台上下来,寻找新工作成为了一个巨大的挑战。


起初她想成为一名古筝老师。家乐的古筝接近专业水平,曾经上过残奥会表演,但是招聘方因为她看不见而怀疑她的教学能力,最后给了她一份在展台上弹古筝的兼职,每天来回五个小时车程,工作八小时挣一百块钱。后来她又听说有个保险公司愿意招收视障人士,于是坐了很久的地铁去应聘,中途要导三趟车。在车上,她的眼睛被一个个子很高的人的胳膊肘撞到,就这么彻底失明了。


全盲。


在中国,像她这样的人有600万;如果算上“视障”(各类眼病患者),那么,中国有1700万视障,相当于每七十个人中就有一个。为了治好眼睛,家乐一家甚至在非典时期来了北京。专家会诊,一部分建议她要么保守治疗——吃药,另一部分认为可以直接开刀。开刀的副作用是足足有好几个月要处于完全失明状态,家乐毅然决定选择前者:“我还要高考啊!”就这样,她在家休息了一个月便回校复读高四,看不见书就全靠听的——最后,招考办根本没让她进考场。


可是生活还是要继续的——即使“全盲”意味着,当你外出就餐时,你将耗费大量时间在空中比划,因为你找不到食物究竟在哪个盘子里;当你忘记把钱包放回原处时,你将不得不在房间里到处翻找上一个星期,而这个活动,视力正常的人只要扫一眼就能完成。


但即使如此,全盲也并非不可逾越的障碍。


她和一位全盲人士学会了做饭。经验丰富以后,摸一摸勺子的大小,原本分不清葱姜蒜的家乐就能明白究竟该倒多少调料;大火还是小火,则可以靠听声音去辨别;菜快变熟的时候,铲子的触感会和刚下锅时有变化——肉熟了会变硬,菜熟了则会变软。


她和另一位全盲人士学会了跳舞。教跳舞这位老先生在失明前拿过全国金奖,学的时候基本靠摸老师的腿去感受动作,最后还学得挺不错。

她学会了使用搭载在Iphone和mac上的读屏软件“voice over”。它是一位盲人女性工程师发明的,能读出手机屏幕上的内容。在iphone横空出世以前,使用手机对视障人士来说是mission impossible,可是在这之后,信息世界就向视障群体敞开了。凭借用读屏软件听教材,家乐啃下了许多备考书籍;记不了笔记,就用脑子硬记。后来,她通过了多项与心理咨询有关的资质考试,也算是迈入了行业的大门。我曾听到多位盲人、包括周云蓬老师表示,他们最感谢的,就是苹果公司。


从事音乐治疗需要和患者互动,家乐自然有自己的方法。她通过聆听对方的声音传来的角度,去感知对方的视线究竟聚焦在哪个方向;根据来访者语气、语速、语序的调整,她去感受对方情绪的变化。治疗过程中要调音乐,可是使用读屏会干扰治疗,于是她便努力记下一切别人扫一眼就能明白的信息。靠着从事和音乐、心理相关的工作,家乐完全靠自己解决了这些年来在北京的全部开销,有了积蓄,并且参加了多项课程培训。现在,她的目标是成为一位优秀的音乐治疗师。


纵观北漂的这十几年,家乐只想用一句话总结:“身为视障,信任他人非常重要。一路走来,得到了很多善意。”尝试创业时,面对纸质的合同,她完全靠身边同事念给她听,将信任完全交给了对方。每天从住处到公司的这段路,无论是楼下遛弯的老爷爷、小卖部的大哥还是清洁工阿姨,都会主动将她带到楼门口,正可谓“一路都有好心人帮助”。


读到这里你能发现,无论是生活起居还是工作学习,家乐都能靠自己解决,而且做得比太多不盲的人(比如我)要好太多。她最需要被帮助的生活环节,可能只有“出行”这一个。在我们生活的城市中,盲道上面挤满了共享单车,盲杖经常会被机动车压弯,路人很难及时识别出路上有盲人在行走并需要帮助……结果便是,经常出行的盲人们,身上时不时就会留下被障碍物磕碰的痕迹。


曾听一位有一面之缘的盲人讲起,有一天他在车站等车。车来了,他像往常一样上车,排在他后面的乘客突然拍了拍他的肩,说道:“兄弟,你一定要坚强地活下去!”还有一次,他前往一个艺术团表演,场地负责人神秘兮兮地问他,能不能把义眼摘下来在全场观众面前挥舞,从而制造一个精彩的瞬间。


不盲的人很少在生活中遇到中国的600万盲人,不是因为盲人数量稀少,而是因为城市的无障碍建设还有很大提高空间。


你也许会说,为什么不能让导盲犬带着他们走路呢?

问题在于,导盲犬本身就是一个问题。


我曾经以为导盲犬很多,因为从小到大我听到过无数宣传:导盲犬可以自由进出公共场合,可以上车上地铁。我每天路过的银行门口会有个中英双语的小牌子:pets are not allowed,guide dogs only.


但实际上,在有着1700万视障人士的中国,导盲犬只有不到170条。根据现行政策,导盲犬基地由国家财政拨款支持,所训练出的导盲犬全部交给盲人免费使用。由于缺少训练经费和训导员,每年,全国只能训练出二三十条导盲犬;但是与此同时,也有成千上万的盲人在排队申请导盲犬。


按照目前的训练进度,中国盲人可能一生都无法用上导盲犬。我们在微博上不断讨论是否应该允许导盲犬坐公车、进商场,讨论个别对导盲犬不好的盲人究竟有没有资格使用导盲犬,讨论导盲犬是否应当商业化,但在这之前我们应该首先关注的是,根本就没有导盲犬。

遇到家乐之前,我不认识任何盲人,很难想象盲人可以独立生活、起居,更别提顺畅工作、学习。我只听说,他们从小上的是盲校,如果是先天失明的孩子,则只认识盲文——这是一种拼音文字,所以先天失明的孩子不认识汉字;长大后,他们中的大部分从事按摩行业。盲人和不盲的人生活在不同的圈子里,彼此很难相互理解。


写完这篇文章后,我和她出门吃饭。楼道里的灯坏掉了,伸手不见五指,令我很是心慌。家乐说:“我来带你走。”她拉着我的手,一步一步地一直将我带出门外。月光洒下来后,她就拉住了我的胳膊肘,那么脆弱,那么无助;我便知道应该换我带她走了。我的脑海中再一次盘旋起了那个我想过无数次的问题:如果有一天突然看不见了,我该怎么办?是否有一条导盲犬在等我,我的面前又会横亘着多少障碍?


最后,我想附上导盲犬基地的捐款链接:乐捐-项目详情

本文不设打赏,如果您想打,不妨改为为导盲犬基地捐款。

上述页面中有写明善款的用途和去向。


这个页面是建在腾讯公益上的,由大连慈善总会直接发起。

大连慈善总会是全国十三家有公募资质的机构之一。

所筹善款将全部用于为中国盲人训练导盲犬。


也许您对导盲犬、或者盲人有些疑问,认为有更好的解决方法。

不过通过上述渠道捐款,毕竟是件纯属自愿的事情。

以及,我会继续写一些文章,去讲述我所了解的盲人和导盲犬。

另外,如果你想认识家乐,可以和我联系。

她现在很想找个男朋友哦。




  

相关话题

  从北京的现状来看,新中国建立后苏联专家提出的城建方案和梁陈建议中的城建思路哪个更合理? 
  怎样看待青岛在《2018百强城市排名》快要跌出前20名? 
  为什么美国有钱人住郊区,中国有钱人住市中心呢? 
  一条已经修好的地铁线路会有被拆除的可能吗? 
  上海比其他世界性城市差在什么地方? 
  如何评价你所在的城市的城市规划? 
  上海在城市规划上有哪些败笔? 
  参与大型工程的建设是种怎样的体验? 
  第十个国家中心城市大概会什么时候公布? 
  如何生动形象,而又不失骄傲地形容兰州有多长? 

前一个讨论
如果宇宙中有了人类可以生存的气体,宇宙会变成什么样?
下一个讨论
美国的教科书价格为什么这么高?





© 2024-11-2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