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真正的赵云真的这么不堪吗? 第1页

     

user avatar   jiu-zuo-wu-duan-ke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懂就去看书,一个战绩全靠野史吹的二流将领有什么可提的。

这么说吧,十年前我曾浪迹于百度的三国贴吧,贴吧舆论一直有部分人以《云别传》为野史,所以。。。

董休昭知友并不能说服这个人。

有句话这么说的,

永远别和脑残的人争论,因为他会把你的智商拉到跟他一个水平,然后用丰富的经验打败你。

1、不懂就去看书

他讽刺了你没有看书,又显摆自己看了书,但他没说自己看的是什么书,当你说《资治通鉴》是正史,他可以反驳你说除了二十四史都是野史。

2、一个战绩全靠野史吹的

这就耐人寻味了,他说的野史,以我混迹三国贴吧多年的经验判断,多半包含《云别传》。

3、二流将领

字字诛心。
二流,代表次等。
将领二字更有趣了,词语中,将军,将领虽然是近义词。但高级别的将绝对不会再称为将领,中高级和下级才会称为将领。

所以当你遇见贴吧 (罩子聋),就不要跟这种人去辩论,既然你问了。

我就以正史三国志来回答,其中蜀书第六 关张马黄赵传,足以说明一切。

谁会给保安和前面四个大将并传?如果赵云是二流的,那前面四个是一流也行啊。总共一流的没几人,蜀国二流将军第一人是赵云,又能怎么样呢?

赵云被陈寿比作夏侯婴。不无道理。

因为在黑子的眼里,夏侯婴就是给刘邦当车夫的,实际上他是驾车并指挥刘邦兵车主力的。

而赵云作为刘备主骑,很显然是指挥刘备亲兵主力的,但被曲解成保安队长,因为他们都不懂刘备前期兵不过三千,刘备和先祖刘邦打天下的时候都是亲自在沙场厮杀,哪里像诸葛亮、孙膑一般坐着轮椅指挥三军。

————————

更新于2020年5月28日 21:05

既然如此,鉴于知友合理辩论,我就以半本《三国志》入手,因为作为三国爱好者,很惭愧我从未通读《三国志》。

关羽就不说了,蜀汉第一将,毋庸置疑,有意见的请去工地抬杠。

张飞

1、曹公追之,一日一夜,及於当阳之长阪。先主闻曹公卒至,弃妻子走,使飞将二十骑拒后。飞据水断桥,瞋目横矛曰“身是张益德也,可来共决死”敌皆无敢近者,故遂得免。
2、先主入益州,还攻刘璋,飞与诸葛亮等溯流而上,分定郡县。至江州,破璋将巴郡太守严颜,生获颜。
3、飞所过战克,与先主会于成都。
4、郃别督诸军下巴西,欲徙其民於汉中,进军宕渠、蒙头、荡石,与飞相拒五十馀日。飞率精卒万馀人,从他道邀郃军交战,山道迮狭,前后不得相救,飞遂破郃。

马超

……

————————读完只有一种感觉,马超牛逼,马超战败,马超投降刘备,于是刘璋投降,最终马超拜为左将军,名义上蜀汉地位最高。有兴趣自己去读,我就不贴史料了。

黄忠

1、自葭萌受任,还攻刘璋,忠常先登陷陈,勇毅冠三军。益州既定,拜为讨虏将军。
2、建安二十四年,於汉中定军山击夏侯渊。渊众甚精,忠推锋必进,劝率士卒,金鼓振天,欢声动谷,一战斩渊,渊军大败。迁征西将军。

赵云

1、及先主为曹公所追於当阳长阪,弃妻子南走,云身抱弱子,即后主也,保护甘夫人,即后主母也,皆得免难。
2、先主自葭萌还攻刘璋,召诸葛亮。亮率云与张飞等俱溯江西上,平定郡县。至江州,分遣云从外水上江阳,与亮会于成都。
2.1分遣诸将平下属县,诸葛亮、张飞、赵云等将兵溯流定白帝、江州、江阳,惟关羽留镇荆州。——先主传
2.2先主自葭萌还攻璋,亮与张飞、赵云等率众溯江,分定郡县,与先主共围成都。——诸葛亮传
3、明年,亮出军,扬声由斜谷道,曹真遣大众当之。亮令云与邓芝往拒,而身攻祁山。云、芝兵弱敌强,失利於箕谷,然敛众固守,不至大败。军退,贬为镇军将军


总结

事件1、长坂坡当阳桥

张飞据水断桥,故遂得免,首功,赵云护主次功。

事件2、益州

黄忠、张飞表现亮眼,赵云表现没有那么亮眼,虽然也顺利平定郡县,但不免平平无奇。以功劳簿而言也是大功,次于张飞及黄忠。

事件3、汉中

黄忠首功,张飞次功,赵云无记载

事件4、一伐,失街亭

马谡首锅,诸葛亮次锅(领导的识人,用人,负领导责任),赵云有功但鉴于战争失利,诸葛亮自降三级,赵云贬为镇军将军,但所有人都知道功过是非。

《三国志》史料有限。

赵云参与了长坂坡,参与了伐益州,赵云还参与了其他四人没参与的北伐,虽然每次都不是最耀眼的,但每次都立下了功劳。

在演义中,赵云除了长坂坡单骑救主斩杀五十四员骁将,夺取曹操佩剑青釭剑外的艺术加工,在益州的表现,在北伐一的表现,都属于正常描写。

总共功劳簿上没几笔,非要让云迷找史料,找史料,都TM的怪陈寿写的那么少。


最后陈寿评曰:关羽、张飞皆称万人之敌,为世虎臣。羽报效曹公,飞义释严颜,并有国士之风。然羽刚而自矜,飞暴而无恩,以短取败,理数之常也。马超阻戎负勇,以覆其族,惜哉。能因穷致泰,不犹愈乎。黄忠、赵云强挚壮猛,并作爪牙,其灌、滕之徒欤。


评价史书的赵云必然以史书中的关张马黄为比较,非得以幻想中的关张马黄比较史书中寥寥几笔的赵云,那无疑是天差地别,当你翻开陈寿洋洋洒洒的几千字发现,原来黄忠只需要参加两次战争就可以成为“演义”五虎,而赵云在刘备阵营中参与更多重要事件,平平无奇的“顺利完成任务”,追谥“顺平”,那是名将中的“顺平”,而不是普通人的顺平,却被后人诟病,何不食肉糜?

如果赵云没有活的最久,没有在一伐失街亭后,敛众固守,不至大败,那么这样的赵云也许不会列于关张马黄之后。

我的个人意见,也许赵云就是因为前面的次功,加上北伐一敛众固守,不至大败的“功劳”,列于关张马黄之后。


葛公迷弟,四大名著爱好者,逢黑必喷






user avatar   kuang-guang-wei-31 网友的相关建议: 
      

赵云其实在正史上也非常厉害,文武双全,智勇兼备

《三国志卷四十五 蜀书十五》:“征南厚重,征西忠克,统时选士,猛将之烈……俱以忠勇称。”征南,指的是赵云赵子龙。征西,就是陈到。赵云勇烈,浑身是胆而且忠心耿耿,刘备对他也非常信任,所以长期把赵云留在身边,做他的亲卫首领

正史之中,赵云跟随刘备将近三十年,先后参加过博望坡之战、长坂坡之战、荆南平定战,还独自指挥过入川之战、汉水之战、箕谷之战,诸多战事战果不菲。除了征战四方之外,赵云还先后以偏将军之位任桂阳太守,以留营司马留守公安,以翊军将军职位督江州。这充分说明,赵云不仅可以做一个征伐四方的将军,同时也可以担任治理内政的文臣

除此以外,赵云于平定益州时还引霍去病故事劝谏刘备将田宅归还百姓,又于关羽张飞被害之后劝谏刘备不要伐吴。这两件事充分证明:赵云不但忠勇双全,而且心怀百姓,胸怀天下,很有大局意识、政治眼光。这一点后人对他评价很高,试看后世几位名人对赵云的评价,惊人的一致:

郝经《续后汉书》:云忠缱绻御侮。始终不渝。为汉爪士。功烈志胆。曹樊之俦云尤识虑经远。壮而不疏。每进忠益。辄中几会

钟惺《史怀十七卷》:观云本末,自是大臣局量,不独名将而已

赵云像

范光宙《史评》:然则云之本末,自有大臣局量也,岂名将云乎哉

王士骐《诸葛忠武侯全书》:光明洞达,可为滥赏之戒。观云本末,自是大臣局量,不但名将而已

沈国元《二十一史论赞》:而赵云之辞田宅请灭魏,皆有古大臣识量,宁得仅以以名将律之

李贤《明一统志》:智勇兼全。子龙可谓有古大臣之风

万应隆《三峰史论》:赵云以汉贼不可不讨,故授以室而不顾,汉贼未灭一语,严于春秋,大哉即己溺天下之心也。

赵云的个人品德也非常高尚——建兴六年(公元228年),诸葛亮出兵北伐,宣称将由斜谷道出兵,并令赵云、邓芝为疑军,占据箕谷,魏大将军曹真率领大军阻挡,诸葛亮令赵云、邓芝在斜谷道阻挡曹军而自己率领蜀军主力进攻祁山,赵云、邓芝由于兵弱敌强,失利于箕谷,而赵云随即聚拢部队,固守箕谷,没有造成大损。部队撤退时,赵云亲自断后,阻止曹军追击,因此军资和人员的损失都不大

蜀军退兵时,诸葛亮曾问:“街亭退兵时,我军编制皆混乱成一团,箕谷退兵,编制整齐一如出军之时,这是何故?”邓芝回答说:“赵将军亲自断后,因此军资没有遗失,人员编制整齐。”当时赵云军中尚有多余的绢布,诸葛亮下令分给赵云部队将士。赵云说:“我军军事失利,怎么还能要赏赐呢?请将这些物资全部纳入赤岸府库,在十月寒冬的时候再赏赐给将士们使用。”诸葛亮对赵云品行大为称赞


user avatar   larrynonelson 网友的相关建议: 
      

那些贬低赵云的人大多是网络酸民,他们大概以为在集团老大身边当侍卫长很容易一样。别的不说,让那些酸民们自己照照镜子,问问他们能不能给他们村长当司机。

那些酸民们认为只要是个人物就应该独当一面,占据高位。他们根本就没有正确认识到个体在组织中应该起到的作用。刘备集团是一个政治军事集团,从士兵到将领都是需要的,不同的人在自己的岗位只要能出色地完成自己的工作就可以称得上优秀。我们老是把目光放在统帅、名将身上,选择性地忽视了基层人员的辛勤工作,这种想法完全就是一切功劳归领导的封建残余思想。

我们来看看子龙一生的大事件:

一、少年时追随先主,仅晚于于关、张二人,并且终生不离不弃。

二、曹操南征荆州,刘琮举州投降,并且坑了一把先主(不及时告知先主投降事宜)。先主抛妻弃子而走,子龙在乱军丛中保全甘夫人和后主,并护送至先主帐下,刘备命子龙为牙门将军。

三、截江救阿斗,为先主保留血脉,为蜀汉保留火种。

四、独立带兵入蜀作战,屡克州县,成功到达成都南面,完成对成都的包围。先主攻下成都后,任命赵云为翊羽将军。

五、汉水之战,设计击退曹兵,救出蜀汉将领。

六、箕谷之战,子龙收拾散部,几乎全军而退。

赵云一生的绝大部分时间都是追随最高统帅左右,他与主公关系十分亲近,时常作为主公的主要参谋参与军事谋划,并代为主公统领亲兵。主公外军征伐时,子龙留守中央。主公亲自征伐时,子龙负责统领亲兵作战。因此子龙不仅有着过人的勇武,还要有出色的军事谋略,非文武双全的人不可能一直混在最高决策层。

再来说说子龙的形象:

他的颜值:裴松之引注《云别传》的原话:“云身长八尺,姿颜雄伟。”用今天的话说子龙身高一米八五,一脸英气并且十分伟岸。这颜值毫无疑问是少女、少妇、少奶杀手了。

论政治觉悟:刚开始带着一波少年投奔北方大军阀公孙瓒,随后发现公孙瓒成不了大事;当时的刘备也在公孙瓒的帐下,结果子龙慧眼识英主选择了刘备(虽然刘备当时很落魄),并且为蜀汉奉献了一辈子。子龙之所以今天名气那么大,形象那么完美,绝对是蜀汉所加持的。想想看,你还记得公孙瓒手下有谁?袁绍手下有谁?说得难听点,除了蜀汉人物外,曹、孙两家的大人物形象在子龙面前都是渣渣。还有一件事也能体现赵云的政治觉悟。刘备得到益州后,准备用房产土地奖赏将士。赵云引用霍去病故事对此事进行劝谏,他认为应该把房地产归还给百姓,让刚刚遭遇战祸的益州百姓安居乐业,不但保障了农业发展,而且可以顺利征兵。该建议被刘备所采纳。

论战场表现:博望坡之战俘获敌将夏侯兰、当阳冒死救幼主和甘夫人、截江救阿斗、汉水破曹。很多蜀汉的重大战役,赵云都有参与,只是参与程度不同罢了。也许刘备用人的口味跟赵云的性格不合,但是从赵云一生的总体表现看,他是个智勇双全的将领。他能够打胜仗,更为重要的是他有能力保全队伍,力止全军总崩溃。

论性格:任劳任怨、谦虚低调。面对工作没有抱怨,不贪求功名利禄,对待蜀汉忠心耿耿,从一而终。


最后说说现如今的赵云形象:

现如今人们对赵云的印象主要来源于《三国演义》,其中有两句话最具代表性:其一、“生得身长八尺,浓眉大眼,阔面重颐,威风凛凛”,其二、“子龙一身都是胆!”。

我个人认为罗导演对赵云形象的发挥合理得当,我觉得赵云走走偶像派的路线没有什么不好。那些好事者总喜欢打着还原历史的旗号,跟别人格格不入。在那些好事者眼里,罗贯中在造假,日本游戏公司在造假,电视剧在造假。我只想说一句,你们这个生活态度还需要娱乐吗?

最后我想说一个人能在史书上留下传记,这本身就表明了,他是那个时代十分重要的人物。史学家都是惜墨如金的,陈寿能在《三国志》给赵云立传,这种殊荣绝对不是一个保镖就能享受的。刁毒地说一句,马云、王健林、刘强东等人虽然在我们这个时代牛气哄哄,但是在史学家眼里不值一提。你不信你去翻翻二十四史,除了《史记 货殖民列传》中有提到几个富豪之外,还有哪本史书会正经说说马、王之流。

老铁们,写作不易,有需求的就支持一下哈:


user avatar   kaveil 网友的相关建议: 
      

假设你是个黑老大,要什么样的人才能做你贴身保安队长呢?

选择A:一起喝了结义酒,一起拜了关二爷的兄弟;

选择B:你隔壁街被人抢了地盘带着小弟过来投奔你的黑老大;

选择C:名声武功都不赖的白胡子老爷爷;

选择D:一辈子都觉得你的话语就是他生命的方向,为了救你老婆孩子连命都可以不要的铁杆粉丝。

及先主为曹公所追于当阳长阪,弃妻子南走,云身抱弱子,即后主也,保护甘夫人,即后主母也,皆得免难。迁为牙门将军。

你选吧。

赵云战绩不多是事实,刘备不放他出去打,自然没战绩。没战绩还各种升迁别人肯定不服。




如果你哪天有幸能坐到刘备的位置,请记住:

兄弟是替你打拼的,或许他们死了你会痛哭一场,会倾国之力替他报仇;

白胡子老爷爷要巴结好,他能秒人;

隔壁黑老大要看好,不能让他功高震主,以防有异心;

唯独自己心腹不能随便放出去,谁想害你得先从他尸体上踏过去,能选择的话宁可死兄弟也别死心腹。甚至自己豁出去命不要了为兄弟报仇也不能带着心腹去,万一被人打到家里了,得靠心腹带着老婆孩子逃跑,给自己家族留个后。


user avatar   zheng-wen-xiao-54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你当过领导你就知道赵云多牛逼了

从头到尾基本所有重大事件都参与了

所有事件都完美完成了自己的任务

这样一个人,是你永远都愿意带在身边,永远都放心交给他任务的。

无论其他人业务再牛逼,都比不上这个人在你心中的地位。

他就是所谓的保底。能把后背交出去的。


现在人,当领导都希望自己是曹操,当小弟都希望领导是刘备,但当领导的,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小弟是赵云。完美


现在能黑季汉的人基本都是价值观扭曲,是被现实吊打的怀疑世界的人。

人家那是真正男人的浪漫,翻遍上下五千年,没有这样的仁义。


但凡这些黑子生活里有一个仁义的朋友,他就不会在网上瞎喷


user avatar   qing-zhuo-49 网友的相关建议: 
      

真正的赵云放在三国时期已经非常优秀了,陈寿把他和另外四位并到季汉第六传可见一斑。

先说史实吧

  • 长坂坡救阿斗是真事
云遂随从,为先主主骑。及先主为曹公所追于当阳长阪,弃妻子南走,云身抱弱子,即后主也,保护甘夫人,即后主母也,皆得免难。

虽然没有三国演义中的那么神,但确实是赵云力保下来了阿斗和甘夫人。

  • 截江留后主是真事
此时先主孙夫人以权妹骄豪,多将吴吏兵,纵横不法。先主以云严重,必能整齐,特任掌内事。权闻备西征,大遣舟船迎妹,而夫人内欲将后主还吴,云与张飞勒兵截江,乃得后主还。
  • 汉水之战作为统帅击败曹操
夏侯渊败,曹公争汉中地,运米北山下,数千万囊。黄忠以为可取,云兵随忠取米。忠过期不还, 云将数十骑轻行出围,迎视忠等。值曹公扬兵大出, 云为公前锋所击,方战,其大众至,势逼,遂前突其陈,且斗且却。公军败,已复合,云陷敌,还趣围。
将张著被创,云复驰马还营迎著。公军追至围,此时沔阳长张翼在云围内,翼欲闭门拒守,而云入营,更大开门,偃旗息鼓。公军疑云有伏兵,引去。云雷鼓震天,惟以戎弩于后射公军,公军惊骇,自相蹂践,堕汉水中死者甚多。
先主明旦自来,至云营围视昨战处,曰:“子龙一身都是胆也。”作乐饮宴至暝。军中号云为虎威将军。

注意 刘备的 子龙一身都是胆也 并非野史杜撰,而是有出处的。

  • 正确的大局观
孙权袭荆州,先主大怒,欲讨权。云谏曰:“国贼是曹操,非孙权也,且先灭魏,则吴自服。操身虽毙,子丕篡盗,当因众心,早图关中,居河、渭上流以讨凶逆,关东义士必裹粮策马以迎王师。不应置魏,先与吴战;兵势一交,不得卒解也。”
先主不听,遂东征,留云督江州。先主失利于秭归,云进兵至永安,吴军已退。

劝阻刘备伐吴(这比吴下阿蒙的大局观不知道好了多少)

  • 箕谷之战
建兴元年,为中护军、征南将军,封永昌亭侯,迁镇东将军。五年,随诸葛亮驻汉中。第二年,亮出军,扬声由斜谷道,曹真遣大众当之。亮令云与邓芝往拒,而身攻祁山。云、芝兵弱敌强,失利于箕谷,然敛众固守,不至大败。军退,贬为镇军将军。
  • 断后有功
亮曰:“街亭军退,兵将不复相录,箕谷军退,兵将初不相失,何故?”芝答曰:“云身自断后,军资什物,略无所弃,兵将无缘相失。”
云有军资余绢,亮使分赐将士,云曰:“军事无利,何为有赐?其物请悉入赤岸府库,须十月为冬赐。”亮大善之。

结语:纵观赵云的一生,不论是其品行,大局观,军事能力在季汉都算的上一流的优秀统帅,很多人对赵云的不适在于近年来各种魔改电视剧把赵云塑造成了神,而我们本质是讨厌神的存在的,所以有捧就有黑,可以理解。


话题外的一点,由于陈寿对赵云的记载实在太少,所以我引用了裴注三国关于赵云的描述。需要指出的是,很多人质疑裴注的真实性,但就目前学界权威性的研究三国史料来看,依然是三国志+裴注。而对于裴注相矛盾的地方可以在知乎上看一看解释,如果没有明确证据证明裴松之胡编乱造,那么我想裴松之还是比贴吧上的各路历史学家靠谱不少,云别传也并非野史。


user avatar   ye-yue-zhi-qiu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问题是问人品

比较复杂,因为除了郭老私人感情,他朋友上下级对他评价都很好。

私人感情上你单看结果,确实不该借鉴

但你放在当时时代,滚滚历史长河,都是裹挟人前进的。郭老也逃离不了时代。他真的不爱第一个夫人,因为包办婚姻。没什么好说的,至于第一个夫人怎么怎么为郭家,那都是她自己的事,她做的好,后人会评价她好,她离开了,后人也没资格指责她。

第二个夫人,也是最多人怜悯的,郭安娜

确实是遗憾,因为郭老和她是相爱的。你看他们生了几个就知道了。而且处境那么困难。至于说什么婚内出轨,真的什么野史都有,要是有,都会有记录。目前来看,更为信服的是没有。

郭老有三段婚姻,五段感情史 。但没有婚内出轨过。发生三段感情都是有历史原因的。

为什么抛弃郭安娜,不是他故意。是必须这样做!郭老是回国抗战,代表中国对抗郭安娜一家的日本右翼势力。这时你带着右翼主要家族来中国抗战,你有多少信服度?你能保证你妻子儿女不会因为民众迁怒遭遇危险?

而且郭安娜也是右翼分子,她不过是因为对郭老的爱,才没表现那么严重。但她也是不支持郭老回国的。在中国,一个男子要为国报效是至高荣誉,此时一个人对此表示不支持,你会气愤吗?理智点,他妻子是大家族女儿,留在日本会得到一定程度的保护。虽然安娜父母不支持,但起码日本不会威胁到生命安全。后来安娜遭到监禁,但也恢复日常生活。

至于后来遇到第三任夫人,我老师就说过,感情的事,没有对错 。真的情来了,你是躲不掉的。何况大家忽略了一点,当时抗战到什么程度?郭老作为对日宣传工作的高官,深知中日绝不两立,你死我活。你觉得和日本妻子相聚有可能?这不是多爱的问题,这还是民族气节的问题。

做大事者,不拘小节

很多情况,你是很难全的。难道普通人家庭不幸福吗?但那就是普通人的幸福,因为他们没有付出代价。所以为什么城外的想进去,城内的想出去了。

后来遇到第三位夫人,你觉得你是重新和第二位夫人和好?无论怎么做,郭老都是要被后人指责的。但当初他回国是写好遗书了,因此他活下来,是幸运的。安娜还能遇到郭老也是幸运的。很明显,十几年,是你你也是喜欢现任,对前任更多是抱歉和遗憾。

众人遗憾这感情,是因为安娜很棒,她移居大连,转为中国籍,为中国奉献一生,死后捐出全部遗产。子女为中国建设出力。但我们也没有一直说郭老没错啊,我们慰问她,选为政协委员。说明我们也是遗憾这感情的。

但再遗憾,也是别人的感情。倘若你你能让几位女子对你那么痴情,你此生也满足了。何况你还是单身狗,感情都没经历几年就讲对错。恕我直言,严他不律己

第三位夫人,那这。不太好评价。

这位夫人是自杀的,原因一方面是子女意外离世,原身体不好。精神状态不好。加上郭老先走了,和知道与姐姐的感情史。嗯,复杂。

但我对此表示怀疑,为何结婚这么多年,都不知道与她姐姐的感情史?真的在后面才知道的吗?这要考究。

总有人说是受不了自己是姐姐的替代品,原来先喜欢姐姐什么的。人家都结婚几十年了,那个年代什么风浪没见过,一根稻草就压垮了我们共产党员?很明显还有其他的事情嘛。

这个锅,郭老不能背,毕竟他是先结识于老的姐姐,也没结婚同居什么啊 只是相中。

后来和于老结婚,说明是爱这位夫人的。

因此,抛开郭老全部功绩来说

评价郭老应该说

是个感情史丰富的人,他多情,他对于感情事情处理不够圆滑。

他对几位为他付出一切的女人抱有愧疚,有遗憾。

结合他对感情的处理

他不是渣男,不是故意的,不是背叛家庭的人。第一位夫人,他不爱,但他知道她一直守寡在老家,后来特意去拜访,鞠躬表示愧疚。第二位夫人,因为时代原因,错过了,便不爱了。但他没有推卸责任,人们评论时,他都没有反驳。子女他让他们回国了,文哥郭老一家承担了,他还是有爱,但这爱已经不能表现出来了。第三位夫人,他没有错,子女离世,他也痛苦,倘若他知道妻子在意之前的和她姐的感情过往,他一定会好好请罪。可惜,郭老师先于老走了。

加上郭老的功绩

这些都是小事,放在国家危亡之际,放在那个民族困难年代,这些值得一提?

天天提这些的还不是你们这群能站在前人鲜血搏杀获得的安逸的人。恕我直言,站着说话不腰疼,要是你是这剧情的主角估计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了。

一名国外著名大学优等生,奖学金拿到手软。在自己领域成为风云人物。被前政府邀请为部长级人物,委员会一员,打仗时担当将军。后即使抛开政治研究学术,也是科学院主任级别等等等。你和我谈他年轻时恋爱次数多,感情多么渣?

对不起,这样痛苦我也想承担一下,请问你能告诉我怎么像他一样吗?


user avatar   ming-ming-cheng-bai-jin-feng-liu-48 网友的相关建议: 
      

南京大屠杀前夕蒋介石竟然派专车将南京日本侨民护送离开
  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南京大屠杀是亿万中国人记忆中难以弥合的一个伤痕。从1937年12月13日到1938年2月,日本军队在南京进行了持续六周的野蛮屠杀。
据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和南京军事法庭的有关判决和调查,在大屠杀中有20万以上乃至30万以上中国平民和战俘被日军杀害。
日本军队在攻占南京时,曾遇到中国军队的顽强抵抗。在这宝贵的一段时间里,如果能够动员一切手段将南京城的中国居民转移离开,就不会有那么多的同胞无辜死于日本军人的屠刀之下。
但是,以蒋介石为总裁的国民党当局,不但没有负责任地护送南京城的中国居民转移,还动用宝贵的运力,将南京日本侨民护送离开。
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南京保卫战打响之时,尚有一部分日本驻华使馆人员和日本侨民团成员留在南京。为了让这部分日本侨民安全离开南京,国民党当局特意为他们准备了专门的列车。为了确保他们的安全,国民党当局还派了两名外交官和40名宪兵一路护卫。
日本驻华使馆参事庄司得二也在那一批撤离的日本侨民里面。他在后来撰写的回忆录《南京日本侨民志》里,记述了撤离的情景:“列车附近不允许任何人靠近,可见警戒之严密。开车后每次停车,我都注意观察,连一些小站都一样,真是非常周全。”
轰炸南京的日本飞机是12月15日上午9点10分起飞的。当这些日本侨民被国民党当局“非常周全”的护送走之后,这天下午两点50分到3点30分,日军第一批轰炸机抵达南京上空,穿过低垂的云层,对南京投下了重磅炸弹。
这些被安全护送离开的日本侨民是怎么对待中国政府的好意呢?庄司得二也进行了忠实记载,他说,当这些日本侨民得知他们自己国家的飞机越洋轰炸南京的消息时,车厢里不由地发出了庆幸的欢呼声。
没有一个人,为南京居民正在承受的巨大灾难感到哪怕一丝的难过和遗憾。


user avatar   zhou-zhi-62-9 网友的相关建议: 
      

PS5散热都上液态金属了,这超频带来的代价对比省下的钱,真的值得吗?

微软,xsx 公开性能12T,真·开局暴击,sony只好硬着头皮,提升频率,结果就是疯狂堆散热构件。这是我能想到的唯一解释。

如果一开始就打算用液金,那只能说索尼艺高人胆大,1亿销量的机型顶着这么大的风险搞,真的是永远滴神。不过管它呢,只要能熬过两年质保期,你能奈我何?如果真是这样,希望售后部门每天多烧点香吧。我也不打算买这初代版了。

作为消费者,出了钱的,评价一下好坏我觉得挺合理吧?索尼的无线耳机好,我会夸,他们家手机辣鸡,我会喷。这才正常吧,扯什么情怀和用户忠诚,都是资本家拿来骗鬼的,搞饭圈那一套更是恶臭。还不是为了我的钱。

微软恶心的也不少,这阿三搞出来的win10 bug多如牛毛,我觉得win10不行;但Xbox series x我认为这次的确比PS5设计更棒,我也会夸它。身为用户,就该从自己使用体验出发,别扯那些没用的了。当然如果你是利益相关者,那我觉得你说啥都合理。


user avatar   shang-guan-li-mu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三人。

第一是张飞。

张飞多次单挑吕布,也是唯一一个单挑吕布超过三五十回合最高达到了一百回合。而全身而退的。甚至吕布还对他产生了隐隐的恐惧。

第二是夏侯惇

夏侯惇在濮阳还是哪儿单挑了吕布差不多二十回合吧。

第三是张辽

要是没有张辽,曹操还想生擒吕布?

疑似人员:

董卓飞戟射吕布,吕布慌忙逃窜

李阙还是郭四也曾单挑过吕布数个回合。

山东孔圣门下的大将铁锤武安锅竟然跟吕布大战数个回合,竟然仅仅断了一只手,恐怖如斯!

公孙瓒单挑了吕布竟然有五回合之多!

忘记了还有个貂蝉,怕是单挑吕布能达到三百回合以上!




     

相关话题

  “夺取四郡”是不是三国演义的一个漏洞? 
  在赤壁鏖战中周瑜几次想杀诸葛亮,在周瑜死后诸葛亮为什么会如此痛哭哀悼周瑜? 
  为什么刘关张后期突然接二连三就死了?还死的那么窝囊? 
  汉献帝如果一直勾搭荀彧,许诺三公之位,能否扳倒曹操? 
  赵云、霍去病、陈庆之三个人谁更擅长带兵打仗? 
  刘备算真君子还是伪君子? 
  《三国演义》里最被低估的三国真实人物是谁? 
  《三国演义》中有哪些细思恐极的细节? 
  刘备集团对待人才的态度到底怎么样? 
  赵云在长坂坡杀五十名将都是谁?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的《寒假作业》中使用的关于中医的材料?
下一个讨论
冷兵器战场上穿盔甲的人通常是怎么死的?





© 2024-06-25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5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