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全国政协委员提议「中国知网论文浏览与下载,向国内民众免费」? 第1页

     

user avatar   wang-wei-lin-1 网友的相关建议: 
      

断不可行。

知网只是一个出版商,在某个特定的细分领域占领市场,成为了一个常规意义上的垄断者,和其他的垄断巨头没有什么差别。

如果每一个细分领域的垄断巨头都采取这种模式,全民使用,国家付款;那么无论国家收多少税,甚至房价上亿,都不够让这些巨头喝血的。羊毛出在羊身上,你看似没有花钱上知网,其实你的税金里就包含了上知网的费用,只是国家作为中间商赚了差价而已。

面对垄断,正确的做法是惩罚,而不是妥协。对于消费者和一般市场主体,该抵制的抵制,该另起炉灶的另起炉灶;对于国家权力机关,该拆分的拆分,该罚款的罚款。


user avatar   yuan-fang-qing-mu 网友的相关建议: 
      

赞同。

天下苦知网久已。

互联网上对知网的吐槽和不满已经持续了很久很久,久到连正式媒体曝光知网都已经最少好几年了。

但知网依然安然无恙,且我行我素。

近日,89岁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退休教授赵德馨,成功起诉知网,并获赔70多万元。

赵老先生发现自己这辈子写的一百多篇论文,在自己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知网全部收录。

不经自己同意,也没有给自己一分钱报酬,甚至自己下载自己的论文也需要付费。

“为什么我创造的知识成果得不到尊重?”,疑惑的老人选择了维权。

侵权事实清楚,收费下载次数清晰,最终赵德馨的一百多篇论文累计获赔70多万元。

知网向来白嫖,能从知网这拿回这么大一笔钱的知识分子,赵德馨老教授是中国第一人。

因为这件事,知网上了热搜。

赔偿赵德馨教授70多万元后,知网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赵德馨教授的所有论文全部下架,不允许别人查阅和下载。

因为这件事,知网又上了热搜。

知网侵权赵德馨教授的论文,赔钱天经地义,但并不是赔了钱就可以继续用赵教授论文的。

既然文章侵权,没有得到赵德馨教授的许可,那下架自然也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为何会再上热搜,甚至引发最高官媒的质问?

因为知网地位太特殊了,虽然只是个企业,但近乎于公权力政府部门。

国内学术界有规定,任何论文的使用,必须在知网能够检索到,否则这个论文就不被承认。

如果知网删除了赵教授的论文,以目前知网的地位来说,基本就等于把赵教授从学术界除名了。

任何人都将不知道有赵德馨教授这个人,也不知道他这辈子做出过什么学术成就,等同于全面封杀。

知网凭什么拥有这种权力,而且是对一个毫无过错的老教授施加。

所以,简简单单一个删除下架,又引发了一片哗然。

知网从一出生开始就是垄断的,享有的学术资源、政策帮助、竞争环境,几乎是自由竞争环境下的公司无法想象的。

1998年,世界银行提出了NKI(国家知识基础设施)的概念。

1999年,知网建设成功。

国家对知网寄予厚望,给与了大力扶持,当时国家科技部等五部委把它定义为涉及民族的未来的“国家级重点新产品重中之重”,还给与了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证书。

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知网直接铺满了所有高校的渠道,形成了对中文论文资源的近乎垄断,并具备了半官方的身份。

虽然知网是一个自负盈亏的企业,但如果你的论文没有被知网收录,那所有的官方机构、科研机构、教育机构都不会认可你这篇论文的存在。

对知网如此倾斜厚爱,是因为在1999年的时候,知网的前期投入是非常巨大的,而且预估使用人数并不是很多,支付能力也相当有限。

如果不给与行政保护,那知网注定是亏钱的,而且会大亏特亏。

但从1999年开始,中国大学开始启动扩招,效果良好,所以后来扩招人数逐年扩大,到了最后大学招生人数已经到了前人难以想象的地步,从每年毕业80万人,飙升到每年毕业800万人,乃至于1000万人。

用户群体暴增十几倍后,知网的投入反而没有开始那么巨大了,因为互联网软件都有一个特性,那就是建设初期耗费巨大,后期维护的成本却非常低。

知网现在每年的研发成本低的可怜,完全是躺在功劳簿上大吃大喝。

20年后的今天,知网的阅读和浏览依然维持着20年前的模块格式,客户体验优化什么的基本就没怎么做。

当年看起来还算先进的东西,如今看起来已经相当落后。

又没有竞争对手压迫,干嘛要费尽优化呢。

不仅如此,知网还滥用自己的市场垄断地位。

如今高校的毕业生,有一个算一个,对知网都是吐槽满满。

当年翟天临在直播中秀自己博士后高学历时随口说了一句“知网是个什么东西”,瞬间上了热搜,整个中国的学生都被惊呆了。

为什么随口的一句话捅出了这么大的娄子?

因为在中国只要你上了大学,就没有人不会对知网印象深刻。

每年一到毕业季,论文查重这个事就会成为所有毕业生的梦魇。

论文写好了不算完事,得通过查重才算搞定。

而查重的费用,足够让大学生心疼好几个月。

查一次,要200多块钱,后来还涨价到400多块。

400多块虽然贵,但也还算好吧,花了这个钱就能毕业,那也行啊。

但查重是最低一次,并不是代表只有一次。

你要知道,知网的系统之落后,是机械式查重,连专业名词和致谢词重复都直接给你标红的。

能一次过的学生那是运气非常非常好的,反复查重修改三四次的相当正常的。

仅在查重上面就消费1000多块钱是相当正常的,有人花了1800元查重。

为了省钱,甚至有同学之间合伙把自己四五篇论文捏合成一个,调整论文结构,伪装成一篇送去查重,然后再分头修改,只是为了省一点查重费。

中国没有任何一个大学生的钱包逃得过论文查重这一刀,每一个毕业生这辈子都不会忘了知网。

人生中最穷的时候挨了这么狠的一刀,学生们自然这辈子都会好好感谢知网。

而翟天临身为所谓的博士后,连知网都不知道,这绝不可能是什么博士后,就连本科都不可能是,翟天临绝对没有自己写过论文,否则绝不会说出“知网是个什么东西”这种话。

没错,就是这么绝对,写过论文的人都知道为什么敢这么绝对的进行判断,翟天临被直接爆破一点都不冤。

知网的权威和垄断地位,由此可见一斑。

但知网,却利用这种地位盘剥学生的查重费。

查重很赚钱,让知网赚了很多钱,但知网在论文下载领域赚的钱更多。

查重费让学生付,学生受不了,但只能忍着。

论文下载费让学校付,学校也受不了,但也只能忍着。

这些年公开对知网表达强烈抗议的高校那不是一个两个,而是一大群。

2016年1月,武汉理工大学就曾停用知网,给出的原因是知网的涨价过于离谱。

根据武汉理工大学所述,2000年以来,知网每年的报价都上涨10%,从2010年到2016年的报价涨幅为132.86%,年平均涨幅为18.98%。

武汉理工大学受不了这个高昂的费用,停用了知网。

但最终,武汉理工大又不得不使用知网,因为根本没有替代的选择。

别说武汉理工大没办法对抗知网,北大也不行。

2016年3月,北大也曾宣布要停用知网,后来也被迫作罢。

不用知网你用啥?

在论文领域,知网已经实现了垄断。

下载论文的费用高到让大学都崩溃,那知网给了论文作者多少钱呢?

一篇论文的生产成本仅查重费就要上千块,而论文是知网的主要资本,想必知网收那么高的费用都用来支付给作者当成本了吧。

现在知识产权这么昂贵,知网收费贵一点也可以理解。

但实际上并没有。

知网被那么多人吐槽,弄到天怒人怨,它只进不出的貔恘性格是主要原因。

以前知网收录论文是不给钱的,直接免费拿,默认知识产权天生就是自己的。

后来为了维护吃相,出了一个政策,说要花钱买作者的知识产权。

硕士论文,每人60元人民币的报酬,外加一张300块钱的知网阅读卡给你下载论文用。

博士论文,每人100元人民币的报酬,外加一张400块钱的知网阅读卡给你下载论文用。

这钱可真的是好多好多呢,写个四五篇论文就够去知网查重一次了。

知网钱,知网花,一分别想带回家。

而且就算是这么一丁点的钱和阅读卡,知网也不会让你顺顺利利的拿到。

所有的论文,知网直接默认你同意按这个价格把知识产权卖给知网,知网可直接使用。

然后你要主动联系知网,进行申请,知网在核实你身份后,才会把这个钱和阅读卡发给你。

如果你不主动申请呢?

那不好意思,这个钱知网也不给你,直接默认你放弃了。

硕士论文一般不少于3万字,知网只给60块钱,折合千字2元。

博士论文通常要求不低于10万字,知网只给100块钱,折合千字1元。

就这,你还得主动申请,对方核实后过了很久才会发给你,不申请一分都没有。

典型的跪着要饭。

一鱼两吃,知网把大小学者们给吃了个干干净净。

在这种套路下,知网的盈利高的惊人,毛利率堪比奢侈品。

别说教育公益事业了,垄断行业都罕有这么高毛利率的存在。

知网自己的介绍页面上声称,自己在高校市场中占有率100%,有90%以上的中国学术资源检索和全文下载都来自于知网。

上过大学的人都知道,知网不是在吹牛,它是真的有这么高的市场占有率。

没有一个大学生逃得过知网,这本身就是佐证。

但是我们翻开反垄断法,无论从哪个角度衡量,这都属于典型的垄断,毫无任何争议。

正因为有如此之强的垄断地位,知网才敢用这么高的价格进行查重收费和论文下载收费,但却基本不给作者任何报酬。

知网手攥教育部三大批文,滥用市场垄断地位,在日进斗金的前提下,还能年复一年的坐地涨价。

国家的力量成就了知网,学者们的学术成果支撑了知网,这一切的目的都是为了传播知识。

但知网,却拿这种信任去赚自己的大钱,肆无忌惮的提高知识传播的门槛。

知网把一个本不该做成生意的事情做成了暴利生意,这其实是在愚昧自己的文明。

没有国家,没有千千万万的学者,知网又算是个什么东西呢?

赔70多万,这连开胃菜都不算。

要么拆分知网,要么国家自己搞一个学术网站。

教育可以产业化,但不代表教育产业可以垄断化。

作者:远方青木(ID:YFqingmu)

原文:知网是个什么东西?赔了赵教授70多万


user avatar   li-xiang-1-48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中国知乎论文浏览和下载,不需要政协委员提议,就已经向全人类免费了。

中国知网迟早被中国知乎淘汰。中国知乎万岁!


user avatar   tian-yan-cha-40 网友的相关建议: 
      

知网到底有多挣钱呢?

就是毛利率比中国工商银行还高的那种挣钱.........

2017年,我国烟草行业毛利率达71.3%

wow,这就是知识的生意吗?(狗头.jpg


user avatar   wang-xi-65-12 网友的相关建议: 
      

建议大家放心大胆地支持“完全免费”,不用考虑什么“同意推广知识普及,反对知网免费开放”。因为只有所有人都支持“完全免费”的时候,知网才能实际上“推广知识普及,不免费开放”;如果你说反对免费开放,那最后知识普及也没了。

而且即使真的完全免费,知网也完全可以正常运营下去,只是不再暴利而已。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由各高校共同出资,交由某个高校维护。


user avatar   vigorous-cooler 网友的相关建议: 
      

社会主义国家里,一个比资本主义出版巨头赚钱还狠的角,确实需要行政干预一下,尤其本来就是国家投钱建设的项目。

连北大都暂停订阅过。

另外,知网本身可以试着转型,取得在线出版的资质,可以申请自办一些学术刊物。像近几年的MDPI,Frontiers这些出版社一样,多弄一些高水准的只在线出版的OA学术刊物,这样可以达到自我生钱的目的。对国内科研机构的收费还可以减免一部分,换回口碑。


user avatar   deng-wen-jun-56 网友的相关建议: 
      

同意知识免费普及,反对知网免费开放。

通过政策降低民众获取专业文献的成本甚至使其免费,这是我所同意的。科学技术的发展理应让更多人能够参与到知识的生产与使用中来,要利用知识的低成本大范围的普及来提高国民素质、促进社会进步,而不仅仅是为某些少数资本家利用垄断地位牟取私利。

但知网免费,并不能达到这个目的。反而会因为国家付费、全民使用而进一步增强知网的垄断性,让它成为寄生在中国学术骨架上的一颗恶瘤,源源不断的吸走我国学术发展带来的养分。从国家出钱付费,全民免费使用的措施来看,相当于把知网的市场一下子从高校几百万人推向了十几亿中国公民,使其瞬间成为比肩BAT的超级互联网巨头,成为知识领域真正的超级垄断巨无霸。到那时,他反而会回过头来敲诈整个国家,成为又一个“大而不能倒”的反面典范。

要记住,免费的才是最贵的 。

来看看知网的性质,与很多人想象的不一样,知网并不是单纯的国有企业(更正:此处存疑,详见后面补充),根据天眼查数据,同方知网的的类型是外国法人独资有限责任公司,其100%控股的母公司是注册在开曼群岛的知网国际控股有限公司。

董事长王明亮国籍未知,毕业于清华,自96年在清华支持下创办《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知网前身)以来获得国家和国内各大高校的大力帮助,给政策给业务给论文,才得以一路走到今天,逐步占据了中国学术资源市场的垄断地位。

但垄断以后的知网就开始不干人事了,从2000年开始,知网定下了每年上涨10%使用费的策略,从2010年到2016年,知网的报价翻了2.3倍,而2020年以来的查重收费翻倍暴涨,更是引起大量毕业生的不满,但又无可奈何。

2016年武汉大学发布公告表示,知网价格太高,他们没法接受。而知网官方回应,如果到期不按这个价格续约,立即断开数据库链接。结果还没到期,武大图书馆就发现知网账号失效,最终不得不在10天后做出让步,知网才恢复其论文查询。

同年北京大学发布公告“由于数据库商涨价过高,图书馆目前正在全力与对方进行2016年的续订谈判。上一年度的合同期截止到2016年3月31日,期满后数据库商随时可能中断北大的访问服务”,这个公告中所称“数据库商”,就是知网。

顶尖985高校尚且如此,其他学校更是苦不堪言。“中国之声”曾经报道,因为价格原因,从2013年年底开始,云南高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旗下所属的近十所省属高校都被迫停用了知网。

占据了垄断地位的知网有多挣钱呢?毛利率超过61%,秒杀一众明星高科技企业。

这样一家企业,指望他良心发现主动让利是不可能的。

所以我的建议是,

1,非但不能以国家付费来达成知网免费,反而应该把市场的事情就全部交给市场,收回对知网的一切扶持政策,让他和各大高校以及其他知识数据库提供商自由博弈,市场定价,打破知网在中文学术市场的垄断地位;

2,另起炉灶,建设一个真正由国家控制的知识数据平台,将数据库及其内部的文献资料的所有权归于国家,然后以低于市场价甚至免费的价格向全体公民开放,以达到倪闽景委员所提出的知识共享的目标。这个平台应该具有公益性质,将其当作高铁高速一样的基础设施进行建设,而不仅仅是一个商业公司

比如“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就已经在做这方面的尝试,市面上绝大多数的书籍乃至专业资料电子版都已经被收录其中,也不断有更多期刊文献以及高校学位论文等资料被收录进去。通过政策引导鼓励更多高校将本校的专业资料共享到国家数据库中,并免费为各大高校乃至全民提供服务。其所有权必须归属国家,但具体的服务器运维、数据库与系统设计等服务可以招标外包给各大互联网公司,让他们挣辛苦钱而不是垄断钱。

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网址:

总的来说,市场的归市场,国家的归国家。要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公民提供免费知识服务,其主体必须是国有资产,而不能是某个贪得无厌的外国法人独资企业。

关注答主 @想摘下金箍的猴子


补充说明:

昨天发完之后重新仔细查询了一下知网的股权结构,发现我之前的理解可能有误,想更改,结果被知乎莫名禁言了一天,只能今天再来补充说明。

按照百度百科对同方知网的介绍,它应该属于同方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而同方股份有限公司是在A股上市的国有企业,同属该集团旗下的还有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共同运营中国知网这个产品,所以照此看来知网本身应该是国企性质

之前之所以误判,是因为同方知网的直接股东是知网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而该公司因为注册在开曼群岛,其具体的股权结构完全保密不公开,所以我一时误判了它的性质。

但是问题来了,如果同方知网确实是国企,那么他为什么要去开曼群岛注册?这是否符合政策?众所周知,开曼群岛最大的特点在于避税,被称为避税天堂,同时方便海外融资上市。而同方股份是a股上市公司,也从未查到他有海外融资需求,所以他去开曼群岛干啥?避税?一个国企跑去海外注册避中国的税?

如果不是国企呢?考虑到知网国际的股权结构不公开,百度百科的信息又未必可靠,那么也有可能其股权归属并不是同方股份,也就不是国企了。可他真实股东到底是谁呢?同时它又运营着中国知网这个产品,那么有没有可能是某些高管注册在海外的空壳白手套,用干某些见不得人的事?比如利益输送、转移核心利润、侵吞国有资产?这种可能是真实存在的,之前有记者就这个问题致信过知网董事长王明亮,但未获答复。

一个由国家支持建立的国有企业,通过一系列资本操作,最后变成私企的案例,可不是没有过,毕竟联想以前也是根正苗红的国有企业,而现在……

所以结论不变,知识共享靠知网是靠不住的,不破不立,必须由国家出手直接建立一个新的公益性质的知识平台。至于知网,建议成立专案组深入调查他的股权结构,看看还有没有得救,没救的话,就凉了吧。

关注答主 @想摘下金箍的猴子


补充(2021.05.27):

这个答案发布一年多了,关注和点赞的人非常多,感谢大家的认可。

再补充一个信息,最近答主和南方科技大学有一些合作,南科大家都知道,背靠深圳政府出了名的财大气粗,有多粗呢,南科大的所有在读硕士每年津贴5万,博士每年津贴10万,起步。

就这样,也顶不住知扒皮,扒得地主家也没有余粮。



user avatar   sywx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举双手支持。

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user avatar   bu-yao-wang-ji-ni-hen-you-xiu 网友的相关建议: 
      
“技术让知识越来越便宜,而垄断让价格越来越昂贵。”倪闽景表示,目前中国知网,已经基本完成大规模知识信息资源的集成整合,建成了知识资源互联网传播扩散与增值服务平台,已经成为全社会提供资源共享、数字化学习、知识创新信息化服务的绝对龙头老大,很容易因为可以通过垄断的地位摄取高额利润,从而造成知识获取成本不断增长。因此,需要转型发展。

他建议把中国知网一般的论文浏览和下载功能纳入国家购买服务,国内用户可以免费使用。这样对于广大用户来说是一个极大的福音,而对于中国知网来说,也是一次凤凰涅槃,能从知识简单搬运工转化为知识使用的数据整合者、开发者。

在暂时不能免费的情况下,倪闽景建议中国知网应该不断降低使用费用,而且相关资源要设定一个知识使用期,超过一定期限,比如3年就应该全免费。同时知网及其他占据垄断地位的互联网渠道商应该成本透明化,逐渐降低知识获得成本而不是增加价格。

在暂时做不到免费的情况下,他认为中国知网应对青少年学生群体开设“绿色通道”,让他们免费获取专业文献,以促进教育公平,鼓励学生利用文献学习,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尤其是对于中西部地区的青少年学生和低收入群体,应采取国家购买知识服务的方式,让他们和发达地区的学生有同样的学习和创造机会。”倪闽景还呼吁政府采购知识服务,应该合理确定成本,在杂志社和知网之间进行合理分配。

上面是全国政协委员倪闽景此次提议的部分内容。

可以说,他的考虑还是很全面的,并不是什么“理想主义”,大家不要急着说不现实了,多支持可好?

而且支持的声音越多,越有可能向理想迈进。


最后,题外话。时代是需要进步的,甚至有些方面需要革新,虽然理想可能成不了现实,但并不是两元对立的,可以朝着向往的方向努力,虽不能至但会越来越好~


user avatar   limeng371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从道理来说,早减晚增本身是没啥毛病的,毕竟只是个选项,丰俭由人。

大家怕的是某些人通过这些选项,再加点私货。而且这个说法和推迟退休一起出来,由不得大家多想。

按照目前的舆论情况,如果你敢允许早退减拿,估计只要不在体制内的人就统统早退了,反正也没啥规定领了社保就不能接着打工,对吧?甚至还可以把原来交给社保的那块放自己口袋。

所以,让你早退减拿是不可能的,忽悠大家晚退多拿的可能性比较大。




     

相关话题

  化工专业,在国内读研好还是考虑出国读研?哪种收获更大。? 
  如何看待徐州工程学院一学生本科发了十篇 SCI 并全奖直博香港城市大学? 
  为了我们子孙后代买到便宜的房子,你愿意加入不买房运动吗? 
  如何看待饶毅科学最新文章:中国“无科研造假”元年:但愿“空前”也是“绝后”? 
  如何看待四川女大学生欲借200万提前尽孝,承诺15年内还清这件事情? 
  限制青年教师担任博导硕导是合理的吗? 
  中国知网什么来头和背景? 
  2021 年 4 月 8 日南京大学 19 幢有同学跳楼,发生了什么? 
  在家里如何免费使用中国知网? 
  科研领域,是什么让我们失去了人才? 

前一个讨论
人力(HR)说:「我们薪资不高,但能教你很多东西」,这种公司能去吗?
下一个讨论
律师到底是案源重要还是学历重要?





© 2025-01-0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0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