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在我眼里,基本上只能分为三种。
第一种上等节日,能放假的节日,有节假日补贴的节日。
比如说五一劳动节,六一儿童节,三八妇女节是国庆节,端午节,春节。
第二种是中等节日,虽然不能够放假,但是却可以找个由头出去大吃大喝,或者和女朋友啪啪啪一下。
比如说情人节,七夕节,圣诞节,万圣节,愚人节。特别是七夕节和情人节,整个城市的宾馆几乎全部都住满了。
第三种,是下等节日,就是那种既不能放假拿补贴,也不能找个由头出去约会的节日。
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去查一查中国外国的冷们节日。这种节日别说是过了,现在的人就算是记也懒得记。
总而言之一句话,不管你是中国的节日,还是外国的节日,能给我放假的节日就是好节日。
我觉得可以这样
引用新浪博主里神乐的图,我们社会主义的万圣节,应该是这样过的!
窝们中国人是泛神论的,每年十月末祭个南瓜神碍着谁了
如今很多中国传统节日,根本就不是真正中国文化传统上的节日,而是某些所谓的文化人自以为是,把自己心目中以为的中国节日,强行加给大家的。
过节日就是为了好玩,不好玩过节干什么?
中国传统的节日越过越让人奇怪,如今比较重要的传统大节,清明节是为了扫墓,中秋节是为了团圆,春节也总是体现家,体现团圆。似乎什么节日不扯上祖宗,不扯上家和团圆,不扯上某种所谓的意义,就不能体现中国节日的文化和底蕴。
但这根本就是扭曲中国传统文化,阉割中国传统节日。比如已经消亡了的三月三的上巳节,很久以前就从一个祓除仪式成为了一个大型郊外的踏青活动,连孔子都“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到了唐朝,上巳成为当时隆重的节日之一。节日的内容除了修禊之外,主要是为了春游踏青、临水宴饮。也就是说,以玩乐为主。
如今国内上巳节没有了,基本和清明节合为一体了。所以春天郊外踏青的主要日子就是清明节。但现在的清明节,一般就是一家人进山扫个墓,然后顺便踏个青。但扫墓为主,踏青为辅。这和当年纯粹以男女相约,一起出去踏青郊游狂欢的三月三还是有很大差别的,对老年人来说,追思祖宗更重要,而对年轻人来说,一起出去玩才更有意思。可是既然是清明,年轻人只能迁就父母。
这就尴尬了,踏青郊游的三月三没有了,扫墓祭祖的清明节不但保留了,还赋予了更深刻的意义,成为法定假日。
再比如春节,中国传统的春节,其实是非常有意思的,明朝的时候,春节有各种游艺活动,那是真正的全民狂欢,舞龙、耍狮子、唱戏、说书、扭秧歌、荡秋千、踩高跷、跑旱船、做手工、玩游戏、比才艺等各种娱乐活动层出不穷,各地举办的庙会活动丰富多彩。
如今的春节,就是什么一家人看春晚啦,包饺子啦,回家啦,催婚啦,打麻将啦,旅游啦,基本是为了迁就家里人,年轻人却找不到自己的空间。现在还好点,以前春节商店饭馆等等都不开门,年轻人想出去玩也找不到地方,只能出国去玩。这样的春节,对年轻人其实并不友好,因为要一家团圆,很多年轻人没法自己一起约出去玩,又因为要遵守各种传统礼仪,也很不习惯。
而且中国古代的春节,其实应该还包括元宵节的,这在当年是年轻人最喜爱的。中国古代的元宵节,那就是给青年男女恋爱创造机会的,“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那就是写的元宵节。再比如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也是在元宵佳节,一个男子追寻一位心仪的女子的过程。
可是如今的元宵节,一说就是吃汤圆,要团团圆圆,而且还不放假。对年轻人来说,和老人一起团圆没有错,在春节忍受一些年轻人并不喜欢的传统习惯也可以,但最后给年轻人放飞自我寻找爱情的元宵节却被完全淡化,这就过分了。三月三不能郊游也就忍了,春节也只搞团圆,不让青年人有个自由谈爱的机会,年轻人需要自己的节日和自己的空间。
我记得很久以前海南的元宵节还叫换花节,所谓换花节,就是农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男女都拿着花上街,看到心仪的对象,就双方交换手里的花,相互告白,表达爱意。这种节日很有意思,其实就是给男女双方一个恋爱的机会,平时不敢表达的,在那一天可以勇敢和自由的表达出来。1991年的海口市换花这个习俗都还存在,但到了第二年,海南大开发之后就渐渐没有了,如今根本很少见了。
所以,中国传统的节日之所以热闹,有意思,并不是因为很多人心中自以为的有文化,有传统,而是这些节日本来就有意思,能让人开心,尤其是对年轻人很友好。年轻人所引领的,是这个世界的潮流,他们关注的、喜欢的、钟情的,不是因为几句要提倡所谓的文化传统就能阻断,能扼杀的。而且,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如今所提倡的很多中国传统节日,本身就和传统的节日大不相同,失去了原有的传统节日的精髓,也没有原来中国传统的底蕴,甚至可以这样说,如今很多中国传统节日,根本就不是中国文化传统上的节日,而是某些所谓的文化人自以为是,把自己心目中以为的中国节日,强行加给大家的。
因此,中国该不该包容万圣节其实不是一个问题,只要万圣节好玩,只要年轻人能在这一天找个借口,大家一起聚一聚,一起喝一杯,逛个街,或者能在这一天,找到和自己心爱的人一起呆着的机会,这个节日,你再看不惯,再反对它,它也会在中国延续下去,会成为年轻人的节日。
要反对洋节,不是总是拿中国文化做借口,一味的说教和抵制就可以的,要反对洋节,就要让自己的节日比洋节更有意思,更让年轻人喜爱,自然而然的去过自己的节日。时间久了,大家才会真正忘记洋节。
补充————————----------------------------
评论好热闹,但发现有些人脑子还是很糊涂。比如这位先生:团圆祭祖不算传统文化,年轻人好玩,谈恋爱就算好节日,真是“好文化”啊。
还有这位:好玩就是节日的意义,第一次听说!节日让你放假,远方的游子能够回家陪陪老人,我觉得团圆更有意义。只是年轻人没有子女,没有变老而已,等你老了,天天一个人在家里,孩子也不回家,天天一个人玩?打游戏?玩手机?追剧?
真是霸道的文化人啊。
团圆祭祀祖先并非不好,也没人说它不好。但如今法定放假的所有的传统节日,清明节是为了扫墓祭祀祖先,中秋节是为了一家团圆,春节更是为了回家团圆。老人当然喜欢团圆,喜欢儿孙满堂,喜欢看着年轻人围着自己团团转,可是年轻人呢?
年轻人更喜欢的是和同事朋友一起吹牛喝酒爬山打游戏,更喜欢和心爱的人一起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更何况那些有理想,有追求的年轻人在节日期间,三二知己,畅论理想,感想人生,展望未来难道不好吗?难道年轻人聚在一起,书生意气,挥斥方遒就真的那么不堪?
这些都是年轻人的本性,他们需要自己的空间,需要自己的节日,不能所有的传统节日都向老人倾斜,迁就老人,强迫年轻人,而且还美其名曰是发扬传统,继承中国文化,中国的传统文化既有尊老,也有爱幼,年轻人迁就老人,尊重老人,老人也要给年轻人自己快乐的空间,给年轻人自己开心的节日。
然而到目前为止,年轻人都是自己给自己创造节日,这些节日没有一个是法定假日,情人节虽然有一中一西两个,但都要上班,哪怕五四青年节,也没有假期,基本过节和不过节差不多。再就是双十一光棍节,也就是年轻人的一个自嘲,慢慢被商家所利用,但哪怕是被利用,年轻人也心甘情愿,因为有和没有这样的节日,对年轻人来说,是两种结果。至少年轻人又多了一个开心的理由和借口。
即使是古代的封建帝王,到了过节日的时候,都不会频繁的去讨人烦,他们觉得既然过节,最重要的就是“与民同乐”,让老百姓都玩得开心,玩的尽兴。结果到了2020年,有人过节反而总是今天要讲传统,明天要讲文化,好像不是传统文化这个节日就过不下去了一样。
这就是典型的本末倒置,中国的传统文化,从来就没有在过节的时候还不让人的思想轻松不下来,舒缓不下来,过节本来就是为了休息,为了放松平时紧绷的心情,为了日后更好的投入到工作中去。结果如今那些道德家们,教育家们,所谓的文化家们,在这个时候,还不放过大家。
不会休息的人就不会工作,不会娱乐的人也不会生活。很多东西,过犹不及,灌输得太多,教育得过于频繁,只会让人产生逆反心理,从而更为厌恶。更不要假道德和文化之名,塞自己的私货,大家都不傻。
所以,如果有些人希望中国的传统文化真正流传下去,真正让年轻人喜爱,真正过自己的节日,而不是去过各种洋节,还是少谈点文化,多给点快乐。
补充-----------------------------------------------
评论里有一位先生被禁言肖哥选了一段孔子的话,比我说得好,所以录下来。
子贡观于蜡,孔子曰:「赐也,乐乎?」对曰:「一国之人皆若狂,赐未知其为乐也。」孔子曰:「百日之劳,一日之乐,一日之泽,非尔所知也。张而不驰,文武弗能;驰而不张,文武弗为。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
——《孔子家语·观乡射第二十八》
这才是中国传统对待节日的态度。
我不过万圣节,也不过圣诞节春节或者其他什么节日,因为我没有宗教信仰也不喜欢这类无意义的社会文化活动,但是只要别人别来烦我,我才不在乎别人过不过万圣节圣诞节或者春节。
别去管和自己没啥关系的陌生人的生活,是获得人生幸福感的一种重要方式。
气量大一点比较好。你觉得是文化入侵?万圣节扮点中国鬼就行,完 美 同 化,岂不美哉?万圣节本就不是铁板一块,英国有英国万圣节,法国有法国万圣节,都有各种不同点,“中国万圣节”也一样可以创造出来。中国传统节日到了外面,也变成“日本中秋节”,“韩国中秋节”。世界就没有什么solid的东西,别抱着一些实际不存在的想法不放了。
当然别人扮外国鬼不影响你,你也无权管理他人的娱乐。
只要steam打折,啥节都过。
只要最终呈现,完全是给成年人放假、消费、打炮儿的,不论是什么节,我就都支持。
但如果有明显且强烈的,指向未成年人,特别是指向少年儿童的种种文化建构和价值褒贬,那我的态度就只能是从谨慎到反对不等了。
我们有传统的鬼节——中元节,不过那天除了要去路口烧纸,好像也做不了什么;
我们有传统的情人节——七夕,不过除了讲故事,老祖宗什么活动都没有留下来;
我们有传统的老人节——重阳节,据说那天要登高,不知道和老人们有什么关系;
当然,我们还有独特的端午、清明、中秋、元宵和春节,除吃之外,鞭炮也不许放了,这些节日共同的主题只剩下和家人在一起吃饭,除此之外我看不出有什么区别了。
为什么年轻人热衷于过洋节?因为洋节热闹,没有那么多规矩和历史包袱,不用想其他,只有玩闹。
这不正是节日的重要意义吗?
但有些人不这么认为,他们特别喜欢给节日加任务,什么节、从那来的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任务。比如传统节日大都强调回家敬老,这就很好嘛,年轻人都敬老,社会就会和谐。三八节、五一劳动节都源自国外,但中国过的最多,因为尊重妇女、尊重劳动者,这个主题多好,一定要过!
父亲节、母亲节也是洋节,也有宗教渊源,但可以过,洋为中用嘛。
万圣节、感恩节、情人节、圣诞节是什么鬼?这种没主题、没意义的节过什么过,浪费时间、浪费粮食!
但年轻人不这么想,一年到头的忙活,敬这爱那,闲暇之余他们也想心疼一下自己,过一下自己能做主的节日,不过分吧?
喜欢我的文章,请关注原创微信公众号:猫大叔的财会窝!我会尽量回复来自公众号的问题
想过的人,找个借口开心开心的人,只要在不骚扰别人的前提下允许他过。
不想过的人,对外来节日不了解也不在意的人,只要在不骚扰别人的前提下允许他bb。
中国人应该包容万圣节,也应该包容讨厌万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