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廉颇和乐毅谁更强? 第1页

  

user avatar   larrynonelson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问题有意思,看来题主对乐毅的历史地位非常不满啊,我在这里就闲扯几句吧。

乐毅在史书中记载的战例不多,他担任中军主帅的只有一次,那就是燕齐之战。这此次军事行动中,乐毅先是发动一波外交攻势,成功合纵。然后率领赵、楚、韩、魏、燕五国联军攻齐,在济西之战中击溃齐军主力,后来继续率领燕军单兵直入攻下齐国七十余城。乐毅扶弱燕下强齐七十余城,这样的战例子堪称战争史上的奇迹。不过就燕齐较量的最终结果来看,齐国很快就恢复了原来的版图,也就是说乐毅的这波军事行动对当时的天下格局走向影响不大。

廉颇是赵国宿将,其真可谓戎马一生:

一、赵惠文王十六年(公元前283年),廉颇带领赵军长驱深入齐境,攻取阳晋,威震诸侯,廉颇班师回朝,官拜上卿(上卿为当时高级爵位)。

二、赵惠文王二十年(公元前279年),廉颇向东攻打齐国,破其一军。

三、赵惠文王二十三年(公元前276年),楼昌领兵进攻魏国几邑(今大名),未能夺取。之后廉颇再次进攻,将几成功占领。

四、赵惠文王二十四年(公元前275年),廉颇伐魏,攻陷防陵(今河南安阳南二十里),筑城而还,随后又攻取了安阳(今河南安阳县西南四十三里)。

五、赵孝成王四年(公元前262年),长平之战爆发。面对这一情况,廉颇正确地采取了筑垒固守,疲惫敌军,相机攻敌的作战方针。他命令赵军凭借山险,筑起森严壁垒。尽管秦军数次挑战,廉颇总是严束部众,坚壁不出。同时,他把上党地区的民众集中起来,一面从事战场运输,一面投入筑垒抗秦的工作。赵军森严壁垒,秦军求战不得,无计可施,锐气渐失。廉颇用兵持重,固垒坚守三年,意在挫败秦军速胜之谋。赵军在廉颇的的率领下,尚可与秦军对峙力保不败。

六、赵孝成王十五年(公元前251年),燕国趁赵国败长平之后元气尚未恢复,出动了两支军队,两千辆战车,命栗腹率军进攻鄗城,卿秦率军进攻代地。赵王派廉颇领兵反击,在鄗城大败燕军,杀死栗腹,俘虏了卿秦、乐闲,之后又包围了燕国都城。燕国割让五座城请求讲和,赵王才答应停战。经此一战,赵王把尉文封给廉颇,封为信平君,并任假相。

七、赵孝成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45年),廉颇带兵攻取魏地繁阳(今河南内黄县西北)。

小结:乐毅将军伐齐之战如同夜空中的一颗流星,耀眼无比但是来得快去得也快。终其一生史书所载的只有这一次战例而已,燕惠王提供给乐毅的舞台太小,导致他的发挥空间不大。廉颇则不同,他一生中绝大多数时间在赵国都受到了重用,参与大小战役无数,基本上未尝败绩。甚至我认为,廉颇是那个时代唯一能够与白起一较长短之人。我是一个保守的人,我个人认为一场战役不能说明太多的问题,只有前后综合考虑才能体现一个人的能力。所以单从战绩上讲,我认为廉颇比乐毅更胜一筹。


user avatar   wang-lao-yu-88 网友的相关建议: 
      

1,

四名将之所源自于《千字文》,参考价值有限。

2,

廉颇的形象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受到了传奇化叙事的影响。

在大部分耳熟能详的传奇化历史故事里,廉颇主要作为蔺相如、白起等人的配角,因为并不太突显。

实际上,廉颇的个人巅峰其实是邯郸之战以后,大致是7年后的鄗之战。

在这一站中,廉颇以8万赵军击破燕军40万之众,而后包围了蓟都,因被封为信平君,拜赵相。

可受到传奇化叙事的影响,很多人认为廉颇在长平之战以后一直混得很惨。

3,

乐毅在一定程度也受到了传奇化叙事的影响,相比于廉颇的区别在于他的形象受到了传奇化叙事的局限。

乐毅以魏臣的身份成为燕卿,以燕卿的身份成为赵相,可见其强大的政治能力和外交能力。

另外,在乐毅伐齐的五年内,燕、赵联军曾有两次救魏。

第一次救魏时,秦军听说燕、赵发兵以后就撤了,乐毅趁机以赵相的名义攻取了魏国的伯阳。

第二次救魏时,具体统帅是谁没记,把白起困在林中的那一仗就是这次,联军具体统帅是谁没记,大概率还是乐毅,因为除此之外确实没有更合适的人选了,当然这一点并不能十分确定。

不过,由于以上内容不在传奇化叙事的内容内,所以更多历史爱好者只知道乐毅攻齐的事迹。

4,

相比而言,显然乐毅更比廉颇有视觉效果。至于强弱看个人理解。

以上两人好歹还有人讨论,真正苦逼的应该是根本没人讨论的人。

比如,秦惠文王时期的名将樗里疾,这个人真做到了魏、赵、韩、楚、齐、燕、宋、卫挨个打了一遍(其中攻燕可能仅仅是威慑目的),但由于本身并没有传奇化叙事,所以名声远不如其他武将。


user avatar   ao-xue-fei-yu 网友的相关建议: 
      

那就写呗,当个娱乐




  

相关话题

  为什么战国时代,齐国虽然征战频频,却在领土上,除破燕吞宋外,再无任何领土扩张的战役呢? 
  孔子为什么说“晋文公谲而不正,齐桓公正而不谲。”? 
  为什么郑国、宋国、鲁国这几个春秋初期版图相对较大,地位也很高的国家到春秋后期乃至战国却成了弱国? 
  如何评价战国四公子? 
  为什么东周五百年没有一任周天子能拨乱反正结束诸侯混战实现中兴?也没有名臣辅助? 
  为什么韩国可以维持那么庞大的军队规模? 
  楚国在春秋为何没能成为霸主,楚成王为何没能圆梦?根本原因是什么? 
  如何评价战国四公子? 
  为什么百家争鸣发生在战国,而后世有没有再次发生? 
  商鞅变法,最大的(受益者/群体)是谁? 

前一个讨论
你更欣赏三国中的哪个人物?
下一个讨论
如果项羽夺得了天下,刘邦会是什么命运?历史会怎么评价刘邦?





© 2024-06-2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