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陈平称「MATLAB 为低能的客户提供方便的程序集成」? 第1页

     

user avatar   gnadil 网友的相关建议: 
      

然而有许多比陈平更低能的经济学家,用比Matlab简陋、低能、原始、落后10000倍的sas和stata,依然做出了比陈平有10000倍影响力的真正硬核的经济学和统计学的工作。用工具低能,不代表工具本身的开发者低能。否则随便一个开手动挡的车厂,都可以骂自动挡车厂家是“为低能的陈平提供方便的换挡零件箱”。

更何况我从头到尾都没看出来Matlab哪里低能了。举个例子:某经济学家要用QR分解一个10000000*10000000的稀疏矩阵,里面有10000000000个有效元素。你需要GPU,需要原生的sparse QR算法,需要方便快捷的数据导入导出——请问作为一个经济学家,你没有Matlab,又配置不好SuiteSparse,你该怎么办?直接去死吗?

你猜经济学家会直接买来低能专属Matlab,调用里面的Tim Davis写好的GPU QR Engine呢,还是自己去github编译一套GPU QR Engine然后想办法把数据导进去再做出来结果呢?

(何况Matlab的核心库SuiteSparse本身也是我们系的Timothy Davis在Matlab和nvidia的赞助下做出来的)。

Matlab和Mathematica是世界最优秀的、开箱即用的、性能一流的商业数学工具,在他们下面还有一堆各个领域的二线小厂工具。Matlab能在人类计算史中脱颖而出,不是因为Matlab有黑科技,而是因为可持续的、成功的商业模式和产品思路。

Matlab重新思考设计一门ndarray和operator作为第一公民的编程语言的时候,你谭浩强还在每天玩儿 int a = b++ + ++b呢;

Matlab给学术界精准投钱,让数学家们把写好的一个个开源库编译成mexfunction加进来的时候,你中科院的老院士还在振臂高呼透明计算、国产中科红旗呢;

Matlab在思考如何一键画波德图的时候,你山东控制泰斗们还在带着免费硕士生给各个公司推广51单片机写免费代码呢;

Matlab在做出几十个工具箱的时候,你中科院老院士们还在教学生们如何安装盗版VC++ 6.0龙卷风企业版给他们做一些5年后都没人看一眼的烂项目呢;

哪怕近两三年Matlab被甩开了,好歹Matlab连onnx都支持了一半以上的operator了,你中科院老院士们又在做啥?

Matlab的整个商业模式里,没有一点是黑科技,Matlab的成功要完全感谢它自己抓住了几十年来需要科学计算的所有热点、风口、浪潮、机会——哪怕上面那个矩阵分解库suitesparse,也从来不是什么黑科技,而是一个完全开源的库,你也可以跟Tim发邮件聊天问问他是怎么做的、什么时候发布,跟他讨论细节——Matlab是真正基于产品设计、基于以用户为本的设计,设计出有竞争力的产品,前瞻性地把好东西也写进来,让用户舒舒服服使用、开开心心掏钱,而不是像你们中科院老院士们,年复一年基于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863项目基金的欺诈性消费。

陈平评论Matlab,已经不是观众评价郭敬明、消费者评价冰箱了,是实打实的同行评论同行,因为Stata这种“比Matlab更低能”的工具,正是陈平的同行们看Matlab不顺眼才做出来的。

陈平说Matlab低能,那么你拿出个更低能的、用得更爽的、更舒服的、不被制裁的、哈工大全体非CS系的师生心甘情愿购买使用替代Matlab的计算工具出来?陈平这种人评价冰箱太烂之前,难道真的不寻思一下为什么自己连制冷都不会?


user avatar   zhangwei-46-6 网友的相关建议: 
      

工程软件本质都是封装之后的算法包,然后给客户提供一个集成。

唯一的问题在于,四个大三学生花两周时间搞出来的工程模拟,可能在这个软件里就是三个命令,效率是天差地别的

使用的人有没有低不低能的?有。但不能发动这些低能的人去发光发亮提供生产力,我们就只能拿珍贵的木头烧火来凑合用了,这种时候高能的人都低能了。

这句话应该说成“MATLAB通过方便的程序集成拉低了客户在数学知识等方面的需求,使得更多人能够进行复杂的数学运算,但也不过是个方便的程序集成而已。”

公开说话最好还是重事不重人,但在段落里画个圈就搞嘲讽的……算了,你们都985211出生,我一个低能废物不配批评各位大佬


user avatar   luo-chen-26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你以为造芯片就是:找一个梁孟松,给他几百个亿,砸十年,芯片就能搞出来的吗?

不是的。

是首先要找一个梁孟松。

再给他找10个在微电子,集成电路,芯片设计,封装工艺等方面经验丰富的从业人员带领团队。

再找100个相关方向的研究人员做研发和论证。

再找1000个精壮的毕业生没日没夜地搞材料,器件,封装,工艺,可靠性,数字,模拟,射频……

再找10000个产业工人组装,测试,流水线生产……

这个10个,100个,1000个,10000个,就是他说的低能客户。

如果不能用Matlab,不能用任何辅助工具,也许合格的人数就只剩下3个,30个,300个,3000个了。

也许造芯片就会因为人才储备不足而中道崩殂了。

工业化需要的本来就是巨量的研发人员和产业工人。

专业槛降低10%,工业人口的数量就能提高20%,我国向着伟大复兴迈进的速度就能提高30%。

大家一定要努力做好共产主义的低能接班人。

谢谢。


user avatar   cyrusf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用户低能经》

matlab用户低能,mathematica用户低能,maple用户低能,数学计算用户低能。

pytorch用户低能,tf用户低能,numpy用户低能,炼丹用户低能。

flask用户低能,django用户低能,tornado用户低能,web开发用户低能。

python用户低能,golang用户低能,javascript用户低能,不用汇编的用户低能。

jetbrains用户低能,vscode用户低能,vim用户低能,IDE用户低能。

macos用户低能,windows用户低能,linux用户低能,现代OS用户低能。

PM低能,RD低能,QA低能,程序员低能。

电力用户低能,货币用户低能,交通工具用户低能,现代社会人皆低能。

你低能,他低能,她低能,唯我茹毛饮血高能!


user avatar   y-lee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大家说的很全面了,这里我想从另一个角度分析一下这个问题。先放一段丁仲礼院士与柴静的对话——

没错,就是你想到的那个名场面

柴静:一个科学家在谈论一个科学问题的时候,为什么会用比较激烈的,带有情绪色彩的字眼,这样是否合适?

丁仲礼:你批评他们的方法不公平,他们是不会理你的。所以我必须用非常激烈的语言引起别人的重视。


陈平自出现在某视频频道以来,说过很多简单粗暴的话——我认为陈平的视频能达到这么良好的传播效果,跟这种说话方式是分不开的。

有一天我想不开,头脑发热去狗东买了一本陈平的《代谢增长论》,收到书后看得我头痛欲裂。但还是可以看得出,陈平在做学问上是十分严谨的,至少他写书的风格跟他的视频的风格还是不太一样。

所以如果大家想见识一下更严谨一点的陈老师,建议买本他的书看看。


陈平的这期视频我是在B站看的。当时我看到这段话的时候就心想——得,这下又得知乎见了,免不了被批判一番。(不过B站的观众对这么一位仙风道骨的巨佬还是很宽容)

说实在的,我很开心他能这么做。陈平没有摆架子说一堆我们听不懂的话,而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甚至故意说一些容易被炒热的话来带带流量,而不是像某“闭路电视”一样说一些光荣正确但是没有任何渗透力的话。

有时候看到张召忠、金灿荣在知乎被某些人批判,我也很开心——有人骂了,说明热度真的有了。

马前卒的《睡前消息》有时候也爱整一些这种活儿。大家千万不要觉得“他犯错了可让我逮到了”,相比这个,他更怕你不逮他——就如同他自己说的那句“看都不看”,这才是最可怕的嘲讽。


user avatar   phobos 网友的相关建议: 
      

人长得太聪明了,很容易令人不放心。

聪明人咋老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上一秒钟极左,可以马上变成,下一秒钟极右。

当然可以,如果你够坏够聪明,够累够烦心。

宁愿牺牲一点聪明,换取更好的稳定性。

一个性情稳定的不笨之人,远比聪明人,更有可能赢得大家,带领大家奔向未来。

这就是系统论,系统的功能精巧性与稳定性成反比。


user avatar   present-is-gift 网友的相关建议: 
      

能让所谓“低能”者用起来,本身就是matlab的巨大优势。除了搞科研或者搞核心算法的少数人,绝大多数的工程应用不需要对基本的数学原理理解得那么透彻。能降低使用者的门槛,把本来要培养三五年才能搞定的技术,一两个月就能出活儿,这种软件牛逼大了!

此外,matlab的文档做得叫个好,许多东西写得比教科书还透彻。就算是科研天才,顺着matlab的文档,来理解算法,有图有控件,有文档,有工具包,有曲线,比死看公式要容易得多,效率也高得多。就算是大牛天才,能因此剩下时间也是功德无量!

目前科研领域,几乎离不开matlab。很难找到这种深入浅出,使用方便,界面友好的替代软件。

更不要说在控制领域,用matlab的仿真,直接生成源代码,已经是各个大公司开发的常规流程。稳定性,标准化都好,比以前自动工程师一条一条给软件工程师解释算法,修改代码,效率要高不知道多少倍。

我觉得,中国一定要有自己的类似matlab功能的软件,无论是教育,工程,还是科研,有好的工具至关重要,而且在未来只会越来越重要。

界面友好是所有学术大牛都不屑去做的事,但这才是真正提升一个国家科研的核心力量。如果科学始终高不可攀,普通人难以企及,那么少有的天才能做出的成就也有限。科学之外还需要大量技术人员,工程师来支持。


user avatar   nogirlnotalk 网友的相关建议: 
      

同意高票回答的结论。

但是,想讲日本人的起源,只看日本是不行的,本回答希望把视野放到广阔的东亚,把韩国人的起源,日本人与炎黄部落的关系等一并讲明。

历史隐藏在层层谜团中,谁都不能得出百分之百正确的结论,如有错误,欢迎指出。

结论先奉上

35%祖先为矮黑人

35%祖先为生活在中国东北的扶余部落(原本为炎帝部落的一支)

20%祖先为典型华夏汉人

以下是全文目录

(1)东亚的杀戮与征服

(2)伟大的东北大地

(3)日本的起源


(1)东亚的杀戮与征服

研究人种起源与变迁最准确的是Y染色体检测,有一个段子,表白时男生对女生说,我有一条祖传的染色体想送给你。这条染色体,就是男性独有的Y染色体。Y染色体只传男,突变少,易检测,而父系又代表着权利与支配,因此Y染色体检测祖先受到人们的认可。2001年,人类基因组计划基本完成,人类历史的大幕被揭开,人种的变迁呈现在人们眼前。

全部人类起源自非洲,10万年前,最古老的一支矮黑人,其基因标记为D,走出了非洲,最早在5万年前,就到达了亚洲,他们广泛分布在东南亚,过着采集与渔猎的悠闲生活。

纯种矮黑人长这样

但不久后,与其差不多同时期走出非洲的棕色人种C,也到达了亚洲,C立刻开始了对D的杀戮与征服,D或被同化,或被驱逐到亚洲的各个犄角旮旯,现在东亚D基因只集中存在于日本(35%),西藏(40%)。

C集团也并没能统治亚洲多久,3万年前,黄白种人的祖先走出非洲,一支向北,成为白种人,一支向东进入亚洲,他们就是华夏汉人的祖先—O集团。O集团具有良好的技术与文明,C与D根本不是其对手,O集团旗下的O1、O2,迅速占领了中原最肥沃的土地,开始农业耕作,人口爆炸增长,建立了灿烂的文化,而C集团则被驱赶到了北部,成为了蒙古,女真等族的祖先,值得一提的是,韩国也存在大量的C,这些C也构成了韩国本土文化的基础。

5000年前左右,生活在藏羌的另一个O集团—O3,大举东进,一举征服与同化了在中原进行农耕的兄弟集团O1,O2,占领中原,成为了现在汉族的主流。现今的河北,山东等都为O3的天下,O1则被赶到了中国南方,O2现在只集中存在于东北的满族和日本韩国等。这一时期中国已有了记载,皇帝炎帝战蚩尤、周武王伐纣等,是不是就在说的这一段历史呢?

至此,现代亚洲的雏形就已经显现,各个民族的构成也清晰起来,汉族的血缘最统一,70%以上的O基因,其中03占50%以上,可以说我们不仅是文化上的民族,还是地地道道血缘上的民族。日本人除了55%的O之外,还有35%的D,这也构成了大和民族的独特之处,韩国除了大量的O也有2成C,文化独树一帜也有相应的基础。蒙古有高达5成的C,并把其C基因传到了欧洲各地,足见蒙古帝国的伟大。值得一提的是,蒙古王氏基因C3(蒙古人20%),和日本本土基因D2(日本人35%),在汉族中完全没有出现,看来汉族对于侵略者的抵抗很彻底,而蒙古和日本,却各有20%的O3存在,汉民族强大的影响力可见一斑。

东亚各个民族的兴衰史,其实就是一部基因的兴衰史,基因战争远没有结束,以后的进程值得期待。

(2)伟大的东北大地

作为土生土长的吉林人,读书时,课本里全都是中原王朝的兴衰史,我对于东北大地的历史完全没有了解。

最近在翻阅了各种资料后,我不禁感到,原来这片土地这么牛○

东北大地上主要生存着三族人

东胡—蒙古的祖先

肃慎—女真,满族的祖先

夫余—创立高句丽,后被灭国,语言消失。其中,东胡,肃慎,结合我们之前的基因分析,都是被O集团赶到北部的C集团,游牧为生。而夫余不同,是O集团的一支,地地道道的农耕民族,其基因极有可能是现今已不存在与汉族O2b

在这里援引李德山老师对于扶余历史的研究。

夫→番

余→徐

番国,与徐国,合并称夫余国,而番国与徐国都来自于共通的祖先——炎帝部落,该部落本来农耕于中原(一说于江南),战败后北上,于东北最终建立了自己的国家。势力遍及辽宁吉林朝鲜半岛,而起源与炎帝一说,又恰恰可以解释其O2基因与农耕文明的来源。朝鲜半岛三国鼎力时,百济与高句丽都为扶余后裔。而新罗则以韩国原住民C为主,文化与扶余不同。最终,新罗政权统一韩国,虽然他们后来建立了高丽王朝,但其本身与高丽没有任何关系,他们的新罗语言也成为了主流,也就是现今韩语的前身。扶余最终灭亡,但扶余的血统O2b,还大量留存在韩国(35%),中国满族(20%),日本(35%)。

(3)日本人的起源

讲到这里,大家也基本推测出日本人的起源了吧。

日本人的基因检测结果如下

35%D 矮黑人。

35%O2b ,汉民族基因O的兄弟,只大量存在日本,韩国,满族(满族是O2还是O2b目前还没有确切资料),上课追溯到炎帝部落。

20%O3 典型的汉民族基因。

其它还有一些棕色人种的C,不过和蒙古人的C也不相同

D与O3的来源已经不必说,但是O2b的来源是否是扶余还存在很多争论。

对此,语言上的分析为我们指明了方向。

语言种类上看,学者白桂思的研究指出,与日语最相近的语言就是古高句丽语,这是O2b旗下的扶余人的语言,也就是说,扶余人的语言在韩国被C集团的韩语取代,而在日本却被保存了下来,这正好解释了日语与韩语的不同之处,也佐证了基因研究的结果。


可以看到,他们的外貌有非常大的区别,某种程度上也代表着O系与D系基因的区别。

一直以来,日本都是绳文人的天下,弥生时代,来自朝鲜半岛的O2b与O3登陆日本九州,他们带着先进的农耕技术与文化,不断同化与驱逐着D集团,现在也能看到这种趋势,九州地区O较多,古代权力中心关西的O也比较多,北海道与冲绳则D比较多。

最后上一张平成天皇的照片,典型的弥生脸


天皇家是哪里来的?

大家猜猜看

是O3还是O2b呢?


参考:

图片百度百科

数据分子人类学论坛

复旦大学有很多相关研究,感兴趣的可以去围观


其他答案

日语有没有类似英语中词根的东西帮助记单词? - 张铭的回答 - 知乎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感谢

@sxc

邀请。非常非常感谢。

为了防止邀请我的sxc老师撤销邀请,我不得不截图。


@朱峰女士,你的答案,为了防止你进行修改,我已经截图了。没错,如你问题当中所说,礼貌是不是软弱?

当然不是。

我自问是一个普通人,在知乎得到关注多,也只是因为我勤勤恳恳,一个字一个字写得多,仅此而已。

我去咕咚网之前,当过记者,做过公关,我也不是什么名校毕业,但是我深深知道,原创是品德,是节操。做记者,报道要如实,要客观,要中立,要还原事情的本来面目。

我为什么要在微信群“红包体育”里面和你抬杠,为什么要质问你,想必你已经不记得了,然而我记得清清楚楚。


我不关注你的微信号,那是有非常重要的原因的。朱峰女士,你说你没做过亏心事,那么想必在你看来,未经他人许可引用、转载他人原创的内容,不算是亏心事了。


你不记得的事情,我一点一点帮你回忆起来吧。事情当然没有这么简单。

当你加入“红包体育”的时候,我对群主说了一句话。【我很高兴,我有不删除任何聊天软件当中聊天记录的好习惯。】


这里截图当中的日期是一直就存在的。至今我的iPhone 4S也一直在用呢,不可能改掉。


你为什么和我说抱歉,你忘了?2015年3月3日你所说的,是真的都不记得了?


当时我的反应,算是很克制的了,毕竟当着“红包体育”群里这么多人的面。

为什么我过了这么久,才再次在“红包体育”群里质问你,我想你应该明白。我知道每个人做自媒体不容易,想靠着才华变现,更加不容易,当时你肯道歉,说你会改,那么我也就得过且过了。


问题的关键在于,你改了吗?如果你改了,你就不会不经过

@式微

同意,转载她的答案,而且还将她列为“第二作者”。

你的所谓声明,夹杂在你的正文内容当中,而不是正式开辟一个子栏目道歉,被诸多的信息噪声遮盖着,这就是你的诚意?

上述三张截图,是2015年6月17日早上8:43时截的。我现在还很怕诸多水军说我图片造假呢。下面两张图,是2015年3月3日晚上20:49时截的。那个时候,你的微信ID还没有“太阳表情”。

这个总不能说我作假了吧?



而你在面对我的质疑的时候,说了些什么话,你还记得吗?这就是我为什么要截图的原因。

二次编辑加了些东西,就可以等同于你自己的原创,是吗?


事实证明我当初心一软得过且过,才是真的错误。


你说了“最初开时,格式内容混乱,但转载内容标明了作者”——我还是那句话:用了我的东西,问过我吗?

你说了“微信对于转载格式有了新要求后,我们也跟着学习,把之前来源不明的全部删除。之后再也没有出现不合规的转载“——来源不明?请看看截图,你自己说过的话,怎么就这么快忘了呢?”是从虎扑、知乎、直播吧很多来源的文章“,这还算是来源不明?

你说了“暴力行为冠以道德名义,缺又恰恰选择了一个认真做事的自媒体下手,无论是出于要稿费,还是炒作涨粉,都不会实现的”——暴力冠以道德的名义?我质问你,就是暴力,你不告而拿,拿了我的答案,也拿了知乎上别人的答案,这种偷窃行为,就是道德的?


另外,请弄清楚,到底谁在炒作?我只是把原文作者式微老师带到了“体育红包”群,让她自己和你说清楚,这就是炒作?式微维护自己正当权益没有成功,自己写了篇专栏,以正视听,这叫炒作?

你说了“另外。。。您在背后诽谤我的许多聊天截图我已经给了律师。我们没做亏心事,我们礼貌但不软弱,真的,用法律途径解决,只对我们单方面有利啊。但您若真的要这样苦苦相逼,请也不吝给我一个您的地址,给您去一封律师函”。


我在背后诽谤你?请把截图放出来,让知乎用户都看看,我到底怎么诽谤你了。


你没做亏心事?没做亏心事我会质问你为什么不经过我允许转载了我的内容?


说我苦苦相逼?到底谁逼谁?“咕咚-李旸”是我在“红包体育”群里的ID,那是因为之前说过要标清楚所在的企业、媒体和姓名,所以我这样写。


我再说一次:质问你,是因为你在知乎未经我许可,擅自转载和引用了我的内容;我质问你,是因为你在知乎未经式微老师的许可,擅自转载和引用了式微老师的内容。


知乎上的回答问题,是我业余时间所为,工作忙的时候我只能下班回答问题,晚上写公众号内容,或者把知乎的答案放到我自己的公众号上去。关于足球篮球的内容,和咕咚网没有一点关系,全部是我自己的业余创作。


而你,直接找到了咕咚创始人、CEO申波先生,也就是我的最高领导,去质问我的行为是代表咕咚,还是代表个人。


我在知乎的ID和个人说明写得清清楚楚,没有和咕咚有任何的关联。你没有经过我个人的允许,转载引用我在知乎的内容,被我质疑你转载了别人的内容,居然好意思说是“法律层面的诽谤”?居然还去和我供职的企业对质?


到底是谁苦苦相逼?


所谓认真做事的自媒体,是把知乎用户的文字答案,变成自己的声音和话语,放到视频当中去,是吗?


所谓认真做事的自媒体,是未经他人许可,擅自转载、引用他人在知乎的原创答案,是吗?



最后我很想问一句:你既然深知自媒体人的成长有多么不易,为什么你还要去做“未经许可,擅自转载和引用其他自媒体人的内容”这样的事情?


最后,是我放出的所有截图的具体信息。



我在这里声明:我是知乎用户李暘,在知乎的每一个答案,在知乎的每一篇专栏文章,不敢保证完美无缺,逻辑严密,没有错别字,但全部是我自己的原创内容,任何人未经我许可,转载、引用、抄袭我的答案,即为侵权行为。


user avatar   yishui-zhe-xia 网友的相关建议: 
      

感谢

@sxc

邀请。非常非常感谢。

为了防止邀请我的sxc老师撤销邀请,我不得不截图。


@朱峰女士,你的答案,为了防止你进行修改,我已经截图了。没错,如你问题当中所说,礼貌是不是软弱?

当然不是。

我自问是一个普通人,在知乎得到关注多,也只是因为我勤勤恳恳,一个字一个字写得多,仅此而已。

我去咕咚网之前,当过记者,做过公关,我也不是什么名校毕业,但是我深深知道,原创是品德,是节操。做记者,报道要如实,要客观,要中立,要还原事情的本来面目。

我为什么要在微信群“红包体育”里面和你抬杠,为什么要质问你,想必你已经不记得了,然而我记得清清楚楚。


我不关注你的微信号,那是有非常重要的原因的。朱峰女士,你说你没做过亏心事,那么想必在你看来,未经他人许可引用、转载他人原创的内容,不算是亏心事了。


你不记得的事情,我一点一点帮你回忆起来吧。事情当然没有这么简单。

当你加入“红包体育”的时候,我对群主说了一句话。【我很高兴,我有不删除任何聊天软件当中聊天记录的好习惯。】


这里截图当中的日期是一直就存在的。至今我的iPhone 4S也一直在用呢,不可能改掉。


你为什么和我说抱歉,你忘了?2015年3月3日你所说的,是真的都不记得了?


当时我的反应,算是很克制的了,毕竟当着“红包体育”群里这么多人的面。

为什么我过了这么久,才再次在“红包体育”群里质问你,我想你应该明白。我知道每个人做自媒体不容易,想靠着才华变现,更加不容易,当时你肯道歉,说你会改,那么我也就得过且过了。


问题的关键在于,你改了吗?如果你改了,你就不会不经过

@式微

同意,转载她的答案,而且还将她列为“第二作者”。

你的所谓声明,夹杂在你的正文内容当中,而不是正式开辟一个子栏目道歉,被诸多的信息噪声遮盖着,这就是你的诚意?

上述三张截图,是2015年6月17日早上8:43时截的。我现在还很怕诸多水军说我图片造假呢。下面两张图,是2015年3月3日晚上20:49时截的。那个时候,你的微信ID还没有“太阳表情”。

这个总不能说我作假了吧?



而你在面对我的质疑的时候,说了些什么话,你还记得吗?这就是我为什么要截图的原因。

二次编辑加了些东西,就可以等同于你自己的原创,是吗?


事实证明我当初心一软得过且过,才是真的错误。


你说了“最初开时,格式内容混乱,但转载内容标明了作者”——我还是那句话:用了我的东西,问过我吗?

你说了“微信对于转载格式有了新要求后,我们也跟着学习,把之前来源不明的全部删除。之后再也没有出现不合规的转载“——来源不明?请看看截图,你自己说过的话,怎么就这么快忘了呢?”是从虎扑、知乎、直播吧很多来源的文章“,这还算是来源不明?

你说了“暴力行为冠以道德名义,缺又恰恰选择了一个认真做事的自媒体下手,无论是出于要稿费,还是炒作涨粉,都不会实现的”——暴力冠以道德的名义?我质问你,就是暴力,你不告而拿,拿了我的答案,也拿了知乎上别人的答案,这种偷窃行为,就是道德的?


另外,请弄清楚,到底谁在炒作?我只是把原文作者式微老师带到了“体育红包”群,让她自己和你说清楚,这就是炒作?式微维护自己正当权益没有成功,自己写了篇专栏,以正视听,这叫炒作?

你说了“另外。。。您在背后诽谤我的许多聊天截图我已经给了律师。我们没做亏心事,我们礼貌但不软弱,真的,用法律途径解决,只对我们单方面有利啊。但您若真的要这样苦苦相逼,请也不吝给我一个您的地址,给您去一封律师函”。


我在背后诽谤你?请把截图放出来,让知乎用户都看看,我到底怎么诽谤你了。


你没做亏心事?没做亏心事我会质问你为什么不经过我允许转载了我的内容?


说我苦苦相逼?到底谁逼谁?“咕咚-李旸”是我在“红包体育”群里的ID,那是因为之前说过要标清楚所在的企业、媒体和姓名,所以我这样写。


我再说一次:质问你,是因为你在知乎未经我许可,擅自转载和引用了我的内容;我质问你,是因为你在知乎未经式微老师的许可,擅自转载和引用了式微老师的内容。


知乎上的回答问题,是我业余时间所为,工作忙的时候我只能下班回答问题,晚上写公众号内容,或者把知乎的答案放到我自己的公众号上去。关于足球篮球的内容,和咕咚网没有一点关系,全部是我自己的业余创作。


而你,直接找到了咕咚创始人、CEO申波先生,也就是我的最高领导,去质问我的行为是代表咕咚,还是代表个人。


我在知乎的ID和个人说明写得清清楚楚,没有和咕咚有任何的关联。你没有经过我个人的允许,转载引用我在知乎的内容,被我质疑你转载了别人的内容,居然好意思说是“法律层面的诽谤”?居然还去和我供职的企业对质?


到底是谁苦苦相逼?


所谓认真做事的自媒体,是把知乎用户的文字答案,变成自己的声音和话语,放到视频当中去,是吗?


所谓认真做事的自媒体,是未经他人许可,擅自转载、引用他人在知乎的原创答案,是吗?



最后我很想问一句:你既然深知自媒体人的成长有多么不易,为什么你还要去做“未经许可,擅自转载和引用其他自媒体人的内容”这样的事情?


最后,是我放出的所有截图的具体信息。



我在这里声明:我是知乎用户李暘,在知乎的每一个答案,在知乎的每一篇专栏文章,不敢保证完美无缺,逻辑严密,没有错别字,但全部是我自己的原创内容,任何人未经我许可,转载、引用、抄袭我的答案,即为侵权行为。




     

相关话题

  如何评价山高县的第二期视频? 
  matlab如何模块化编程? 
  如何看待第158期和159期睡前消息关于电影《八佰》的评价? 
  如何评价“离岸爱国主义”? 
  如何评价B站观视频工作室 马前卒督工睡前消息108期:俄罗斯疫情,黑龙江中俄边境疫情,医疗市场化? 
  温铁军、林毅夫、陈平,从学术、现实等多方面来分析,谁的价值高? 
  如何看待潘妮妮《名侦探柯南剧场版 绯红的子弹》初心变了,对权力金钱精英美化? 
  为什么大多数程序员不看好图形化编程? 
  一张图片怎么用matlab 把颜色反相,就是红的部分变成绿的,蓝的部分变成黄的? 
  几大数学软件各有什么优缺点? 

前一个讨论
既然私企加班是资本家剥削工人,那么国企(或者事业单位)加班是什么?
下一个讨论
所谓的「做题家」真的是当代中国社会的主流吗?





© 2024-06-2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