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一个东南的省份,却在全国范围内被认为是“塌陷”了的中部。江西在中国是怎样的存在?和它的邻居们比起来,江西似乎贫困而沉默,是一个经常被无视的地区。是什么样的地缘条件让江西沉寂,这个富有潜力的省份又该如何崛起怒刷存在感,请看今天的文章。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
江西东临福建、浙江,南连广东,西接湖南,北邻湖北、安徽,是华东、华南、华中三大区域的联结点。从大尺度上看,江西正是长三角、珠三角和闽东南的腹地,具有良好的区位条件。
江西与周边省份
▼
但从内部看,江西的地形却具有很强的封闭性。
除了北部平原地区联通长江中下游平原外,江西与周围各省相接的地区皆为山地地形。
东边是怀玉山和武夷山脉,将江西和浙江、福建两省分隔开来;南部有大庾岭、九连山脉逶迤于赣粤之间,形成天然分隔;西侧分为南北两段,南段是罗霄山脉(包括武功、万洋、诸广等山),北段则是幕阜山和九岭山,这些山脉将江西与湖南、湖北相隔绝。
四面环山的江西省
自然很难有向外交流的机会
▼
但是在上述诸山脉之间,分布着一些天然的隘口和通道,这些险要的关隘却成为了江西联系这些重要通道。
广丰的二度关,铅山的分水关、桐木关,资溪的铁牛关,黎川的杉关、德胜关,瑞金的大岭隘,扼守着古代江西通往福建的各路通道。大庾岭上的梅关则是古代赣粤通道上的重要关卡。
江西的屏障当中那些重要的隘口
这里是江西陆上对外的生命线
▼
这样的地势和地形造就了江西自古以来较为稳定的省级行政区域范围。
江西约60%的地形为山地丘陵,北部河道纵横的鄱阳湖平原和丘陵间广布的诸多大小盆地(吉泰盆地等)是江西主要的农业种植区域,这些区域也是江西人口和都市的主要分布地区。
山地丘陵众多
河流四散其中,归于长江
▼
在六朝以前,处在华夏文明核心区域边缘的江西,同其他南方省区相似属于蛮夷范畴。古代江西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并不强势,亦步亦趋地跟随中原王朝的进步。
秦汉时期,江西开始纳入中央王朝郡县制管辖。西晋时设立江州,奠定了江西省级行政区的基础,此后便进入持续了快速发展期。
唐开元21年(733年),唐玄宗将唐贞观年间划分的10道增为15道。
这其中江南道被一分为二,江南西道便应运而生(唐代的江南西道还管辖着今湖北省、安徽省长江以内地区和湖南省大部分地区)。这也就是“江西”名称的来历。
唐朝的江南西道历史地图
(底图来自中国历史地图集)
▼
五代十国的南唐中后期,元宗李璟于958年将都城由金陵迁至洪州,升洪州为南昌府。
虽然961年南唐后主李煜继位后便复都金陵,南昌仅仅做了不到三年的都城,但这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次有政权在南昌建立都城。
南唐与南昌
▼
荣华今异路
风雨苦同忧
▼
随着中国经济中心的南移,江西伴随整个长江中下游崛起,开始成为中国经济的龙头省份。
长江诸省份
▼
宋代江西繁荣兴盛,不仅粮食输出有“天下最”之誉,茶叶、采矿、冶金、陶瓷、纺织、造纸、商贸以及城市等无不兴旺发达。
以瓷器著称的景德镇便是在这一时期逐渐声名鹊起,成为中国瓷的金字招牌。
在繁荣的金融商业中,文化产业开始兴盛。鼎盛时期的江西各地书院林立、文风昌盛,是科举大省、文教重镇。
宋代书院分布
作为文化重镇的江西
▼
元代短暂动荡之后的明清时期,江西也保持着经济、文化和社会继续发展的局面,传统经济趋于鼎盛。这主要得利于江西区域内良好的河网条件。
江西的文化优势
在元代仍然无可动摇
▼
向南通过赣江流域逆流而上,通过大庾岭梅关,经南雄、韶关便可下北江直达广州;
向西经渌水可经浏阳和于湘江水系联通,可西达云贵;
而北向通过赣江经九江入长江,东可达江浙富庶之地和东海;
西经江汉平原,可直至四川。
四条主要的漕运通道
正好是中国东南的重要枢纽
▼
清中前期由于仅开埠广州一口通商,江西所处的大运河—长江—赣江—大庾—广州通道变成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最重要的交通线。
内陆南北航线
▼
近代江西,在内乱战争、东南沿海开埠通商和工矿业兴起发展的背景下,地缘格局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1853年至1864年间,天平天国和清政府的湘军展开的持久拉锯战,对江西的社会经济带来了极大的破坏。1858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战败的清政府被迫于英、法、俄、美等国签订了《天津条约》,九江在条约中被辟为开埠通商口岸。
太平天国时期
江西损失惨重
▼
《天津条约》签约现场
大清分别和多国签订合约
各自确定了专用的通商口岸
九江便是其中的重要城市
▼
自此,列强纷至沓来,在九江设立租界,倾销商品,进而把持海关和控制航运、修建铁路。
在列强集中在赣北的同时,民族资本也在江西有动作。1905年,江西第一条铁路株萍铁路建成,赣西搭上了株萍铁路—京广铁路通道这条近代化运输通道。
株萍铁路管理局遗址
老照片现存安源国家矿山公园
▼
但与此同时,传统的赣江大庾岭商道因开埠通商以来的物流改道,地位一落千丈,江西从历史上的通衢要地变成了封闭的内陆省份。
在新的技术和人地关系下,江西传统经济难以发展,近代工商业又受到限制,开始进入衰退期。
海运逐步取代内陆漕运
▼
江西九江米市复原图
▼
1927年以秋收起义为标志的农民运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近代以来江西传统经济艰难的生存状况。
但也正是这些工农运动,改变了江西在中国版图中的地位。正是江西封闭、独立的地形给中国“农村包围城市”的武装革命斗争提供了实践之地。
从秋收起义到井冈山
江西见证了中国的革命起源
▼
新中国成立后,江西的资源开采和制造业迅猛发展,特别是萍乡的煤矿、赣南的钨矿都有了大规模开采,并在20世纪50年代就初步形成了门类齐全、布局合理的工业体系,其中有色金属冶炼、机械制造、制瓷等居全国前列。
鹰潭贵溪冶炼厂是中国规模最大的现代化炼铜企业,新余所产锰铁产量约占全国一半,赣州龙南为中国南方重要稀土生产地。
江铜冶炼厂车间的后现代朋克风格
▼
这几座城市现在也成为了江西在昌九之外的经济龙头。
先哲仙游心慰藉
新英辈出志豪雄
▼
封闭的地理环境和近代以来丧失的水运优势,使对外交通成为桎梏江西发展的重要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尽管江西也迎来了较快的发展,但是由于其封闭的地形、落后的产业结构,发展水平长期居于中部省份的末流。
2016年,江西省GDP总量为18364.41亿元,相邻的湖南省GDP总量为31244.68亿元,同为中部省份的安徽省GDP总量为24117.87亿元,整个中部只有山西省的GDP总量低于江西省。
▼
相邻的湖南省早早便依托京广铁路发展商贸和制造业。沪昆铁路建成后,东西南北交汇的现代物流集散优势也显现出来。
而在1996年京九铁路建成之前,江西仅有沪昆铁路(浙赣线)、皖赣铁路、鹰厦铁路与相邻省份联通。
▼
交通大通道主要以东西向为主,江西北上和南下都较为困难,例如当时南昌的进京列车,需要经赣西取道沪昆铁路至长沙后,才通过京广铁路进京,这圈子绕的结果可是徒增的运输成本。而中南部吉安、赣州广大地区不通铁路,发展难度可想而知。
江西南部仍然比较无解?
▼
近代以来,途径湖南的京广铁路彻底取代了古代途径江西的水路。而当下,先行的京广通道在高速铁路大发展的时代下又甩下了还在襁褓中的京九高铁,江西的交通形势仍然堪忧。
京广铁路与古代途经江西的水路
▼
作为三大经济发达地区(长三角、珠三角和闽东南)的腹地,江西尚未做好承接产业转移的准备。至少,相比临近的安徽和湖南,江西已经一步慢步步慢,需要花更大的力气才行。
近年来,江西省摸索出了一条被称为“龙头昂起、两翼齐飞、苏区振兴、绿色崛起”的国土开发总体战略格局。
▼
所谓“龙头昂起”,就是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为龙头,加快打造南昌核心增长极、推进九江沿江开放开发、建设昌九工业走廊。所谓昌九一体化就是在这个理念下的产物。
和大武汉以及长株潭相比
昌九还有很多要提高的部分
▼
“两翼齐飞”即以沪昆线、京九线为轴线,加快发展以上饶、鹰潭为复合中心的赣东北区域经济增长板块,和以萍乡、宜春、新余为复合中心的赣西区域经济增长板块。
“苏区振兴”则是要实现以赣州、吉安、抚州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
“绿色崛起”意在构建以鄱阳湖和江西山区内的广袤森林为基础的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这能够让江西在稳步发展经济的同时,维持现有的生态水平和生活质量。
鄱阳湖
▼
战略虽然复杂,但不难看出江西的发展关键还是在靠以南昌、九江为龙头的环鄱阳湖城市群。只要这个龙头舞起来了,江西经济发展就有了火车头。
在新的时期,曾经在古代社会风云一时的江西仍然有机会再次崛起。薄弱的经济基础和封闭的环境看上去是巨大的劣势,却也有可能留给江西人一个后发的优势。如何借助红色传统绿色再起,是每个江西人都应该关注的重点。
参考文献:
1.钟起煌主编:《江西通史》,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
2.虞集:《江西行省惠政碑》,雍正《江西通志》卷4《形胜》
3.江西省人民政府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