淞沪和青岛是两个联动的战场,青岛国军有税警总队镇场,结果礼送日本军政离开。原本准备大打,结果没打,日军原本计划增援青岛的部队去了上海,上海日军也就有了足够的兵力。如果青岛也开打,起码牵制一部分日军,上海也就不会那么惨。
说回淞沪,其实国军已经做的不错了。前十天是有机会推海军陆战队下海的,第三舰队主力并不在上海,出云号在青岛,开战后才去的上海,航空母舰在舟山海域,当时舟山海域有风雨,不能全天起飞。国军两个半师,近十倍于日军。812其实就已发出进攻命令,前卫已经和日军交火,结果光头叫停,已出发部队退回进攻发起线,等到813,进攻的突然性已经没有了。接着就是打打停停,光头总是要看国际观感,十天之后,日军增援达到,就再没机会了。
前十天如果推下海,那坚守上海也会容易些,不坚守也可以主动退到国防防线,至少谈判的时候底气也能足一点。
我们评价淞沪战役是站在后人的视角,知道全面抗战最终会打八年,知道仅凭中国自己是无法将日军逐出,知道最终胜利得等太平洋战争爆发,靠美国打到日本本土。
但从当时双方决策者的角度,无论是中国还是日本均没有做好全面战争的准备,日本仍是按照过去的印象,以为打一战中国就会妥协。蒋介石表面上不惧大打,把战线从北方拉到上海,实际上内心仍把希望寄托在英美法列强干预上,上海大打之后,英美法还不干预?
所以淞沪战役虽然规模不小,在当时的定位仍然是局部战场。这倒让我想起了1946年的四平之战,双方都相信这是东北的最后一战,于是投入重兵在此决战。四平是指望马歇尔的干预,淞沪则是指望英美法的干预。只有这种思路,才能理解双方的添油战术,双方就是在较劲。只是当规模大到一定的程度,显然已经脱离了初始设想,实战是日军在杭州湾登陆,导致国军全面溃败。然而就算没有杭州湾,日本的国力和动员能力远胜国民政府,淞沪的失败是必然的。
所以结论是不该打淞沪。如果能预测最终会是全面抗战的局面,国民政府在上海应该是采取守势,不主动招惹日军,这里是蒋系的精华地区,尽量多保留一些时间,争取向西撤退。当然日军会主动在上海登陆作战,这个时候的作战目标就完全不同了,由保卫上海,变成了延缓日军的推进,为西迁赢得时间。
怎么打结果都是一样。老蒋主动开辟第二战场,就是步蠢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