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说法就太工业党了……
当然,传统手艺相对于现代的工业化大生产是非常落后的,但是传统手艺的存在意义并不是和工业化大生产拼产量拼性价比啊……
就像再牛的书法家写毛笔字也没我打字快,难道书法家就没有存在的价值了?美学价值收藏价值也是价值嘛~
很多东西就像濒危动物一样,或许没什么「用处」,可一旦没了就再也回不来。
既然现代社会有能力养活这些手艺人,那么给传统手艺留下些种子总不是坏事,与其失去后从资料里找回忆,不如留下这些活着的历史。
丰富多彩且有温度的“记忆资源”,也是“美好生活”的重要支撑。除了先进的物质生产力,我们还需要先进的文化生产力。而那些历经了岁月沧桑、见证过人间烟火、寄托了民族情感的传统手艺,本身就是“文化生产力”不可或缺的要素。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要由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五个等级构成。纵观之,人的需求,并不总和“效率”关联。在“归属与爱”的层面,我们更在乎“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这种“形而上”的抽象。很多时候,看似虚无缥缈的“终极关怀”是能够压倒冷冰冰的世故理性与精明的经济考量的。
那些看似失去了物质生产效率的传统手艺,在很多场景下,却是关乎我们的身份认同、自我认知、情感寄托、共同记忆塑造。这是天然的政治效益、社会效益、文化效益,并且,在很多时候,也能转化为经济效益、并在更高的层面放大经济效益。大量高附加值的“奢侈品”,都以“手工”为卖点。“古法”更是“智商税”、“情怀税”的绝佳包装。
人性有无数丰富的向度,我们既是工业党,也是情怀党。在目光投向星辰大海的同时,心中也会牵挂温柔原乡。
专业技术考试里,有这样一道老生常见的选择题,大家可以做做看:
深化改革( ),可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精神文化需求。
A.经济体制
B.政治体制
C.文化体制
D.党的领导体制
很显然,答案是C。
从商业角度分析的话,那是因为对于目前的中国而言,产能已经不再是核心问题了,我们已经脱离了曾经吃不饱、穿不暖的年代。
和传统手艺有极大区别甚至站在一定对立面上的工业化,其流水线作业的最大优势,仅仅在于可以满足更多人的需求。
但众所周知,满足更多人的需求,并不一定能获得最大的收益,比如我们几乎每个人每天都要吃大米,却听不到那种因为种大米而成为某地巨富的例子——哪怕东北大米声誉响遍全国。
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手工皮鞋、手工腰带、手工包包、手工表、手工汽车……这些偏向于手艺活的产物,市场愿意为其买单的溢价越来越高。
究其商业本质,还是在物质愈发泛滥的今天,其稀缺性得到了保证,物以稀为贵。
抛开商业层面的考量,当基本的物质需求得到保证后,人们对于精神层面的需求就多了起来,传统手艺就一定程度上承担了这部分的责任。
题目说,难道不应该让这些落后的东西去直面时代的淘汰?
这句话我们有两重考量:
其一是真正落后的东西很多已经濒临淘汰的境地,
比如越来越少的农民纯靠锄头耕种,
比如以前人们会穿的草鞋、粗麻衣服,
这些确实没什么卵用的东西,我们顶多若干年后在博物馆里留存一下,所以没见官方哪个项目是要保证有多少农民”锄禾日当午“的。
其二是纵使被时代淘汰,有些人事物,也不应该在时代里消失,
比如旧时在天桥下演绝活的杂技艺人,
比如已经没有多少人知晓的“香道文化”(不是美食的香气上香的那个香),
比如一些费事费力、难以量产的美食……
他们的意义远比商业价值本身庞大,他们能持续地存在,本身就是最大的意义,这是一种人文文化脉络上的传承。
这几年有一个挺热的词,叫寻根。
想知道应该往哪里去,就要明白我们究竟从哪里来,这是我们中华民族一直以来的传统。
那些传统手艺,凝聚的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沉淀的智慧结晶,也是我们至今传承不断的锚点。
所以哪怕航船超重,我们也不能轻易丢下。
传统手艺已经被工业大生产淘汰了啊。
我们保护传统手艺的目的不是把传统手艺作为旅游项目,把传统手艺生产出来的产品作为旅游纪念品吗???
很多古镇的蓝印花布,自酿黄酒。都是旅游消费品啊。。
抛弃传统的事情,又不是没干过。
中国的传统手艺人,讲究的是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教会了徒弟饿死了师傅。
这种传统观念,没有一句在讲要保护传统手艺,而是试图垄断某种技术,把技术牢牢地控制在自己人手里,如果继承的这条线断了,那就断了,这是私有财产,和社会的发展无关。
这里面除了实用技术,还包括一些表演技术等等。
比如说相声表演技术。
按照题目所说,
让这些落后的东西去直面时代的淘汰?
新中国成立以后,很多相声艺人从旧社会被人歧视的街头耍把式卖艺的变成了表演艺术家,得到了社会的承认和地位。这里面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立即和过去切割,搞新式相声,相声要有教育意义。将相声改造成高雅艺术。让相声彻底变成一种全新的表演方式,彻底淘汰其中的所谓传统的旧的东西。
淘汰相声里面的“唱”
郭德纲说过很多次,相声里面的“唱”就是太平歌词。
太平歌词是用两片竹板伴唱的一种间北京民间小曲,是从莲花落的曲调演变成的。
莲花落是什么东西?
“莲花落”就是当地称的瞎子戏,历史上均为盲人乞丐行讨而唱的戏文,内容主要为劝世文,扬善惩恶,因果报应,拜求施舍,吉祥口彩。
这叫花子的玩意能上大雅之堂?这里面还全都是一些封建迷信,传统思想。唱这个东西有碍观瞻,是走回头路,不符合新时代的要求,所以要淘汰。
淘汰相声里面的“伦理哏”觉得这东西脏,认为用伦理观念来取悦观众,没有道德感。
改造相声里面的“学”大部分向新的表演方式学习,讲相声的时候主要是学习现代歌曲,话剧内容,甚至于还有抱着吉他上台说相声的。传统相声里面主要是学习传统曲艺和传统戏剧的内容也被淘汰掉,在否定传统相声的同时,也一并否定了传统曲艺和传统戏剧。
可以说,
让这些落后的东西去直面时代的淘汰?
相声界算是做得最彻底的。
在德云社起来以前,相声里面所谓落后的东西大部分都被淘汰掉了。相声甚至于发展到基本脱离剧场,脱离观众,成为了一种电视相声,通过电视屏幕进行表演,连和观众互动这样的环节都淘汰掉,成为了一种已经被改造得面目全非的艺术形式。
这种仅仅是保留着相声这样一个名字的表演方式好不好呢?
没票房没观众,相声界人才凋零,相声艺术家主要是跑晚会,新人没有基本功,也没有人愿意继续学这个玩意。于谦在给郭德纲捧哏以前,实际上在干别的事情。
相声差不多已经走到了末路,继续这样下去,相声本身也就被淘汰掉了。
郭德纲一上台“叫小番”
一见公主盗令箭,不由本宫喜心间
站立宫门叫小番,旌旗密布立马横刀在阵前
语惊四座,声音高亢,这唱功了得,这一嗓子在相声界闻所未闻,成为了郭德纲最了不起的本事,无人可及。奠定了郭德纲在相声艺术界的地位,让传统艺术又一次回到人们的面前。
郭德纲和德云社干的是什么事情?
把已经被淘汰的传统艺术又捡回来,继续按照最传统的方式说相声,将西装领带扔掉,重新穿回大褂,把表演场地重新放回到剧场,配合着观众的情绪表演。
而后,相声艺术又一次火了起来,成为了人们最喜爱的艺术表演方式。
这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老百姓认可这样的内容,保护传统手艺是有价值的,在新的时代,仍然具有魅力。淘不淘汰,要问问大家的意见,你说淘汰德云社这样的传统相声手艺,群众答应吗?
传统手艺已经被工业大生产淘汰了啊。
在大批量生产方面,哪还有传统手艺的活路?
现在保护的传统手艺,其实是一种文化艺术,不是生产方式。艺术有艺术的逻辑,和生产不是一个概念,能欣赏工业化简洁优雅高效之美的也就那一小撮人,大部分还是喜欢花里胡哨的地方传统文化。
当然了,支持“传统手艺”,也要反对智商税,比如章丘铁锅。
因为当代中国制造行业面临的主要问题绝非产能不足,而是附加值和利润率太低。
大机器工业化时代之后,制造业是长期处于产能绝对过剩的环境下的,人类实际上很难全部消费掉自己产出的东西,这导致一般制造业产品的平均价格总是趋向于其制造成本,再加上诸如运输,消耗,残次品等其它成本,制成品的价格长期来看总是亏本的,为了解决制成品的亏本问题,生产者就需要设法增加制成品的利润率,截至目前,人类给制成品增加利润率的方法有这么两条。
一是通过增加制成品的技术含量,通过在一定周期内形成技术垄断优势,独占这种优势技术的供应渠道,进而增加产品的溢价,而当这种技术优势的垄断地位被打破,制成品的价格回归一般规律,逐步下落至趋近其制造成本时,通过再一次提升制成品的技术水准,形成新的技术优势周期,从而维持制成品的溢价水平,这种不断提升制成品的内在技术水平,不断形成新的技术优势周期,从而持续维持制成品溢价,保证高利润率的方法,可以称之为技术演进型制造业。
这种制造业常见于具备产业技术先发优势和内生性技术迭代能力的发达制造业国家,这也是发达制造业国家维持自身制造业高利润率的主要方式。
二是通过额外赋予制成品文化涵义,掌握对制成品内在文化涵义的解释权,增加制成品本身的可消费内容,提升消费者通过这种制成品可以获取的综合消费体验,进而增加产品的溢价,对这种内在文化涵义解释权的掌握必须是具有一定消费习惯积淀的,被主要消费群体广泛认可的,文化内容相对稳定的,只要对于此类文化内涵具有接受度的消费群体始终存在,则此类产品必然能够保持相对稳定的溢价能力,从而获得高于其制造成本的消费价格。
这一类可以称之为内容消费型制造业,对于此类制造业而言是否具有先进的制造工艺或者内在技术水平并非刚性标准,很多时候相对落后的制造技术条件反而会因为特定的文化因素而内化为这种文化涵义的一部分,并进而稳定制成品本身的溢价。对于此类产品而言,换用先进的制造技术后,不仅没法通过形成技术垄断周期而提高溢价,原本依托于相对落后的技术条件而存在的文化涵义反而会因此散失,从而导致制成品本身的溢价减损。
这两类产品其实分属不同的市场类型,它们相互间会有交集,也会有一些特定的产品门类同时具备二者的特点,但总体而言二者其实是井水不犯河水的关系,所谓的把“让落后的东西去直面时代的淘汰”,本质上是把内容消费型制造业放到技术演进型制造业的市场环境中去参与竞争,究其实质而言,是 “我在唐朝你在汉,咱俩打仗为哪般?”
关公应该去斩颜良诛文丑,秦琼应该去大战宇文成都,而不是互相打起来。
举个例子,自古以来贵州素以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人无三分银著称,这里多民族杂居,自然环境恶劣,居民收入水平较低,贫困情况较为严重,是我国扶贫攻坚任务的重点地区,当地最特色的民俗文化就是苗族的民族特色文化,比如苗族的服饰,刺绣和苗银,熟悉武侠文化的朋友对苗族的这类特色民俗文化想必不陌生,很多武侠类文化产品中对苗族的民俗文化都有比较充分的反映,比如某些网络游戏和武侠小说里的南疆门派,人物的内购时装,都是这类苗族民俗文化的现代载体。
苗族服饰因为保留了独具特色的繁复式样和刺绣风格,属于苗族民俗文化中比较鲜明的代表。贵州的苗族传统文化因为保存较为完整,受商业全球化的冲击较小,被作为国家级非遗项目予以重点保护。
比如古阿新这类我比较喜欢的苗族传统服饰的手工艺人,作为一个小镇非做题家,他能把祖上传下来的刺绣手艺以互联网媒体的方式进行展示和分享,让苗族传统民俗文化和现代化的前沿艺术探索进行结合,融入到当代的新国风文化中,成为现代时尚的一部分,还能形成集群效应,带领乡亲们一起致富脱贫,可以说是内容消费型制造业在现代文化市场中的一个典范了。
还有类似我之前写的回答里提过的阿木爷爷,靠着一双巧手,把木工技艺这种在技术演进型产业中早就应该予以淘汰的落后产能在互联网传媒环境下发扬光大的老手艺人,也是内容消费型制造业的出色代表。
总而言之,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和贵州这类缺乏现代化制造业产业基础,实施大规模工业化的条件尚不成熟,但是具有丰厚的本土特色文化资源的地区,向高端的内容消费型制造业迈进会是一个不错的尝试,至少可以靠此类产业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严重贫困,对于这些地区而言,更不存在什么“让落后的东西去直面时代的淘汰”了。
日本的那些“XX仙人”“XX之神”“手作XX”“日本第一的XX”进而延伸出来的一系列实现文化输出乃至意识形态输出的形而上学的东西,比如“工匠精神”“几代人只做一个XX”,不就是高端内容消费型制造业的一种集中体现吗?
日本“煮饭仙人”
“寿司之神”
进一步的说,这种高端内容消费型制造业在发展成熟之后,可以实现对技术演进型制造业的互补,进一步提升其利润率,当然,那就是制造业实现了全面彻底的现代以后的事情了。
寇可往我亦可往,我们缺少不是文化资源,而是能包装,推广此类文化资源的现代化的传媒产业和一大批类似古阿新这类优质内容创作者而已。
大时代来临。
第一个直面"淘汰"的,恐怕轮不到手艺人。
恐怕是我们自己。
当房价摆在我们眼前的时候,它影响着所有人的决策。
当社会变得浮躁时,不能坚持下去的「追求」又何止手艺?
不要搞错了顺序,时代先冲击的是所有人,然后才具体到手艺人。
回想二十年前天津有一家卖油炸臭豆腐的,长沙来的,自己改良。
摊子放在路口卖,能卖到一条刚通车且没什么车的马路堵塞。
1/4的路口被排队购买的人占据。警察要去管,想看看是什么事。热心群众给了他尝了一口,他也鬼使神差的加入了排队的队伍。
再吃别人家的油炸臭豆腐,都吃到骂街,问他
“你怎么不如绍兴道那家呢?做的跟白豆腐似的。”
你猜同行咋说?
“我怎么可以和他比?我和人家比得了么。”
这是我这辈子见过最客气的同行了。
就是这样一个让同行都不敢背后说坏话的主,某天关门大吉,那条路再也不会堵塞。本以为是执法严格,后来听说是老爷子去世了。两个儿子没有一个想继承那手艺,谁不想一大早弄得满屋臭气熏天。而剩下的遗产都拿去搞房地产。
再也没有人想继承做油炸臭豆腐,一门手艺就此断绝。可房价冲击的又何止手艺,难道不是每一个人的生活吗?房价高的连孩子都不想生了,还在坚持一门手艺是多么难能可贵。
这就是时代,这就是淘汰。
经济的高速发展,让一些原本可以守一方角落岁月静好的传统手艺,也没有安身立命的地方。
放任浪潮袭来,淘汰之的价值不分你我,一视同仁。
如果时代淘汰谁就要放弃谁,那我们普通人只会更惨。
所以政府才不会放任房价,所以才要在社会变革的大潮中扶植诸多不该被淘汰的产业。
那并非“不顺应时代”,而是让这个时代变得更好。
或者说,为什么不把这些被拯救后的世界当做真正的时代呢?
泡沫会破,错误会纠正,当再次文化再次繁荣,却遍地寻不着传承者的影子时,当初无条件的顺应时代淘汰所有人,还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吗?
同样是被泡沫挤掉的真实价值,都有被拯救的必要。
而拯救手艺人的工艺品价值,其实在这个时代来说并不困难。让信息更快更自由的流通就好了。我大爷是木匠,偶尔也会做些竹编的手艺活。但这些东西在我们看来,似乎有些土,在那个时代天天见,会做的家庭也不少。我小时候自己都会一点。但我出国前,我大爷非让我带着去给老外看看。我不想驳他面子就塞进了行李箱。
结果,我把这东西当成礼品给我们课题组的人一分......我的天,尤其当我说这是Handicraft的时候,那帮老外就跟观摩外星科技一样。后来我才知道,在那边中国人开的工艺品店,他们也有竹编的工艺品,做的还没有这竹篮子好呢,甚至可能还不如我小时候做的。
还能卖到50-100刀。
为什么他们可以卖这么贵,他们明明这么菜。
还不是因为信息不流通。
越是没见识此类技艺的地方,越是有其收藏的价值。证明自己到过,见过,拥有过。哪怕是收藏到手机里呢。因为冷链和电商,多少土特产被广泛熟知。李子柒的中式田园在传播上打败了多少高楼大厦的宣传?不管你喜欢不喜欢,这就是客观发生着的现实。
而且事实上竹编也远远不是编一个篮子编一个篓,别说看到这些就一惊一乍的外国人没见识,真正业内高人的作品我们自己也很少接触。以至于我们到那些标准化产品里追求什么“工匠精神”,而不知道其实我们民间盛产工匠本匠。他们一直都还在。
世上我那木匠大爷强的人多的是。
就是差一个了解他们的渠道。
酒香不怕巷子深?你有多香,巷子就有多深,最后还是白香。
这些真工匠若不上社交媒体,真不知道都在哪藏着呢。
比如抖音上的非遗鸿铭阁老李。
他做了52年竹编,都做成大师了。咱们这边的白领随便在某个领域5年、10年,混出来就在名片上写个副总,公众号上船上西装一插腰拍个照,金牌讲师,互联网经营。到处去培训讲课,人见了你都要称XX老师。
而人你家做了这行52年,也穷了52年。
真没挣什么钱。别人出城打工一年挣万把来块钱,他在老家一年也就挣个一千多。
能不眼红吗?
他能耐得住性子把这份手艺存到现在,还真可以理解成某种工匠情怀。
你说进城打工的收入远大于匠人,其时代背景是啥?城市化呀。
城市化就是错的吗?
依据潮流盲目抛弃价值才是错的。
谁也不能掉队。
老李已经成了洞村竹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可如果还是只有当地少数人知道他的名声,他卖给谁去?另一个同行吗?山西往大同运煤,就不要怪守着资源饿死。
如果你看不惯华人街那些小学生级别手艺就能卖几百刀,为什么不让他们了解了解真实的中国手艺人呢。所谓扶持,不是单纯的给补贴就完事了,而是价值和市场发现彼此。
扶贫的逻辑不是给贫困户单纯的撒钱,事实上能用砸钱解决的问题,都不叫事。甚至乱砸钱,越砸越穷。帮价值找到市场才是最重要的。今年疫情后紧接着就是水患。多少市场村长直播带货,其本质上是让信息流通。
所谓扶持,最好的方法就是让人知道,世间原来还有这等手艺。
至于你会不会为它付费,那交给市场去决定,你我不必干涉。
我们的手艺人高到什么程度呢。
竹编的包,精致到一定程度,完全可以和所谓的奢侈品一较高下。
手工技术含量和审美完全足够,差的只是一个品牌。
看看这条新闻:
“为了对抗对男士的性别认同的刻板印象,Gucci推出男士连衣裙,售价1.49万”
你觉得这条裙子,不问品牌只看本身,放淘宝能卖多少?
它卖的是政治正确和品牌罢了。
更何况,竹编这行业是人外有人山外有山。
等看过几个之后再给你推送,可就不是箱、包、篮、篓这么简单了。
看过号称全世界最大的竹编后.....我tm彻底服了。
人家直接上世界纪录。
竹编技艺大师(奇人匠心)这个号收录的。
刘国才、刘毅两位大师直接编了一个天坛,高2.38米、最长直径2.8米。
2015年申报的。
看着这样的作品,你好意思说让时代淘汰他们么?
时代是会自我矫正的,市场经济自由他的周期,可这些手艺可不是三五年练出来的速成品,没了真就没了。周期容易熬过去,手艺可熬不过去。
当我们国家发展到开始严肃考虑文化输出的时候,若发现这时已经不剩什么文化,岂不是尴尬的很?好在我们还有人坚持。
竹编能编出古建筑模型,连我看了啧啧称奇。以前我的那点见识早就不够用了。
如果这玩意给我那些课题组的老外同学看的话,还不得惊掉下巴。
当信息真的流通起来,物流也打通全世界,就真不需要唐人街的残次品了。
与其看他们在异域舞龙舞狮以显示华人差异性,为什么不来点真格的呢?
就像要保护文物一样。
你要我讲的话,这就和保护濒危生物一个道理,保护种群在自然状态下无法自持的动物能对环境造成多么重大的影响我是不信的,你说用来拍片子倡导环保理念还差不多。
我讲的更血淋淋点,就是人类社会的囤积癖,指不定哪天有用呢?而事实证明,这种囤积癖也的确是有用的。毕竟保存的代价相对于整个人类社会来说也不算大。
保护方言、保护濒危生物,保护文物,保护传统手艺,保护习俗。等等等等一切,是为了保护人类积累的的文化知识库,讲白了和古代修书的目的差不多。
传统≠落后!历史不应该被抛弃!
之前,有看过一部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通过这部纪录片我了解了,原来我们现在看到的在博物馆展出的光鲜靓丽的“文物”背后还有那么一群默默无闻的“修补匠”。
虽然现在科技很发达,但是文物的维护和维修,绝大部分工作依然要通过人工来完成,这就是“传统手艺”的典型代表。题主如果有兴趣可以去好好看看!
很多传统手艺其实是一种“历史的活化石!”有一些还有一个特别的名字:“非物质文化遗产”
很多“传统手艺”并不是因为所谓的“落后”而慢慢消失,而是因为“能掌握其精髓和内涵的人太少了!“所以在传承上会有”青黄不接“的情况,有的甚至直接”失传!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
”糖画“——这种我小时候最喜欢的”手艺“,会玩的年轻人貌似不多了........它”落后“了嘛?并没有,即使是现在,当它出现的时候,依然会有一大群孩子围在周围,给他们带来快乐!
只是,有心思去研究,把这种”手艺“真正当成”手艺“的人太少了.........
题主有没有想过这么一个问题:假如有一天,你年纪大了,走不动了,是不是你也要去面对”淘汰“呢?难道你的存在,仅仅是因为身体本身嘛?
个人认为,传统手艺也和人一样,不管时间多久,只要它存在,就一定有它存在的价值。就像题主年纪大了,相信你周围的人也不会因此而抛弃你,因为,除了身体本身,你还有丰富经验,和经历可以给那些年轻人未来的道路作为参考和指导.........
所以,不要随便说传统手艺是”落后的“,它们不应该被淘汰!
以上是个人意见,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