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古生物的鳃与现代生物的鳃有什么区别? 第1页

  

user avatar   MarryMea 网友的相关建议: 
      

在古生物之中,最早出现的鳃并不是呼吸器官,而是调节体液平衡、对抗脱水和脱盐的简单线性构造;在从海水进入淡水生活的时候,交换离子的能力变得更加重要,对发达的鳃产生选择压。

  • 原始海洋动物和现代水生动物幼体一般通过皮肤进行离子交换。一项研究测量虹鳟鱼幼体的鳃和尾巴处的离子交换和氧含量,发现出生15天后鳃附近的离子交换比尾巴附近多得多,氧则需要更长的时间(约25天)才呈现类似的情况,显示鳃的演化应该是先着眼于离子交换。

鳃在进行离子交换的同时可以进行气体交换、排出代谢废物并截获水中的颗粒,允许其兼用于呼吸、排泄和某些生物的滤食,发挥这些功能都是和水接触的表面积越大越好。能获取更多氧气的鳃让动物的动作可以更加有力而迅捷,由此产生正反馈让鳃演化得更大、更复杂来取得更多氧气。但同时这个系统也给使用它的生物的体型设下了极限:

  • 身体结构不改动,在身长变为2倍的时候,鳃表面积变为4倍,体重变为8倍,单位体积(通常可精确到单个细胞)获得的氧减半。

这个限制比例对古生物和现代生物来说是一样的,但古代地球的大气氧含量与水中溶解的氧含量经常和现在截然不同,由此对古生物的具体限制和现在有差异。

在软体动物身上,许多物种的鳃和附属的出水管随着时间变得高度特化于滤食功能,有些还具备了自切与再生能力来对抗捕食者(例如长竹蛏的出水管)。帽贝、海蛞蝓往往退化了最初的鳃,然后以其它身体构造特化为鳃。

现代生物之中有一部分的鳃还在使用古老的简单结构,另一些则高度特化为繁杂的迷宫构造。复杂度介于二者之间的物种较多。在极限复杂度上,现代生物的鳃并不一定超过古生物,反而可以看到许多现代生物精简了祖先身上过度繁复的构造。尤其是一些原始四足总纲动物成体还保留着鱼那样的内鳃,现代两栖·爬行类则全部放弃内鳃,只有洞螈、泥螈属等极少数物种成年仍有外鳃。




  

相关话题

  邢立达等人发表 Nature,在琥珀中发现世界上最小的恐龙,有哪些意义? 
  如果一个人类社会中,只有身高最高的10%的人有权生育,那么这个社会的身高会一直增长吗? 
  骨折后植入身体的钢板是不是抗原? 
  把小白鼠淹没在细胞培养液里,小白鼠会淹死吗? 
  哪种史前海洋生物的实力与巨齿鲨最接近? 
  自然界哪些生物可以扛住十发巴雷特? 
  恐龙在地球两三亿年,为什么没有诞生像人类的高级智慧? 
  如果能直接在培养皿培养出脑细胞、神经元并与计算机设备耦合,将对文明进程产生什么影响? 
  人与其他生物是否应该平等相处? 
  瞬间低温冰冻人体,解冻后人体还会有生命活动吗? 

前一个讨论
为啥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为啥生物大都是细胞结构?
下一个讨论
假设你有金刚不坏之身,骑在一颗流星上会看到怎么样的风景?





© 2025-02-1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2-1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