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河流都叫水
长江,古代叫“江水”;黄河,古代叫“河水”
古代的“江河”,就是指长江与黄河
两湖地区河流叫“水”,古代北方也这么叫,比如“八水绕长安”,什么渭水、泾水之类的,河南洛阳则有伊水、洛水。
后来语言文字变化,才叫x江x河的
这种现象其实就是部分地区沿用古代叫法
那为什么大家注意到了两湖呢?可能因为古代北方水系比较少,而湖南以南古代都属于比较偏远的地方,记录比较少
而且现在湘水早就改成叫湘江了,沅水也改成了沅江,还有资江也改了
将河流称为“水”是楚国的叫法,此外,楚国除了习惯于将河流称为水之外,还习惯将城市称为“陵,即XX陵”。
所以,从河流的名称基本上可以看出当时楚国的地盘大小。不过,这里还有一个比较特殊的事情,即秦朝灭亡后是楚国势力建立的大汉王朝,大汉王朝的官员毫无疑问是受楚文化熏陶的,他们在汉朝时也将部分楚文化传播到了整个汉朝的管辖区域,所以,除了在原来楚国的区域里能看到河流为水城市为陵的现象外,在楚国区域范围之外也有少量河流为水城市为陵的现象。
虽然楚国小范围地改变了河流的叫法,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中国“两头江中间河”的格局,即中国从辽宁到长江这个传统的中原区域都管河流叫“河”,而南北两边都管河流叫“江”。同时,长江以南的河流经历过楚国之后“江水同用”,但不会叫河,如湘江湘水,赣江赣水,但不会叫湘河赣河;而中间叫河的楚国势力到达的地方则是“河水共用”,但不会叫江,如洛水洛河,漯水漯河,但不会叫洛江漯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