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中国未来的发展是需要抛弃儒学还是改良儒学? 第1页

  

user avatar   phobos 网友的相关建议: 
      

抛弃以后怎么办呢,有新的可行的用起来舒舒服服的观念可以填补吗?如果没有或者不适,空虚了咋办……还是改良吧,用了几千年了的观念,贴心也贴身,改改继续用吧。


user avatar   bu-yan-zhi-jiao-92 网友的相关建议: 
      

儒家从未离开,只是换了一身衣服。

古代,中国是儒家文明,世界其它国家是宗教文明。

宗教文明的逻辑是“神创造天地”,以武力征服天下,国家是一个阶级(民族)压迫另外一个阶级的暴力机器。

儒家文明的逻辑是“道生万物”,仁爱天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国家之德是“贵以贱为本”,是“以民为本”,是“善贷且成”——善于给予、善于成就人民的生活。以道修身,以道治国,天下太平。

儒家文明和其它国家最大的区别是:世俗、客观、自然,人本、理性。

中国的节日都是人的节日,春节、清明节、中秋节,都是人或者死人的。

西方的节日都是“神”的节日,圣诞节、感恩节、复活节,神出生了,神复活了,感谢神。

中国流传至今的建筑,大都是为了人。万里长城、都江堰,大运河。

西方流传至今的建筑,大都是为了神。战神广场、万神庙,通天塔、金字塔,教堂。

儒家文化,是“人”的文化。

西方文化,是“神”的文化。

基督教欧洲,一直在证明耶稣就是耶和华,违背自然、违背常识的“奇迹”才是“神”存在的证据。

当然,现代西方文明“资产阶级启蒙”,人不再和神立约,人和神子耶稣的新约也因为宗教的虚妄,而被否定。现代西方文明的逻辑是“人和人立约”,成立政府,来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自由、追求幸福等等各种权利。对“以民为本”进一步的落实和丰富,是历史的进步。但是,依然欠缺儒家文化的基本要素,缺失以文治国、道义人心的教化等儒家思想。

无论旧约、新约,还是人约——民主,西方文化最为重要的目标是证明自己的神选、优秀,并将这种神选和优秀证明给世界,如何证明,就是战争。

无论罗马、希腊,西班牙、英国,以及法国、俄罗斯、德国、美国,以及西方化的日本,都以战争“兵强天下”,两次世界大战,充分说明西方文化的战争、野蛮本性。虽然,第二次世界大战责任由希特勒来承担,但是希特勒不是西方文化,甚至是民主的产物吗?

现代美国是世界最强大的国家,最能够代表美国的依然是遍布世界的军事基地和航空母舰,说明西方文化依然没有认识到“无争”的价值,依然没有认识到“以民为本”、“善贷且成”的东方价值观。

1840年以来,以文治国的儒家文明,受到西方文明的全面碾压。从某种意义上讲,儒家文化从中国也全面退出。正统、官方的层面,儒家没有被重视、提倡。在民间,也有大量的民间人士对儒家充满偏见。

但是中国文化的确是儒家文化,2000余年的潜移默化、熏陶,中国文化已经彻底打上儒家的烙印,中国难以脱离儒家的影响,即使最为反对儒家的人从本质上来说,也是中国的知识分子,也就是儒家的知识分子,接受谦虚、中庸、和谐、爱民,家国天下、世俗、人本等最为基本的儒家文化。

很多人欣赏民主、自由,欣赏古代希腊的文化、哲学,甚至欣赏西方的贵族、宗教精神,觉得自己很西方,其实,依然不能脱离东方文化。

其现代西方除了战争,除了还顽固地认为自己“真理”之外,更像公元1600年以前的中国,而不是1600年以前的欧洲。

儒家,教导中国2000余年,中国一直是自己“天下”的主人,成为面积广袤、人口众多、历史悠久的大国,也是古代世界最为成熟、最为成功的国家。

近代以来,西方崛起,以坚船利炮教导世界。中国当然也要从农业国家转向现代工业国家,强大才能“无争”。

近代中国接受西方文化,敢于“信仰”、“斗争”,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阶级斗争,曾经是国家的目标。

但是,40年前,国家的中心目标已经转变为“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了,国家的经济体制也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了,从单一的公有制转变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形式并存了。"为人民服务”,依然是政府的基本准则。

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不是“善贷且成””?

为人民服务,是不是“以民为本”?

和谐,公正,不符合“道”,不符合客观规律,符合大家的利益,如何“和谐”、“公正”?是不是能过从中国文化得到合理解释?

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儒家尊重的是“道德”,是“民”,不是“皇帝”,中国人“替天行道”,皇帝不道,揭竿而起。维护“有道明君”的是儒家的原则,更替“不道昏君”,也是儒家的原则。儒家,可以不要皇帝的。没有了皇帝,就不是儒家了。

以民为本,仁爱天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世俗、人本,理性、文人治国、温和、中庸,这是中国成为泱泱大国的重要原因。儒家是中国文化的代表,中国文化也可以被称为儒家文化。

儒家,提倡和平,提倡无争。中国文化是强者无争,大争无争,谁说儒家不善战?

中国近代敢于战争,敢于反抗侵略,就不是“儒家”了?

可以西装革履,可以高楼大厦,可以汽车洋房,儒家没有“神”,没有“真理”,只要“以民为本”、“仁爱天下”、“修身、齐家、治国、安天下”都是儒家。

只有“宽袍大袖”、“长袍马挂”、“青砖绿瓦”、“拖着长辫子”、“三拜九叩”才是儒家?

基督教欧洲“文艺复兴”,连“神”都不要了,都世俗、人本、理性、自然了。如果以儒家提倡的世俗作为和宗教不同的文化标准,整个世界都“儒家”了。古代,只有儒家是世俗的,从“大道”,可以合理地论证“世俗”的思想。中国儒家文化,从理论到实践,都是以人为中心的世俗文明。

“三人行,必有吾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朝闻道,夕死可矣”。认识到正确的知识,死了都值得,虚心地学习“道理”,是儒家最为重要的精神,这也是中国文化生生不息的重要原因。

罗马、希腊,的确都灭亡了。儒家中国,依然有十多亿的人口,使用儒家传承的文化、欣赏儒家记录的历史,来认可或者反对“西方文化”,甚至反对“儒家”。

当世界日益联系成为一个紧密的整体;

当战争被证明是野蛮的、反人类的;

当苏联已经解体;

当美国依然将天量的资源投资到军事。

如果,我们对造成数以亿计的人口死亡的两次世界大战还有记忆的话,我们就应该深刻认识到西方文明的野蛮本性。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世俗、中庸、和谐、以人为本、仁爱天下的儒家文化,才是世界的未来,才是成熟的人类文化。

2000年的落后,是盛极必衰的‘客观规律’,无损儒家文化的伟大。泱泱大国、广袤国土、天量人口,谦虚、中庸、和平的性格,中国的崛起,是数以百万计“革命先烈”的流血牺牲,也是儒家维护的中国文化历史发展的必然。

天下很大,依然需要中国人去“贵爱”、“善贷且成”,成就他人、成就天下,是成就自己的最好途径。“兵强天下”者,必然被他人“兵强”。贵爱天下,才会被天下贵爱。

我们不是开始在世界各地建设港口、高铁了吗,我们是世界的建设者,是和平的维护者,人类文明的促进者。

有人总觉得中国人可以脱离中国古代文化,脱离了吗?

三人行,必有吾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假如孔子穿越到今天,大概也会说英语,穿西装。但是,依然谦虚好学,闻道则喜,仁者爱人,胸怀国家,心系天下。修身、齐家、治国、安天下。

努力学习,提高自己,致力于世界大同。让世界追随吧!


user avatar   yi-ding-yi-ding-35 网友的相关建议: 
      

就在我做的楼盘。

一对朋友一起买房,门对门的两户。户型面积一样,镜像平行那种

几年后抄气表的时候才发现两基友搞错了,各自装了对面的房子,住进别人家里了。

我只能希望50年以内两基友好好相处,不要死,不要只有一家卖房子,不然我就完了。。。

竟然有人看,更新一下。

据我了解是销售发装修钥匙的时候给错了,两兄弟自己脑子也不太好,各自打开了对面的门也没发现问题,直接就装上了。

其中一个基友是办的按揭,所以互换是别想了。

就算能换,中间契税啥的少不了,房管局才不听你装错了这套。稀里糊涂的销售妹子早就离职了,给老大打报告要钱八成能把我头拧下来。

但是要让我掏钱补?那还不如把我头拧下来算了……

说起来还是开发商的问题,但是现在两家人老婆孩子乱窜门,只把它当一件趣事。所以我说希望他们在产权内和和睦睦……起码在我死之前和和睦睦

还有老哥说换图纸,房管局的图纸我们确实换了,毕竟本来就是一梯两户。

但是公安局那一份门牌档案我们可换不掉,如果一个兄弟犯事儿了,公安很有可能去另一家踹门吊索闪光弹抓人。。。




  

相关话题

  仁义礼智信,为什么信排最后一个? 
  怎么评析周公姬旦? 
  两千多年的儒家文化为什么还没有过时? 
  儒家是不死的,只要还有天地、尊卑、强弱、男女、老少、贫富,儒家就有下脚的地方,这话在理吗? 
  我们应不应该继承和发展儒家文化? 
  我想问儒家思想的拥护者你们理解透儒家思想了吗,动不动就拉黑真·玻璃心? 
  朱熹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孔子的思想中有巩固统治制度的观念,为什么还是走到焚书坑儒? 
  精通四书五经一种什么体验? 
  弟子规属于什么伦理学? 

前一个讨论
有什么事是你来到法国之后才知道的?
下一个讨论
曹魏最理想的第二代领导班子是什么样子的?





© 2024-06-0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