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隋唐演义》会以秦琼视角展开故事? 第1页

  

user avatar   qiu-ju-luo-yi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系统邀。

尽管我同样认为秦琼的形象被演义小说严重拔高,尽管吃了虚假安利的“演义秦琼粉”成天车轱辘李世民抹黑秦琼令我哭笑不得,但我依然要说:

选择秦琼做主角,是隋唐系列演义小说最成功的地方之一。

(关于“演义如何拔高秦琼”我写过一个回答,见 有哪些历史人物明明很厉害,却被演义小说弱化了? ,此处不再重复)

首先要纠正一下:以秦琼为主角的作品并不是《隋唐演义》,那部书时间跨度太长没主角。而一般我们熟悉的“隋唐历史演义”,指的是经由明清两代民间文人不断创作整理而形成的《说唐演义全传》系列小说及评话。

一句话讲,选择谁做主角,代表作者希望以谁的生活背景作为整本书的“世界观”,或者套用现代的话说“展现哪个阶层的故事”。

说唐系列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它同时兼具了历史演义与江湖传奇的属性。正是凭借这一属性,《说唐》系列虽然没入选四大名著(甚至连“标准版本”都五花八门),却在三国和水浒的夹缝中杀出了一条血路,成为从古至今民间舞台上经久不衰的题材。

《说唐》通过“瓦岗英雄投明主”的历程,将两个阶层的故事结合到了一起,寄托了古代通俗小说家民间艺人等“低级知识分子”渴望遇人赏识一展抱负的情怀。

能够穿起这条线索的人不多,秦琼恰恰就在其中。


顺手回答,简而述之,对演义不熟没有翻书,有错误之处还请指正(不过凭印象写也有好处,就是能真正体现原著给人印象最深的地方)。

以下人名如无特别说明均为“演义小说人物”,不要代入历史:

首先,秦琼是北齐大将秦彝之子,幼年时遭逢北周灭齐,秦彝被杨林击败,国破身死。秦琼和母亲回到乡下隐居,从此记住了和杨林的仇恨。这反映了新统一的隋朝从一开始就没能有效安抚被征服地区,为后面的再次分裂埋下了伏笔。这是第一条故事线;

(ps不得不补充一句,“秦琼是北齐将领后代”这一条史书并无记载,“秦彝”的名字也是编的,但当代出土的墓志证明了秦父果真为北齐咸阳郡王斛律金的录事参军。这在某种程度说明“关中政权打压原北齐势力”在古代就已经成为口口相传的民间印象。)

同时,借秦琼牵扯出“仇人”杨林的位面,描绘出隋朝高层杨林、杨广、宇文化及、李渊等人的勾心斗角,最后奸人得道,致使朝纲混乱,民不聊生。这是第二条故事线;

然后,长大的秦琼干捕快走江湖,接触到了大量的绿林好汉,最后为了兄弟义气而造反,好兄弟程咬金也当上了“混世魔王”,共同对抗昏庸无道的朝廷。这是第三条故事线;

再后来,“大帮哄”式的农民起义终因管理不善而散伙,甚至还演出了“乱寻李密当主公”的闹剧,最后兵败洛阳,不得不出走投唐。这是第四条故事线;

最后,瓦岗英雄在秦王李世民的带领下过关斩将,统一了天下,却遭到光吃饭不干活的皇帝和太子的打压。瓦岗群英们再也不想失去亲手打下的太平江山,决定除掉太子,拥立秦王为帝,终成大唐开国元勋。这是第五条故事线。

能同时穿起这五条线的人物,历史上最接近的就只有秦琼和程咬金。罗士信死得太早,故事不完整,不过“英年早逝”作为偶像派人设很好磕,于是给了他一个“玉面银枪俏罗成”的形象(罗成的形象就是根据历史罗士信来的,参见《大唐秦王词话》,后来才分裂成那个二傻子)。尉迟敬德是山西代北人,不在山东大起义的圈子里,与其他人交集不多,串不了戏(表现在剧情里,就是秦王帐下开会经常“一群山东人欺负一个山西人”)。其他历史人物中也有符合上述要求的,比如房玄龄,出了名的北齐遗民,遭过贬,还有远房叔叔给瓦岗当高参,但房玄龄一出道便高中科举,跟一般的乡村先生差距太大,写不出来。最后由于名字的关系,程咬金被选做了搞笑担当,于是正面“扛剧”的任务就交给了秦琼秦叔宝。

如果按照题主的提议,换别人当主角会是怎样呢?

屈突通是上一场天下之争(北周-北齐-南陈)的胜利者,这一场群雄逐鹿(隋末大起义)的镇压者,如果按他的视角来写,只能是“关东全是余孽,农民都是做贼的骨头”,必须将镇压进行到底——其实演义中也有类似的角色,就是杨林,而且古代说书人出于对忠君思想的肯定,已经把杨林在反派的框架内尽力美化了,“靠山王”的名号便是证明。但,该是反动派还是反动派……

李世民呢?李世民根本没有经历过魏晋南北朝的大分裂,生下来就是开皇之治,写他作为一个“少不学问,唯好弓马”的世家公子,刚好碰到天下大乱,于是决定出来一展抱负——不是不可以,但还是那句话,与草莽江湖的联系太少,民间说书人没法代入。

李靖视角综合参照上面二人。

应该说从李世民、李靖、屈突通视角写出来的作品,是《三国演义》而不是《说唐》。

李世勣不说了,历史李世勣分了很大一部分给演义秦琼,然后又凭空添了房玄龄的人设……


另外,说到选主角,就多说几句:

尽管《说唐》系列的主题是“英雄寻明主”,但在这个故事里,历代作者依旧塑造出了两个“背离主流道路”的角色,王伯当单雄信——主角团“良臣择主而事”,王伯当“忠臣从一而终”,单雄信“绿林盟主管你明君不明君就不投降朝廷”。两个人物,扩充了一整部作品的价值观,特别是他们都身为瓦岗五虎,还都是正面角色,可见古代演义小说的精神内涵,并不都是我们所想象的那样“封建”。尽管这两人的小说形象与历史相差比较大(也经常引来黑子),但读来依旧忍不住为之唏嘘。

这也是传统小说的特点:作者写一个故事,是为了塑造一个世界,借以表达自己的思想,而不是为了某个人或者“想红”。在这个世界里,主角可以不是武功最高的,可以不是最被皇帝看重的,甚至可以悲情收场。但是每一个人物,都代表了作者的一种认识,一个理想,他们因作者抑制不住的渴望表达的欲望而存在,因作者赋予的思想血肉而精彩,在作者的精神世界里熠熠生辉。

说到这就干脆继续说下去:现在的很多编剧,知道了点皮毛,就开始嫌弃古人的东西,觉得演义小说不过就是好汉排名,五大三粗的,没深度没美感。自己连个叙事体系都搞不出来,世界观和故事线支离破碎,人物根本站不住脚,就知道蹭(自以为是的)粉点、操人设、投宣发,怎么狂拽酷炫怎么来,还自诩“鸿篇巨制”“时代创新”。

比如某部号称正剧却至今未播的古装戏,选了魏征当主角,这本来很好,因为魏征也是隋末乱世中经历较多、视角较为丰富的一个人。结果,根据现有的片花,剧情是这样的:瓦岗因为不听魏征而败亡、李密投唐后因为不听魏征而没得到尚书令、李世民击败薛举因为魏征“守潼关”、打败窦建德疑似因为魏征卧底、李建成玄武门被杀是因为魏征那天生病没去、最后李世民对魏征言听计从于是有了贞观之治……

——这便是当下“杰克苏”式编剧的典型症候。




  

相关话题

  写小说,很容易碰到不了解的知识点,该怎么解决呢? 
  写小说如何设计情节,不会看起来太平淡? 
  你的老师在课堂上讲过哪些效果很好的故事或段子? 
  有哪些「还有这种操作?」的故事? 
  国内有哪些文风阴暗的作家? 
  农历七月十五是鬼节,你有过灵异的经历吗? 
  如何写一篇化学风格的玄幻小说? 
  小说写手,千字十元无署名靠谱吗? 
  武则天退位后,武氏诸王的下场分别如何? 
  有哪些让人深思的故事? 

前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章子怡在电视剧《上阳赋》中的演技?
下一个讨论
如果你被打败了,会爆什么装备?





© 2024-05-20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20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