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中国未来核电的发展趋势以及总体走向? 第1页

  

user avatar   chuo-da-ren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是非业内的关注者。我只能列举下面一些个人的认识。

四代堆应是下阶段重点。华龙对于产业发展重要,但不是技术重点,聚变只是远期目标。

四代堆里,快堆要充分借鉴俄罗斯的一些东西,包括钠冷和铅冷。气冷路线应该没戏。超临界水冷技术上比气冷可能现实一点,但以发电为主、燃料一次循环的特点与核能的整体发展方向不符。高温堆块头大功率小,建设成本高,看着很花哨,效益还需观察,它的工艺供热潜力很大。

目前看应该是华龙+快堆为主,高温堆、国和为辅。

以快堆为代表的新一代的铀基核能的技术积累对于远期的聚变不可缺少。回龙观会议确定的技术路线着眼于此。

厂址对于铀基核能的限制很大,近水设置总归是隐患成本偏高。有水、远人、地稳的厂址就那么多,内陆的滨水厂址太少,阻力大,一言难尽。

未来,我国有山的滨海地级市都会有核电厂址规划,还得省着用,留一些给快堆,看现在的苏浙闽粤桂,已经有这苗头了。

耐事故燃料这些关键技术还需突破,俄罗斯近期有进展,不知怎样,不知能不能引进。有这个东西会大不一样。这个技术对于气冷快堆、超临界水冷堆必不可少,当然这两个堆还有别的一些关键问题要解决。

铀资源也是挺麻烦的事,进口依赖太高,卵子被捏蹦不高。所以根本不可能成为中国的核能支柱。

四代堆里面,上海应物所的钍基熔盐堆我觉得很有戏,低压热堆,无熔堆之患,钍资源丰富不依赖进口,安全性更高。由于熔盐的物理特性,可以(最好)远水设置。污染隐患更小更易控,厂址限制小安全成本低(西北干旱荒漠为宜,可地下建设无安全壳),与西北核工业基地的地理联系十分近便,燃料加工和后处理都容易,且便于利用西电东送的既有送电通道。


有利于发展西北民族地区经济,填补煤炭产业退潮之后的产业空白,煤退钍进,政治上能照顾到国家统一、区域整合的需求。

如能大规模应用,钍基熔盐堆系统的成本或可小于风光+储能。在能源综合利用方面,能替代化石燃料提供工艺热,工业应用潜力大,这一点比风光要好。

个人认为,经过一个阶段的调整之后,在未来很长一段时期,还会以热堆为主,以钍代铀。快堆主要还是为了很久以后的聚变做技术积累,延续技术路线,同时处理以前的乏燃料。

冷却剂应该也有些麻烦,氦气未来可能会越来越“黄金化”。

核能不是未来的能源主体,风光在能源总量上应该是主流。但是核能应会在工业供能方面替代很多化石燃料,成为基荷能源,还有利于搞综合利用,而非仅仅发电。

未来的核能产业,应该就是中俄引领——中国的四代热堆(钍基熔盐堆、高温堆)和俄罗斯的四代快堆(钠冷铅冷)。欧美韩法加日的底子好,但是能源政策环境不好,加上华龙和vver在三代堆市场的强势存在,感觉他们之后的空间有限。印度的重水堆路线,符合其国情,但和别家比起来还是脆了些。

——————————

我知道有人质疑风电、光伏在未来的“主体”地位。从发电总量上看,这两个是肯定会达到较大比例的,要填补火电退出留下的空。但稳定的核电会成为基荷能源。


user avatar   song-yun-40-83 网友的相关建议: 
      

真实从事ic行业的人都知道。海思真的就是独一档,剩下的叫其他。

很多公司得hr一边骂着海思华为的人做的太窄了,这不好那不好,另一边又使劲挖他们的人。

至于小米之流,如果真的是搞制造,芯片这种硬实力,就是个笑话。人家明明就是个投机商人。

oppo和vivo真技术研发都比他强得多。oppo的芯片子公司都是超1000人规模的大公司了,挺看好的。




  

相关话题

  以后的能源发展趋势是什么样的? 
  为什么中国要建核电站? 
  私人能建造核电站吗? 
  如何看待甘肃钍基熔盐堆核能项目施工方开工仪式请来道士作法? 
  现在的核电站还用石墨包裹核燃料棒吗? 
  稀有金属那么少,可不可以用核电站的废渣提取,裂解物质不是含稀有金属吗? 
  如何看待果壳网关于福岛核电站的辟谣? 
  一个反应堆最大能做到多大发电量? 
  为什么中国要建核电站? 
  如何看待外交部回应日本政府决定核废水排海:极其不负责任? 

前一个讨论
究竟是谁要批粟裕?
下一个讨论
明朝经济上不如「富宋」是制度上有问题的原因吗?





© 2024-06-2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