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北洋新军为何要装备奥制曼利夏步枪? 第1页

  

user avatar   jin-wan-da-lao-hu-27-44 网友的相关建议: 
      

1,北洋新军不是一直都装备曼利夏步枪,曼利夏主要是六镇成军之初装备,属于一次装备,没有继续进口补充。后期六镇新军开始用毛瑟M1907(G98的6.8毫米出口型号)、光绪33年式(M1907国产版)、宣统三年式(装备数量很少,转天就该叫“元年式”了)、及其他6.8毫米日械步枪替换了曼利夏。

2,进口曼利夏并不是清政府的政府行为,是袁世凯的个人行为,虽然枪款是清政府拨付,但是购枪型号并没有经过陆军部和兵工署的厘定,是袁世凯个人通过德国退伍军人汉纳根的洋行购得。

3,究其原因,当时的兵工系统,是北曼利夏,南毛瑟,实际上这个“北”,还包括江南制造总局(下文简称江南局)。南方系是汉阳兵工厂(下文简称汉局)及其他南方兵工厂。江南局的得意之作是在曼利夏M1888基础之上参考南夏步枪和新利步枪制造的快利步枪,快利枪后来被天津机械局(津局)和北洋兵工厂大量生产,通过甲午战争大量装备了北方军队。汉局仿制的是88式委员会步枪也就是著名的汉阳造,产品主要装备南方军队。相比较而言,曼利夏M88射速快,可靠性也高于88委员会。但是因为工业基础原因,导致快利步枪有重大缺点是“密闭不严,火由隙出,致伤兵丁”,但是北方军队有训练/作战使用快利步枪的传统,对直动枪机步枪有丰富的使用经验和传统,所以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按照使用习惯北方军队更倾向于进口曼利夏步枪。特别指出,曼利夏/快利步枪虽然是8毫米口径,但是可以直接使用88委员会步枪的7.92毫米圆头弹,所以即便是南北双方军队因为使用习惯不同导致了“北曼利夏、南委员会”的局面,但是战时弹药是可以通用的。

4,在装备曼利夏之后不久,1903年,代理两江总督张之洞会晤直隶总督袁世凯,双方分别代表了军工系统的南方系和北方系,张之洞提出,拟定全国步枪应采用6.8×57毫米尖头枪弹,弹头质量9.01克,弹头直径7.04毫米,初速650米/秒。张之洞认为尖头弹威力远大于国内在使用的圆头弹,所以下一步国内必须改用尖头弹,同时“七九口径之利是对人马杀伤力大,之害是穿透力小,增加穿透力要增加装药,枪重随之增加。六五口径之利是穿透力大,弹头轻,之害是杀伤力小。兼顾杀伤力和穿透力的6.8口径最好。”

这次会晤在中国兵工史上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袁世凯表示完全支持张之洞的想法,几年后国内开始大量进口毛瑟M1907 6.8毫米步枪(M1898的6.8毫米版本)替换现有枪支,同时国内兵工厂开始准备仿制,陆军部和兵工署大力支持,仿制成功后定名光绪三十三年式,该枪一改国械的粗陋,用料考究,加工精良,丝毫不逊于原版毛瑟M1907。三十三年式大量生产用来替换南北陆军的曼利夏和委员会步枪,并继续改进,诞生了宣统三年式步枪,同年发生了辛亥革命。。。满清王朝覆灭,宣统三年式改名民国元年式,在袁世凯的主导下继续大量生产,替换国内各种口径的步枪。

若干年后兵工署发现6.8毫米的初速低,威力似有不足,当时国内化学工业薄弱,无力提供更优秀的无烟火药,所以经过讨论,制式口径又改回了7.92毫米,并开始着手仿制毛瑟M1898步枪,结果袁世凯一死,军阀混战,没人管国械设计生产了,还没来得及完全停产的汉阳造反而活的最久,这是后话。




  

相关话题

  汉承秦制为什么秦二世而亡,汉却可延续400年?秦朝灭亡根源是什么? 
  想对三国时期的社会状况有一个全面认识,请问有哪些书可以推荐? 
  三国时期,曹彰的战力如何? 
  现代德国坦克的防护性能如何? 
  历史上有哪些比较著名的或是鲜为人知的迁都? 
  美国所说的同时打赢两场局部战争,其难度到底有多大呢? 
  清初的剃发易服是社会的全面进步吗? 
  假如你是孙权,你会如何回忆或感叹自己的一生? 
  古代的窗户纸是采用的什么材质呢?在遮风挡雨系统中,这层纸起到什么地位的作用呢? 
  如何看待6月6日《骁话一下》中关于人民史观和英雄史观的观点? 

前一个讨论
带婴儿在公园。头顶飞过一架战斗机。正对着我们迎面飞来。 战斗机飞的不是很高。 雷达会不会辐射到我们?
下一个讨论
你在动画中看到的最糟糕的崩坏画面是哪个?





© 2025-01-0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0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