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主的问题很正常,但实际上,认真看几篇文献,对刚入门的硕士来说就已经是不小的工作量。
基于文献做一个读书报告的工作量,绝不比你做一整周实验的工作量小。
我们实验室的读书报告制度和规范是我一手带起来的。
被我逼着哭着做读书报告的学妹和学弟,几轮下来基本上达到看本领域文献能马上get重点,并马上发现研究的瑕疵和局限,最后甚至能理解为什么作者没有做下去的原因分析。
我可以这样做,因为我自己受到过最严苛的读书报告的摧残。
本科四年级,我的第二课堂课题在大学免疫所做免疫学部分,也就是曹雪涛的实验室。
我的老板,是老曹底下刚发science的一个副教授,当年免疫所做lncRNA最强的人。
那个时候我见过的读书报告,我的师兄师姐是要准备一个月的。
一篇cell的文献,从头到尾,一个字一个字的读,一个图一个图的看。参考文献基本都要看完大半。
ppt做完50多页,但有30页,是为了应对可能提出的问题而做的,不一定真能展示出来。因为不知道这些问题,老曹会不会提,所以都要准备好。
后来读研,我老板送我去南大生科院学习10个月,我两周一次报告,每次要掉一周头发。
总结起来,我觉得关键的几点:
你看摘要也好,标题或者图形摘要也好,你都是为了一眼看出这个故事。
但是,很多人看着看着,就不知道这个文章是要说啥了。
tips:
从结果的每一句话仔细看,搞清楚这句话和那句话分别代表意味着什么。
看完不要只看个结论,要落回到图中,对着图例把结论过一遍——为什么是得出这个结论,哪几个图是得出这个结论
并且做好标记,特别是自己的问题的标记
tips:
所有结果,一定为主线服务,但不代表所有结果,就只提示一个主线结论。
所以一句话一句话的读结果,对着图去看,你就知道真实做实验的结果是什么样,有些就是不完美的,有些看起来差异不明显,但作者分析之后,也是可以采信的。
这些,都是从一句话一句话读,再落实到一个一个小图上所得来的。
这个部分,一遍过完再来一遍,知道你真的吃透了,任何一个问题提出来,你都有解释的办法。
你大概率不知道讨论部分一些叙述的前提条件,所以你肯定要找参考文献中的文章再看。
所以,你看一篇文献,你肯定要顺带看好几篇甚至十好几篇文献。
tips:
你精读的文章不会很多,但一定要很精
所以,一定要做好笔记,不需要做ppt,就自己拿个专门的笔记本,
tips:
总之!